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存储与管理:数字信息的存储、管理和保护

信息存储与管理:数字信息的存储、管理和保护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G.Somasundaram)
2010-01
版次: 1
ISBN: 9787115217486
定价: 8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59页
字数: 638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67人买过
  •   信息的管理和安全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它已经发展成为一门高度成熟和复杂的IT支柱产业和学科,《信息存储与管理:数字信息的存储、管理和保护》是一本系统全面的存储技术书籍。《信息存储与管理:数字信息的存储、管理和保护》所涵盖的概念、原理和方案部署理念贯穿了整个信息存储和管理技术的范畴,《信息存储与管理:数字信息的存储、管理和保护》包含4个部分,主要阐述以下方面的内容:数据存储和数据管理面临的挑战,智能化存储系统,存储网络(EC-SAN、IP-SAN、NAS),备份、恢复和归档(包括CAS),业务连续性和冗灾,存储安全和虚拟化,存储基础架构的管理和监控等。
      《信息存储与管理:数字信息的存储、管理和保护》适合作为高校信息管理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同时也非常适合信息管理专业技术人员、IT经理人等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第1部分 存储系统
    第1章 信息存储与管理的介绍 3
    1.1 信息存储 5
    1.1.1 数据 5
    1.1.2 数据类型 7
    1.1.3 信息 7
    1.1.4 存储 8
    1.2 存储技术和架构的发展 9
    1.3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10
    1.3.1 核心部件 10
    1.3.2 数据中心部件的关键需求 11
    1.3.3 管理存储基础设施 13
    1.4 信息管理中的关键挑战 14
    1.5 信息生命周期 14
    1.5.1 信息生命周期管理 15
    1.5.2 ILM实现 16
    1.5.3 ILM的优点 17
    小结 18

    第2章 存储系统环境 21
    2.1 存储系统环境的组成 21
    2.1.1 主机 22
    2.1.2 连接 24
    2.1.3 存储设备 26
    2.2 磁盘驱动部件 27
    2.2.1 盘片 28
    2.2.2 主轴 28
    2.2.3 读写头 28
    2.2.4 驱动臂装置 29
    2.2.5 控制器 29
    2.2.6 物理磁盘的结构 30
    2.2.7 分区位记录 31
    2.2.8 逻辑块寻址 32
    2.3 磁盘驱动器的性能 33
    2.4 影响磁盘性能的基本准则 35
    2.5 主机的逻辑部件 38
    2.5.1 操作系统 39
    2.5.2 设备驱动 39
    2.5.3 卷管理器 39
    2.5.4 文件系统 41
    2.5.5 应用 44
    2.6 应用程序的需求和磁盘的性能 45
    小结 48

    第3章 数据保护:RAID 51
    3.1 RAID的实现 52
    3.1.1 软件RAID 52
    3.1.2 硬件RAID 52
    3.2 RAID阵列的组成 53
    3.3 RAID级别 54
    3.3.1 分条(Striping) 54
    3.3.2 数据镜像 55
    3.3.3 奇偶校验 56
    3.3.4 RAID0 57
    3.3.5 RAID1 57
    3.3.6 嵌套RAID 59
    3.3.7 RAID3 59
    3.3.8 RAID4 61
    3.3.9 RAID5 62
    3.3.10 RAID6 62
    3.4 各种RAID的比较 63
    3.5 RAID对磁盘性能的影响 66
    3.6 热备用 68
    小结 69

    第4章 智能存储系统 71
    4.1 智能存储系统的组成部分 72
    4.1.1 前端 72
    4.1.2 高速缓存 74
    4.1.3 后端 79
    4.1.4 物理磁盘 79
    4.2 智能存储阵列 82
    4.2.1 高端存储阵列 82
    4.2.2 中档存储阵列 83
    4.3 概念实践:EMCCLARiiON和Symmetrix 84
    4.3.1 CLARiiON存储阵列 85
    4.3.2 CLARiiONCX4体系结构 86
    4.3.3 管理CLARiiON 88
    4.3.4 Symmetrix存储阵列 89
    4.3.5 Symmetrix组成部分概览 91
    4.3.6 DirectMatrix架构 93
    小结 95

