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系列报告: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2019)
出版时间:
2019-07
版次:
1
ISBN:
9787507430783
定价:
6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20页
6人买过
-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系列报告: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2019)》以“高质量城市”为主题,从城市安全、公正、健康、便利、韧性、可持续等方面出发,向读者介绍2018年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技术、方法以及实践进展,并展望2019年。与《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年度发展报告2018》相比,结合时代需要,更加突出建设以生态文明为纲、宜居人文为本、智慧精准为辅的高质量城市和可持续的人类住区。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系列报告: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2019)》是从事低碳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及管理人员的必备参考书。 代序 中国城镇化下半场的挑战与对策
前言
第一篇 最新进展
1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2019》概览
1.1 编制背景
1.2 框架结构
1.3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2019》热点
1.4 《报告2019》动向
1.5 《报告2019》概念辨析
2 2018—2019低碳生态城市国际动态
2.1 宏观态势:气候行动愿景变现实
2.2 政策进展:推动清洁低碳发展
2.3 实践动态:能源资源可持续发展
3 2018—2019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
3.1 政策指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3.2 学术支持:坚持可持续创新之路
3.3 技术发展:生态城市热度逐年上升
3.4 实践探索:生态环境工程实现提升
4 挑战与趋势
4.1 实施挑战
4.2 发展趋势
第二篇 认识与思考
1 生态文明时代需要观念的转型
1.1 生物多样性
1.2 生态系统共生性
1.3 生态系统自适应性
1.4 文明背景性
2 城市发展新趋势与新使命
2.1 城镇化下半场的趋势与应对
2.2 现代城市发展的三大新使命
3 复杂适应理论韧性城市设计原则
3.1 面向城市发展不确定性的工具
3.2 基于韧性城市的设计方法和原则
第三篇 方法与技术
1 绿色城市发展理论初探
1.1 国际绿色生态城市模式及启示
1.2 我国绿色城市理论及目标
1.3 我国绿色城市技术体系
1.4 我国绿色城市标准及示范
1.5 总结
2 城市水-能源-粮食协同需求特征方法学研究
2.1 城市水-能源-粮食协同框架
2.2 城市水-能源-粮食协同需求特征结果
2.3 结论
3 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工作方案研究
3.1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相关规划
3.2 生态环境诊断与治理
3.3 生态环境治理重点领域确定
4 基于街区诊断与治理的城市更新模式
4.1 街区问题诊断
4.2 街区的城市更新模式
4.3 结语
5 可再生能源发展与消纳的制度保障
5.1 国家层面的制度安排
5.2 电力体制改革试点全面铺开
5.3 光伏领跑者计划
6 河流生态保护控制线规划方法
6.1 研究区现状
6.2 河流廊道理论研究
6.3 大沽河生态控制线规划的技术路线
6.4 大沽河生态控制线规划
6.5 结语
7 城市道路绿视率自动化计算方法研究
7.1 绿视率概念及应用
7.2 城市道路绿视率指标评估
7.3 绿视率指标计算方法研究
7.4 结论
第四篇 实践与探索
1 中新天津生态城低碳规划的实践
1.1 天津生态城规划建设的背景
1.2 天津生态城既有建设中的绿色设计经验
1.3 新一轮生态城规划中的绿色发展策略
1.4 结语
2 北京怀柔科学城生态规划研究
2.1 规划区背景与现状
2.2 发展策略及目标指标体系
2.3 生态涵养设计思路
2.4 绿色发展技术手段
2.5 规划实施及近期行动计划
3 南京江北新区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实践案例
3.1 地区概况及研究背景
3.2 建设经验: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并行
3.3 规划启示:从整体人手构建生态城市体系
3.4 案例总结
4 合肥滨湖卓越城生态城区生态基础设施规划
4.1 项目概况
4.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4.3 落地实施
4.4 结论
5 珠海生态城市建设技术手段及思考
