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献与中外文化交流史论:以十七世纪上半期西学文献入华及其影响为中心

古文献与中外文化交流史论:以十七世纪上半期西学文献入华及其影响为中心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8-12
版次: 1
ISBN: 9787552807677
定价: 3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72页
字数: 252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3人买过
  •   文献与文化的问题是一个博大而有趣的课题。其中,中外文献交流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中外文献交流的历史是中外文化交流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是一门以文献交流为研究对象的学问。中外文献交流史也是文献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属于文献流通史研究的范畴。因而,对古文献及古文献学的研究应与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研究相结合。然而,以往中外学者对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多侧重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往往将典籍文献认为是历史研究的史料基础,从而忽略了从文献的角度看文化。同样,在古文献学领域,以往学者们更多的是对静态文本进行研究,对典籍流通状况的研究相对薄弱,以至于割裂了文献生命的轨迹,很难看到动态文献背后的文化意义。
      目前,除了20世纪末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中西文献交流史》和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外图书交流史》二书外,国内以文献交流为题的论著很少,对某些时期的文献交流史专题的深入考察和全面研究成果亦是稀缺。《古文献与中外文化交流史论:以十七世纪上半期西学文献入华及其影响为中心》首次尝试以“古文献与中外文化交流史论”为主题,尤以17世纪上半期西学文献东来及其影响研究为核心,探索古文献及古文献学研究与文化史研究相结合的路径。   毛瑞方,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历史文献学和中西文献与文化交流史。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兼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古籍研究所所长、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常务理事。 引言:中国古籍与古文献学的涉外问题

    第一章 17世纪上半期西语文献人华
    七千部西书流传中国考
    关于七千部西书募集若干问题的考察

    第二章 西学在中国与《北堂书目》
    明清之际七干部西书入华及其影响
    《北堂书目》:记录西学东渐的重要历史文献
    《北堂书目》与亚里士多德学说入华

    第三章 再论“西学文献”及其书目编纂史
    金尼阁与中国早期西学文献
    汉语天主教文献目录编纂史概述

    第四章 王徵及其著述研究史
    王徵历史形象的史学史考察
    王徵研究学术史回顾与展望
    王徵著述考

    第五章 对王徵几部西学文献的研究
    新发现的王徵军事器械文献《守御器具图说》
    王微与《西儒耳目资》
    《奇器图说》与中外文化交流

    第六章 首部王徵天主教文献专题整理成果
    《王徵天主教文献集》编者序
    《王徵天主教文献集》导论

    第七章 新文献与中西交通史研究
    《东方之旅》:天主教在华传播史新译作
    陈垣的中西交通史研究
    回顾与思考:20世纪的中西交通史研究
  • 内容简介:
      文献与文化的问题是一个博大而有趣的课题。其中,中外文献交流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中外文献交流的历史是中外文化交流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是一门以文献交流为研究对象的学问。中外文献交流史也是文献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属于文献流通史研究的范畴。因而,对古文献及古文献学的研究应与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研究相结合。然而,以往中外学者对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多侧重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往往将典籍文献认为是历史研究的史料基础,从而忽略了从文献的角度看文化。同样,在古文献学领域,以往学者们更多的是对静态文本进行研究,对典籍流通状况的研究相对薄弱,以至于割裂了文献生命的轨迹,很难看到动态文献背后的文化意义。
      目前,除了20世纪末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中西文献交流史》和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外图书交流史》二书外,国内以文献交流为题的论著很少,对某些时期的文献交流史专题的深入考察和全面研究成果亦是稀缺。《古文献与中外文化交流史论:以十七世纪上半期西学文献入华及其影响为中心》首次尝试以“古文献与中外文化交流史论”为主题,尤以17世纪上半期西学文献东来及其影响研究为核心,探索古文献及古文献学研究与文化史研究相结合的路径。
  • 作者简介:
      毛瑞方,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历史文献学和中西文献与文化交流史。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兼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古籍研究所所长、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常务理事。
  • 目录:
    引言:中国古籍与古文献学的涉外问题

    第一章 17世纪上半期西语文献人华
    七千部西书流传中国考
    关于七千部西书募集若干问题的考察

    第二章 西学在中国与《北堂书目》
    明清之际七干部西书入华及其影响
    《北堂书目》:记录西学东渐的重要历史文献
    《北堂书目》与亚里士多德学说入华

    第三章 再论“西学文献”及其书目编纂史
    金尼阁与中国早期西学文献
    汉语天主教文献目录编纂史概述

    第四章 王徵及其著述研究史
    王徵历史形象的史学史考察
    王徵研究学术史回顾与展望
    王徵著述考

    第五章 对王徵几部西学文献的研究
    新发现的王徵军事器械文献《守御器具图说》
    王微与《西儒耳目资》
    《奇器图说》与中外文化交流

    第六章 首部王徵天主教文献专题整理成果
    《王徵天主教文献集》编者序
    《王徵天主教文献集》导论

    第七章 新文献与中西交通史研究
    《东方之旅》:天主教在华传播史新译作
    陈垣的中西交通史研究
    回顾与思考:20世纪的中西交通史研究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古文献与中外文化交流史论:以十七世纪上半期西学文献入华及其影响为中心
古文观止这样读
[清]吴楚材;吴调侯
古文献与中外文化交流史论:以十七世纪上半期西学文献入华及其影响为中心
古文观止(少年国学无障碍阅读)
[清]吴楚材 吴调侯 编选;张扬 注评
古文献与中外文化交流史论:以十七世纪上半期西学文献入华及其影响为中心
古文观止译注:注音版(修订本)(精装)
李梦生 史良昭 译注
古文献与中外文化交流史论:以十七世纪上半期西学文献入华及其影响为中心
古文观止(全本 全注 全译 全彩图本)
曹日升 喻岳衡 译注;阙勋吾;张孝美;许凌云
古文献与中外文化交流史论:以十七世纪上半期西学文献入华及其影响为中心
古文观止译注:注音版(修订本)(平装)
史良昭 译注;李梦生
古文献与中外文化交流史论:以十七世纪上半期西学文献入华及其影响为中心
古文故事 漫画小古文小学生必背100篇
赵岩
古文献与中外文化交流史论:以十七世纪上半期西学文献入华及其影响为中心
古文新观:版刻对照本
陈平原、夏晓虹
古文献与中外文化交流史论:以十七世纪上半期西学文献入华及其影响为中心
古文尚书撰异
(清)段玉裁撰,李吉东点校
古文献与中外文化交流史论:以十七世纪上半期西学文献入华及其影响为中心
古文字学导论
唐兰
古文献与中外文化交流史论:以十七世纪上半期西学文献入华及其影响为中心
古文辞类篹(中华国学文库 全2册)
姚鼐 编,黄鸣 标点
古文献与中外文化交流史论:以十七世纪上半期西学文献入华及其影响为中心
古文观止有意思北大才子邵鑫精读古文观止 文言文学习 传统文化 中信出版社
邵鑫
古文献与中外文化交流史论:以十七世纪上半期西学文献入华及其影响为中心
古文观止中小学生课外阅读
[清]吴楚材、[清]吴调侯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古文献与中外文化交流史论:以十七世纪上半期西学文献入华及其影响为中心
中国简史(少年简读版)
毛瑞方
古文献与中外文化交流史论:以十七世纪上半期西学文献入华及其影响为中心
王徵与晚明西学东渐
毛瑞方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