    第2部分 存储网络技术和虚拟化
    第5章 直连存储和SCSI介绍 99
    5.1 DAS类别 99
    5.1.1 内置DAS 100
    5.1.2 外置DAS 100
    5.2 DAS的优点和局限性 101
    5.3 磁盘驱动器接口 101
    5.3.1 IDE/ATA 101
    5.3.2 SATA 102
    5.3.3 并行SCSI 103
    5.4 并行SCSI介绍 104
    5.4.1 SCSI的演化 104
    5.4.2 SCSI接口 106
    5.4.3 SCSI-3架构 107
    5.4.4 并行SCSI编址 111
    5.5 SCSI指令模型 112
    5.5.1 CDB结构 112
    5.5.2 操作码 112
    5.5.3 控制字段 114
    5.5.4 状态 114
    小结 115

    第6章 存储区域网络 117
    6.1 光纤通道:概览 118
    6.2 SAN及其演化 119
    6.3 SAN组件 120
    6.3.1 节点端口 120
    6.3.2 布线 122
    6.3.3 互连设备 123
    6.3.4 存储阵列 124
    6.3.5 SAN管理软件 124
    6.4 FC连接 125
    6.4.1 点对点 125
    6.4.2 光纤通道仲裁环 125
    6.4.3 光纤通道交换fabric 127
    6.5 光纤通道端口 129
    6.6 光纤通道结构 131
    6.6.1 光纤通道协议栈 132
    6.6.2 光纤通道编址 133
    6.6.3 FC帧 135
    6.6.4 FC数据的结构和组织 137
    6.6.5 流量控制 137
    6.6.6 服务类 138
    6.7 分区 138
    6.8 光纤通道登录类型 141
    6.9 FC拓扑 141
    6.9.1 核心—边缘Fabric 142
    6.9.2 Mesh拓扑 144
    6.10 实践中的概念:EMCConnectrix 145
    6.10.1 Connectrix交换机 146
    6.10.2 Connetrix导向器 146
    6.10.3 Connectrix管理工具 146
    小结 148

    第7章 网络连接存储 149
    7.1 通用服务器与NAS设备 150
    7.2 NAS的优势 150
    7.3 NAS文件I/O 151
    7.3.1 文件系统和远程文件共享 152
    7.3.2 文件系统访问 152
    7.3.3 文件共享 152
    7.4 NAS组件 153
    7.5 NAS实现 154
    7.5.1 集成式NAS 154
    7.5.2 网关式NAS 155
    7.5.3 集成式NAS连接 155
    7.5.4 网关式NAS连接 156
    7.6 NAS文件共享协议 157
    7.6.1 NFS 158
    7.6.2 CIFS 158
    7.7 NAS的I/O操作 159
    7.8 影响NAS性能和可用性的因素 160
    7.9 NAS实例:EMCCelerra 164
    7.9.1 体系结构 164
    7.9.2 Celerra产品系列 167
    7.9.3 Celerra管理软件 168
    小结 168

    第8章 IPSAN 171
    8.1 iSCSI 173
    8.1.1 iSCSI组件 173
    8.1.2 主机连接 174
    8.1.3 iSCSI的连接拓扑 175
    8.1.4 iSCSI协议栈 176
    8.1.5 iSCSI发现 177
    8.1.6 iSCSI名称 178
    8.1.7 iSCSI会话 179
    8.1.8 iSCSIPDU 180
    8.1.9 报文的排序和标号 181
    8.1.10 iSCSI错误处理和安全 182
    8.2 FCIP 183
    8.2.1 FCIP拓扑 184
    8.2.2 性能和安全 185
    小结 186

    第9章 内容寻址存储 189
    9.1 固定内容与归档 190
    9.2 归档的类型 191
    9.3 存储的功能和优势 192
    9.4 CAS体系架构 193
    9.5 CAS中的对象存取 196
    9.6 CAS实例 198
    9.6.1 医疗保健行业解决方案:病历存储 198
    9.6.2 金融行业解决方案:财务数据存储 199
    9.7 实现方法:EMCCentera 200
    9.7.1 EMCCentera模式 201
    9.7.2 EMCCentera架构 201
    9.7.3 Centera工具 203
    9.7.4 EMCCenteraUniversalAccess 204
    小结 205

