民国人物传:宋美龄传

民国人物传:宋美龄传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2-07
版次: 1
ISBN: 9787500851639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32页
字数: 43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历史
47人买过
  • 作为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在人们心中始终是一个传奇人物。她跨越了三个世纪,经历了百年中国政治变迁,对近现代内政外交产生了重要影响。蒋介石去世后,她淡出台湾政坛,客居纽约,晚年仍关注台湾政局,反对“台独”。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所评价的那样,“一位乱世美人,以女性的非凡情感,影响了大干世界,值得我们永远品味和思考。”
    《民国人物传:宋美龄传》共分十章,以史料为基础,试图通过对宋美龄百年人生历程的描绘,解读这位中国近百年历史中最有争议和影响力的女人,为读者呈现出一个真实的宋美龄。 何虎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近现代人物传记知名作家。长期从事民国初年政党史、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人物、解放战争史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出版《建党伟业》《建国大业》《伟人毛泽东》《百年小平》《百年陈云》等数十部著作。 第一章中西合璧:宋家有女初长成
    一、宋耀如:传奇的起点
    爱冒险的美国神学院毕业生
    传教士·百万富翁·革命者
    “勇敢的姑娘,爬起来,自己走!”
    二、一种浸染:宋家小妹的留美十年
    超前眼光:女孩也留学
    “只有我的脸像个东方人”
    海归的苦恼:开始补习汉语
    三、蒋宋联姻:玫瑰与权杖的结合
    挡不住的恋爱
    爱情“马拉松”跑了五年
    理智与情感的拉锯战
    两次婚礼:一次对内,一次对外

    第二章华丽转身:蒋家王朝“第一夫人”
    一、干预政治,从蜜月开始
    蜜月只过了一天
    执行“上帝”的旨意
    “他们的血液中天生就含有革命的因子”
    二、蒋介石的战车走到哪儿,她就跟到哪儿
    夫人外交:中原大战的“秘密武器”
    “剿共”的知音
    夫唱妇随:蒋宋联袂政治秀
    三、全面开花:社会政治活动积极分子
    “新生活运动”的旗手
    中国“空军之母”

    第三章患难真情:亲赴西安救夫君
    一、西安兵谏:蒋介石之囚禁
    蒋介石不愿抗战
    张学良活捉蒋介石
    蒋介石抱定一死
    二、南京筹谋:宋美龄之考验
    突如其来的打击令她眼冒金星
    力排众议,当众怒斥何应钦
    抓住宋庆龄的要害之处为夫求情

    第四章烽火玫瑰:守土抗战皆有责
    一、“第一夫人”的抗战第一线
    慰军:哪怕枪林弹雨
    逃生:五次难忘的生死考验
    宣传:对美演说的总播音员
    二、“第一夫人”指导全国妇女抗日
    妇女儿童保育工作
    主持庐山妇女谈话会
    改组、扩大“妇指会”
    三、三姐妹同时出现在重庆
    忙碌的“指导长”
    三姐妹联手抗日
    三姐妹再度携手
    四、扑朔迷离的夫妻关系
    非常务实,又罗曼蒂克得出奇
    “桃色旋风”惊动友邦

    第五章长袖善舞:争取国际社会支持
    一、出访印度
    表明中国的四点意见
    在加尔各答会晤甘地
    二、出使美国
    美国特使拜倒在她石榴裙下
    会晤罗斯福总统
    三、大轰动:用演说赢得支持
    登上美国国会讲坛
    “征服美国”的巡回演说
    在加拿大国会演说
    四、开罗会议:政治生涯的顶点
    蒋介石成为世界四巨头
    丘吉尔欣赏的少数女性之一
    作用超过蒋介石

    第六章江河日下:失去在大陆的统治
    一、踌躇满志的1946年
    大义访迪化
    积极筹备内战
    巡台湾巧语平“沈案”
    二、兴高采烈的1947年
    蒋氏夫妇,荣归故里
    南京“血案”,扮演“红脸”
    三、不堪回首的1948年
    成为中国总统夫人
    使“打虎运动”陷于流产
    看到了末日
    四、黯然神伤的1949年
    美国人不给面子
    江山易主,无家可归

    第七章意绪茫然:初上台湾岛的日子
    一、最后的阵地:黯然神伤回台湾
    “悲壮凄美”抵台湾
    再做“第一夫人”
    二、参与岛内政治活动
    “娘子军”总头目
    “贡献堪比美援武器”
    “佳绩”背后的阴影
    头号“评议委员”
    三、重返外交舞台
    “美国行动的重要性”
    “联合国代表权保卫战”
    “外交人才”主考官

    第八章心力交瘁:陪蒋介石走完最后一程
    一、反共之心依旧
    “心战”备忘录
    回绝承志世侄
    拒绝邓颖超
    晚年心系统一
    二、先生先死
    疾病与迷信
    陪床的日日夜夜
    送别夫君
    三、“我将再起”
    无缘“代理总裁”
    经国之后无承继
    “我将再起”
    无法再起

