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的本质( 中文全本首次引进)

偏见的本质( 中文全本首次引进)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美]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2020-10
版次: 1
ISBN: 9787510893506
定价: 99.8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576页
字数: 468千字
分类: 哲学心理学
430人买过
  • 本书深入洞察了人类经验复杂性的核心话题“偏见与歧视”,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当代社会心理学奠基人之一、人格心理学之父戈登·奥尔波特里程碑式的著作。

      在本书出版之前,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偏见”只是个别的,品德有缺陷的个体所持有的恶劣信念,只要大多数善良的好公民与这些“害群之马”划清界限,就可以把偏见的影响降到*。而奥尔波特以雄辩的论述和大量来自实证研究的数据证明了,偏见要比人们想象得普遍很多;它是人类认知结构和社会组织形态的必然产物,而想要解决偏见造成的问题,就需要探究和改变其深层根源。

      奥尔波特全面而深刻的研究揭示了“偏见”这一由来已久的问题的方方面面:它在个人身上的根源是什么,社会心理学层面的根源又在哪里;它的表现形式都有哪些;它对个体和群体又有着哪些影响,等等。奥尔波特探究了偏见与不同社会环境和社会变量之间关系的类型,并进一步提出了关于如何减少歧视和偏见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的建议。

      自1954年在美国首次出版以来,《偏见的本质》就一直是这个领域奠基性的权威著作,即使是数十年后的今天,虽然关于偏见的细化研究比起当时已经有了极大的进步,但奥尔波特这本经典著作仍然不减其魅力,始终是所有社会心理学研究者的案头必读之书。 戈登·奥尔波特(1897—1967),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社会促进”(Social facilitation)概念的提出者,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1939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4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译者简介



    凌晨,计算机工程博士,忠实的社会心理学爱好者。译有《白日午夜:挣扎在两个世界缝隙之中的日裔美国家庭》《波普艺术》。



      中文版序



    前言



    第一部分  偏向性思维



    第1章 问题出在哪?



    第2章 预先判断是一种常态



    第3章 内群体的组成



    第4章 对外群体的排斥



    第5章 偏见的样式和广度



    第二部分 群体间差异



    第6章 关于群体之间差异的科学研究



    第7章 人种和民族差异



    第8章 可识别度和疏离感



    第9章 由受害而造成的特质



    第三部分  对群体间差异的感知和思考



    第10章 认知过程



    第11章 语言因素



    第12章 我们文化中的刻板印象



    第13章 偏见的理论



    第四部分  社会文化因素



    第14章 社会结构与文化格局



    第15章 替罪羊的选择



    第16章 接触所带来的影响



    第五部分  偏见的习得



    第17章 顺应



    第18章 幼童



    第19章 后续学习



    第20章 内在冲突



    第六部分  偏见的动态



    第21章 挫败感



    第22章 侵略和仇恨



    第23章 焦虑、性、内疚



    第24章 投射



    第七部分  性格结构



    第25章 偏见人格



    第26章 煽动



    第27章 宽容人格



    第28章 宗教与偏见



    第八部分 缓解群体间的紧张态势



    第29章 是否必须制定法律?



    第30章 方案评估



    第31章 局限与展望
  •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洞察了人类经验复杂性的核心话题“偏见与歧视”,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当代社会心理学奠基人之一、人格心理学之父戈登·奥尔波特里程碑式的著作。

      在本书出版之前,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偏见”只是个别的,品德有缺陷的个体所持有的恶劣信念,只要大多数善良的好公民与这些“害群之马”划清界限,就可以把偏见的影响降到*。而奥尔波特以雄辩的论述和大量来自实证研究的数据证明了,偏见要比人们想象得普遍很多;它是人类认知结构和社会组织形态的必然产物,而想要解决偏见造成的问题,就需要探究和改变其深层根源。

      奥尔波特全面而深刻的研究揭示了“偏见”这一由来已久的问题的方方面面:它在个人身上的根源是什么,社会心理学层面的根源又在哪里;它的表现形式都有哪些;它对个体和群体又有着哪些影响,等等。奥尔波特探究了偏见与不同社会环境和社会变量之间关系的类型,并进一步提出了关于如何减少歧视和偏见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的建议。

      自1954年在美国首次出版以来,《偏见的本质》就一直是这个领域奠基性的权威著作,即使是数十年后的今天,虽然关于偏见的细化研究比起当时已经有了极大的进步,但奥尔波特这本经典著作仍然不减其魅力,始终是所有社会心理学研究者的案头必读之书。
  • 作者简介:
    戈登·奥尔波特(1897—1967),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社会促进”(Social facilitation)概念的提出者,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1939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4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译者简介



    凌晨,计算机工程博士,忠实的社会心理学爱好者。译有《白日午夜:挣扎在两个世界缝隙之中的日裔美国家庭》《波普艺术》。



     
  • 目录:
    中文版序



    前言



    第一部分  偏向性思维



    第1章 问题出在哪?



    第2章 预先判断是一种常态



    第3章 内群体的组成



    第4章 对外群体的排斥



    第5章 偏见的样式和广度



    第二部分 群体间差异



    第6章 关于群体之间差异的科学研究



    第7章 人种和民族差异



    第8章 可识别度和疏离感



    第9章 由受害而造成的特质



    第三部分  对群体间差异的感知和思考



    第10章 认知过程



    第11章 语言因素



    第12章 我们文化中的刻板印象



    第13章 偏见的理论



    第四部分  社会文化因素



    第14章 社会结构与文化格局



    第15章 替罪羊的选择



    第16章 接触所带来的影响



    第五部分  偏见的习得



    第17章 顺应



    第18章 幼童



    第19章 后续学习



    第20章 内在冲突



    第六部分  偏见的动态



    第21章 挫败感



    第22章 侵略和仇恨



    第23章 焦虑、性、内疚



    第24章 投射



    第七部分  性格结构



    第25章 偏见人格



    第26章 煽动



    第27章 宽容人格



    第28章 宗教与偏见



    第八部分 缓解群体间的紧张态势



    第29章 是否必须制定法律?



    第30章 方案评估



    第31章 局限与展望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偏见的本质( 中文全本首次引进)
偏见·旅行
侯毅凌 主编
偏见的本质( 中文全本首次引进)
偏见心理学
[英]道格拉斯·W·贝斯黑莱姆
偏见的本质( 中文全本首次引进)
偏见与想象:外国人对中国形象建构机制分析
潘怡 著;赵云泽;马平;徐琳
偏见的本质( 中文全本首次引进)
偏见
艾柏哈特
偏见的本质( 中文全本首次引进)
偏见
李淑臻 著
偏见的本质( 中文全本首次引进)
偏见心理学
许靖 著
偏见的本质( 中文全本首次引进)
偏见之辞
洪治纲 著
偏见的本质( 中文全本首次引进)
偏见会不会让我变成怪孩子——中国哲学启蒙读本
金珠 编
偏见的本质( 中文全本首次引进)
偏见(第2版)/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英]鲁珀特·布朗(Rupert Brown) 著;方文 编;张彦彦 译
偏见的本质( 中文全本首次引进)
偏见的本质(西方心理学大师经典译丛)
[美]戈登·奥尔波特
偏见的本质( 中文全本首次引进)
偏见与沟通(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托马斯·佩蒂格鲁 琳达·特罗普
偏见的本质( 中文全本首次引进)
偏见先生
丘迟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