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文学研究(1979-1985)

改革文学研究(1979-1985)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9-08
版次: 1
ISBN: 9787520348676
定价: 8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67页
分类: 文学
4人买过
  •   《改革文学研究(1979-1985)》以1979年至1985年期间出现的改革小说为研究对象,对改革文学进行了比较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梳理了改革小说兴起、发展与落潮的大体脉络。结合新时期社会的转型与改革,把改革小说放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加以把握,深入分析了其精神内涵、艺术建构、问题意识与叙事模式等各方面的特质。 苏奎,男,1976年12月生,吉林长春人。文学博士,现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著作有《漂泊于都市的不安灵魂——“城市外来者”文学研究》《文学经典的阐释与解读》《现代社会转型与文学形态演进研究》等。在《文艺报》《文艺争鸣》等报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目前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导论:转型、改革与文学
      一  社会转型与改革
      二  改革与改革文学
      三  改革文学的潮起潮落
    章  改革文学的兴起及其价值意义
      一  改革:思想观念领域的一场革命
      二  作家:感应民族心理顺应历史潮流
      三  传播接受:文学与时代共鸣
    第二章  蒋子龙与改革文学
      一  从工人到作家:蒋子龙的文学历程
      二  《乔厂长上任记》与改革文学
      三  人物:理想与现实纠葛下的建构
      四  基调:昂扬掺杂悲凉
    第三章  改革、改革者与改革文学
      一  改革者:引领转型潮流的英雄
      二  “虽九死其犹未悔”: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三  英雄内涵的时代性变迁
    第四章  改革文学的问题意识与当下意义
      一  党风政风与转型时代
      二  改革声浪中的关系之网
      三  活力、效率与集体观念
    第五章  从潜流到大潮:乡场上的改革旋涡
      一  改与不改:转型时代的“重大问题”
      二  改革之难:固化的利益与僵化的灵魂
      三  农民的新生与乡村的政治现实
      四  农业现代化,还是农村工业化
      五  传统与现代:改革旋涡中的观念冲突
    第六章  理想、理想化、理想主义与改革文学
      一  理想与改革文学
      二  理想化与改革文学创作
      三  理想主义、改革文学与八十年代
    第七章  改革、爱情与“改革加恋爱”
      一  “美女爱英雄”:改革文学的必要元素
      二  爱情叙事的改革隐喻
      三  从被动到主动: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第八章  “清官”“铁腕”叙事与改革时代
      一  “救世英雄”:中国小说的形象建构传统
      二  “清官”:文学与时代的共同呼唤
      三  “铁腕”:转型社会需要的“卡里斯玛”
      四  评价的迥异:现实需要与未来指向的冲突
      五  人情、国情与更“成熟”的“清官”“铁腕”
    第九章  对立冲突:改革文学的主题与建构模式
      一  二元对立:延续传统与针对现实
      二  对立冲突:改革文学的建构模式
      三  对立冲突:改革文学的主题与叙事动力
      四  对立冲突的戏剧化与简单化:改革文学的想象方式
    第十章  父子冲突的改革隐喻
      一  传统母题的新时期演绎
      二  子定胜父:改革是符合历史潮流的社会进化
      三  “新人”的时代际遇与社会境遇
      四  金钱、人情与伦理:父子冲突叙事的深化
    附录  重读贾平凹的《腊月?正月》
  • 内容简介:
      《改革文学研究(1979-1985)》以1979年至1985年期间出现的改革小说为研究对象,对改革文学进行了比较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梳理了改革小说兴起、发展与落潮的大体脉络。结合新时期社会的转型与改革,把改革小说放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加以把握,深入分析了其精神内涵、艺术建构、问题意识与叙事模式等各方面的特质。
  • 作者简介:
    苏奎,男,1976年12月生,吉林长春人。文学博士,现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著作有《漂泊于都市的不安灵魂——“城市外来者”文学研究》《文学经典的阐释与解读》《现代社会转型与文学形态演进研究》等。在《文艺报》《文艺争鸣》等报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目前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 目录:
    导论:转型、改革与文学
      一  社会转型与改革
      二  改革与改革文学
      三  改革文学的潮起潮落
    章  改革文学的兴起及其价值意义
      一  改革:思想观念领域的一场革命
      二  作家:感应民族心理顺应历史潮流
      三  传播接受:文学与时代共鸣
    第二章  蒋子龙与改革文学
      一  从工人到作家:蒋子龙的文学历程
      二  《乔厂长上任记》与改革文学
      三  人物:理想与现实纠葛下的建构
      四  基调:昂扬掺杂悲凉
    第三章  改革、改革者与改革文学
      一  改革者:引领转型潮流的英雄
      二  “虽九死其犹未悔”: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三  英雄内涵的时代性变迁
    第四章  改革文学的问题意识与当下意义
      一  党风政风与转型时代
      二  改革声浪中的关系之网
      三  活力、效率与集体观念
    第五章  从潜流到大潮:乡场上的改革旋涡
      一  改与不改:转型时代的“重大问题”
      二  改革之难:固化的利益与僵化的灵魂
      三  农民的新生与乡村的政治现实
      四  农业现代化,还是农村工业化
      五  传统与现代:改革旋涡中的观念冲突
    第六章  理想、理想化、理想主义与改革文学
      一  理想与改革文学
      二  理想化与改革文学创作
      三  理想主义、改革文学与八十年代
    第七章  改革、爱情与“改革加恋爱”
      一  “美女爱英雄”:改革文学的必要元素
      二  爱情叙事的改革隐喻
      三  从被动到主动: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第八章  “清官”“铁腕”叙事与改革时代
      一  “救世英雄”:中国小说的形象建构传统
      二  “清官”:文学与时代的共同呼唤
      三  “铁腕”:转型社会需要的“卡里斯玛”
      四  评价的迥异:现实需要与未来指向的冲突
      五  人情、国情与更“成熟”的“清官”“铁腕”
    第九章  对立冲突:改革文学的主题与建构模式
      一  二元对立:延续传统与针对现实
      二  对立冲突:改革文学的建构模式
      三  对立冲突:改革文学的主题与叙事动力
      四  对立冲突的戏剧化与简单化:改革文学的想象方式
    第十章  父子冲突的改革隐喻
      一  传统母题的新时期演绎
      二  子定胜父:改革是符合历史潮流的社会进化
      三  “新人”的时代际遇与社会境遇
      四  金钱、人情与伦理:父子冲突叙事的深化
    附录  重读贾平凹的《腊月?正月》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改革文学研究(1979-1985)
网约车: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治理挑战/东南法学文存
苏奎 著;顾大松、刘艳红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