    第九章趣味边角:“第一夫人”的生活点滴
    一、夫人爱权更爱钱
    特权公司的真老板
    孔二小姐:圆山饭店的总经理
    权也要,钱也要
    九十多个皮箱的秘密
    二、美丽的“第一夫人”
    摩登女郎
    夜生活片断
    业余级画家
    虔诚的基督徒
    三、家人与亲情
    经儿不亲
    纬儿可爱
    大卫可靠
    不是母女胜似母女
    宝贝孙子

    第十章花自凋零:一代名媛悄然退场
    一、惋叹:手足凋零多感慨
    兄弟相继去世
    姊妹先后凋零
    二、凄怆:白发人送黑发人
    呼啦啦大厦将倾
    蒋家第三代离世
    三、承欢:蒋家的遗孀们
    儿媳
    孙媳
    四、落寞:他乡无故遇
    落寞:挥手自兹去、只身赴美
    并未退出“三界”之外
    五、寂寥:身归美利坚
    老干新枝不结果
    归宿在美国
    “夕阳无限好”
    六、魂断:在睡梦中溘然去世
    106岁的宋美龄
    宋美龄去世,很多人哭了
    暂厝于纽约芬克里芙墓园
    后记
  • 内容简介:
    作为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在人们心中始终是一个传奇人物。她跨越了三个世纪,经历了百年中国政治变迁,对近现代内政外交产生了重要影响。蒋介石去世后,她淡出台湾政坛,客居纽约,晚年仍关注台湾政局,反对“台独”。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所评价的那样,“一位乱世美人,以女性的非凡情感,影响了大干世界,值得我们永远品味和思考。”
    《民国人物传:宋美龄传》共分十章,以史料为基础,试图通过对宋美龄百年人生历程的描绘,解读这位中国近百年历史中最有争议和影响力的女人,为读者呈现出一个真实的宋美龄。
  • 作者简介:
    何虎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近现代人物传记知名作家。长期从事民国初年政党史、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人物、解放战争史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出版《建党伟业》《建国大业》《伟人毛泽东》《百年小平》《百年陈云》等数十部著作。
  • 目录:
    第一章中西合璧:宋家有女初长成
    一、宋耀如:传奇的起点
    爱冒险的美国神学院毕业生
    传教士·百万富翁·革命者
    “勇敢的姑娘,爬起来,自己走!”
    二、一种浸染:宋家小妹的留美十年
    超前眼光:女孩也留学
    “只有我的脸像个东方人”
    海归的苦恼:开始补习汉语
    三、蒋宋联姻:玫瑰与权杖的结合
    挡不住的恋爱
    爱情“马拉松”跑了五年
    理智与情感的拉锯战
    两次婚礼:一次对内,一次对外

    第二章华丽转身:蒋家王朝“第一夫人”
    一、干预政治,从蜜月开始
    蜜月只过了一天
    执行“上帝”的旨意
    “他们的血液中天生就含有革命的因子”
    二、蒋介石的战车走到哪儿,她就跟到哪儿
    夫人外交:中原大战的“秘密武器”
    “剿共”的知音
    夫唱妇随:蒋宋联袂政治秀
    三、全面开花:社会政治活动积极分子
    “新生活运动”的旗手
    中国“空军之母”

    第三章患难真情:亲赴西安救夫君
    一、西安兵谏:蒋介石之囚禁
    蒋介石不愿抗战
    张学良活捉蒋介石
    蒋介石抱定一死
    二、南京筹谋:宋美龄之考验
    突如其来的打击令她眼冒金星
    力排众议,当众怒斥何应钦
    抓住宋庆龄的要害之处为夫求情

    第四章烽火玫瑰:守土抗战皆有责
    一、“第一夫人”的抗战第一线
    慰军:哪怕枪林弹雨
    逃生:五次难忘的生死考验
    宣传:对美演说的总播音员
    二、“第一夫人”指导全国妇女抗日
    妇女儿童保育工作
    主持庐山妇女谈话会
    改组、扩大“妇指会”
    三、三姐妹同时出现在重庆
    忙碌的“指导长”
    三姐妹联手抗日
    三姐妹再度携手
    四、扑朔迷离的夫妻关系
    非常务实,又罗曼蒂克得出奇
    “桃色旋风”惊动友邦

    第五章长袖善舞:争取国际社会支持
    一、出访印度
    表明中国的四点意见
    在加尔各答会晤甘地
    二、出使美国
    美国特使拜倒在她石榴裙下
    会晤罗斯福总统
    三、大轰动:用演说赢得支持
    登上美国国会讲坛
    “征服美国”的巡回演说
    在加拿大国会演说
    四、开罗会议:政治生涯的顶点
    蒋介石成为世界四巨头
    丘吉尔欣赏的少数女性之一
    作用超过蒋介石

