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材:土地资源学

高等学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材:土地资源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2010-02
版次: 1
ISBN: 9787503858000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其他
页数: 349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4人买过
  • 《高等学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材:土地资源学》共13章,分别阐述了土地资源的产生与特征、土地资源的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类型、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承载潜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资源的退化与整治、土地资源开发与保护、土地资源管理、土地整理、土地复垦等内容。力求使读者通过对《高等学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材:土地资源学》的阅读和学习,掌握土地资源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并以此指导今后的科学研究和工作实践。 序
    前言
    第1章绪论
    1.1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对象
    1.1.1土地资源学的学科性质
    1.1.2土地、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1.2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
    1.2.2.土地资源学的研究方法
    1.3土地资源学的产生与发展
    1.3.1国外土地资源学的发展及特点
    1.3.2中国土地资源学的发展和特点
    1.3.3土地资源学的发展前景
    1.4中国土地资源概况
    1.4.1中国土地资源分区
    1.4.2中国土地资源问题

    第2章土地资源的产生与特征
    2.1土地与土地资源
    2.1.1土地的概念与内涵
    2.1.2土地资源与土地资产
    2.1.3土地的属性
    2.2土地资源的形成与演变
    2.2.1土地资源的形成
    2.2.2土地资源的演变规律
    2.3土地资源的功能与特征
    2.3.1土地资源的功能
    2.3.2.土地也资源的组成因素
    2.3.3.土地资源的特征

    第3章土地资源的组成要素
    3.1土地资源的气象要素
    3.1.1太阳辐射
    3.1.2热量资源
    3.1.3降水
    3.2土地资源的地学要素
    3.2.1地形地貌对区域土地资源特征的影响
    3.2.2土地资源的地质条件
    3.3土地资源的水文及地球化学特征
    3.3.1地表水
    ,3.3.2地下水
    3.3.3区域地球化学条件
    3.4土地资源的土壤要素特征分析
    3.4.1土地壤剖面及理化性状
    3.4.2土地壤的综合性状
    3.4.3我国土壤的分布
    3.5土地资源的生物要素特征
    3.5.1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特征
    3.5.2植被
    3.6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特征分析
    3.6.1土地所有制和使用制度
    3.6.2土地资源的区位特征
    3.6.3土地经济生产力和土地报酬递减律

    第4章土地资源类型
    4.1土地类型及其划分
    4.1.1土地类型的基本概念
    4.1.2土地类型划分的体系
    4.1.3土地类型划分的原则
    4.1.4国内外土地类型划分系统
    4.1.5土地类型的命名
    4.2土地类型的分布规律
    4.2.1土地类型的地带性分布规律
    4.2.2区域土地类型分布结构
    4.2.3土地类型的演替
    4.3土地利用类型划分
    4.3.1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地利用结构
    4.3.2土地利用分类方法与分类系统

    第5章土地资源调查
    5.1土地资源调查的基本内容
    5.1.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5.1.2土地资源质量调查
    5.1.3土地类型调查
    5.2土地资源调查方法及现代技术应用
    5.2.1土地资源调查工作程序
    5.2.2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方法
    5.2.3遥感在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5.3土地资源制图及成果
    5.3.1土地资源制图的一般方法
    5.3.2土地资源计算机制图
    5.3.3土地资源调查报告

    第6章土地资源评价
    6.1土地资源评价概述
    6.1.1土地资源评价的概念
    6.1.2土地资源评价的作用
    6.1.3土地资源评价的类型
    6.2土地资源评价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6.2.1土地资源评价的基本程序
    6.2.2土地资源评价的方法
    6.3土地潜力评价
    6.3.1美国农业部土地潜力评价系统
    6.3.2我国的土地潜力评价系统
    6.3.3土地潜力评价的步骤
    6.3.4土地潜力评价成果应用及讨论
    6.4土地适宜性评价
    6.4.1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土地资源评价纲要》
    6.4.2我国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6.4.3土地适宜性评价的讨论
    6.5土地经济评价概述
    6.5.1土地经济评价的概念
    6.5.2土地经济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6.5.3土地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6.5.4农用地的等级评定和估价

    第7章土地资源承载潜力
    7.1土地承载力研究概述
    7.1.1土地承载潜力研究的由来
    7.1.2影响土地承栽潜力的因素
    7.2土地资源生产潜力
    7.2.1作物气候生产潜力
    7.2.2作物的光(温)、水、土生产潜力
    7.2.3投入水平与土地生产潜力
    7.3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
    7.3.1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潜力计算
    7.3.2人口承栽潜力的区域分析

