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灾保险立法研究

巨灾保险立法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7-01
版次: 1
ISBN: 9787311051136
定价: 2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29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经济
  •   《巨灾保险立法研究》一书共分六个部分:第—部分:巨灾保险立法的理论基础——巨灾风险的可保性重点探讨巨灾保险立法理论基础重构:现有研究成果均以保险法原理探讨巨灾保险立法。《巨灾保险立法研究》认为:(1)巨灾是小概率大损失事件,这与保险法的“大数法则”有矛盾之处,保险法不是巨灾保险立法的理论基础;(2)生态环境恢复和社会救济是巨灾发生后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巨灾保险立法还应以环境资源法学和经济法学等理论为基础;(3)保险法为私法,巨灾保险立法多涉及社会公共利益,有关公法理论也应成为巨灾保险立法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我国巨灾保险立法及存在的法律问题通过对我国巨灾保险立法的回顾和对现行立法的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巨灾保险立法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主要有:(1)巨灾保险立法的观念困境;(2)保险法对巨灾保险的调整存在局限性;(3)巨灾保险专项立法滞后;(4)尚未确立完善的巨灾风险分担机制;(5)巨灾保险立法中的技术障碍。
      第三部分:国外巨灾保险立法经验借鉴笔者在前期研究中考察了美国、英国、新西兰和日本等国的巨灾保险立法。总结出可借鉴的立法经验:(1)巨灾保险承保范围多有立法予以明确;(2)多以强制性巨灾保险为主、自愿性巨灾保险为辅,政府为承保机构;(3)巨灾保险风险转移机制非单一化,多采用巨灾保险证券化等途径转移风险。
      第四部分:我国巨灾保险立法思路通过对巨灾损失的严重性及四种救灾补偿的分析,总结出我国巨灾保险立法的必要性;通过对巨灾保险在我国具有一定的先期实践基础的考察,总结出我国巨灾保险立法具有技术上和政策上的可行性;明确我国巨灾保险立法的目的。巨灾保险可分为综合型、补充型、专项型三种立法模式。综合型立法模式和补充型立法模式均要求将巨灾保险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调整范围,这又与巨灾保险的社会公益性相悖。专项型立法模式仅需在一部专项法律中对一种巨灾保险进行立法,立法者可以运用立法技术对其做出详尽规定,操作性较强。可见,专项型立法模式是具优势的模式选择。
      第五部分:我国巨灾保险法律制度的内容构成巨灾保险作为具有社会保障功能的特殊保险制度,它与商业保险有很大区别。我国巨灾保险法律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1)巨灾保险承保范围;(2)巨灾保险管理模式和运营机构;(3)巨灾风险分担机制;(4)巨灾保险费率的厘定;(5)巨灾保险基金的形成;(6)巨灾保险的监管。
      第六部分:巨灾保险证券化的法律制度设计巨灾保险证券化法律制度基于现代风险管理中风险分散、转移和对冲的理念,综合运用保险和资本市场的风险转移工具,变换未来承保现金流权利为可交易证券,并将巨灾风险从承保能力有限的保险市场和政府财政预算向资本雄厚、容量更大的资本市场转移,因而拓展了可保风险的范围,增加了承保能力,改善了保险业的风险转移效益,使得金融市场间接为纯粹风险提供了保障,也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巨灾保险立法的理论基础——巨灾风险的可保性
    第一节 风险与巨灾风险
    一、风险的界定
    二、巨灾风险的界定
    第二节 巨灾风险的可保性
    一、传统风险可保性理论分析
    二、巨灾风险可保性探究

    第二章 我国巨灾保险立法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我国巨灾保险立法回顾与现状
    一、我国巨灾保险立法回顾
    二、我国巨灾保险立法现状
    第二节 我国巨灾保险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巨灾保险立法的观念困境
    二、《保险法》对巨灾保险的调整存在局限性
    三、我国巨灾保险专项立法滞后
    四、我国尚未确立完善的巨灾风险分担机制
    五、我国巨灾保险立法中的技术障碍

    第三章 国外巨灾保险立法经验借鉴
    第一节 国外巨灾保险立法概况
    一、美国国家洪水保险计划
    二、英国的洪水保险制度
    三、新西兰的地震巨灾保险
    四、日本的地震保险
    第二节 国外巨灾保险立法经验借鉴
    一、巨灾保险专门立法
    二、巨灾保险实施方式
    三、保险运营机构
    四、保险责任分担机制
    五、保险费率
    六、保险基金来源
    七、政府的角色与作用

