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冲突与产业转型:20世纪30年代美国电影金字塔产业结构塑形

文化冲突与产业转型:20世纪30年代美国电影金字塔产业结构塑形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2-01
版次: 1
ISBN: 9787106036027
定价: 3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76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艺术
17人买过
  •   取经美国电影产业,观照当下中国电影产业的走向。见证30年代美国电影如何从大萧条走向“二战”前的辉煌。分析好莱坞制片政策的由来、制片厂体系和制片制度的完善与发展。从文化冲突和产业转型的角度剖析美国电影产业运营态势。   单禹,浙江传媒学院讲师,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电影历史和电影文化产业。曾在《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电影艺术》、《当代电影》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若干,并参与《电影学概论》(杨远婴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年出版)、《外国电影史纲要》(虞吉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等书籍的写作,译作有《电影制作基础》(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出版)。 绪言:如何看待30年代美国电影的地质学文化考古意义
    第一节对象及研究意义:作为历史标本的30年代美国电影
    一、电影产业断层考察:《美国,阶级关系》中的社会学视点
    二、创意源头:马丁·斯科塞斯要问爱森斯坦的问题
    第二节失焦:中国视域下的美国电影
    一、数字技术狂热症
    二、追溯:从30年代美国电影审视美国电影产业样态成因
    第三节亚努斯的面孔:从狮门企图收购米高梅看待影史沿革
    一、并吞:美国影业的狮王争霸
    二、历史辩证法:狮门公司的兴起
    第四节趋势:产业耗费与文化消费的融合
    一、效仿与超越:从《纽约第23大街事件》到《七年之痒》
    二、重拾低俗:关于电影文化的重新审视
    第五节本书结构

    第一章诸神的严冬:大萧条时代电影产业的塑形
    第一节产业重组:大萧条下的大制片厂
    一、大萧条对美国的冲击
    二、震荡中的大制片厂
    第二节辅助力量:半独立制片厂的兴起
    一、半独立制片人成为大制片厂的补充力量
    二、体制外的意识形态僭越:《总统消失》
    三、不正常的人:《内心世界》
    四、体制召唤
    第三节孵化:美国现代商业企业的成型
    一、公平竞争法允诺的垄断模式
    二、华尔街与好莱坞
    第四节严酷现实中的“造梦者”
    一、生活“现实”与梦幻“超现实”的银幕对位
    二、银幕梦幻照进现实
    三、梦幻输出与观众对接
    四、梦幻世界的意识形态建构

    第二章诸神黄昏:大萧条前的影业裁汰
    第一节闹剧:非艺术特征的商业逐利
    一、电影“纯真年代”的逝去与产业化生产的开端
    二、游离于叙事之外的银幕奇观
    三、狗咬狗:专利公司与独立制片商
    第二节一个帝国的诞生:好莱坞的兴起
    一、逃离纽约:暴力驱逐下的好莱坞开拓者
    二、错位的杰作:《一个国家的诞生》的幼稚历史观
    与成熟的艺术呈现
    第三节默片的辉煌与有声片的出现
    一、寻求创作自由:大制片厂控制下的电影人
    二、电影业的机遇:有声电影的出现

    第三章金字塔的基石:独立制片
    第一节低俗与高雅:30年代色情短片与《雏妓》
    第二节应对影像爆炸性需求:双片制与穷人巷
    一、双片制
    二、低成本电影的圣地:穷人巷与高尔谷
    第三节另一种划分方式:A级片和B级片
    一、A级片和B级片的概念范畴
    二、基础性填充:B级片的产业意义
    三、B级片分类
    四、磨房中的廉价娱乐:历史语境中的B级片
    第四节B级片的运作及风格
    一、经济运作模式
    二、广泛的类型运作
    三、B级片的制片风格

    第四章奥林匹斯之巅:顶峰的塑成
    第一节混乱意识形态下的英雄情结
    一、大萧条与社会焦虑
    二、社会征候与影像传奇
    第二节类型片:善与恶斗争的影像投射
    一、顺应时代的电影类型发展
    二、反面英雄:匪帮片中的匪徒与恐怖片中的怪物
    第三节束缚力量下的影像表述建构
    一、从国家审查到行业自检
    二、欲擒故纵:审查制的影像表意塑形
    第四节辉煌1939:影像与社会主题的完美结合
    一、危机与成就并存的1939年
    二、娱乐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互融
    三、新生:亚特兰大之火焚烧《金刚》之城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片目
  • 内容简介:
      取经美国电影产业,观照当下中国电影产业的走向。见证30年代美国电影如何从大萧条走向“二战”前的辉煌。分析好莱坞制片政策的由来、制片厂体系和制片制度的完善与发展。从文化冲突和产业转型的角度剖析美国电影产业运营态势。
  • 作者简介:
      单禹,浙江传媒学院讲师,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电影历史和电影文化产业。曾在《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电影艺术》、《当代电影》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若干,并参与《电影学概论》(杨远婴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年出版)、《外国电影史纲要》(虞吉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等书籍的写作,译作有《电影制作基础》(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出版)。
  • 目录:
    绪言:如何看待30年代美国电影的地质学文化考古意义
    第一节对象及研究意义:作为历史标本的30年代美国电影
    一、电影产业断层考察:《美国,阶级关系》中的社会学视点
    二、创意源头:马丁·斯科塞斯要问爱森斯坦的问题
    第二节失焦:中国视域下的美国电影
    一、数字技术狂热症
    二、追溯:从30年代美国电影审视美国电影产业样态成因
    第三节亚努斯的面孔:从狮门企图收购米高梅看待影史沿革
    一、并吞:美国影业的狮王争霸
    二、历史辩证法:狮门公司的兴起
    第四节趋势:产业耗费与文化消费的融合
    一、效仿与超越:从《纽约第23大街事件》到《七年之痒》
    二、重拾低俗:关于电影文化的重新审视
    第五节本书结构

