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迁与抗拒:城市社区自治的空间及路径

变迁与抗拒:城市社区自治的空间及路径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5-07
版次: 1
ISBN: 9787552008463
定价: 3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73页
字数: 207千字
分类: 政治
8人买过
  •   本文试图从社区居民的自治需求出发,分析社区自治的空间以及具体的自治路径的理想类型和现实操作层面自治路径模式的差别,指出未来社区自治路径的形成有赖于居民之间的相互沟通与有效的合作对话模式所达致的有序的、有组织的参与,有赖于外在制度环境和社区居民获取资源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社区自治中的现实操作自治路径和理想类型自治路径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也是目前社区自治未能达致理想的美好的社区自治路径的抗拒性因素。   张丹丹(1981--),女,汉族,社会学博士,上海电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城市社会学与社区社会学、社区社会工作。近年来在《学术界》、《社会科学论坛》、《前沿》等CS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总序/ 1序/ 1第一章绪论1第一节研究背景 / 1第二节理论分析工具 / 3第三节相关研究综述 / 9第四节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18第五节核心概念 / 19第二章研究思路、方法、框架23第一节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23第二节研究方法 / 25第三节田野点选取理由及介绍 / 27第三章自治需求30第一节谁来自治? / 30第二节自治需求的领域及特征 / 42第三节本章小结 / 50第四章自治空间52第一节自治原则与自治空间 / 52第二节自治空间的特质 / 55第三节自治需求与自治空间的匹配与分离 / 64第四节本章小结 / 67第五章自治路径与模式69第一节自治路径形成的逻辑基础 / 69第二节自治路径模式图的概念解析与前提假设 / 75第三节KT社区自治路径与模式 / 76第四节YF社区自治路径与模式 / 81第五节GL社区自治路径与模式 / 87第六节WX社区自治路径与模式 / 92第七节HZ社区自治路径与模式 / 100第八节自治路径小结 / 105第九节本章小结 / 108第六章偏态自治: 结构性制约与个体行为的反思性110第一节社区公共空间萌发的制度基础 / 110第二节结构性制约的理论与现实 / 113第三节个体对结构性制约的抗拒与结果 / 115第四节偏态自治制约有限的自治空间与自治路径的理想呈现 / 117第五节本章小结 / 119第七章无序自治: 沟通受限与公民参与的个体化121第一节社区公共空间萌发的社会基础: 个体行为的反思性特征 / 121第二节公民社区参与的特征 / 124第三节“社区民间领袖”在社区参与中的角色与作用 / 127第四节沟通受限与无序自治 / 130第五节本章小结 / 133第八章结论与思考134第一节研究结论 / 134第二节几点思考 / 136第三节研究局限 / 139参考文献141附录152附录一: 访谈对象简介 / 152附录二: 访谈提纲 / 153附录三: 相关文件 / 156后记——爱己爱人爱物172
  • 内容简介:
      本文试图从社区居民的自治需求出发,分析社区自治的空间以及具体的自治路径的理想类型和现实操作层面自治路径模式的差别,指出未来社区自治路径的形成有赖于居民之间的相互沟通与有效的合作对话模式所达致的有序的、有组织的参与,有赖于外在制度环境和社区居民获取资源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社区自治中的现实操作自治路径和理想类型自治路径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也是目前社区自治未能达致理想的美好的社区自治路径的抗拒性因素。
  • 作者简介:
      张丹丹(1981--),女,汉族,社会学博士,上海电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城市社会学与社区社会学、社区社会工作。近年来在《学术界》、《社会科学论坛》、《前沿》等CS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 目录:
    总序/ 1序/ 1第一章绪论1第一节研究背景 / 1第二节理论分析工具 / 3第三节相关研究综述 / 9第四节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18第五节核心概念 / 19第二章研究思路、方法、框架23第一节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23第二节研究方法 / 25第三节田野点选取理由及介绍 / 27第三章自治需求30第一节谁来自治? / 30第二节自治需求的领域及特征 / 42第三节本章小结 / 50第四章自治空间52第一节自治原则与自治空间 / 52第二节自治空间的特质 / 55第三节自治需求与自治空间的匹配与分离 / 64第四节本章小结 / 67第五章自治路径与模式69第一节自治路径形成的逻辑基础 / 69第二节自治路径模式图的概念解析与前提假设 / 75第三节KT社区自治路径与模式 / 76第四节YF社区自治路径与模式 / 81第五节GL社区自治路径与模式 / 87第六节WX社区自治路径与模式 / 92第七节HZ社区自治路径与模式 / 100第八节自治路径小结 / 105第九节本章小结 / 108第六章偏态自治: 结构性制约与个体行为的反思性110第一节社区公共空间萌发的制度基础 / 110第二节结构性制约的理论与现实 / 113第三节个体对结构性制约的抗拒与结果 / 115第四节偏态自治制约有限的自治空间与自治路径的理想呈现 / 117第五节本章小结 / 119第七章无序自治: 沟通受限与公民参与的个体化121第一节社区公共空间萌发的社会基础: 个体行为的反思性特征 / 121第二节公民社区参与的特征 / 124第三节“社区民间领袖”在社区参与中的角色与作用 / 127第四节沟通受限与无序自治 / 130第五节本章小结 / 133第八章结论与思考134第一节研究结论 / 134第二节几点思考 / 136第三节研究局限 / 139参考文献141附录152附录一: 访谈对象简介 / 152附录二: 访谈提纲 / 153附录三: 相关文件 / 156后记——爱己爱人爱物172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