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动力强度和液化特性

土的动力强度和液化特性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1997-03
版次: 1
ISBN: 9787801252760
定价: 14.10
装帧: 精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69页
字数: 153千字
分类: 自然科学
14人买过
  •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绪论、土的动强度、土的液化、土体液化与极限平衡知破坏的关系等。基于土强度的物理和工程概念,系统阐述了粘土和砂土在冲击和循环作用下的强度特性、表达方法,并例举了许多有代表性的试验研究实例。在回顾了关于土液化概念的历史演进以后,详细论述了土液化的正名和形成机理,包括砂沸、流滑、循环活动性三个典型的液化形成机理,列出了大量试验研究例证,除饱和砂外,还包括饱和少粘性土、砂砾料、粉煤灰液化特性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阐明了作者对土体液化与极限平衡和破坏的区别及关系的看法,并提出了防止土体液化破坏的对策初见。
      本书可供从事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和土工建筑及地基抗震工程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和教学工作者参考使用。 前言

    图目

    主要符号及说明

    1 绪论

    2 土的动强度

      2.1 关于土强度的物理和工程概念

      2.2 冲击作用下土的强度

        2.2.1 由来

        2.2.2 加荷时间的影响—哈佛大学1946~1948年的工作

        2.2.3 应变速率的影响—麻省理工学院的工作及其它

        2.2.4 解释

      2.3 循环作用下土的强度

        2.3.1 由来

        2.3.2 循环作用下土的强度准则和表达方法

        2.3.3 干砂在循环作用下的抗剪强度

        2.3.4 饱和砂在循环作用下的抗剪强度

        2.3.5 粘性土在循环作用下的抗剪强度

    3 土的液化

      3.1 关于土液化概念的演进

        3.1.1 中国古代有话沙之说 

        3.1.2 早期临界孔隙比的提出及议论

        3.1.3 饱和砂稳定性动力破坏渗透理论的提出

        3.1.4 动力三岫试验的提出及补充

        3.1.5 地震灾害促起全面研究

        3.1.6 循环剪切作用下的液化与破坏

        3.1.7 流动结构与稳态线

      3.2 土液化的正名和形成机理

        3.2.1 液化的物理意义和土液化的正名

        3.2.2 三种典型的液化机理

        3.2.3 循环试验中土液化时的应力演变

      3.3 饱和砂的液化特性

        3.3.1 引言

        3.3.2 饱和砂的砂沸特性

        3.3.3 饱和砂的流滑特性

        3.3.4 饱和砂的循环活动性

      3.4 其它土类的液化特性

        3.4.1 引言

        3.4.2 少粘性土的液化特性

        3.4.3 砂砾料的液化特性

        3.4.4 粉煤灰的液化特性

    4 土体液化与极限平衡和破坏的关系

      4.1 概念和条件

        4.1.1 液化

        4.1.2 极限平衡

        4.1.3 破坏

      4.2 三种典型液化机理与极限平衡和破坏的关系

        4.2.1 砂沸与极限平衡和破坏的关系

        4.2.2 流滑与极限平衡和破坏的关系

        4.2.3 循环活动性与极限平衡和破坏的关系

      4.3 防止土体液化破坏对策初见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绪论、土的动强度、土的液化、土体液化与极限平衡知破坏的关系等。基于土强度的物理和工程概念,系统阐述了粘土和砂土在冲击和循环作用下的强度特性、表达方法,并例举了许多有代表性的试验研究实例。在回顾了关于土液化概念的历史演进以后,详细论述了土液化的正名和形成机理,包括砂沸、流滑、循环活动性三个典型的液化形成机理,列出了大量试验研究例证,除饱和砂外,还包括饱和少粘性土、砂砾料、粉煤灰液化特性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阐明了作者对土体液化与极限平衡和破坏的区别及关系的看法,并提出了防止土体液化破坏的对策初见。
      本书可供从事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和土工建筑及地基抗震工程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和教学工作者参考使用。
  • 目录:
    前言

    图目

    主要符号及说明

    1 绪论

    2 土的动强度

      2.1 关于土强度的物理和工程概念

      2.2 冲击作用下土的强度

        2.2.1 由来

        2.2.2 加荷时间的影响—哈佛大学1946~1948年的工作

        2.2.3 应变速率的影响—麻省理工学院的工作及其它

        2.2.4 解释

      2.3 循环作用下土的强度

        2.3.1 由来

        2.3.2 循环作用下土的强度准则和表达方法

        2.3.3 干砂在循环作用下的抗剪强度

        2.3.4 饱和砂在循环作用下的抗剪强度

        2.3.5 粘性土在循环作用下的抗剪强度

    3 土的液化

      3.1 关于土液化概念的演进

        3.1.1 中国古代有话沙之说 

        3.1.2 早期临界孔隙比的提出及议论

        3.1.3 饱和砂稳定性动力破坏渗透理论的提出

        3.1.4 动力三岫试验的提出及补充

        3.1.5 地震灾害促起全面研究

        3.1.6 循环剪切作用下的液化与破坏

        3.1.7 流动结构与稳态线

      3.2 土液化的正名和形成机理

        3.2.1 液化的物理意义和土液化的正名

        3.2.2 三种典型的液化机理

        3.2.3 循环试验中土液化时的应力演变

      3.3 饱和砂的液化特性

        3.3.1 引言

        3.3.2 饱和砂的砂沸特性

        3.3.3 饱和砂的流滑特性

        3.3.4 饱和砂的循环活动性

      3.4 其它土类的液化特性

        3.4.1 引言

        3.4.2 少粘性土的液化特性

        3.4.3 砂砾料的液化特性

        3.4.4 粉煤灰的液化特性

    4 土体液化与极限平衡和破坏的关系

      4.1 概念和条件

        4.1.1 液化

        4.1.2 极限平衡

        4.1.3 破坏

      4.2 三种典型液化机理与极限平衡和破坏的关系

        4.2.1 砂沸与极限平衡和破坏的关系

        4.2.2 流滑与极限平衡和破坏的关系

        4.2.3 循环活动性与极限平衡和破坏的关系

      4.3 防止土体液化破坏对策初见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土的动力强度和液化特性
土的自适应应力-应变特性及试验方法研究
赵丽娅、刘保健、王书涛 著
土的动力强度和液化特性
土的特性测试试验教程(刘飞)
刘飞 著
土的动力强度和液化特性
土的剪切带试验与数值分析
赵锡宏 编
土的动力强度和液化特性
土的工程分类标准 GB/T 50145-2007
本社 编
土的动力强度和液化特性
土的本构模型的广义位势理论及其应用
杨光华 著
土的动力强度和液化特性
土的本构关系
罗汀 著
土的动力强度和液化特性
土的切削与推运
贺雨田、吕彭民 著
土的动力强度和液化特性
土的小应变刚度特性
尹振宇、顾晓强、金银富 著
土的动力强度和液化特性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化规律研究
曾月进、李辉、胡兴福 著
土的动力强度和液化特性
土的弹塑性力学基础/普通高等院较土建类专业“十四五”创新规划教材
文畅平;何振华
土的动力强度和液化特性
土的声音
苏阳 著
土的动力强度和液化特性
土的本构关系数值建模研究
任青阳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土的动力强度和液化特性
土石填筑坝抗震研究
汪闻韶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