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对象存在论:杜夫海纳审美对象现象学之现象学阐释

审美对象存在论:杜夫海纳审美对象现象学之现象学阐释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1-09
版次: 1
ISBN: 9787500499763
定价: 3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其他
页数: 325页
分类: 哲学心理学
34人买过
  • 《审美对象存在论:杜夫海纳审美对象现象学之现象学阐释》是对法国现象学美学家杜夫海纳审美对象现象学的现象学阐释。现象学阐释的宗旨、意图和目的,就是立足于现象学的基本精神、原理和方法对杜夫海纳的审美对象现象学进行检讨、批判和重构。以此,在全面厘清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与胡塞尔、海德格尔、梅洛—庞蒂等现象学诸家思想所具有的深层学术关联的基础上,《审美对象存在论:杜夫海纳审美对象现象学之现象学阐释》重构了审美对象现象学的理论构架:如何、是、什么。“如何”即审美对象的存在方式:“自在”、“自为”、“为我们”;“什么”即审美对象的存在形态:感性及其构成要素——形式、意义、世界;“是”即审美对象的存在本性:真实性、表现性、自然性。与上述内容相应,本书建构了由审美对象的“主体现象学”、“感性现象学”和“存在现象学”所构成的一个更为严谨的审美对象现象学的理论体系。 胡艺珊,女,中国计量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教授。学术方向为西方现代美学与中国古典美学。著有《现象学方法与美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在全国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过多项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前言
    第一章审美对象的存在方式
    第一节审美对象作为纯粹知觉对象
    一、知觉对象
    二、纯粹知觉对象
    第二节纯粹意识意向性
    一、“意向性”含义
    二、意向行为——意向内容——对象
    三、意向作用——意向对象
    四、自我——我思——所思
    第三节知觉意向性
    一、胡塞尔的“感知”意识
    二、梅洛—庞蒂的知觉意识
    三、知觉意向性结构要素分析
    第四节纯粹知觉意向性与现象学还原
    一、知觉第一
    二、普通知觉与审美知觉
    三、胡塞尔与梅洛-庞蒂“现象学还原”思想之比较
    四、杜夫海纳的现象学还原
    第五节审美对象的存在方式
    一、“自在——为我们”
    二、“自为——准主体”
    三、“准主体”与“准客体”

    第二章审美对象的存在形态
    第一节感性
    一、审美对象是辉煌地呈现的感性
    二、“感性”的含义
    三、“物质材料”与“物质手段”
    四、“审美感性”与“原始感性”
    五、感性与审美知觉
    六、呈现
    七、“感性”的构成:形式、意义、世界
    第二节形式
    一、“形式”概念的多重含义
    二、审美对象形式论的理论框架
    三、杜夫海纳审美对象形式含义的分层描述
    四、形式感性
    五、感性形式
    第三节意义
    一、意义的分层或分层的根据
    二、意义与意向性
    三、还原、意义的形态和特点
    第四节世界
    一、世界观念
    二、审美对象的世界
    三、世界的构造:时间与空间