    第10章 存储虚拟化 207
    10.1 虚拟化的形式 207
    10.1.1 内存虚拟化 208
    10.1.2 网络虚拟化 208
    10.1.3 服务器虚拟化 209
    10.1.4 存储虚拟化 210
    10.2 SNIA的存储虚拟化分类 212
    10.3 存储虚拟化配置 213
    10.4 存储虚拟化的挑战 214
    10.4.1 可扩展性 215
    10.4.2 功能性 215
    10.4.3 可管理性 215
    10.4.4 技术支持 216
    10.5 存储虚拟化的类型 216
    10.5.1 块级存储虚拟化 216
    10.5.2 文件级虚拟化 217
    10.6 实现方法 219
    10.6.1 EMCInvista 219
    10.6.2 Rainfinity 222
    小结 225

    第3部分 业务连续性
    第11章 业务连续性概述 229
    11.1 信息可用性 230
    11.1.1 信息不可用的因素 230
    11.1.2 信息可用性度量 231
    11.1.3 停机时间的后果 232
    11.2 BC术语 233
    11.3 BC计划生命周期 235
    11.4 故障分析 238
    11.4.1 单点故障 238
    11.4.2 容错 238
    11.4.3 多路径软件 240
    11.5 业务影响分析 240
    11.6 BC技术方案 241
    11.7 实例:EMCPowerPath 241
    11.7.1 PowerPath特征 242
    11.7.2 动态负载平衡 242
    11.7.3 自动路径失败切换 244
    小结 247

    第12章 备份和恢复 251
    12.1 备份目的 252
    12.1.1 灾难恢复 252
    12.1.2 可操作备份 252
    12.1.3 归档 252
    12.2 备份考虑 253
    12.3 备份粒度 254
    12.4 恢复考虑 257
    12.5 备份方法 258
    12.6 备份过程 259
    12.7 备份和恢复操作 260
    12.8 备份拓扑结构 262
    12.9 NAS环境的备份 265
    12.10 备份技术 269
    12.10.1 备份到磁带 269
    12.10.2 物理磁带库 270
    12.10.3 备份到磁盘 272
    12.10.4 虚拟磁带库 273
    12.11 实例分析——EMC网络工作器(NetWorker) 276
    12.11.1 NetWorker备份操作 277
    12.11.2 NetWorker恢复 278
    12.11.3 EmailXtender 278
    12.11.4 DiskXtender 279
    12.11.5 Avamar 279
    12.11.6 EMC磁盘库(EDL) 280
    小结 280

    第13章 本地复制 283
    13.1 源和目标 284
    13.2 本地副本的用途 284
    13.3 数据一致性 285
    13.3.1 复制文件系统的一致性 285
    13.3.2 复制数据库的一致性 286
    13.4 本地复制技术 288
    13.4.1 基于主机的本地复制 288
    13.4.2 基于存储阵列的复制 290
    13.5 恢复和重启的考虑 297
    13.6 创建多个副本 300
    13.7 管理接口 301
    13.8 实践中的概念:EMCTimeFinder和EMCSnapView 301
    13.8.1 TimeFinder/Clone 302
    13.8.2 TimeFinder/Mirror 302
    13.8.3 EMCSnapView 304
    13.8.4 EMCSnapSure 305
    小结 306

    第14章 远程复制 309
    14.1 远程复制模式 309
    14.2 远程复制技术 311
    14.2.1 基于主机的远程复制 311
    14.2.2 基于阵列的远程存储复制 314
    14.2.3 基于SAN的远程复制 321
    14.3 网络基础设施 323
    14.3.1 DWDM 324
    14.3.2 SONET 324
    14.4 实践中的概念:EMCSRDF、EMCSANCopy和EMCMirrorView 325
    14.4.1 SRDF家族 325
    14.4.2 SRDF灾难恢复 326
    14.4.3 SRDF并行存取操作 327
    14.4.4 EMCSANCopy 328
    14.4.5 EMCMirrorView 329
    小结 330