    第8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8.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述
    8.1.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和特点
    8.1.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和任务
    8.1.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原则
    8.1.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和程序
    8.2土地供需预测
    8.2.1土地供给量预测
    8.2.2土地需求量预测
    8.3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
    8.3.1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目标
    8.3.2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法

    第9章土地资源的退化与整治
    9.1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重建
    9.1.1土地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和特点
    9.1.2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9.1.3土地生态系统的重建
    9.2土地资源的退化
    9.2.1土地退化的概念
    9.2.2土地退化的类型
    9.3水土流失地的综合治理
    9.3.1水土流失的类型及产生原因
    9.3.2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9.4盐碱地的综合治理
    9.4.1盐碱地的形成和类型
    ……
    第10章土地资源开发与保护
    第11章土地资源管理
    第12章土地整理
    第13章土地复习垦
  • 内容简介:
    《高等学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材:土地资源学》共13章,分别阐述了土地资源的产生与特征、土地资源的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类型、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承载潜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资源的退化与整治、土地资源开发与保护、土地资源管理、土地整理、土地复垦等内容。力求使读者通过对《高等学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材:土地资源学》的阅读和学习,掌握土地资源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并以此指导今后的科学研究和工作实践。
  • 目录:

    前言
    第1章绪论
    1.1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对象
    1.1.1土地资源学的学科性质
    1.1.2土地、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1.2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
    1.2.2.土地资源学的研究方法
    1.3土地资源学的产生与发展
    1.3.1国外土地资源学的发展及特点
    1.3.2中国土地资源学的发展和特点
    1.3.3土地资源学的发展前景
    1.4中国土地资源概况
    1.4.1中国土地资源分区
    1.4.2中国土地资源问题

    第2章土地资源的产生与特征
    2.1土地与土地资源
    2.1.1土地的概念与内涵
    2.1.2土地资源与土地资产
    2.1.3土地的属性
    2.2土地资源的形成与演变
    2.2.1土地资源的形成
    2.2.2土地资源的演变规律
    2.3土地资源的功能与特征
    2.3.1土地资源的功能
    2.3.2.土地也资源的组成因素
    2.3.3.土地资源的特征

    第3章土地资源的组成要素
    3.1土地资源的气象要素
    3.1.1太阳辐射
    3.1.2热量资源
    3.1.3降水
    3.2土地资源的地学要素
    3.2.1地形地貌对区域土地资源特征的影响
    3.2.2土地资源的地质条件
    3.3土地资源的水文及地球化学特征
    3.3.1地表水
    ,3.3.2地下水
    3.3.3区域地球化学条件
    3.4土地资源的土壤要素特征分析
    3.4.1土地壤剖面及理化性状
    3.4.2土地壤的综合性状
    3.4.3我国土壤的分布
    3.5土地资源的生物要素特征
    3.5.1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特征
    3.5.2植被
    3.6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特征分析
    3.6.1土地所有制和使用制度
    3.6.2土地资源的区位特征
    3.6.3土地经济生产力和土地报酬递减律

    第4章土地资源类型
    4.1土地类型及其划分
    4.1.1土地类型的基本概念
    4.1.2土地类型划分的体系
    4.1.3土地类型划分的原则
    4.1.4国内外土地类型划分系统
    4.1.5土地类型的命名
    4.2土地类型的分布规律
    4.2.1土地类型的地带性分布规律
    4.2.2区域土地类型分布结构
    4.2.3土地类型的演替
    4.3土地利用类型划分
    4.3.1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地利用结构
    4.3.2土地利用分类方法与分类系统

    第5章土地资源调查
    5.1土地资源调查的基本内容
    5.1.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5.1.2土地资源质量调查
    5.1.3土地类型调查
    5.2土地资源调查方法及现代技术应用
    5.2.1土地资源调查工作程序
    5.2.2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方法
    5.2.3遥感在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5.3土地资源制图及成果
    5.3.1土地资源制图的一般方法
    5.3.2土地资源计算机制图
    5.3.3土地资源调查报告