    第四章 我国巨灾保险立法思路
    第一节 我国巨灾保险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我国巨灾保险立法的必要性
    二、我国巨灾保险立法的可行性
    第二节 我国巨灾保险立法目的及原则
    一、我国巨灾保险立法目的
    二、我国巨灾保险立法原则
    第三节 我国巨灾保险立法模式选择
    一、巨灾保险立法模式主要类型
    二、影响巨灾保险立法模式的因素
    三、我国采用巨灾专项型立法模式的理由

    第五章 我国巨灾保险法律制度的内容构成
    第一节 巨灾保险承保范围的选择
    一、确立巨灾保险承保范围的依据
    二、我国巨灾保险承保范围的选择
    第二节 巨灾保险管理模式和运营机构的确立
    一、巨灾保险的管理模式
    二、巨灾保险运营机构的组织形式和运营模式
    三、巨灾保险运营机构的监管
    第三节 巨灾风险分担机制的建立
    一、巨灾保险在巨灾风险责任分担机制中的优势
    二、巨灾保险在巨灾风险责任分担机制中的角色定位
    三、巨灾保险责任分担
    第四节 巨灾保险费率的厘定
    一、巨灾保险费率的厘定依据
    二、我国巨灾保险费率的厘定
    第五节 巨灾保险基金的形成
    一、我国巨灾保险基金的建立
    二、巨灾保险基金的资金来源
    三、巨灾保险基金的运作和管理
    第六节 巨灾保险的监管
    一、对巨灾保险承保公司的监管
    二、对巨灾保险产品的监管
    三、巨灾保险资金的监管机构和监管原则
    第七节 巨灾保险法律责任
    一、保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
    二、被保险人的法律责任
    三、监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

    第六章 立法前瞻:巨灾保险证券化的法律制度设计
    第一节 巨灾保险证券化概述
    一、巨灾保险证券化的内涵
    二、巨灾保险证券化的法律特征
    三、巨灾保险证券化的法律构成
    四、巨灾保险证券化的运行程序
    第二节 我国实行巨灾保险证券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我国实行巨灾保险证券化的必要性
    二、我国实行巨灾保险证券化的可行性
    第三节 我国巨灾保险证券化的法律制度设计
    一、巨灾保险证券化的市场参与主体
    二、巨灾保险证券化产品的发行
    三、巨灾保险证券化产品收益与风险的法律控制
    四、巨灾保险证券化产品交易的法律规制
    五、巨灾保险证券化的法律监管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巨灾保险立法研究》一书共分六个部分:第—部分:巨灾保险立法的理论基础——巨灾风险的可保性重点探讨巨灾保险立法理论基础重构:现有研究成果均以保险法原理探讨巨灾保险立法。《巨灾保险立法研究》认为:(1)巨灾是小概率大损失事件,这与保险法的“大数法则”有矛盾之处,保险法不是巨灾保险立法的理论基础;(2)生态环境恢复和社会救济是巨灾发生后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巨灾保险立法还应以环境资源法学和经济法学等理论为基础;(3)保险法为私法,巨灾保险立法多涉及社会公共利益,有关公法理论也应成为巨灾保险立法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我国巨灾保险立法及存在的法律问题通过对我国巨灾保险立法的回顾和对现行立法的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巨灾保险立法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主要有:(1)巨灾保险立法的观念困境;(2)保险法对巨灾保险的调整存在局限性;(3)巨灾保险专项立法滞后;(4)尚未确立完善的巨灾风险分担机制;(5)巨灾保险立法中的技术障碍。
      第三部分:国外巨灾保险立法经验借鉴笔者在前期研究中考察了美国、英国、新西兰和日本等国的巨灾保险立法。总结出可借鉴的立法经验:(1)巨灾保险承保范围多有立法予以明确;(2)多以强制性巨灾保险为主、自愿性巨灾保险为辅,政府为承保机构;(3)巨灾保险风险转移机制非单一化,多采用巨灾保险证券化等途径转移风险。
      第四部分:我国巨灾保险立法思路通过对巨灾损失的严重性及四种救灾补偿的分析,总结出我国巨灾保险立法的必要性;通过对巨灾保险在我国具有一定的先期实践基础的考察,总结出我国巨灾保险立法具有技术上和政策上的可行性;明确我国巨灾保险立法的目的。巨灾保险可分为综合型、补充型、专项型三种立法模式。综合型立法模式和补充型立法模式均要求将巨灾保险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调整范围,这又与巨灾保险的社会公益性相悖。专项型立法模式仅需在一部专项法律中对一种巨灾保险进行立法,立法者可以运用立法技术对其做出详尽规定,操作性较强。可见,专项型立法模式是具优势的模式选择。
      第五部分:我国巨灾保险法律制度的内容构成巨灾保险作为具有社会保障功能的特殊保险制度,它与商业保险有很大区别。我国巨灾保险法律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1)巨灾保险承保范围;(2)巨灾保险管理模式和运营机构;(3)巨灾风险分担机制;(4)巨灾保险费率的厘定;(5)巨灾保险基金的形成;(6)巨灾保险的监管。
      第六部分:巨灾保险证券化的法律制度设计巨灾保险证券化法律制度基于现代风险管理中风险分散、转移和对冲的理念,综合运用保险和资本市场的风险转移工具,变换未来承保现金流权利为可交易证券,并将巨灾风险从承保能力有限的保险市场和政府财政预算向资本雄厚、容量更大的资本市场转移,因而拓展了可保风险的范围,增加了承保能力,改善了保险业的风险转移效益,使得金融市场间接为纯粹风险提供了保障,也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 目录: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巨灾保险立法的理论基础——巨灾风险的可保性
    第一节 风险与巨灾风险
    一、风险的界定
    二、巨灾风险的界定
    第二节 巨灾风险的可保性
    一、传统风险可保性理论分析
    二、巨灾风险可保性探究

