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曲线曲面主动轮廓模型方法

变形曲线曲面主动轮廓模型方法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2012-09
版次: 1
ISBN: 9787118084030
定价: 5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87页
字数: 38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工程技术
6人买过
  • 《变形曲线曲面主动轮廓模型方法》对可变形曲线曲面主动轮廓模型的建模理论和方法进行了介绍,着重对参数主动轮廓模型中的外力场构造、内部能量和外部能量函数的选择、微分方程的数字离散化方法、演化曲线曲面的优化等内容进行了阐述,对几何主动轮廓模型中的多目标轮廓曲线曲面提取、拓扑结构的自适应变化、符号距离函数的重新初始化、基于概率统计的水平集模型和全局主动轮廓模型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为自由曲线曲面的变形和图像信息的图形化建模提供了理论依据。给出了常用模型算法的Matlab源程序代码,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变形曲线曲面主动轮廓模型方法》可作为计算机应用专业和电子信息专业研究生的授课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形图像处理爱好者的专业参考书使用。 第1章概述
    1.1引言
    1.2变形曲线曲面模型
    1.2.1变形曲线曲面几何模型
    1.2.2变形曲线曲面物理模型
    1.3主动轮廓模型
    1.3.1参数主动轮廓模型
    1.3.2几何主动轮廓模型
    1.4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第2章自适应梯度矢量流模型
    2.1引言
    2.2主动轮廓模型的数学表示
    2.3主动轮廓能量最小化条件
    2.4自适应梯度矢量流模型
    2.4.1梯度矢量流特性分析
    2.4.2自适应梯度矢量场
    2.4.3自适应外部力
    2.5模型的离散化及数字化求解
    2.5.1模型的离散化
    2.5.2算法实现步骤
    2.6实验结果与分析
    2.7本章小结

    第3章离散化能量优化模型
    3.1引言
    3.2动态规划主动轮廓模型
    3.2.1模型的表示
    3.2.2能量函数的离散化
    3.3动态规划主动轮廓模型算法步骤和实现
    3.4贪婪蛇算法主动轮廓模型
    3.4.1贪婪蛇模型
    3.4.2轮廓曲线曲率的计算
    3.4.3图像能的正则化
    3.5贪婪法主动轮廓模型算法步骤和实现
    3.5.1算法步骤
    3.5.2对比实验及分析
    3.6本章小结

    第4章高效能量组合模型
    4.1引言
    4.2组合模型中的图像能
    4.2.1基于边的图像能量计算
    4.2.2基于区域的图像能量计算
    4.2.3联合图像能量计算
    4.3组合模型中的内部能量
    4.4组合模型中的外部约束能量
    4.5各能量项偏导数的计算
    4.5.1梯度量值的图像能偏导
    4.5.2联合图像能的偏导
    4.5.3内部能的编导
    4.5.4约束能的偏导
    4.6本章小结

    第5章共轭梯度B-样条模型
    第6章拓扑结构自适应模型
    第7章离散小波变形曲线曲面模型
    第8章多目标轮廓Mumford-Shah水平集模型
    第9章快速水平集演化模型
    第10章先验形状水平集统计模型
    第11章全局主动轮廓模型
    第12章主动轮廓模型在人眼疲劳检测中的应用

    附录部分模型算法Matlab源程序代码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变形曲线曲面主动轮廓模型方法》对可变形曲线曲面主动轮廓模型的建模理论和方法进行了介绍,着重对参数主动轮廓模型中的外力场构造、内部能量和外部能量函数的选择、微分方程的数字离散化方法、演化曲线曲面的优化等内容进行了阐述,对几何主动轮廓模型中的多目标轮廓曲线曲面提取、拓扑结构的自适应变化、符号距离函数的重新初始化、基于概率统计的水平集模型和全局主动轮廓模型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为自由曲线曲面的变形和图像信息的图形化建模提供了理论依据。给出了常用模型算法的Matlab源程序代码,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变形曲线曲面主动轮廓模型方法》可作为计算机应用专业和电子信息专业研究生的授课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形图像处理爱好者的专业参考书使用。
  • 目录:
    第1章概述
    1.1引言
    1.2变形曲线曲面模型
    1.2.1变形曲线曲面几何模型
    1.2.2变形曲线曲面物理模型
    1.3主动轮廓模型
    1.3.1参数主动轮廓模型
    1.3.2几何主动轮廓模型
    1.4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第2章自适应梯度矢量流模型
    2.1引言
    2.2主动轮廓模型的数学表示
    2.3主动轮廓能量最小化条件
    2.4自适应梯度矢量流模型
    2.4.1梯度矢量流特性分析
    2.4.2自适应梯度矢量场
    2.4.3自适应外部力
    2.5模型的离散化及数字化求解
    2.5.1模型的离散化
    2.5.2算法实现步骤
    2.6实验结果与分析
    2.7本章小结

    第3章离散化能量优化模型
    3.1引言
    3.2动态规划主动轮廓模型
    3.2.1模型的表示
    3.2.2能量函数的离散化
    3.3动态规划主动轮廓模型算法步骤和实现
    3.4贪婪蛇算法主动轮廓模型
    3.4.1贪婪蛇模型
    3.4.2轮廓曲线曲率的计算
    3.4.3图像能的正则化
    3.5贪婪法主动轮廓模型算法步骤和实现
    3.5.1算法步骤
    3.5.2对比实验及分析
    3.6本章小结

    第4章高效能量组合模型
    4.1引言
    4.2组合模型中的图像能
    4.2.1基于边的图像能量计算
    4.2.2基于区域的图像能量计算
    4.2.3联合图像能量计算
    4.3组合模型中的内部能量
    4.4组合模型中的外部约束能量
    4.5各能量项偏导数的计算
    4.5.1梯度量值的图像能偏导
    4.5.2联合图像能的偏导
    4.5.3内部能的编导
    4.5.4约束能的偏导
    4.6本章小结

    第5章共轭梯度B-样条模型
    第6章拓扑结构自适应模型
    第7章离散小波变形曲线曲面模型
    第8章多目标轮廓Mumford-Shah水平集模型
    第9章快速水平集演化模型
    第10章先验形状水平集统计模型
    第11章全局主动轮廓模型
    第12章主动轮廓模型在人眼疲劳检测中的应用

    附录部分模型算法Matlab源程序代码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