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

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6-11
版次: 1
ISBN: 9787301110812
定价: 4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516页
字数: 47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丛书: 学术史丛书
分类: 政治
61人买过
  •   所谓学术史研究,说简单点,不外“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通过评判高下、辨别良萎、叙述师承、剖析潮流,让后学了解一代学术发展的脉络与走向,鼓励和引导其尽快进入某一学术传统,免去许多暗中摸索的工夫——此乃学术史的基本功用。至于压在纸背的“补偏救弊”、“推陈出新”等良苦用心,反倒不必刻意强调。因为,当你努力体贴、描述和评判某一学术进程时,已有意无意地凸显了自家的文化理想及学术追求。
      本书是作者起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关于“明清之际的士大夫”研究的继续,以明清时期的儒家之徒(以及儒学影响下的士人)的著述作为主要的材料来源,试图尽可能接近当时的士大夫状况。书中分析了明末清初士人的经世取向,以及士人在清初这一敏感时期所遭遇的伦理难题,阐述了士人在当时的常态与非常态的流动。作者所强调的是“明清易代”这一历史情境的特殊性,以及际此世变的人及其选择。   赵园,原籍河南尉氏,1945年出生于兰州。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班。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艰难的选择》、《论小说十家》、《地之子》、《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及散文、随笔集《独语》、《窗下》、《红之羽》等。 “学术史丛书”总序
    上编明清之际文化现象研究
    第一章经世任事
    任道与任事
    有用之学,有用道学
    政、学之“一”,仕、学之“一”
    专门知识、技术之为用
    经世之文
    “政治中的人性”
    附说理财
    第二章谈兵
    危机时刻的书生谈兵
    明亡后的追论
    谈兵制(之一):“寓兵于农”
    谈兵制(之二):督、抚之设
    明末政局中的文武
    火器与明末军事
    结语
    附关于唐顺之晚岁之出
    第三章游走与播迁
    游民与游士
    特殊时世的山水、边塞之游
    宦游、游幕、游学、传道之游
    流寓与播迁
    第四章师道与师门
    “师”之一名
    关于师道
    所谓师门
    讲学之于师道
    私学风味
    余论所谓“士风”
    作为方法论的士风论
    士风演变论:关于有明一代文化变迁的描述
    士风比较:清代文化批评借以展开的形式
    在整体论的视野之外
    下编明清之际士人话题研究(续)
    第五章君主
    原君
    君一臣
    余论
    第六章井田、封建
    井田
    封建
    三代
    第七章文质
    说“文”
    文质:世运与文运
    儒者文论中的“文”
    理学语境中的文人文论
    文与学:经学复兴中的“文”论
    附录一易堂三题
    关于易堂
    用世与谋身
    策士姿态
    豪杰向慕
    附录二廉吏循吏良吏俗吏——明清之际士人的吏治论
    清官廉吏
    循吏良吏
    俗吏吏治
    征引书目
    后记
  • 内容简介:
      所谓学术史研究,说简单点,不外“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通过评判高下、辨别良萎、叙述师承、剖析潮流,让后学了解一代学术发展的脉络与走向,鼓励和引导其尽快进入某一学术传统,免去许多暗中摸索的工夫——此乃学术史的基本功用。至于压在纸背的“补偏救弊”、“推陈出新”等良苦用心,反倒不必刻意强调。因为,当你努力体贴、描述和评判某一学术进程时,已有意无意地凸显了自家的文化理想及学术追求。
      本书是作者起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关于“明清之际的士大夫”研究的继续,以明清时期的儒家之徒(以及儒学影响下的士人)的著述作为主要的材料来源,试图尽可能接近当时的士大夫状况。书中分析了明末清初士人的经世取向,以及士人在清初这一敏感时期所遭遇的伦理难题,阐述了士人在当时的常态与非常态的流动。作者所强调的是“明清易代”这一历史情境的特殊性,以及际此世变的人及其选择。
  • 作者简介:
      赵园,原籍河南尉氏,1945年出生于兰州。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班。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艰难的选择》、《论小说十家》、《地之子》、《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及散文、随笔集《独语》、《窗下》、《红之羽》等。
  • 目录:
    “学术史丛书”总序
    上编明清之际文化现象研究
    第一章经世任事
    任道与任事
    有用之学,有用道学
    政、学之“一”,仕、学之“一”
    专门知识、技术之为用
    经世之文
    “政治中的人性”
    附说理财
    第二章谈兵
    危机时刻的书生谈兵
    明亡后的追论
    谈兵制(之一):“寓兵于农”
    谈兵制(之二):督、抚之设
    明末政局中的文武
    火器与明末军事
    结语
    附关于唐顺之晚岁之出
    第三章游走与播迁
    游民与游士
    特殊时世的山水、边塞之游
    宦游、游幕、游学、传道之游
    流寓与播迁
    第四章师道与师门
    “师”之一名
    关于师道
    所谓师门
    讲学之于师道
    私学风味
    余论所谓“士风”
    作为方法论的士风论
    士风演变论:关于有明一代文化变迁的描述
    士风比较:清代文化批评借以展开的形式
    在整体论的视野之外
    下编明清之际士人话题研究(续)
    第五章君主
    原君
    君一臣
    余论
    第六章井田、封建
    井田
    封建
    三代
    第七章文质
    说“文”
    文质:世运与文运
    儒者文论中的“文”
    理学语境中的文人文论
    文与学:经学复兴中的“文”论
    附录一易堂三题
    关于易堂
    用世与谋身
    策士姿态
    豪杰向慕
    附录二廉吏循吏良吏俗吏——明清之际士人的吏治论
    清官廉吏
    循吏良吏
    俗吏吏治
    征引书目
    后记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
晚清文人妇女观
夏晓虹 著
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
文学史书写形态与文化政治
陈国球 著
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
晚清女子国民常识的建构
夏晓虹 著
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
文学史的权力
戴燕 著
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
《齐物论》及其影响
陈少明 著
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
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
赵园 著
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
艺术与历史:哈斯克尔的史学成就和西方艺术史的发展
曹意强 著
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
视觉形式的生命
张坚 著
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
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
陈平原、王德威 编
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
近代中国的百科辞书
陈平原、米列娜 编
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
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二编
陈平原 著
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
18世纪中国文化在西欧的传播及其反应
严建强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
本色文丛(第三辑) 散文季节/赵园散文精选
赵园 著
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
赵园作品系列:想象与叙述
赵园 著
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
北京:城与人 赵园作品系列
赵园 著
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
北京:城与人
赵园 著
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
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作为一种现象的遗民
赵园 著
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
好习惯是成功的资本
赵园 编
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
阅读人世
赵园 著
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
想象与叙述
赵园 著
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
聚合与流散
赵园 著
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
旧日庭院
赵园 著
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
沈从文名作欣赏-名家析名著丛书
赵园 主编
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
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
赵园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