    第4部分 存储安全与管理
    第15章 确保存储基础设施安全 335
    15.1 存储安全框架 335
    15.2 风险三元组 336
    15.2.1 资产 337
    15.2.2 威胁 338
    15.2.3 漏洞 339
    15.3 存储安全域 340
    15.3.1 保证应用程序访问域的安全 341
    15.3.2 保证管理访问域的安全 344
    15.3.3 保证备份、恢复和存档的安全(BURA) 347
    15.4 存储网络中安全措施的实施 348
    15.4.1 SAN 348
    15.4.2 NAS 353
    15.4.3 IPSAN 359
    小结 360

    第16章 管理存储基础设施 363
    16.1 监测存储基础设施 364
    16.1.1 监测的参数 364
    16.1.2 组件监测 365
    16.1.3 监测的实例 368
    16.1.4 警报 374
    16.2 存储管理活动 375
    16.2.1 可用性管理 375
    16.2.2 容量管理 375
    16.2.3 性能管理 376
    16.2.4 安全性管理 376
    16.2.5 报告 376
    16.2.6 存储管理事例 377
    16.3 存储基础设施管理的挑战 382
    16.4 开发一种理想化的解决方案 382
    16.4.1 存储管理计划 383
    16.4.2 企业管理平台 385
    16.5 实际应用中的概念:EMCControlCenter 386
    16.5.1 ControlCenter特性和功能 386
    16.5.2 ControlCenter架构 387
    小结 392

    附录A 缩略语 395
    附录B 术语表 411
    英文索引 449
  • 内容简介:
      信息的管理和安全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它已经发展成为一门高度成熟和复杂的IT支柱产业和学科,《信息存储与管理:数字信息的存储、管理和保护》是一本系统全面的存储技术书籍。《信息存储与管理:数字信息的存储、管理和保护》所涵盖的概念、原理和方案部署理念贯穿了整个信息存储和管理技术的范畴,《信息存储与管理:数字信息的存储、管理和保护》包含4个部分,主要阐述以下方面的内容:数据存储和数据管理面临的挑战,智能化存储系统,存储网络(EC-SAN、IP-SAN、NAS),备份、恢复和归档(包括CAS),业务连续性和冗灾,存储安全和虚拟化,存储基础架构的管理和监控等。
      《信息存储与管理:数字信息的存储、管理和保护》适合作为高校信息管理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同时也非常适合信息管理专业技术人员、IT经理人等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 目录:
    第1部分 存储系统
    第1章 信息存储与管理的介绍 3
    1.1 信息存储 5
    1.1.1 数据 5
    1.1.2 数据类型 7
    1.1.3 信息 7
    1.1.4 存储 8
    1.2 存储技术和架构的发展 9
    1.3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10
    1.3.1 核心部件 10
    1.3.2 数据中心部件的关键需求 11
    1.3.3 管理存储基础设施 13
    1.4 信息管理中的关键挑战 14
    1.5 信息生命周期 14
    1.5.1 信息生命周期管理 15
    1.5.2 ILM实现 16
    1.5.3 ILM的优点 17
    小结 18

    第2章 存储系统环境 21
    2.1 存储系统环境的组成 21
    2.1.1 主机 22
    2.1.2 连接 24
    2.1.3 存储设备 26
    2.2 磁盘驱动部件 27
    2.2.1 盘片 28
    2.2.2 主轴 28
    2.2.3 读写头 28
    2.2.4 驱动臂装置 29
    2.2.5 控制器 29
    2.2.6 物理磁盘的结构 30
    2.2.7 分区位记录 31
    2.2.8 逻辑块寻址 32
    2.3 磁盘驱动器的性能 33
    2.4 影响磁盘性能的基本准则 35
    2.5 主机的逻辑部件 38
    2.5.1 操作系统 39
    2.5.2 设备驱动 39
    2.5.3 卷管理器 39
    2.5.4 文件系统 41
    2.5.5 应用 44
    2.6 应用程序的需求和磁盘的性能 45
    小结 48

