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与公共管理:第四届两岸三地人文社科论坛论文集

灾害与公共管理:第四届两岸三地人文社科论坛论文集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0-08
版次: 1
ISBN: 9787305079870
定价: 7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23页
字数: 746千字
分类: 政治
3人买过
  • 2006年,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中央大学》共同发起《两岸三地人文社会科学论坛》,由三校轮流主办,每年一次。2009年,第四届论坛又轮到南京大学主办。经三方共同商定,第四届论坛的主题定为《灾害与公共管理》,南京大学将承办本次论坛的重任交给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政府管理学院、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研究中心共同承担。
    灾害是一个古老的话?。千百年来,人类面临各种灾害的侵袭,对灾害的抗争和思考也从未停止过。在西方,早在基督教《旧约全书》中就有《诺亚方舟》的传说;在中国,华夏的文明史几乎从《大禹治水》开始。在同灾害抗争的过程中,人类对灾害的认识愈来愈全,灾害不仅包括自然的,也包括人为的,甚至还有社会正常运行的受阻;关注灾害研究的学科愈来愈多,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管理学科、人文和社会科学界的学者们纷纷加入其中;防灾减灾的能力也愈来愈强,由救灾、防灾减灾、综合减灾等几个阶段,正迈向应急管理阶段,各国政府(国家)、企业(市场)、民间组织(社会)各界都高度关注救灾、减灾、防灾,并在救灾、减灾、防灾的过程中愈来愈形成合力,相互援助,众志成城。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三校决定利用各自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围绕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探讨《灾害与公共管理》。
    在三校领导、相关院系与部门以及参与论坛的各位教授学人的精心组织和共同努力下,本届论坛于2009年11月7-9日在南京举行。论坛特邀嘉宾、国际著名灾害研究专家、美国匹兹堡大学灾害研究中心主任路易斯·康福特教授和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小平研究员?别为论坛提供了题为《灾害恢复的动力机制地震应急系统的恢复力与《熵》》和《有效应对灾害,创新公共管理》的主题学术演讲。论坛分为七个分论坛,与会者分别交流研讨了《政府灾害管理制度研究》《灾害应对的社会支持与社会动员灾后重建与恢复》《灾害的历史、文化与社会变迁》《灾害的文化、社会与网络传播》《建筑与空间技术在灾害管理中的应用》以及《灾害风险的预警与管理》。 序言
    突发事件的新特点与应急管理创新
    TheDynamicsofDisasterRecovery:ResilienceandEntropyinEarthquakeResponseSystems
    灾害管理的制度与政策
    治水决策与淮北的社会性灾害(1580一1949)
    应急能力评估的理论框架
    嘉道年间经世思想下的灾害管理
    以陶澍为主要研究对象
    康熙四十七年江南饥荒与政治博弈
    基于三位一体的应急资源保障体系研究
    风险分析与管理
    高风险社会中的公共政策
    从汶川地震看我国地震灾害风险防范和管理
    公共危机预警过程中的信息管理研究
    环境风险全过程评估与管理模式研究及应用
    独生子女政策风险研究
    灾后重建与恢复
    灾后重建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研究
    基于都江堰的实证分析
    灾害应对的社会支持与社会动员
    灾害的文学表现与社会传播
    灾害管理中的技术应用
  • 内容简介:
    2006年,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中央大学》共同发起《两岸三地人文社会科学论坛》,由三校轮流主办,每年一次。2009年,第四届论坛又轮到南京大学主办。经三方共同商定,第四届论坛的主题定为《灾害与公共管理》,南京大学将承办本次论坛的重任交给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政府管理学院、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研究中心共同承担。
    灾害是一个古老的话?。千百年来,人类面临各种灾害的侵袭,对灾害的抗争和思考也从未停止过。在西方,早在基督教《旧约全书》中就有《诺亚方舟》的传说;在中国,华夏的文明史几乎从《大禹治水》开始。在同灾害抗争的过程中,人类对灾害的认识愈来愈全,灾害不仅包括自然的,也包括人为的,甚至还有社会正常运行的受阻;关注灾害研究的学科愈来愈多,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管理学科、人文和社会科学界的学者们纷纷加入其中;防灾减灾的能力也愈来愈强,由救灾、防灾减灾、综合减灾等几个阶段,正迈向应急管理阶段,各国政府(国家)、企业(市场)、民间组织(社会)各界都高度关注救灾、减灾、防灾,并在救灾、减灾、防灾的过程中愈来愈形成合力,相互援助,众志成城。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三校决定利用各自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围绕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探讨《灾害与公共管理》。
