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病源候论》识微

《诸病源候论》识微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2021-11
版次: 1
ISBN: 9787507762525
定价: 16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医药卫生
3人买过
  • 本书通过对《诸病源候论》一书的钩玄提要,论述了从抽象到具体这条法则,涉及的中医临床实践诊疗思维活动中,三种认识状态和两条思维路径。指出了医家临床实践认识疾病本质及运动规律时,在诊疗思维活动逻辑上升的过程中,要解决逻辑起点、运用逻辑中介和把握逻辑终点的问题。作者作为研究者、探索者,试图阐明自己对从抽象到具体这条重要思维法则,及对中医理论认知和其它认识方法的关系等问题的观点,以便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方法论研究,与临床实践诊疗思维活动实际相结合作一点尝试。本书的作者力图做到在阐发研究成果中,论述逻辑严密,引用资料丰富,文辞通俗生动,以可以起到向读者普及传统中医科学思维方法的作用;同时,本书中的研究,还力争有独到见解,使某些观点具有学术讨论价值,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医科学思维方法提供思路或启迪。         李爽姿,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自2002年进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中医理论研究科室工作至今。从2010年开始独立承担和主持自主选题项目3项(已顺利结题2项,在研1项),与此同时,参与团队建设项目2项及国家部局级课题3项(其中:局级课题1项,科技部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 共发表学术论文47篇,其中医学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篇;结合科研工作撰写并出版学术论著2部(《从〈伤寒论〉看中医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与秦汉百家相参的中医逻辑思想》)。获得各级各类学术奖励9项。  

    《诸病源候论识微》目录 

    章 《诸病源候论》诊疗思维的归纳法 

    节 证候与病因的归纳 

    一、从能否辨别病因谈起——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 

    二、一个疾病的病因是怎样被认识到的——归纳的类型 

    三、疾病的中医辩证思维方法——归纳的作用 

    四、疾病证候一定相同吗——归纳的局限性 

    第二节 证候与病因的归纳、确证 

    一、归纳法,中医临床实践诊疗思维的科学推理 

    二、证候与病因确证的复杂性 

    三、证候与病因确证的历史发展 

    第二章 《诸病源候论》判别病因、证候因果联系的基本方法 

    节 从病因认识之深化谈起——因果联系的特点和意义 

    第二节 种类繁多的咳嗽——求同法 

    第三节 辨证析因的关键——求异法 

    第四节 九虫病诸候的发现——共变法 

    第五节 同病而不同证型的辨识——剩余法 

    第六节 外科痈疽病诸候病因与证候因果性辨证论治——综合析因 

    第三章 《诸病源候论》诊疗思维的演绎法 

    节 证候与病机的演绎 

    一、心痛:真心痛,还是久心痛——由一般到个别的演绎 

    二、巢元方的“逻辑错误”——演绎的类型 

    三、“疝病的证候是没有热象的”说法合理吗——演绎的规则 

    四、任意证候都能推断病因、病机、病证——演绎的作用 

    五、精神性疾患怎样被巢元方视为鬼邪、鬼魅之病——演绎的局限性 

    第二节 证候与病机的演绎与证伪 

    一、演绎法,中医临床实践诊疗思维的科学推理 

    二、证候、病机与病证证伪的复杂性 

    三、证候、病机与病证证伪的历史发展 

    第四章 《诸病源候论》中医诊疗思维中归纳和演绎的辩证关系 

    节 注病会不会“易”——演绎依赖于归纳 

    第二节 注病源候的提出——归纳以演绎为引导 

    第三节 传染病病因的六淫与乖戾之气——归纳和演绎的辩证统一 

    第五章 归纳和演绎在认识中医疾病病证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节 疾病病证诊察之津涉——归纳和演绎在认识中医疾病病证中的地位 