    第3章 数据保护:RAID 51
    3.1 RAID的实现 52
    3.1.1 软件RAID 52
    3.1.2 硬件RAID 52
    3.2 RAID阵列的组成 53
    3.3 RAID级别 54
    3.3.1 分条(Striping) 54
    3.3.2 数据镜像 55
    3.3.3 奇偶校验 56
    3.3.4 RAID0 57
    3.3.5 RAID1 57
    3.3.6 嵌套RAID 59
    3.3.7 RAID3 59
    3.3.8 RAID4 61
    3.3.9 RAID5 62
    3.3.10 RAID6 62
    3.4 各种RAID的比较 63
    3.5 RAID对磁盘性能的影响 66
    3.6 热备用 68
    小结 69

    第4章 智能存储系统 71
    4.1 智能存储系统的组成部分 72
    4.1.1 前端 72
    4.1.2 高速缓存 74
    4.1.3 后端 79
    4.1.4 物理磁盘 79
    4.2 智能存储阵列 82
    4.2.1 高端存储阵列 82
    4.2.2 中档存储阵列 83
    4.3 概念实践:EMCCLARiiON和Symmetrix 84
    4.3.1 CLARiiON存储阵列 85
    4.3.2 CLARiiONCX4体系结构 86
    4.3.3 管理CLARiiON 88
    4.3.4 Symmetrix存储阵列 89
    4.3.5 Symmetrix组成部分概览 91
    4.3.6 DirectMatrix架构 93
    小结 95

    第2部分 存储网络技术和虚拟化
    第5章 直连存储和SCSI介绍 99
    5.1 DAS类别 99
    5.1.1 内置DAS 100
    5.1.2 外置DAS 100
    5.2 DAS的优点和局限性 101
    5.3 磁盘驱动器接口 101
    5.3.1 IDE/ATA 101
    5.3.2 SATA 102
    5.3.3 并行SCSI 103
    5.4 并行SCSI介绍 104
    5.4.1 SCSI的演化 104
    5.4.2 SCSI接口 106
    5.4.3 SCSI-3架构 107
    5.4.4 并行SCSI编址 111
    5.5 SCSI指令模型 112
    5.5.1 CDB结构 112
    5.5.2 操作码 112
    5.5.3 控制字段 114
    5.5.4 状态 114
    小结 115

    第6章 存储区域网络 117
    6.1 光纤通道:概览 118
    6.2 SAN及其演化 119
    6.3 SAN组件 120
    6.3.1 节点端口 120
    6.3.2 布线 122
    6.3.3 互连设备 123
    6.3.4 存储阵列 124
    6.3.5 SAN管理软件 124
    6.4 FC连接 125
    6.4.1 点对点 125
    6.4.2 光纤通道仲裁环 125
    6.4.3 光纤通道交换fabric 127
    6.5 光纤通道端口 129
    6.6 光纤通道结构 131
    6.6.1 光纤通道协议栈 132
    6.6.2 光纤通道编址 133
    6.6.3 FC帧 135
    6.6.4 FC数据的结构和组织 137
    6.6.5 流量控制 137
    6.6.6 服务类 138
    6.7 分区 138
    6.8 光纤通道登录类型 141
    6.9 FC拓扑 141
    6.9.1 核心—边缘Fabric 142
    6.9.2 Mesh拓扑 144
    6.10 实践中的概念:EMCConnectrix 145
    6.10.1 Connectrix交换机 146
    6.10.2 Connetrix导向器 146
    6.10.3 Connectrix管理工具 146
    小结 148

    第7章 网络连接存储 149
    7.1 通用服务器与NAS设备 150
    7.2 NAS的优势 150
    7.3 NAS文件I/O 151
    7.3.1 文件系统和远程文件共享 152
    7.3.2 文件系统访问 152
    7.3.3 文件共享 152
    7.4 NAS组件 153
    7.5 NAS实现 154
    7.5.1 集成式NAS 154
    7.5.2 网关式NAS 155
    7.5.3 集成式NAS连接 155
    7.5.4 网关式NAS连接 156
    7.6 NAS文件共享协议 157
    7.6.1 NFS 158
    7.6.2 CIFS 158
    7.7 NAS的I/O操作 159
    7.8 影响NAS性能和可用性的因素 160
    7.9 NAS实例:EMCCelerra 164
    7.9.1 体系结构 164
    7.9.2 Celerra产品系列 167
    7.9.3 Celerra管理软件 168
    小结 168