    在三校领导、相关院系与部门以及参与论坛的各位教授学人的精心组织和共同努力下,本届论坛于2009年11月7-9日在南京举行。论坛特邀嘉宾、国际著名灾害研究专家、美国匹兹堡大学灾害研究中心主任路易斯·康福特教授和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小平研究员?别为论坛提供了题为《灾害恢复的动力机制地震应急系统的恢复力与《熵》》和《有效应对灾害,创新公共管理》的主题学术演讲。论坛分为七个分论坛,与会者分别交流研讨了《政府灾害管理制度研究》《灾害应对的社会支持与社会动员灾后重建与恢复》《灾害的历史、文化与社会变迁》《灾害的文化、社会与网络传播》《建筑与空间技术在灾害管理中的应用》以及《灾害风险的预警与管理》。
  • 目录:
    序言
    突发事件的新特点与应急管理创新
    TheDynamicsofDisasterRecovery:ResilienceandEntropyinEarthquakeResponseSystems
    灾害管理的制度与政策
    治水决策与淮北的社会性灾害(1580一1949)
    应急能力评估的理论框架
    嘉道年间经世思想下的灾害管理
    以陶澍为主要研究对象
    康熙四十七年江南饥荒与政治博弈
    基于三位一体的应急资源保障体系研究
    风险分析与管理
    高风险社会中的公共政策
    从汶川地震看我国地震灾害风险防范和管理
    公共危机预警过程中的信息管理研究
    环境风险全过程评估与管理模式研究及应用
    独生子女政策风险研究
    灾后重建与恢复
    灾后重建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研究
    基于都江堰的实证分析
    灾害应对的社会支持与社会动员
    灾害的文学表现与社会传播
    灾害管理中的技术应用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灾害与公共管理:第四届两岸三地人文社科论坛论文集
灾害风险研究概论
郭跃;黄勋
灾害与公共管理:第四届两岸三地人文社科论坛论文集
灾害信息传播研究
徐占品
灾害与公共管理:第四届两岸三地人文社科论坛论文集
灾害监测预警技术及其应用:矿山排土场典型分析
谢振华;幸贞雄
灾害与公共管理:第四届两岸三地人文社科论坛论文集
灾害人口统计学--对人口和地域的影响(精)
迪恩·伯德 编;大卫·卡拉克松伊、安德鲁·泰勒、陈厦、潘绪斌、吴娟娟 译
灾害与公共管理:第四届两岸三地人文社科论坛论文集
灾害经济学
项勇 舒志乐 主编
灾害与公共管理:第四届两岸三地人文社科论坛论文集
灾害儿科学
史源
灾害与公共管理:第四届两岸三地人文社科论坛论文集
灾害风险分析方法及应用
巩在武
灾害与公共管理:第四届两岸三地人文社科论坛论文集
灾害事故救援
张继东 张正利
灾害与公共管理:第四届两岸三地人文社科论坛论文集
灾害遥感信息提取的理论、方法与应用
陈方
灾害与公共管理:第四届两岸三地人文社科论坛论文集
灾害经济学(第三版)
唐彦东、于汐 著
灾害与公共管理:第四届两岸三地人文社科论坛论文集
灾害法学基本问题研究:三个基本范畴研究报告
王健平 著
灾害与公共管理:第四届两岸三地人文社科论坛论文集
灾害学(第三版)
李树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灾害与公共管理:第四届两岸三地人文社科论坛论文集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第十一辑)
童星、张海波 编
灾害与公共管理:第四届两岸三地人文社科论坛论文集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第十辑)
童星、张海波 编
灾害与公共管理:第四届两岸三地人文社科论坛论文集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第五辑)
童星、张海波 著
灾害与公共管理:第四届两岸三地人文社科论坛论文集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第三辑)
童星、张海波 著
灾害与公共管理:第四届两岸三地人文社科论坛论文集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第二辑)
童星、张海波 著
灾害与公共管理:第四届两岸三地人文社科论坛论文集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第一辑)
童星、张海波 编
灾害与公共管理:第四届两岸三地人文社科论坛论文集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童星、郑火胜 主编
灾害与公共管理:第四届两岸三地人文社科论坛论文集
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公共管理学
童星、严新明、程自功、夏洁 编
灾害与公共管理:第四届两岸三地人文社科论坛论文集
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及识别
童星、张海波 著
灾害与公共管理:第四届两岸三地人文社科论坛论文集
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社会保障学
童星、曹信邦、刘伟忠、杨文健 编
灾害与公共管理:第四届两岸三地人文社科论坛论文集
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社会保障国际比较
童星、林闽钢、周薇、周蕾 编
灾害与公共管理:第四届两岸三地人文社科论坛论文集
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社会保障资金管理
童星、林治芬、胡琴芳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