    第三章审美对象的存在特性
    第一节真实性
    一、经验的证明
    二、先验的证明
    三、人类学的证明
    四、本体论的证明
    第二节表现性
    一、审美对象作为主体
    二、主体表现性
    三、存在的表现
    第三节自然性
    一、“艺术作品——审美对象”与自然
    二、审美对象就是自然
    三、深度、奥秘与神性之维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审美对象存在论:杜夫海纳审美对象现象学之现象学阐释》是对法国现象学美学家杜夫海纳审美对象现象学的现象学阐释。现象学阐释的宗旨、意图和目的,就是立足于现象学的基本精神、原理和方法对杜夫海纳的审美对象现象学进行检讨、批判和重构。以此,在全面厘清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与胡塞尔、海德格尔、梅洛—庞蒂等现象学诸家思想所具有的深层学术关联的基础上,《审美对象存在论:杜夫海纳审美对象现象学之现象学阐释》重构了审美对象现象学的理论构架:如何、是、什么。“如何”即审美对象的存在方式:“自在”、“自为”、“为我们”;“什么”即审美对象的存在形态:感性及其构成要素——形式、意义、世界;“是”即审美对象的存在本性:真实性、表现性、自然性。与上述内容相应,本书建构了由审美对象的“主体现象学”、“感性现象学”和“存在现象学”所构成的一个更为严谨的审美对象现象学的理论体系。
  • 作者简介:
    胡艺珊,女,中国计量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教授。学术方向为西方现代美学与中国古典美学。著有《现象学方法与美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在全国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过多项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审美对象的存在方式
    第一节审美对象作为纯粹知觉对象
    一、知觉对象
    二、纯粹知觉对象
    第二节纯粹意识意向性
    一、“意向性”含义
    二、意向行为——意向内容——对象
    三、意向作用——意向对象
    四、自我——我思——所思
    第三节知觉意向性
    一、胡塞尔的“感知”意识
    二、梅洛—庞蒂的知觉意识
    三、知觉意向性结构要素分析
    第四节纯粹知觉意向性与现象学还原
    一、知觉第一
    二、普通知觉与审美知觉
    三、胡塞尔与梅洛-庞蒂“现象学还原”思想之比较
    四、杜夫海纳的现象学还原
    第五节审美对象的存在方式
    一、“自在——为我们”
    二、“自为——准主体”
    三、“准主体”与“准客体”

    第二章审美对象的存在形态
    第一节感性
    一、审美对象是辉煌地呈现的感性
    二、“感性”的含义
    三、“物质材料”与“物质手段”
    四、“审美感性”与“原始感性”
    五、感性与审美知觉
    六、呈现
    七、“感性”的构成:形式、意义、世界
    第二节形式
    一、“形式”概念的多重含义
    二、审美对象形式论的理论框架
    三、杜夫海纳审美对象形式含义的分层描述
    四、形式感性
    五、感性形式
    第三节意义
    一、意义的分层或分层的根据
    二、意义与意向性
    三、还原、意义的形态和特点
    第四节世界
    一、世界观念
    二、审美对象的世界
    三、世界的构造:时间与空间

    第三章审美对象的存在特性
    第一节真实性
    一、经验的证明
    二、先验的证明
    三、人类学的证明
    四、本体论的证明
    第二节表现性
    一、审美对象作为主体
    二、主体表现性
    三、存在的表现
    第三节自然性
    一、“艺术作品——审美对象”与自然
    二、审美对象就是自然
    三、深度、奥秘与神性之维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12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审美对象存在论:杜夫海纳审美对象现象学之现象学阐释
深度探索Vue.js——原理剖析与实战应用
张云鹏
审美对象存在论:杜夫海纳审美对象现象学之现象学阐释
全新正版图书 现代制造工艺基础张云鹏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9787561284605
张云鹏主编
审美对象存在论:杜夫海纳审美对象现象学之现象学阐释
铸铁水平连铸技术
张云鹏 著
审美对象存在论:杜夫海纳审美对象现象学之现象学阐释
架构师修炼之道――思维、方法与实践
张云鹏 著
审美对象存在论:杜夫海纳审美对象现象学之现象学阐释
水利工程地基处理
张云鹏、戚立强 著
审美对象存在论:杜夫海纳审美对象现象学之现象学阐释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指导/高等学校“十三五”规划教材
张云鹏、胡志超、朱同波 编
审美对象存在论:杜夫海纳审美对象现象学之现象学阐释
水利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
张云鹏 编
审美对象存在论:杜夫海纳审美对象现象学之现象学阐释
材料成形技术
张云鹏
审美对象存在论:杜夫海纳审美对象现象学之现象学阐释
存在论的现象学美学视角
张云鹏、胡艺珊 著
审美对象存在论:杜夫海纳审美对象现象学之现象学阐释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施工
张云鹏 主编
审美对象存在论:杜夫海纳审美对象现象学之现象学阐释
法学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套装共4册)
张云鹏 著
审美对象存在论:杜夫海纳审美对象现象学之现象学阐释
现象学方法与美学
张云鹏、胡艺珊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