    第二章 我国巨灾保险立法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我国巨灾保险立法回顾与现状
    一、我国巨灾保险立法回顾
    二、我国巨灾保险立法现状
    第二节 我国巨灾保险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巨灾保险立法的观念困境
    二、《保险法》对巨灾保险的调整存在局限性
    三、我国巨灾保险专项立法滞后
    四、我国尚未确立完善的巨灾风险分担机制
    五、我国巨灾保险立法中的技术障碍

    第三章 国外巨灾保险立法经验借鉴
    第一节 国外巨灾保险立法概况
    一、美国国家洪水保险计划
    二、英国的洪水保险制度
    三、新西兰的地震巨灾保险
    四、日本的地震保险
    第二节 国外巨灾保险立法经验借鉴
    一、巨灾保险专门立法
    二、巨灾保险实施方式
    三、保险运营机构
    四、保险责任分担机制
    五、保险费率
    六、保险基金来源
    七、政府的角色与作用

    第四章 我国巨灾保险立法思路
    第一节 我国巨灾保险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我国巨灾保险立法的必要性
    二、我国巨灾保险立法的可行性
    第二节 我国巨灾保险立法目的及原则
    一、我国巨灾保险立法目的
    二、我国巨灾保险立法原则
    第三节 我国巨灾保险立法模式选择
    一、巨灾保险立法模式主要类型
    二、影响巨灾保险立法模式的因素
    三、我国采用巨灾专项型立法模式的理由

    第五章 我国巨灾保险法律制度的内容构成
    第一节 巨灾保险承保范围的选择
    一、确立巨灾保险承保范围的依据
    二、我国巨灾保险承保范围的选择
    第二节 巨灾保险管理模式和运营机构的确立
    一、巨灾保险的管理模式
    二、巨灾保险运营机构的组织形式和运营模式
    三、巨灾保险运营机构的监管
    第三节 巨灾风险分担机制的建立
    一、巨灾保险在巨灾风险责任分担机制中的优势
    二、巨灾保险在巨灾风险责任分担机制中的角色定位
    三、巨灾保险责任分担
    第四节 巨灾保险费率的厘定
    一、巨灾保险费率的厘定依据
    二、我国巨灾保险费率的厘定
    第五节 巨灾保险基金的形成
    一、我国巨灾保险基金的建立
    二、巨灾保险基金的资金来源
    三、巨灾保险基金的运作和管理
    第六节 巨灾保险的监管
    一、对巨灾保险承保公司的监管
    二、对巨灾保险产品的监管
    三、巨灾保险资金的监管机构和监管原则
    第七节 巨灾保险法律责任
    一、保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
    二、被保险人的法律责任
    三、监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

    第六章 立法前瞻:巨灾保险证券化的法律制度设计
    第一节 巨灾保险证券化概述
    一、巨灾保险证券化的内涵
    二、巨灾保险证券化的法律特征
    三、巨灾保险证券化的法律构成
    四、巨灾保险证券化的运行程序
    第二节 我国实行巨灾保险证券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我国实行巨灾保险证券化的必要性
    二、我国实行巨灾保险证券化的可行性
    第三节 我国巨灾保险证券化的法律制度设计
    一、巨灾保险证券化的市场参与主体
    二、巨灾保险证券化产品的发行
    三、巨灾保险证券化产品收益与风险的法律控制
    四、巨灾保险证券化产品交易的法律规制
    五、巨灾保险证券化的法律监管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