5.1 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目标和指标
5.2 生态城市建设技术手段
5.3 总结
6 成都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6.1 成都市基本概况
6.2 成都市低碳城市的建设目标
6.3 成都市低碳城市建设的主要的经验与成效
7 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创新实践
7.1 背景
7.2 可再生能源产业基地
7.3 可再生能源消纳助力低碳转型
7.4 经验与总结
第五篇 中国城市生态宜居发展指数(优地指数)报告(2019)
1 研究进展与要点回顾
1.1 方法概要
1.2 应用框架
2 城市评估与要素评价
2.1 中国城市总体分布(2019年)
2.2 四类城市的要素特征
3 十年进程:城市建设要素动态趋势
3.1 经济发展
3.2 宜居生活
3.3 环境治理
3.4 能源效率
4 从优地指数看城市吸引力特征需求
4.1 不同规模城市的人口吸引力
4.2 不同类型城市的人口吸引力
4.3 城市群:提升型城市人口吸引力更为突出
5 小结
后记
-
内容简介: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系列报告: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2019)》以“高质量城市”为主题,从城市安全、公正、健康、便利、韧性、可持续等方面出发,向读者介绍2018年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技术、方法以及实践进展,并展望2019年。与《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年度发展报告2018》相比,结合时代需要,更加突出建设以生态文明为纲、宜居人文为本、智慧精准为辅的高质量城市和可持续的人类住区。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系列报告: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2019)》是从事低碳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及管理人员的必备参考书。
-
目录:
代序 中国城镇化下半场的挑战与对策
前言
第一篇 最新进展
1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2019》概览
1.1 编制背景
1.2 框架结构
1.3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2019》热点
1.4 《报告2019》动向
1.5 《报告2019》概念辨析
2 2018—2019低碳生态城市国际动态
2.1 宏观态势:气候行动愿景变现实
2.2 政策进展:推动清洁低碳发展
2.3 实践动态:能源资源可持续发展
3 2018—2019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
3.1 政策指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3.2 学术支持:坚持可持续创新之路
3.3 技术发展:生态城市热度逐年上升
3.4 实践探索:生态环境工程实现提升
4 挑战与趋势
4.1 实施挑战
4.2 发展趋势
第二篇 认识与思考
1 生态文明时代需要观念的转型
1.1 生物多样性
1.2 生态系统共生性
1.3 生态系统自适应性
1.4 文明背景性
2 城市发展新趋势与新使命
2.1 城镇化下半场的趋势与应对
2.2 现代城市发展的三大新使命
3 复杂适应理论韧性城市设计原则
3.1 面向城市发展不确定性的工具
3.2 基于韧性城市的设计方法和原则
第三篇 方法与技术
1 绿色城市发展理论初探
1.1 国际绿色生态城市模式及启示
1.2 我国绿色城市理论及目标
1.3 我国绿色城市技术体系
1.4 我国绿色城市标准及示范
1.5 总结
2 城市水-能源-粮食协同需求特征方法学研究
2.1 城市水-能源-粮食协同框架
2.2 城市水-能源-粮食协同需求特征结果
2.3 结论
3 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工作方案研究
3.1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相关规划
3.2 生态环境诊断与治理
3.3 生态环境治理重点领域确定
4 基于街区诊断与治理的城市更新模式
4.1 街区问题诊断
4.2 街区的城市更新模式
4.3 结语
5 可再生能源发展与消纳的制度保障
5.1 国家层面的制度安排
5.2 电力体制改革试点全面铺开
5.3 光伏领跑者计划
6 河流生态保护控制线规划方法
6.1 研究区现状
6.2 河流廊道理论研究
6.3 大沽河生态控制线规划的技术路线
6.4 大沽河生态控制线规划
6.5 结语
7 城市道路绿视率自动化计算方法研究
7.1 绿视率概念及应用
7.2 城市道路绿视率指标评估
7.3 绿视率指标计算方法研究
7.4 结论
第四篇 实践与探索
1 中新天津生态城低碳规划的实践
1.1 天津生态城规划建设的背景
1.2 天津生态城既有建设中的绿色设计经验
1.3 新一轮生态城规划中的绿色发展策略
1.4 结语
2 北京怀柔科学城生态规划研究
2.1 规划区背景与现状
2.2 发展策略及目标指标体系
2.3 生态涵养设计思路
2.4 绿色发展技术手段
2.5 规划实施及近期行动计划