    第6章土地资源评价
    6.1土地资源评价概述
    6.1.1土地资源评价的概念
    6.1.2土地资源评价的作用
    6.1.3土地资源评价的类型
    6.2土地资源评价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6.2.1土地资源评价的基本程序
    6.2.2土地资源评价的方法
    6.3土地潜力评价
    6.3.1美国农业部土地潜力评价系统
    6.3.2我国的土地潜力评价系统
    6.3.3土地潜力评价的步骤
    6.3.4土地潜力评价成果应用及讨论
    6.4土地适宜性评价
    6.4.1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土地资源评价纲要》
    6.4.2我国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6.4.3土地适宜性评价的讨论
    6.5土地经济评价概述
    6.5.1土地经济评价的概念
    6.5.2土地经济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6.5.3土地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6.5.4农用地的等级评定和估价

    第7章土地资源承载潜力
    7.1土地承载力研究概述
    7.1.1土地承载潜力研究的由来
    7.1.2影响土地承栽潜力的因素
    7.2土地资源生产潜力
    7.2.1作物气候生产潜力
    7.2.2作物的光(温)、水、土生产潜力
    7.2.3投入水平与土地生产潜力
    7.3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
    7.3.1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潜力计算
    7.3.2人口承栽潜力的区域分析

    第8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8.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述
    8.1.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和特点
    8.1.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和任务
    8.1.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原则
    8.1.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和程序
    8.2土地供需预测
    8.2.1土地供给量预测
    8.2.2土地需求量预测
    8.3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
    8.3.1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目标
    8.3.2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法

    第9章土地资源的退化与整治
    9.1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重建
    9.1.1土地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和特点
    9.1.2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9.1.3土地生态系统的重建
    9.2土地资源的退化
    9.2.1土地退化的概念
    9.2.2土地退化的类型
    9.3水土流失地的综合治理
    9.3.1水土流失的类型及产生原因
    9.3.2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9.4盐碱地的综合治理
    9.4.1盐碱地的形成和类型
    ……
    第10章土地资源开发与保护
    第11章土地资源管理
    第12章土地整理
    第13章土地复习垦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高等学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材:土地资源学
高等代数(第三版)
黄廷祝 何军华 李永彬
高等学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材:土地资源学
高等数学解题方法技巧精讲教程 李兴华
李兴华
高等学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材:土地资源学
高等数学作业集(下册)
主编 陈亚丽 陈乾 涂道兴
高等学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材:土地资源学
高等数学(下册)精选750题
宋浩
高等学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材:土地资源学
高等数学 同济第八版上册 穿透辅导与习题全解
主编:张天德,张卫,副主编:孙钦福,尉伟
高等学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材:土地资源学
高等数学习题册(下)(第3版)
同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高等学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材:土地资源学
高等数学(经管类)
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 组编;扈志明 主编
高等学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材:土地资源学
高等数学解析大全:高等数学解析大全
陆子芬
高等学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材:土地资源学
高等数学(职业本科版)(下册)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组编,主编 侯风波
高等学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材:土地资源学
高等职业教育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方案
赵志强 程明智 赖晶亮 胡小强
高等学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材:土地资源学
高等代数
陈小山 彭小飞 黎稳
高等学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材:土地资源学
高等院校摄影摄像丛书——新闻摄影:媒介、技术与社会
任悦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高等学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材:土地资源学
心血管病及并发症的鉴别诊断与治疗
吴斌、李惠玲 编
高等学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材:土地资源学
人畜共患病诊断手册
吴斌、刘淑艳 编
高等学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材:土地资源学
穿越时光的凝视:屯堡学术研究探微
吴斌、李建军、付新 著
高等学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材:土地资源学
中国盐业契约论:以四川近现代盐业契约为中心
吴斌、支果、曾凡英 著
高等学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材:土地资源学
侵权责任法专题研究
吴斌、缪锌、冯杰、赵紫雄 著
高等学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材:土地资源学
音乐. 二年级上册. 简谱
吴斌、林百玲 主编
高等学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材:土地资源学
过程工业故障诊断
吴斌、于春梅、李强 编
高等学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材:土地资源学
合同法概论
吴斌、张露、罗毅 著
高等学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材:土地资源学
文献信息检索理论与实践
吴斌、刘和文 著
高等学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材:土地资源学
Visual Basic + 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
吴斌、鲁大林 主编
高等学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材:土地资源学
中国盐业契约论:以四川近现代盐业契约为中心:focusing on researches into modern salt industrys contract of Sichuan
吴斌、支果、曾凡英 著
高等学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材:土地资源学
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研究与探讨(上册)
吴斌、刘玉来、张希武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