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馆史话

会馆史话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5-08
版次: 1
ISBN: 9787509773062
定价: 2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96页
字数: 148千字
分类: 历史
26人买过
  •   会馆是明清以来流寓客地的同籍人以乡土为纽带而自发设置的一种社会组织,是对家族组织的超越和对社会变迁的适应与创造,具有整合流动人口的功能。它既传承着优秀的民族文化,在内涵上亦不乏创新,彰显了中国传统社会管理的智慧,至今仍具借鉴意义。本书通过广泛搜求海内外现存的会馆志、征信录、笔记手札、地方志书、档案等资料,对会馆进行了全方位地描述,图文并茂,具有历史深度和可读性。   王日根,男,1964年4月出生,江苏省兴化市陶庄镇人。中共党员,历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1978年至1980年在兴化市大顾中学读高中,1980年9月转入兴化市戴窑中学,1981年考入厦门大学历史系,1988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旋留校任教;1991年9月至1994年10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1990年任讲师,1994年、1999年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1997年8月至1998年8月在菲律宾雅典耀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系作访问学者。2001年起任博士生导师、历史研究所副所长。2002年2月至8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亚洲研究所作高级访问学者。2006年12月任历史研究所所长。198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6年6月被授予“厦门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999年、2002年两度获福建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名。2006年12月当选为厦门市思明区第十五届人大代表。主要研究方向是专门史(中国经济史)、海洋史。 序

    一 悠悠乡土情:会馆萌生的原动力

     1.乡情聚乡人

     2.同乡官员的“面子工程”