    第8章 IPSAN 171
    8.1 iSCSI 173
    8.1.1 iSCSI组件 173
    8.1.2 主机连接 174
    8.1.3 iSCSI的连接拓扑 175
    8.1.4 iSCSI协议栈 176
    8.1.5 iSCSI发现 177
    8.1.6 iSCSI名称 178
    8.1.7 iSCSI会话 179
    8.1.8 iSCSIPDU 180
    8.1.9 报文的排序和标号 181
    8.1.10 iSCSI错误处理和安全 182
    8.2 FCIP 183
    8.2.1 FCIP拓扑 184
    8.2.2 性能和安全 185
    小结 186

    第9章 内容寻址存储 189
    9.1 固定内容与归档 190
    9.2 归档的类型 191
    9.3 存储的功能和优势 192
    9.4 CAS体系架构 193
    9.5 CAS中的对象存取 196
    9.6 CAS实例 198
    9.6.1 医疗保健行业解决方案:病历存储 198
    9.6.2 金融行业解决方案:财务数据存储 199
    9.7 实现方法:EMCCentera 200
    9.7.1 EMCCentera模式 201
    9.7.2 EMCCentera架构 201
    9.7.3 Centera工具 203
    9.7.4 EMCCenteraUniversalAccess 204
    小结 205

    第10章 存储虚拟化 207
    10.1 虚拟化的形式 207
    10.1.1 内存虚拟化 208
    10.1.2 网络虚拟化 208
    10.1.3 服务器虚拟化 209
    10.1.4 存储虚拟化 210
    10.2 SNIA的存储虚拟化分类 212
    10.3 存储虚拟化配置 213
    10.4 存储虚拟化的挑战 214
    10.4.1 可扩展性 215
    10.4.2 功能性 215
    10.4.3 可管理性 215
    10.4.4 技术支持 216
    10.5 存储虚拟化的类型 216
    10.5.1 块级存储虚拟化 216
    10.5.2 文件级虚拟化 217
    10.6 实现方法 219
    10.6.1 EMCInvista 219
    10.6.2 Rainfinity 222
    小结 225

    第3部分 业务连续性
    第11章 业务连续性概述 229
    11.1 信息可用性 230
    11.1.1 信息不可用的因素 230
    11.1.2 信息可用性度量 231
    11.1.3 停机时间的后果 232
    11.2 BC术语 233
    11.3 BC计划生命周期 235
    11.4 故障分析 238
    11.4.1 单点故障 238
    11.4.2 容错 238
    11.4.3 多路径软件 240
    11.5 业务影响分析 240
    11.6 BC技术方案 241
    11.7 实例:EMCPowerPath 241
    11.7.1 PowerPath特征 242
    11.7.2 动态负载平衡 242
    11.7.3 自动路径失败切换 244
    小结 247

    第12章 备份和恢复 251
    12.1 备份目的 252
    12.1.1 灾难恢复 252
    12.1.2 可操作备份 252
    12.1.3 归档 252
    12.2 备份考虑 253
    12.3 备份粒度 254
    12.4 恢复考虑 257
    12.5 备份方法 258
    12.6 备份过程 259
    12.7 备份和恢复操作 260
    12.8 备份拓扑结构 262
    12.9 NAS环境的备份 265
    12.10 备份技术 269
    12.10.1 备份到磁带 269
    12.10.2 物理磁带库 270
    12.10.3 备份到磁盘 272
    12.10.4 虚拟磁带库 273
    12.11 实例分析——EMC网络工作器(NetWorker) 276
    12.11.1 NetWorker备份操作 277
    12.11.2 NetWorker恢复 278
    12.11.3 EmailXtender 278
    12.11.4 DiskXtender 279
    12.11.5 Avamar 279
    12.11.6 EMC磁盘库(EDL) 280
    小结 280

    第13章 本地复制 283
    13.1 源和目标 284
    13.2 本地副本的用途 284
    13.3 数据一致性 285
    13.3.1 复制文件系统的一致性 285
    13.3.2 复制数据库的一致性 286
    13.4 本地复制技术 288
    13.4.1 基于主机的本地复制 288
    13.4.2 基于存储阵列的复制 290
    13.5 恢复和重启的考虑 297
    13.6 创建多个副本 300
    13.7 管理接口 301
    13.8 实践中的概念:EMCTimeFinder和EMCSnapView 301
    13.8.1 TimeFinder/Clone 302
    13.8.2 TimeFinder/Mirror 302
    13.8.3 EMCSnapView 304
    13.8.4 EMCSnapSure 305
    小结 306

