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方法的“民国”

作为方法的“民国”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2015-06
版次: 1
ISBN: 9787532949021
定价: 3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30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文学
38人买过
  •   《作为方法的“民国”》一书集中研究了引入民国历史文化视野之后对于传统的现代文学研究可以形成哪些方面突破,对于过去的现代文学研究而言,究竟意味什么新的思路、理念和问题意识。《作为方法的“民国”》倡导一种真正回到“中国历史”,挖掘“中国问题”,力图展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的方向。   李怡,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学术丛刊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闻一多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现代诗歌、鲁迅及中国现代文艺思潮研究。出版过学术专著《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七月派作家评传》、《现代:繁复的中国旋律》、《大西南文化与新时期诗歌》、《阅读现代——论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为了现代的人生——鲁迅阅读笔记》、《中国现代诗歌欣赏》、《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等。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总序一李怡
    总序二张中良
    导论作为方法的“民国”
    作为方法:亚洲与中国
    作为方法的“民国”
    “民国”如何成为“方法”
    一、“国家历史情态”与文学史叙述
    ——百年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概念与范式问题
    “新文学”、“现代文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国家历史情态”的提出
    “国家历史情态”的历史建构

    二、文学的民国机制
    民国机制:中国现代文学的一种阐释框架
    怎样讨论中国现代文学的“民国机制”
    关于文学的“民国机制”答问

    三、民国历史视野中的现代中国文学
    宪政理想与民国文学空间
    辛亥革命与中国文学“民国机制”的国体承诺
    五四:民国机制的形成
    附:谁的五四?
    ——论“五四文化圈”
    含混与矛盾:国民党战时文艺政策的一个特点
    ——从张道藩《我们所需要的文艺政策》谈起

    四、民国文学研究的学术论衡
    “民国热”与民国文学研究
    重写文学史视域下的民国文学研究
    命运共同体的文学表述
    —两岸华文文学视野中的民国文学
    “民国文学”与“民国机制”三个追问
    民国文学:阐释优先,史著缓行

    五、“民国历史情境”与知识社会学方法
    知识社会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世界知识、地方知识与中国文学研究
    少数民族知识、地方性知识与知识等级问题
    从进化论的时间到区域论的空间
    语言的整合与历史情境的整合
    地方性文学报刊之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史料价值
    “本土化”问题的“主体性”解决
    后记
  • 内容简介:
      《作为方法的“民国”》一书集中研究了引入民国历史文化视野之后对于传统的现代文学研究可以形成哪些方面突破,对于过去的现代文学研究而言,究竟意味什么新的思路、理念和问题意识。《作为方法的“民国”》倡导一种真正回到“中国历史”,挖掘“中国问题”,力图展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的方向。
  • 作者简介:
      李怡,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学术丛刊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闻一多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现代诗歌、鲁迅及中国现代文艺思潮研究。出版过学术专著《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七月派作家评传》、《现代:繁复的中国旋律》、《大西南文化与新时期诗歌》、《阅读现代——论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为了现代的人生——鲁迅阅读笔记》、《中国现代诗歌欣赏》、《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等。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 目录:
    总序一李怡
    总序二张中良
    导论作为方法的“民国”
    作为方法:亚洲与中国
    作为方法的“民国”
    “民国”如何成为“方法”
    一、“国家历史情态”与文学史叙述
    ——百年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概念与范式问题
    “新文学”、“现代文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国家历史情态”的提出
    “国家历史情态”的历史建构

    二、文学的民国机制
    民国机制:中国现代文学的一种阐释框架
    怎样讨论中国现代文学的“民国机制”
    关于文学的“民国机制”答问

    三、民国历史视野中的现代中国文学
    宪政理想与民国文学空间
    辛亥革命与中国文学“民国机制”的国体承诺
    五四:民国机制的形成
    附:谁的五四?
    ——论“五四文化圈”
    含混与矛盾:国民党战时文艺政策的一个特点
    ——从张道藩《我们所需要的文艺政策》谈起

    四、民国文学研究的学术论衡
    “民国热”与民国文学研究
    重写文学史视域下的民国文学研究
    命运共同体的文学表述
    —两岸华文文学视野中的民国文学
    “民国文学”与“民国机制”三个追问
    民国文学:阐释优先,史著缓行

    五、“民国历史情境”与知识社会学方法
    知识社会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世界知识、地方知识与中国文学研究
    少数民族知识、地方性知识与知识等级问题
    从进化论的时间到区域论的空间
    语言的整合与历史情境的整合
    地方性文学报刊之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史料价值
    “本土化”问题的“主体性”解决
    后记
查看详情
12
系列丛书 / 更多
作为方法的“民国”
民国社会场域中的新文学选本活动
罗执廷 著;李怡、张中良 编
作为方法的“民国”
民国文化与民国文论
黄健 著;李怡、张中良 编
作为方法的“民国”
民初的政治文化生态与新文学的空间场域
王永祥 著;李怡、张中良 编
作为方法的“民国”
民国文学中的边缘作家群体
张堂锜 著;李怡、张中良 编
作为方法的“民国”
“骂”与《新青年》批评话语的建构
李哲
作为方法的“民国”
民国文学:文学史的“空间”转向
周维东 著;李怡、张中良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作为方法的“民国”
记·忆——西川团队的成长图影
李怡 王琦
作为方法的“民国”
行走——西川论坛十年纪念集
李怡 主编
作为方法的“民国”
李怡论诗与史
李怡 著
作为方法的“民国”
大文学评论(4)
李怡 编
作为方法的“民国”
大文学评论(3)
李怡 编
作为方法的“民国”
文史对话与大文学史观
李怡 著;李怡、张中良 编
作为方法的“民国”
东游的摩罗.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李怡 著
作为方法的“民国”
民国文学史论第一卷·民国政治经济形态与文学
李怡 著;李怡、张中良 编
作为方法的“民国”
旧世纪文学
李怡 著
作为方法的“民国”
跨越时空的自由:郭沫若研究论集
李怡 著
作为方法的“民国”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3辑
李怡 主编;毛迅
作为方法的“民国”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2辑
李怡 主编;毛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