    二 会馆的衍扩:类型的多样化

     1.地域政治意识的强化

     2.明清京师各会馆的汇聚

     3.会馆家族的壮大

    三 科第牵人心:京师会馆阵容的凸显

     1.乡人及第是京师全体乡人的荣耀

     2.科第隆替直映会馆兴衰

     3.京师会馆的个案

    四 商界排座次:商业都市中的会馆竞胜

     1.会馆见证京师是晋商的天下

     2.商业都市中的会馆争胜

     3.会馆是工商城镇兴盛的标志

     4.商人会馆的内部运作

     5.中国商人“敦信尚义”整体形象的树立

    五 宫庙纷列:移民新地的地域性标识

     1.人口流动与会馆的建设

     2.移民新地会馆的社会整合

    六 海外乡井:世界各地华人的凝聚中心

     1.会馆向东南亚的拓展

     2.华人会馆在欧美的拓展

     3.海外会馆发展的特点

    七 同殊相参:会馆家族中的别样脸谱

     1.讲学类会馆

     2.兵会馆

     3.乡仕会馆

    八 时代的镜子:会馆里的人事演迁

     1.会馆成就同乡志业

     2.晚清政治变局与会馆功能的变迁

    九 会馆的文化传承:建筑设置与神灵崇拜

     1.建筑设置

     2.神灵崇拜

     3.会馆内多元文化的交融

     4.会馆的文化传承与更新

    十 官民相得:会馆领传统社会管理之精髓

     1.明清时期政府对社会的管理

     2.民间社会参与社会管理的必要性

     3.官民相得是社会管理的理想模式

     4.民国时期会馆管理中的官民相得

    十一 新旧之耦合:会馆与商会的交融与链接

     1.会馆自我管理的成长

     2.会馆、公所职能的更新

     3.会馆与商会的相互链接

    十二 政府与会馆的博弈:从放任、默许到认可

     1.会馆是传统文化中家族观念泛化的产物

     2.会馆具有整合流动人口的社会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会馆是明清以来流寓客地的同籍人以乡土为纽带而自发设置的一种社会组织,是对家族组织的超越和对社会变迁的适应与创造,具有整合流动人口的功能。它既传承着优秀的民族文化,在内涵上亦不乏创新,彰显了中国传统社会管理的智慧,至今仍具借鉴意义。本书通过广泛搜求海内外现存的会馆志、征信录、笔记手札、地方志书、档案等资料,对会馆进行了全方位地描述,图文并茂,具有历史深度和可读性。
  • 作者简介:
      王日根,男,1964年4月出生,江苏省兴化市陶庄镇人。中共党员,历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1978年至1980年在兴化市大顾中学读高中,1980年9月转入兴化市戴窑中学,1981年考入厦门大学历史系,1988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旋留校任教;1991年9月至1994年10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1990年任讲师,1994年、1999年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1997年8月至1998年8月在菲律宾雅典耀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系作访问学者。2001年起任博士生导师、历史研究所副所长。2002年2月至8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亚洲研究所作高级访问学者。2006年12月任历史研究所所长。198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6年6月被授予“厦门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999年、2002年两度获福建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名。2006年12月当选为厦门市思明区第十五届人大代表。主要研究方向是专门史(中国经济史)、海洋史。
  • 目录:


    一 悠悠乡土情:会馆萌生的原动力

     1.乡情聚乡人

     2.同乡官员的“面子工程”

    二 会馆的衍扩:类型的多样化

     1.地域政治意识的强化

     2.明清京师各会馆的汇聚

     3.会馆家族的壮大

    三 科第牵人心:京师会馆阵容的凸显

     1.乡人及第是京师全体乡人的荣耀

     2.科第隆替直映会馆兴衰

     3.京师会馆的个案

    四 商界排座次:商业都市中的会馆竞胜

     1.会馆见证京师是晋商的天下

     2.商业都市中的会馆争胜

     3.会馆是工商城镇兴盛的标志

     4.商人会馆的内部运作

     5.中国商人“敦信尚义”整体形象的树立

    五 宫庙纷列:移民新地的地域性标识

     1.人口流动与会馆的建设

     2.移民新地会馆的社会整合

    六 海外乡井:世界各地华人的凝聚中心

     1.会馆向东南亚的拓展

     2.华人会馆在欧美的拓展

     3.海外会馆发展的特点

    七 同殊相参:会馆家族中的别样脸谱

     1.讲学类会馆

     2.兵会馆

     3.乡仕会馆

    八 时代的镜子:会馆里的人事演迁

     1.会馆成就同乡志业

     2.晚清政治变局与会馆功能的变迁

    九 会馆的文化传承:建筑设置与神灵崇拜

     1.建筑设置

     2.神灵崇拜

     3.会馆内多元文化的交融

     4.会馆的文化传承与更新

    十 官民相得:会馆领传统社会管理之精髓

     1.明清时期政府对社会的管理

     2.民间社会参与社会管理的必要性

     3.官民相得是社会管理的理想模式

     4.民国时期会馆管理中的官民相得

    十一 新旧之耦合:会馆与商会的交融与链接

     1.会馆自我管理的成长

     2.会馆、公所职能的更新

     3.会馆与商会的相互链接

    十二 政府与会馆的博弈:从放任、默许到认可

     1.会馆是传统文化中家族观念泛化的产物

     2.会馆具有整合流动人口的社会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会馆史话
会馆建筑
柳肃 著
会馆史话
会馆建筑(英文版)
柳肃 著;Jade、Hung 译
会馆史话
会馆文化丛书:黄河汴京徐府街
李驰 著
会馆史话
会馆
王熹、杨帆 著
会馆史话
会馆与地域文化:2013中国会馆保护与发展宁波论坛论文集
黄浙苏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会馆史话
闽南文化丛书:闽南书院与教育
王日根 李弘祺
会馆史话
明清科举制度与文治
王日根
会馆史话
中国会馆志资料集成(第2辑套装共16册)
王日根、[日]大木康 著
会馆史话
经济之域:明清陆海经济发展与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史新探索丛书
王日根 著
会馆史话
耕海耘波:明清官民走向海洋历程/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丛书
王日根
会馆史话
中国会馆史
王日根· 著
会馆史话
曾厝垵村史/同文书库
王日根、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厦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编
会馆史话
中国老会馆的故事
王日根 主编
会馆史话
中国会馆志资料集成(第一辑)
王日根;薛鹏志
会馆史话
明清海疆政策与中国社会发展
王日根 著
会馆史话
光绪皇帝VS明治天皇
王日根 著
会馆史话
乡土之链:明清会馆与社会变迁
王日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