    第14章 远程复制 309
    14.1 远程复制模式 309
    14.2 远程复制技术 311
    14.2.1 基于主机的远程复制 311
    14.2.2 基于阵列的远程存储复制 314
    14.2.3 基于SAN的远程复制 321
    14.3 网络基础设施 323
    14.3.1 DWDM 324
    14.3.2 SONET 324
    14.4 实践中的概念:EMCSRDF、EMCSANCopy和EMCMirrorView 325
    14.4.1 SRDF家族 325
    14.4.2 SRDF灾难恢复 326
    14.4.3 SRDF并行存取操作 327
    14.4.4 EMCSANCopy 328
    14.4.5 EMCMirrorView 329
    小结 330

    第4部分 存储安全与管理
    第15章 确保存储基础设施安全 335
    15.1 存储安全框架 335
    15.2 风险三元组 336
    15.2.1 资产 337
    15.2.2 威胁 338
    15.2.3 漏洞 339
    15.3 存储安全域 340
    15.3.1 保证应用程序访问域的安全 341
    15.3.2 保证管理访问域的安全 344
    15.3.3 保证备份、恢复和存档的安全(BURA) 347
    15.4 存储网络中安全措施的实施 348
    15.4.1 SAN 348
    15.4.2 NAS 353
    15.4.3 IPSAN 359
    小结 360

    第16章 管理存储基础设施 363
    16.1 监测存储基础设施 364
    16.1.1 监测的参数 364
    16.1.2 组件监测 365
    16.1.3 监测的实例 368
    16.1.4 警报 374
    16.2 存储管理活动 375
    16.2.1 可用性管理 375
    16.2.2 容量管理 375
    16.2.3 性能管理 376
    16.2.4 安全性管理 376
    16.2.5 报告 376
    16.2.6 存储管理事例 377
    16.3 存储基础设施管理的挑战 382
    16.4 开发一种理想化的解决方案 382
    16.4.1 存储管理计划 383
    16.4.2 企业管理平台 385
    16.5 实际应用中的概念:EMCControlCenter 386
    16.5.1 ControlCenter特性和功能 386
    16.5.2 ControlCenter架构 387
    小结 392

    附录A 缩略语 395
    附录B 术语表 411
    英文索引 449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信息存储与管理:数字信息的存储、管理和保护
信息系统监理师教程(第2版)
贾卓生、张树玲、李京、吕小刚、陈兵
信息存储与管理:数字信息的存储、管理和保护
信息物理系统安全
(澳)萨基卜·阿里,等
信息存储与管理:数字信息的存储、管理和保护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熊伟、陈浩、陈荦
信息存储与管理:数字信息的存储、管理和保护
信息论基础(原书第2版·典藏版) [美]托马斯·M.科沃
(美)托马斯·M.科沃 (美)乔伊·A.托马斯
信息存储与管理:数字信息的存储、管理和保护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案例分析一本通(第二版)
王树文
信息存储与管理:数字信息的存储、管理和保护
信息差:看透大数据背后的底层逻辑
(英) 保罗·古德温 著,文通天下 出品
信息存储与管理:数字信息的存储、管理和保护
信息安全工程师考试32小时通关
薛大龙 副主编 王开景 田禾 韩玉
信息存储与管理:数字信息的存储、管理和保护
信息安全法研究(第二版)
马民虎 方婷著
信息存储与管理:数字信息的存储、管理和保护
信息可视化设计
周承君、姜朝阳、王之娇 著
信息存储与管理:数字信息的存储、管理和保护
信息系统监理师考试大纲
全国计算机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公室
信息存储与管理:数字信息的存储、管理和保护
信息助推,或适得其反--为什么知道的并非越多越好?
(美) 卡斯·R.桑斯坦 著,杨帅华 译
信息存储与管理:数字信息的存储、管理和保护
信息学竞赛宝典 动态规划
张新华 胡向荣 伍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