    第二节 疾病病证诊治之津梁——归纳和演绎在认识中医疾病病证中的作用 

    一、在对疾病病名证候的归纳中求真 

    二、在对疾病病因病机的演绎中求实 

    三、通过归纳和演绎的辨证统一,在对疾病病证的认识中求是 

    第三节 疾病病证诊疗之津要——归纳和演绎在认识中医疾病病证中的意义 

    一、归纳和演绎在对疾病病证诊断中的意义 

    二、归纳和演绎在对疾病病证论治中的意义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 

    后记
  •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诸病源候论》一书的钩玄提要,论述了从抽象到具体这条法则,涉及的中医临床实践诊疗思维活动中,三种认识状态和两条思维路径。指出了医家临床实践认识疾病本质及运动规律时,在诊疗思维活动逻辑上升的过程中,要解决逻辑起点、运用逻辑中介和把握逻辑终点的问题。作者作为研究者、探索者,试图阐明自己对从抽象到具体这条重要思维法则,及对中医理论认知和其它认识方法的关系等问题的观点,以便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方法论研究,与临床实践诊疗思维活动实际相结合作一点尝试。本书的作者力图做到在阐发研究成果中,论述逻辑严密,引用资料丰富,文辞通俗生动,以可以起到向读者普及传统中医科学思维方法的作用;同时,本书中的研究,还力争有独到见解,使某些观点具有学术讨论价值,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医科学思维方法提供思路或启迪。
  • 作者简介:
            李爽姿,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自2002年进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中医理论研究科室工作至今。从2010年开始独立承担和主持自主选题项目3项(已顺利结题2项,在研1项),与此同时,参与团队建设项目2项及国家部局级课题3项(其中:局级课题1项,科技部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 共发表学术论文47篇,其中医学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篇;结合科研工作撰写并出版学术论著2部(《从〈伤寒论〉看中医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与秦汉百家相参的中医逻辑思想》)。获得各级各类学术奖励9项。
  • 目录:
     

    《诸病源候论识微》目录 

    章 《诸病源候论》诊疗思维的归纳法 

    节 证候与病因的归纳 

    一、从能否辨别病因谈起——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 

    二、一个疾病的病因是怎样被认识到的——归纳的类型 

    三、疾病的中医辩证思维方法——归纳的作用 

    四、疾病证候一定相同吗——归纳的局限性 

    第二节 证候与病因的归纳、确证 

    一、归纳法,中医临床实践诊疗思维的科学推理 

    二、证候与病因确证的复杂性 

    三、证候与病因确证的历史发展 

    第二章 《诸病源候论》判别病因、证候因果联系的基本方法 

    节 从病因认识之深化谈起——因果联系的特点和意义 

    第二节 种类繁多的咳嗽——求同法 

    第三节 辨证析因的关键——求异法 

    第四节 九虫病诸候的发现——共变法 

    第五节 同病而不同证型的辨识——剩余法 

    第六节 外科痈疽病诸候病因与证候因果性辨证论治——综合析因 

    第三章 《诸病源候论》诊疗思维的演绎法 

    节 证候与病机的演绎 

    一、心痛:真心痛,还是久心痛——由一般到个别的演绎 

    二、巢元方的“逻辑错误”——演绎的类型 

    三、“疝病的证候是没有热象的”说法合理吗——演绎的规则 

    四、任意证候都能推断病因、病机、病证——演绎的作用 

    五、精神性疾患怎样被巢元方视为鬼邪、鬼魅之病——演绎的局限性 

    第二节 证候与病机的演绎与证伪 

    一、演绎法,中医临床实践诊疗思维的科学推理 

    二、证候、病机与病证证伪的复杂性 

    三、证候、病机与病证证伪的历史发展 

    第四章 《诸病源候论》中医诊疗思维中归纳和演绎的辩证关系 

    节 注病会不会“易”——演绎依赖于归纳 

    第二节 注病源候的提出——归纳以演绎为引导 

    第三节 传染病病因的六淫与乖戾之气——归纳和演绎的辩证统一 

    第五章 归纳和演绎在认识中医疾病病证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节 疾病病证诊察之津涉——归纳和演绎在认识中医疾病病证中的地位 

    第二节 疾病病证诊治之津梁——归纳和演绎在认识中医疾病病证中的作用 

    一、在对疾病病名证候的归纳中求真 

    二、在对疾病病因病机的演绎中求实 

    三、通过归纳和演绎的辨证统一,在对疾病病证的认识中求是 

    第三节 疾病病证诊疗之津要——归纳和演绎在认识中医疾病病证中的意义 

    一、归纳和演绎在对疾病病证诊断中的意义 

    二、归纳和演绎在对疾病病证论治中的意义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 

    后记
查看详情
12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诸病源候论》识微
与秦汉百家学说相参的中医逻辑思想
李爽姿、王勤明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