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心理诊室的门(一本书看懂90%的心理咨询过程与主题)

推开心理诊室的门(一本书看懂90%的心理咨询过程与主题)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1-11
版次: 1
ISBN: 9787512513549
定价: 59.00
装帧: 其他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哲学心理学
20人买过
  • 全书分为三篇,情感与人际、自我的困扰、生活的压力,以简单幽默的方式,讲述发生在心理诊室里的22个心理故事。这里不仅有问诊和治疗,更有关怀与连接,用困境折射时代变迁下人们生活需求的变化,用连接来帮助人们发展更加丰富的人格。
      作者希望用生活场景来传达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对精神疾病因理解不再排斥,对心理咨询因理解而多有接纳。 刘仲彬,毕业于高雄医学大学,资深心理师、临床教师、实务督导,“临床心理师的脑中小剧场”粉丝专业主编。于执业第九年惊觉自己有一肚子“非常人”故事,以风趣、幽默的笔法娓娓道来,希求社会能去除精神疾病污名化,读者能快速理解心理学知识内涵,对精神病患者和情绪障碍患者因理解而不再排斥。 序言 如何获得有质量的心理健康服务?

    推荐序/ 蔡宇哲

    前言 修复所,营业中

     

    上篇

    人际·情感

    爱情里的理解

    爱情里的让步

    爱情里的见异思迁

    害羞的贝斯手

    你在暗处,朝他丢了石头

    年节症候群:长辈问候生存指南

    人际关系的酬赏

    学会独处,才是自在的极致表现

     

    中篇

    自我的困境

    强迫型人格主管与他的死亡笔记本

    断片俱乐部

    分身

    龙王的动物园

    性别不安:“我要证明我是同性恋!”

    儿童拒学

     

    下篇

    生活的勇气

    恐怖情人

    即便是边缘型人格,也只是渴望被爱

    自杀突击队(上)

    自杀突击队(下)

    与儿童谈死亡

    创伤后应激障碍

    信仰与安慰剂效应

    别再叫抑郁的人加油了,他们身上没有加油孔

    后记
  •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三篇,情感与人际、自我的困扰、生活的压力,以简单幽默的方式,讲述发生在心理诊室里的22个心理故事。这里不仅有问诊和治疗,更有关怀与连接,用困境折射时代变迁下人们生活需求的变化,用连接来帮助人们发展更加丰富的人格。
      作者希望用生活场景来传达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对精神疾病因理解不再排斥,对心理咨询因理解而多有接纳。
  • 作者简介:
    刘仲彬,毕业于高雄医学大学,资深心理师、临床教师、实务督导,“临床心理师的脑中小剧场”粉丝专业主编。于执业第九年惊觉自己有一肚子“非常人”故事,以风趣、幽默的笔法娓娓道来,希求社会能去除精神疾病污名化,读者能快速理解心理学知识内涵,对精神病患者和情绪障碍患者因理解而不再排斥。
  • 目录:
    序言 如何获得有质量的心理健康服务?

    推荐序/ 蔡宇哲

    前言 修复所,营业中

     

    上篇

    人际·情感

    爱情里的理解

    爱情里的让步

    爱情里的见异思迁

    害羞的贝斯手

    你在暗处,朝他丢了石头

    年节症候群:长辈问候生存指南

    人际关系的酬赏

    学会独处,才是自在的极致表现

     

    中篇

    自我的困境

    强迫型人格主管与他的死亡笔记本

    断片俱乐部

    分身

    龙王的动物园

    性别不安:“我要证明我是同性恋!”

    儿童拒学

     

    下篇

    生活的勇气

    恐怖情人

    即便是边缘型人格,也只是渴望被爱

    自杀突击队(上)

    自杀突击队(下)

    与儿童谈死亡

    创伤后应激障碍

    信仰与安慰剂效应

    别再叫抑郁的人加油了,他们身上没有加油孔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