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软实力研究与建构

区域软实力研究与建构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出版社: 红旗出版社
2011-11
版次: 1
ISBN: 9787505120693
定价: 3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87页
字数: 177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经济
4人买过
  • 《区域软实力研究与建构》从区域角度诠释软实力,共分为七个部分。首先通过对区域软实力研究背景、研究框架和基本内涵及特征的阐述提出了区域软实力的概念,并对其进行明确界定。另外,通过区域软实力与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社会发展的关系论述,论证了区域软实力在区域发展中的价值与作用。第四、五部分是本书的核心部分,前者是对区域软实力构成要素的深度解剖,从而使我们清楚的了解什么是软实力,是什么构成了软实力,这也是区域软实力评估体系的基础。评估体系主要由评估逻辑、指标体系建构、评估方法和战略制定构成。第六部分主要是对国内软实力建设较为出色的五个城市进行类型比较,通过类比可以发现区域软实力不同构成要素在不同城市的优劣表现。最后一部分是本书的最终落脚点,通过对我国区域软实力建设现状与国外区域软实力先进经验的梳理,提出了从7个方面构建我国区域软实力建设的现实路径。 徐京波,北京大学现代中国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上海大学社会学在读博士,曾做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2009年中国软实力城市排行榜”、“2009年中国企业软实力排行榜”、“软实力:河南文物与经济社会发展”等课题项目。已发表《浅析当今社会公务员热现象》、《新农村建设的另类思考——对印度喀拉拉邦发展模式的解读》、《试论区域软实力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文章。
    研究方向:区域软实力与区域发展。
    翟建军,北京大学现代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策划并主持:“软实力——河南文物与经济社会发展”,“后奥运场馆利用”等课题研究;出版《中华文化软实力研究》一书;发表《裴李岗文化社会发展阶段研究》,《加强文化遗产转化利用研究——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大法王寺在中国佛教及文化中的地位管见》等论文。主要研究方向: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 第一章区域软实力概念的提出及界定
    第一节区域软实力的研究背景
    1.区域软实力研究的理论背景
    2.区域软实力研究的时空背景
    第二节区域软实力的研究框架
    1.区域软实力研究的意义
    2.区域软实力的研究方法与结构
    3.区域软实力与国家软实力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区域软实力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1.区域软实力概念的界定
    2.区域软实力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区域软实力与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硬实力与软实力
    1.区域硬实力是区域软实力的基础
    2.区域软实力是区域硬实力的动力
    第二节区域软实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1.区域软实力影响着区域投资环境
    2.区域软实力促进产业升级
    3.区域软实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4.区域软实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力量
    第三节合理处理区域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关系

    第三章区域软实力与区域社会发展
    第一节区域软实力与社会发展模式
    1.粗放式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转变
    2.将软实力要素纳入政绩考核体系
    3.区域软实力在社会发展模式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第二节区域软实力与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本身就是一种软实力资源
    2.如何处理区域软实力建设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区域软实力与构建和谐社会
    1.软实力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2.软实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资源基础
    3.如何处理区域软实力建设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区域软实力的构成考察
    第一节公共管理
    1.公共管理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2.公共管理的基本构成
    3.公共管理作为区域软实力要素的依据
    第二节人口素质
    1.人口素质的基本内涵及重要性
    2.人口素质的基本构成
    3.人口素质作为区域软实力要素的依据
    第三节区域文化
    1.区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作用
    2.区域文化的基本构成
    3.区域文化作为区域软实力要素的依据
    第四节人居环境
    1.人居环境的基本内涵及意义
    2.人居环境的基本构成
    3.人居环境作为区域软实力的依据

    第五章区域软实力的评估体系
    第一节区域软实力评估的基本逻辑
    第二节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三节区域软实力的评估方法
    1.定性评估方法
    2.定量评估方法
    第四节区域软实力战略
    1.区域软实力战略的制定
    2.区域软实力战略的实施
    3.评估体系预测效果的检验
    第五节区域软实力评价体系建立的意义

    第六章区域软实力的类型比较
    第一节北京软实力建设
    1.区域文化
    2.公共管理
    3.人口素质
    4.人居环境
    第二节上海软实力建设
    1.区域文化
    2.公共管理
    3.人口素质
    4.人居环境
    第三节杭州软实力建设
    1.区域文化
    2.公共管理
    3.人口素质
    4.人居环境
    第四节青岛软实力建设
    1.区域文化
    2.公共管理
    3.人口素质
    4.人居环境
    第五节西安软实力建设
    1.区域文化
    2.公共管理
    3.人口素质
    4.人居环境

