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真残碑》

《曹真残碑》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2022-06
版次: 1
ISBN: 9787547927823
定价: 60.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2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艺术
31人买过
  • 《曹真残碑》,三国时曹魏碑刻。清道光二十三年(一八四三)出土于陕西西安南门外,出土时碑即为残碑,当为全碑中段。碑石残高八十二厘米,宽一百二十二厘米。碑阳隶书二十行,碑阴隶书三十行,侧面阴刻龙纹。据朱绪曾《开有益斋金石文字记》云,最先为此碑定名者为徐松。曹真(?—二三〇),字子丹,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幼年丧父,被曹操收养,后成为著名将领。曹丕病重时,受遗诏成为辅政大臣之一。魏明帝曹叡即位后,拜大将军,进封邵陵侯,后迁大司马。太和五年(二三一)三月病逝,谥号为元,配享魏太祖(曹操)庙庭。《三国志》有传。此碑当立于魏太和五年,残碑中无撰书人姓名。残碑初出土时,碑阳第八行“蜀”字下“贼”字,第十一行“贼”字上“蜀”字,均被凿去。面世不久,碑阳第五行“妖道公”、第八行“蜀贼诸葛亮称兵上邽公拜”、第九行“贼”字、第十一行“屠蜀贼”及“屠”字上“然”字下半均被凿去。然初拓本八行“邽”字未损。原石清光绪时归端方,后归周进,今存故宫博物院。此碑为曹魏时期为数不多的隶书石刻,虽为残碑,却宛如新刻。书法劲峭严谨、疏密有度。上承东汉遗韵,下启晋代书风。
      本次选用之本为朵云轩所藏清道光时拓本,曾为蔡鼎昌、庞元澄、陈运彰等递藏,册中有陈运彰多次题跋。“邽”字已损,“诸葛亮”等字尚完好。整幅拓本为私人所藏道光出土时初拓本,“邽”字未损。均为首次原色全本影印。
  • 内容简介:
    《曹真残碑》,三国时曹魏碑刻。清道光二十三年(一八四三)出土于陕西西安南门外,出土时碑即为残碑,当为全碑中段。碑石残高八十二厘米,宽一百二十二厘米。碑阳隶书二十行,碑阴隶书三十行,侧面阴刻龙纹。据朱绪曾《开有益斋金石文字记》云,最先为此碑定名者为徐松。曹真(?—二三〇),字子丹,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幼年丧父,被曹操收养,后成为著名将领。曹丕病重时,受遗诏成为辅政大臣之一。魏明帝曹叡即位后,拜大将军,进封邵陵侯,后迁大司马。太和五年(二三一)三月病逝,谥号为元,配享魏太祖(曹操)庙庭。《三国志》有传。此碑当立于魏太和五年,残碑中无撰书人姓名。残碑初出土时,碑阳第八行“蜀”字下“贼”字,第十一行“贼”字上“蜀”字,均被凿去。面世不久,碑阳第五行“妖道公”、第八行“蜀贼诸葛亮称兵上邽公拜”、第九行“贼”字、第十一行“屠蜀贼”及“屠”字上“然”字下半均被凿去。然初拓本八行“邽”字未损。原石清光绪时归端方,后归周进,今存故宫博物院。此碑为曹魏时期为数不多的隶书石刻,虽为残碑,却宛如新刻。书法劲峭严谨、疏密有度。上承东汉遗韵,下启晋代书风。
      本次选用之本为朵云轩所藏清道光时拓本,曾为蔡鼎昌、庞元澄、陈运彰等递藏,册中有陈运彰多次题跋。“邽”字已损,“诸葛亮”等字尚完好。整幅拓本为私人所藏道光出土时初拓本,“邽”字未损。均为首次原色全本影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曹真残碑》
中国绘画名品(全集)
上海书画出版社
《曹真残碑》
中国碑帖名品二编·米芾研山铭 虹县诗卷
上海书画出版社
《曹真残碑》
中国碑帖名品二编·张瑞图草书古诗十九首卷
上海书画出版社
《曹真残碑》
《八大山人行楷千字文?桃花源记》
上海书画出版社
《曹真残碑》
《文征明行书陶渊明饮酒诗》
上海书画出版社
《曹真残碑》
中国碑帖名品二编·徐浩不空和尚碑
上海书画出版社
《曹真残碑》
《宋人墨迹一?林逋?范仲淹》
上海书画出版社
《曹真残碑》
中国碑帖名品二编·苏轼洞庭春色赋 中山松醪赋
上海书画出版社
《曹真残碑》
中国碑帖名品二编·傅山草书与右玄诗册
上海书画出版社
《曹真残碑》
《韩仁铭》
上海书画出版社
《曹真残碑》
中国碑帖名品二编·敬史君碑
上海书画出版社
《曹真残碑》
隋代墓志精粹(第二辑)
上海书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