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民法总论(II)

法国民法总论(II)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0-04
版次: 1
ISBN: 9787302550815
定价: 15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法律
14人买过
  • 《法国民法总论(II)》对主观权利的一般理论做出了迄今为止*详尽的阐述,包括主观权利的界定,主观权利的类型,主观权利的性质,主观权利的主体,主观权利的特征,以及权利主体享有的诸如物权、债权、人格权和知识产权等。本著作的两个*主要的特色:其一,*次将主观权利视为民法总论的两大核心,放弃了以法律关系的一般理论作为核心的民法总论;其二,本著作所引用的资料均为国内*的,没有任何其他人引用过。本著作的读者为民商法和法理学专业的研究生、教授和实务人员。 张民安,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民商法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民商法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主流的出版社出版大量专著,在主流的法学期刊发表大量的学术文章。 目录

    第一章主观权利的一般理论在民法总论当中的核心地位1

    一、 以主观权利作为核心的民法总论的确立5

    二、 德国民法学者Puchta在1838年的《潘德克吞法教程》当中对以主观权利为

    核心的民法总论的首次建构15

    三、 德国民法学者Windscheid在1862年的《潘德克吞法教程》当中对以主观

    权利为核心的民法总论的承认21

    四、 法国民法学者对以主观权利为核心的民法总论的普遍承认23

    五、 我国民法应当建立以主观权利的一般理论为基础和核心的民法总论29

    六、 主观权利的一般理论所包含的主要内容34

    第二章主观权利的界定45

    一、 主观权利的第一种经典界定: 权利是指权利主体的一种意志力46

    二、 主观权利的第二种经典界定: 受法律保护的利益理论54

    三、 主观权利的第三种经典界定: 意志和利益相结合的混合理论65

    四、 主观权利的第四种界定: 隶属支配理论74

    五、 法国当今民法学者对主观权利做出的界定80

    六、 笔者对主观权利做出的界定91

    第三章主观权利的主体104

    一、 人的法人格与权利能力104

    二、 作为主观权利主体的自然人112

    三、 作为主观权利主体的法人116

    四、 作为主观权利主体的动物、胚胎和尸体128

    第四章主观权利的性质和特征134

    一、 财产权、非财产权和复合权的界定137

    二、 财产权、非财产权和复合权区分理论的历史发展139

    三、 财产权、非财产权和复合权的类型148

    四、 权利主体对私人信函享有的主观权利的性质152

    五、 财产权的非财产权化: 作为复合权的物权和债权161

    六、 财产权、非财产权和混合权的特征170

    第五章作为主观权利的物权和债权175

    一、 物权的界定和类型175

    二、 债权的界定和类型183

    三、 物权和债权的历史发展187

    四、 物权和债权之间的关系191

    五、 同时属于物权和债权的复合权196

    六、 财产所有权在19世纪的民法当中所具有的优越地位200

    七、 债权在20世纪初期的民法当中所具有的至尊无上的地位206

    第六章作为主观权利的担保权224

    一、 担保权的界定224

    二、 担保权的类型226

    三、 担保权的历史发展230

    四、 担保权在主观权利当中的独立性238

    五、 担保权的优先性244

    六、 担保权的追及性246

    第七章作为主观权利的知识权250

    一、 知识权的界定250

    二、 知识权的类型253

    三、 知识权的历史发展258

    四、 知识权的性质和特征269

    五、 我国立法者应当借鉴《法国知识产权法典》的经验并且制定《中华人民共

    和国知识产权法典》281

    第八章作为主观权利的人格权285

    一、 人格权的界定285

    二、 人格权的历史发展289

    三、 自然人的人格权和法人的人格权295

    四、 人格权的类型298

    五、 人格权的性质(一): 传统民法关于人格权性质的说明306

    六、   人格权的性质(二): 作为一种复合权的物质人格权313

    七、 人格权的性质(三): 作为一种财产权或者复合权的道德人格权315

    八、 人格权的特征324
  • 内容简介:
    《法国民法总论(II)》对主观权利的一般理论做出了迄今为止*详尽的阐述,包括主观权利的界定,主观权利的类型,主观权利的性质,主观权利的主体,主观权利的特征,以及权利主体享有的诸如物权、债权、人格权和知识产权等。本著作的两个*主要的特色:其一,*次将主观权利视为民法总论的两大核心,放弃了以法律关系的一般理论作为核心的民法总论;其二,本著作所引用的资料均为国内*的,没有任何其他人引用过。本著作的读者为民商法和法理学专业的研究生、教授和实务人员。
  • 作者简介:
    张民安,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民商法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民商法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主流的出版社出版大量专著,在主流的法学期刊发表大量的学术文章。
  • 目录:
    目录