    第七章我国区域软实力的现状及提升路径
    第一节我国区域软实力建设的现状
    1.我国区域软实力存在的问题
    2.我国区域软实力建设的优势
    第二节国外区域软实力建设的主要做法与基本经验
    1.软化的产业结构
    2.合理保护与开发传统文化资源
    3.塑造特有的地域精神
    4.高瞻远瞩的人才战略
    第三节构建区域软实力的现实路径
    1.合理保护、开发和利用区域特色文化资源
    2.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3.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4.培育非政府组织,增强社会力量
    5.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教育制度,提高人口素质
    6.提倡创新,重视科技,形成科技创新机制
    7.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 内容简介:
    《区域软实力研究与建构》从区域角度诠释软实力,共分为七个部分。首先通过对区域软实力研究背景、研究框架和基本内涵及特征的阐述提出了区域软实力的概念,并对其进行明确界定。另外,通过区域软实力与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社会发展的关系论述,论证了区域软实力在区域发展中的价值与作用。第四、五部分是本书的核心部分,前者是对区域软实力构成要素的深度解剖,从而使我们清楚的了解什么是软实力,是什么构成了软实力,这也是区域软实力评估体系的基础。评估体系主要由评估逻辑、指标体系建构、评估方法和战略制定构成。第六部分主要是对国内软实力建设较为出色的五个城市进行类型比较,通过类比可以发现区域软实力不同构成要素在不同城市的优劣表现。最后一部分是本书的最终落脚点,通过对我国区域软实力建设现状与国外区域软实力先进经验的梳理,提出了从7个方面构建我国区域软实力建设的现实路径。
  • 作者简介:
    徐京波,北京大学现代中国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上海大学社会学在读博士,曾做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2009年中国软实力城市排行榜”、“2009年中国企业软实力排行榜”、“软实力:河南文物与经济社会发展”等课题项目。已发表《浅析当今社会公务员热现象》、《新农村建设的另类思考——对印度喀拉拉邦发展模式的解读》、《试论区域软实力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文章。
    研究方向:区域软实力与区域发展。
    翟建军,北京大学现代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策划并主持:“软实力——河南文物与经济社会发展”,“后奥运场馆利用”等课题研究;出版《中华文化软实力研究》一书;发表《裴李岗文化社会发展阶段研究》,《加强文化遗产转化利用研究——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大法王寺在中国佛教及文化中的地位管见》等论文。主要研究方向: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
  • 目录:
    第一章区域软实力概念的提出及界定
    第一节区域软实力的研究背景
    1.区域软实力研究的理论背景
    2.区域软实力研究的时空背景
    第二节区域软实力的研究框架
    1.区域软实力研究的意义
    2.区域软实力的研究方法与结构
    3.区域软实力与国家软实力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区域软实力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1.区域软实力概念的界定
    2.区域软实力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区域软实力与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硬实力与软实力
    1.区域硬实力是区域软实力的基础
    2.区域软实力是区域硬实力的动力
    第二节区域软实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1.区域软实力影响着区域投资环境
    2.区域软实力促进产业升级
    3.区域软实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4.区域软实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力量
    第三节合理处理区域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关系

    第三章区域软实力与区域社会发展
    第一节区域软实力与社会发展模式
    1.粗放式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转变
    2.将软实力要素纳入政绩考核体系
    3.区域软实力在社会发展模式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第二节区域软实力与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本身就是一种软实力资源
    2.如何处理区域软实力建设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区域软实力与构建和谐社会
    1.软实力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2.软实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资源基础
    3.如何处理区域软实力建设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区域软实力的构成考察
    第一节公共管理
    1.公共管理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2.公共管理的基本构成
    3.公共管理作为区域软实力要素的依据
    第二节人口素质
    1.人口素质的基本内涵及重要性
    2.人口素质的基本构成
    3.人口素质作为区域软实力要素的依据
    第三节区域文化
    1.区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作用
    2.区域文化的基本构成
    3.区域文化作为区域软实力要素的依据
    第四节人居环境
    1.人居环境的基本内涵及意义
    2.人居环境的基本构成
    3.人居环境作为区域软实力的依据

    第五章区域软实力的评估体系
    第一节区域软实力评估的基本逻辑
    第二节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三节区域软实力的评估方法
    1.定性评估方法
    2.定量评估方法
    第四节区域软实力战略
    1.区域软实力战略的制定
    2.区域软实力战略的实施
    3.评估体系预测效果的检验
    第五节区域软实力评价体系建立的意义

    第六章区域软实力的类型比较
    第一节北京软实力建设
    1.区域文化
    2.公共管理
    3.人口素质
    4.人居环境
    第二节上海软实力建设
    1.区域文化
    2.公共管理
    3.人口素质
    4.人居环境
    第三节杭州软实力建设
    1.区域文化
    2.公共管理
    3.人口素质
    4.人居环境
    第四节青岛软实力建设
    1.区域文化
    2.公共管理
    3.人口素质
    4.人居环境
    第五节西安软实力建设
    1.区域文化
    2.公共管理
    3.人口素质
    4.人居环境

    第七章我国区域软实力的现状及提升路径
    第一节我国区域软实力建设的现状
    1.我国区域软实力存在的问题
    2.我国区域软实力建设的优势
    第二节国外区域软实力建设的主要做法与基本经验
    1.软化的产业结构
    2.合理保护与开发传统文化资源
    3.塑造特有的地域精神
    4.高瞻远瞩的人才战略
    第三节构建区域软实力的现实路径
    1.合理保护、开发和利用区域特色文化资源
    2.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3.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4.培育非政府组织,增强社会力量
    5.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教育制度,提高人口素质
    6.提倡创新,重视科技,形成科技创新机制
    7.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