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台政策的起源与演变(1941-1960)

美国对台政策的起源与演变(1941-1960)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4-04
版次: 1
ISBN: 9787509757949
定价: 4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48页
字数: 213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政治
12人买过
  •   《美国对台政策的起源与演变(1941-1960)》主要叙述了战后美国对台政策的历史,同时也叙及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与台湾光复的历史,重点论述了战后美国对台政策的起源与演变,从抗战时期中美关系史的角度探讨美国对台政策的调整,及冷战初期两岸对峙状态下美国对台政策的演变。书中详细叙述了这一时期美国对台政策制定的成因、过程、反应与结果,同时根据具体的历史事件和相关史料,分析讨论了这一过程的历史意义。此外《美国对台政策的起源与演变(1941-1960)》还讨论了此一时期的中美关系、美台关系和围绕台湾问题的国际关系史。   汪小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学硕士,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第一章抗日战争与美国对台政策
    第一节抗日战争与美国对华政策
    第二节台湾抗日史与战时台湾光复契机
    第三节战时美国对台政策
    第四节开罗会议确定台湾归属中国

    第二章中国收复台湾过程中的美国因素
    第一节收复台湾的两种准备
    第二节中国恢复行使台湾主权与美国的态度
    第三节中国内战爆发与美国对华政策
    第四节陈仪与光复后台湾省情
    第五节“二二八”事件与美国领事馆的态度

    第三章国民党撤台与台湾问题初现
    第一节“台湾地位未定论”初现
    第二节美国对台政策的内部争议
    第三节从内部分化台湾的国民党政权
    第四节“太平洋公约”与国民党撤台
    第五节对台湾“托管”的考虑
    第六节“台湾地位未定论”的短暂放弃

    第四章朝鲜战争与美国对台政策的转变
    第一节朝鲜战争与美国对台政策
    第二节美国的海峡“中立化”政策起源
    第三节对华遏制与对台援助

    第五章冷战初期美国对台政策与台湾问题
    第一节两岸对峙与美国对台政策
    第二节旧金山和约与台湾问题
    第三节联合国中国代表权之争
    第四节中苏关系与台湾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重要文献摘录
    索引
  • 内容简介:
      《美国对台政策的起源与演变(1941-1960)》主要叙述了战后美国对台政策的历史,同时也叙及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与台湾光复的历史,重点论述了战后美国对台政策的起源与演变,从抗战时期中美关系史的角度探讨美国对台政策的调整,及冷战初期两岸对峙状态下美国对台政策的演变。书中详细叙述了这一时期美国对台政策制定的成因、过程、反应与结果,同时根据具体的历史事件和相关史料,分析讨论了这一过程的历史意义。此外《美国对台政策的起源与演变(1941-1960)》还讨论了此一时期的中美关系、美台关系和围绕台湾问题的国际关系史。
  • 作者简介:
      汪小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学硕士,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 目录:
    第一章抗日战争与美国对台政策
    第一节抗日战争与美国对华政策
    第二节台湾抗日史与战时台湾光复契机
    第三节战时美国对台政策
    第四节开罗会议确定台湾归属中国

    第二章中国收复台湾过程中的美国因素
    第一节收复台湾的两种准备
    第二节中国恢复行使台湾主权与美国的态度
    第三节中国内战爆发与美国对华政策
    第四节陈仪与光复后台湾省情
    第五节“二二八”事件与美国领事馆的态度

    第三章国民党撤台与台湾问题初现
    第一节“台湾地位未定论”初现
    第二节美国对台政策的内部争议
    第三节从内部分化台湾的国民党政权
    第四节“太平洋公约”与国民党撤台
    第五节对台湾“托管”的考虑
    第六节“台湾地位未定论”的短暂放弃

    第四章朝鲜战争与美国对台政策的转变
    第一节朝鲜战争与美国对台政策
    第二节美国的海峡“中立化”政策起源
    第三节对华遏制与对台援助

    第五章冷战初期美国对台政策与台湾问题
    第一节两岸对峙与美国对台政策
    第二节旧金山和约与台湾问题
    第三节联合国中国代表权之争
    第四节中苏关系与台湾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重要文献摘录
    索引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美国对台政策的起源与演变(1941-1960)
医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教程
汪小平、李禄峰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