3 南京江北新区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实践案例
3.1 地区概况及研究背景
3.2 建设经验: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并行
3.3 规划启示:从整体人手构建生态城市体系
3.4 案例总结
4 合肥滨湖卓越城生态城区生态基础设施规划
4.1 项目概况
4.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4.3 落地实施
4.4 结论
5 珠海生态城市建设技术手段及思考
5.1 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目标和指标
5.2 生态城市建设技术手段
5.3 总结
6 成都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6.1 成都市基本概况
6.2 成都市低碳城市的建设目标
6.3 成都市低碳城市建设的主要的经验与成效
7 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创新实践
7.1 背景
7.2 可再生能源产业基地
7.3 可再生能源消纳助力低碳转型
7.4 经验与总结
第五篇 中国城市生态宜居发展指数(优地指数)报告(2019)
1 研究进展与要点回顾
1.1 方法概要
1.2 应用框架
2 城市评估与要素评价
2.1 中国城市总体分布(2019年)
2.2 四类城市的要素特征
3 十年进程:城市建设要素动态趋势
3.1 经济发展
3.2 宜居生活
3.3 环境治理
3.4 能源效率
4 从优地指数看城市吸引力特征需求
4.1 不同规模城市的人口吸引力
4.2 不同类型城市的人口吸引力
4.3 城市群:提升型城市人口吸引力更为突出
5 小结
后记
查看详情
-
全新
广东省广州市
平均发货17小时
成功完成率95.69%
-
全新
广东省广州市
平均发货17小时
成功完成率96.15%
-
全新
广东省广州市
平均发货17小时
成功完成率94.5%
-
全新
河北省保定市
平均发货21小时
成功完成率91.56%
-
4
八五品
北京市朝阳区
平均发货5小时
成功完成率97.99%
-
4
八五品
北京市朝阳区
平均发货5小时
成功完成率97.99%
-
3
全新
广东省广州市
平均发货17小时
成功完成率93.81%
-
全新
河北省保定市
平均发货29小时
成功完成率83.38%
-
全新
北京市房山区
平均发货29小时
成功完成率79.29%
-
全新
河北省保定市
平均发货27小时
成功完成率87.52%
-
九品
北京市东城区
平均发货16小时
成功完成率90.63%
-
全新
湖北省武汉市
平均发货16小时
成功完成率87.93%
-
2
全新
河北省保定市
平均发货17小时
成功完成率87.45%
-
5
全新
河北省保定市
平均发货30小时
成功完成率74.54%
-
全新
河北省保定市
平均发货27小时
成功完成率87.56%
-
全新
河北省保定市
平均发货32小时
成功完成率82.79%
-
全新
北京市房山区
平均发货29小时
成功完成率84.36%
-
九五品
湖北省武汉市
平均发货24小时
成功完成率90.11%
-
全新
河北省保定市
平均发货26小时
成功完成率84.45%
-
全新
北京市房山区
平均发货30小时
成功完成率82.11%
-
3
全新
广东省东莞市
平均发货21小时
成功完成率73.97%
-
全新
江苏省无锡市
平均发货9小时
成功完成率94.32%
-
全新
天津市西青区
平均发货15小时
成功完成率92.45%
-
全新
北京市东城区
平均发货9小时
成功完成率95.64%
-
全新
-
九五品
河北省廊坊市
平均发货10小时
成功完成率78.32%
-
3
全新
浙江省嘉兴市
平均发货15小时
成功完成率87.76%
-
全新
江苏省南京市
平均发货16小时
成功完成率81.57%
-
全新
江西省南昌市
平均发货18小时
成功完成率85.3%
-
3
全新
广东省广州市
平均发货7小时
成功完成率92.18%
-
3
全新
浙江省嘉兴市
平均发货17小时
成功完成率92.99%
-
全新
北京市西城区
平均发货22小时
成功完成率90.8%
-
3
全新
浙江省嘉兴市
平均发货9小时
成功完成率93.1%
-
3
全新
山西省太原市
平均发货4小时
成功完成率94.66%
-
全新
四川省成都市
平均发货15小时
成功完成率84.6%
-
全新
四川省成都市
平均发货19小时
成功完成率86.93%
-
全新
河北省保定市
平均发货23小时
成功完成率81.15%
-
3
全新
四川省成都市
平均发货17小时
成功完成率90.84%
-
3
九品
河北省衡水市
平均发货7小时
成功完成率97.49%
-
3
2019-07 印刷
印次: 1
九品
北京市大兴区
平均发货8小时
成功完成率96.74%
-
九品
-
全新
河北省保定市
平均发货29小时
成功完成率77.06%
-
全新
浙江省杭州市
平均发货12小时
成功完成率73.75%
-
全新
湖北省武汉市
平均发货30小时
成功完成率48.78%
-
九品
北京市海淀区
平均发货14小时
成功完成率88.58%
-
九五品
湖北省武汉市
平均发货16小时
成功完成率87.14%
-
九五品
湖北省武汉市
平均发货24小时
成功完成率79.38%
-
全新
陕西省西安市
平均发货21小时
成功完成率85.09%
-
4
九品
重庆市巴南区
平均发货6小时
成功完成率95.65%
-
全新
山东省泰安市
平均发货36小时
成功完成率5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