    第一章主观权利的一般理论在民法总论当中的核心地位1

    一、 以主观权利作为核心的民法总论的确立5

    二、 德国民法学者Puchta在1838年的《潘德克吞法教程》当中对以主观权利为

    核心的民法总论的首次建构15

    三、 德国民法学者Windscheid在1862年的《潘德克吞法教程》当中对以主观

    权利为核心的民法总论的承认21

    四、 法国民法学者对以主观权利为核心的民法总论的普遍承认23

    五、 我国民法应当建立以主观权利的一般理论为基础和核心的民法总论29

    六、 主观权利的一般理论所包含的主要内容34

    第二章主观权利的界定45

    一、 主观权利的第一种经典界定: 权利是指权利主体的一种意志力46

    二、 主观权利的第二种经典界定: 受法律保护的利益理论54

    三、 主观权利的第三种经典界定: 意志和利益相结合的混合理论65

    四、 主观权利的第四种界定: 隶属支配理论74

    五、 法国当今民法学者对主观权利做出的界定80

    六、 笔者对主观权利做出的界定91

    第三章主观权利的主体104

    一、 人的法人格与权利能力104

    二、 作为主观权利主体的自然人112

    三、 作为主观权利主体的法人116

    四、 作为主观权利主体的动物、胚胎和尸体128

    第四章主观权利的性质和特征134

    一、 财产权、非财产权和复合权的界定137

    二、 财产权、非财产权和复合权区分理论的历史发展139

    三、 财产权、非财产权和复合权的类型148

    四、 权利主体对私人信函享有的主观权利的性质152

    五、 财产权的非财产权化: 作为复合权的物权和债权161

    六、 财产权、非财产权和混合权的特征170

    第五章作为主观权利的物权和债权175

    一、 物权的界定和类型175

    二、 债权的界定和类型183

    三、 物权和债权的历史发展187

    四、 物权和债权之间的关系191

    五、 同时属于物权和债权的复合权196

    六、 财产所有权在19世纪的民法当中所具有的优越地位200

    七、 债权在20世纪初期的民法当中所具有的至尊无上的地位206

    第六章作为主观权利的担保权224

    一、 担保权的界定224

    二、 担保权的类型226

    三、 担保权的历史发展230

    四、 担保权在主观权利当中的独立性238

    五、 担保权的优先性244

    六、 担保权的追及性246

    第七章作为主观权利的知识权250

    一、 知识权的界定250

    二、 知识权的类型253

    三、 知识权的历史发展258

    四、 知识权的性质和特征269

    五、 我国立法者应当借鉴《法国知识产权法典》的经验并且制定《中华人民共

    和国知识产权法典》281

    第八章作为主观权利的人格权285

    一、 人格权的界定285

    二、 人格权的历史发展289

    三、 自然人的人格权和法人的人格权295

    四、 人格权的类型298

    五、 人格权的性质(一): 传统民法关于人格权性质的说明306

    六、   人格权的性质(二): 作为一种复合权的物质人格权313

    七、 人格权的性质(三): 作为一种财产权或者复合权的道德人格权315

    八、 人格权的特征324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法国民法总论(II)
法国环境法(自然与法律文库)
雅克兰·莫朗-德维莱(Jacqueline Morand-D
法国民法总论(II)
法国历史教程:从大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新经典高等学校法语专业高年级系列教材)
尼古拉斯·若尔·库德兰斯基,余春红
法国民法总论(II)
法国刑法典
孙平
法国民法总论(II)
法国文明史(修订版)
(法)乔治·杜比 罗贝尔·芒德鲁
法国民法总论(II)
法国大革命批判辞典 1:事件卷
弗朗索瓦·孚雷 莫娜·奥祖夫
法国民法总论(II)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家庭罗曼史(汉译名著本21)
林·亨特(Lynn Hunt)
法国民法总论(II)
法国儿童图解小百科(全5册)
(法)卡罗琳·麦克利什
法国民法总论(II)
法国大革命批判辞典(全五卷)
弗朗索瓦·孚雷 莫娜·奥祖夫
法国民法总论(II)
法国号
(英)R.莫利-佩吉
法国民法总论(II)
法国侵权责任法.I
张民安
法国民法总论(II)
法国儿童文学—理论与实践 文学论丛
章文 著
法国民法总论(II)
法国民法典 中国法学资深翻译家罗结珍教授倾心译作(译文大量标注条纹修改历史 体现法典的分条立法技术 法典条纹与译者注释相辅相成)
罗结珍 译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法国民法总论(II)
设计隐私权研究——新信息性隐私权(三)
张民安
法国民法总论(II)
法国债法总论-法国民法文库·第2卷
张民安
法国民法总论(II)
法国合同法总论-法国民法文库·第1卷
张民安 著
法国民法总论(II)
社交媒体隐私权研究:新信息性隐私权(二)
张民安;林泰松
法国民法总论(II)
物联网隐私权总论--新信息性隐私权(1民商法学家)
张民安 著
法国民法总论(II)
人格权在民法典当中的独立地位:人格权为何应当在我国民法典当中独立设编/民商法学家(第15卷)
张民安、林泰松 著
法国民法总论(II)
隐私权的性质和功能
张民安、林泰松 著
法国民法总论(II)
隐私权的界定
张民安、林泰松 著
法国民法总论(II)
民法总论(第五版)
张民安、丘志乔 著
法国民法总论(II)
债权法(第五版)
张民安、铁木尔高力套 著
法国民法总论(II)
法国民法总论(上)
张民安
法国民法总论(II)
法国侵权责任法.I
张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