    第六章江河日下:失去在大陆的统治
    一、踌躇满志的1946年
    大义访迪化
    积极筹备内战
    巡台湾巧语平“沈案”
    二、兴高采烈的1947年
    蒋氏夫妇,荣归故里
    南京“血案”,扮演“红脸”
    三、不堪回首的1948年
    成为中国总统夫人
    使“打虎运动”陷于流产
    看到了末日
    四、黯然神伤的1949年
    美国人不给面子
    江山易主,无家可归

    第七章意绪茫然:初上台湾岛的日子
    一、最后的阵地:黯然神伤回台湾
    “悲壮凄美”抵台湾
    再做“第一夫人”
    二、参与岛内政治活动
    “娘子军”总头目
    “贡献堪比美援武器”
    “佳绩”背后的阴影
    头号“评议委员”
    三、重返外交舞台
    “美国行动的重要性”
    “联合国代表权保卫战”
    “外交人才”主考官

    第八章心力交瘁:陪蒋介石走完最后一程
    一、反共之心依旧
    “心战”备忘录
    回绝承志世侄
    拒绝邓颖超
    晚年心系统一
    二、先生先死
    疾病与迷信
    陪床的日日夜夜
    送别夫君
    三、“我将再起”
    无缘“代理总裁”
    经国之后无承继
    “我将再起”
    无法再起

    第九章趣味边角:“第一夫人”的生活点滴
    一、夫人爱权更爱钱
    特权公司的真老板
    孔二小姐:圆山饭店的总经理
    权也要,钱也要
    九十多个皮箱的秘密
    二、美丽的“第一夫人”
    摩登女郎
    夜生活片断
    业余级画家
    虔诚的基督徒
    三、家人与亲情
    经儿不亲
    纬儿可爱
    大卫可靠
    不是母女胜似母女
    宝贝孙子

    第十章花自凋零:一代名媛悄然退场
    一、惋叹:手足凋零多感慨
    兄弟相继去世
    姊妹先后凋零
    二、凄怆:白发人送黑发人
    呼啦啦大厦将倾
    蒋家第三代离世
    三、承欢:蒋家的遗孀们
    儿媳
    孙媳
    四、落寞:他乡无故遇
    落寞:挥手自兹去、只身赴美
    并未退出“三界”之外
    五、寂寥:身归美利坚
    老干新枝不结果
    归宿在美国
    “夕阳无限好”
    六、魂断:在睡梦中溘然去世
    106岁的宋美龄
    宋美龄去世,很多人哭了
    暂厝于纽约芬克里芙墓园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民国人物传:宋美龄传
民国中医医案钩玄
陈婷;张秋霞
民国人物传:宋美龄传
民国时期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1927—1937)
谭玉秀著
民国人物传:宋美龄传
民国江山县志稿点校本
编者:江山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江山市档案馆//江山市博物馆|责编:王文运
民国人物传:宋美龄传
民国女性生命如歌
王开林 著
民国人物传:宋美龄传
民国传奇杂剧史论(上下册)
姚大怀
民国人物传:宋美龄传
民国枭雄:杜月笙(公允客观、完整翔实的杜月笙传记 再现杜月笙纵横上海滩的权术与谋略)
巫解
民国人物传:宋美龄传
民国报纸与作家佚文考释
刘涛著
民国人物传:宋美龄传
民国文献研究(2022年第1辑总第1辑)
国家图书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办公室 编
民国人物传:宋美龄传
民国十年官僚腐败史
沃邱仲子 著;徐嘉 注释
民国人物传:宋美龄传
民国时期全国司法会议记录汇编
刘昕杰 陈佳文整理
民国人物传:宋美龄传
民国书籍文化杂记
荣杰
民国人物传:宋美龄传
民国时期的冰雪文化【中华冰雪文化图典】
张小军,杨宇菲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民国人物传:宋美龄传
建国大业
何虎生 著
民国人物传:宋美龄传
孙中山传
何虎生 著
民国人物传:宋美龄传
何虎生作品系列:蒋介石传
何虎生 著
民国人物传:宋美龄传
何虎生作品系列:宋美龄传
何虎生 著
民国人物传:宋美龄传
民国人物传:孙中山传
何虎生 著
民国人物传:宋美龄传
民国人物传:张学良传
何虎生 著
民国人物传:宋美龄传
民国人物传:蒋介石传
何虎生 著
民国人物传:宋美龄传
中国工运历史人物传略:毛泽东
何虎生 著
民国人物传:宋美龄传
八年抗战中的蒋介石(1937-1945)
何虎生 著
民国人物传:宋美龄传
青洪帮大佬秘史
何虎生 著
民国人物传:宋美龄传
蒋介石宋美龄在台湾的日子
何虎生 著
民国人物传:宋美龄传
告别西柏坡走进中南海的中共领袖
何虎生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