    第一章诸神的严冬:大萧条时代电影产业的塑形
    第一节产业重组:大萧条下的大制片厂
    一、大萧条对美国的冲击
    二、震荡中的大制片厂
    第二节辅助力量:半独立制片厂的兴起
    一、半独立制片人成为大制片厂的补充力量
    二、体制外的意识形态僭越:《总统消失》
    三、不正常的人:《内心世界》
    四、体制召唤
    第三节孵化:美国现代商业企业的成型
    一、公平竞争法允诺的垄断模式
    二、华尔街与好莱坞
    第四节严酷现实中的“造梦者”
    一、生活“现实”与梦幻“超现实”的银幕对位
    二、银幕梦幻照进现实
    三、梦幻输出与观众对接
    四、梦幻世界的意识形态建构

    第二章诸神黄昏:大萧条前的影业裁汰
    第一节闹剧:非艺术特征的商业逐利
    一、电影“纯真年代”的逝去与产业化生产的开端
    二、游离于叙事之外的银幕奇观
    三、狗咬狗:专利公司与独立制片商
    第二节一个帝国的诞生:好莱坞的兴起
    一、逃离纽约:暴力驱逐下的好莱坞开拓者
    二、错位的杰作:《一个国家的诞生》的幼稚历史观
    与成熟的艺术呈现
    第三节默片的辉煌与有声片的出现
    一、寻求创作自由:大制片厂控制下的电影人
    二、电影业的机遇:有声电影的出现

    第三章金字塔的基石:独立制片
    第一节低俗与高雅:30年代色情短片与《雏妓》
    第二节应对影像爆炸性需求:双片制与穷人巷
    一、双片制
    二、低成本电影的圣地:穷人巷与高尔谷
    第三节另一种划分方式:A级片和B级片
    一、A级片和B级片的概念范畴
    二、基础性填充:B级片的产业意义
    三、B级片分类
    四、磨房中的廉价娱乐:历史语境中的B级片
    第四节B级片的运作及风格
    一、经济运作模式
    二、广泛的类型运作
    三、B级片的制片风格

    第四章奥林匹斯之巅:顶峰的塑成
    第一节混乱意识形态下的英雄情结
    一、大萧条与社会焦虑
    二、社会征候与影像传奇
    第二节类型片:善与恶斗争的影像投射
    一、顺应时代的电影类型发展
    二、反面英雄:匪帮片中的匪徒与恐怖片中的怪物
    第三节束缚力量下的影像表述建构
    一、从国家审查到行业自检
    二、欲擒故纵:审查制的影像表意塑形
    第四节辉煌1939:影像与社会主题的完美结合
    一、危机与成就并存的1939年
    二、娱乐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互融
    三、新生:亚特兰大之火焚烧《金刚》之城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片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文化冲突与产业转型:20世纪30年代美国电影金字塔产业结构塑形
文化法学()
郑宁
文化冲突与产业转型:20世纪30年代美国电影金字塔产业结构塑形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夏杰长等著
文化冲突与产业转型:20世纪30年代美国电影金字塔产业结构塑形
文化的意义:彻底关系主义的纲要(社会学理论与中国研究·理论阐释书系)
郑震
文化冲突与产业转型:20世纪30年代美国电影金字塔产业结构塑形
文化自信与中医探源
何清湖, 陈小平主编
文化冲突与产业转型:20世纪30年代美国电影金字塔产业结构塑形
文化自觉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社会学理论与中国研究·理论阐释书系)
周晓虹 著
文化冲突与产业转型:20世纪30年代美国电影金字塔产业结构塑形
文化传承发展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学遗产》编辑部
文化冲突与产业转型:20世纪30年代美国电影金字塔产业结构塑形
文化与旅游研究(2023)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智慧旅游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
文化冲突与产业转型:20世纪30年代美国电影金字塔产业结构塑形
文化觉醒者:我怎么成了心理咨询师
王学富
文化冲突与产业转型:20世纪30年代美国电影金字塔产业结构塑形
文化土壤论(扎根文化土壤,建设文化强国)
何大新 著
文化冲突与产业转型:20世纪30年代美国电影金字塔产业结构塑形
文化遗产的人类学研究
彭兆荣著
文化冲突与产业转型:20世纪30年代美国电影金字塔产业结构塑形
文化遗产法:中国与世界
王云霞
文化冲突与产业转型:20世纪30年代美国电影金字塔产业结构塑形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九版) 未名社科 媒介与社会丛书
(英)约翰·斯道雷 著, 常江,田浩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