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银行处置:原理、制度与方法

危机银行处置:原理、制度与方法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2018-06
版次: 1
ISBN: 9787519719968
定价: 5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64页
分类: 法律
23人买过
  • 《危机银行处置:原理、制度与方法》系统考察了国际银行业监管组织及主要发达国家的全新立法与案例,归纳、总结了银行重整与破产的一般规律、原理及方法。《危机银行处置:原理、制度与方法》的贡献体现在以下方面:(1)系统阐述了银行的特殊性,论证指出银行所具备的公共性与系统重要性两个基本特征,进而提出了保护公共利益、防范系统性风险、保障金融服务持续供给与保障货币政策等银行处置制度的四大目标;(2)对不同语境、不同层次下的“银行处置”概念进行了系统梳理,有助于厘清对于这一概念的模糊认识,便于更为深入的问题讨论和制度构建;(3)提出、论证了银行处置程序的行政化特质,对处置机构应有的权力配制、处置方式选择应遵循的低成本、市场资源优先、保护竞争、风险分担、保护私人合法权益等原则进行了系统阐述;(4)梳理、分析了处置程序启动的资不抵债、无力清偿的标准以及监管性三类标准,归纳、总结了主要发达国家的处置程序启动的立法的共性及规律;(5)系统介绍并分析了限制性措施、市场化处置、利用公共资源处置等不同类型处置方法及相应制度,对各种处置类型下的不同处置方式进行了细致评析,并在必要之处提供了实证案例。 伏军,山东临沂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法学会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与投资仲裁研究基地”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华南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广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哈佛大学福布赖特访问学者(2013年)、德国马克斯—普郎克协会比较与国际私法所访问学者(2015年)、国际统一私法学会访问学者(2016年),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司法部、教育部、中国法学会、国家保密局多部课题,出版《境外间接上市法律制度研究》《公司投票代理权制度研究》《国际金融法》及《英美信用证案例选评》等专著,在《中国法学》《中外法学》《当代法学》《法学》《现代法学》《法学家》等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 目录 

    第一章银行及银行处置为何特殊 

    一、银行的核心功能 

    (一)银行的起源及概念 

    (二)银行的三大功能 

    二、公共性与系统重要性 

    (一)银行的公共性 

    (二)银行的系统重要性 

    三、银行处置的特殊性 

    (一)处置的概念及范围 

    (二)特殊的法律制度 

    (三)银行处置程序与普通破产程序的差异 

    第二章银行处置的制度目标与原则 

    一、对银行处置目标的考察 

    (一)保护公共利益 

    (二)防范系统性风险 

    (三)保障银行基本功能持续 

    (四)防止影响货币政策 

    (五)防止银行倒闭:被摒弃的目标 

    二、银行处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最低成本原则 

    (二)市场力量优先原则 

    (三)竞争保护原则 

    (四)风险承担原则 

    (五)保护私人正当权益原则 

    三、被废弃的原则:“太大不能倒” 

    (一)“太大不能倒”的传统假定 

    (二)被重视的成本 

    (三)《2010年多德—弗兰克法案》的选择 

    (四)金融稳定理事会及欧盟立法 

    四、新浮现的原则:控股股东责任加重原则 

    (一)在美国的提出与立法确立 

    (二)控股股东责任加重原则的正当性讨论 

    (三)中国继受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银行处置的行政化属性 

    一、行政化的处置程序 

    二、处置程序与清算程序:行政与司法的边界 

    三、处置程序的机构选择 

    四、处置机构的权力 

    (一)金融稳定理事会提出的权力范围 

    (二)欧盟《银行复苏与处置指引》提出的权力范围 

    (三)合同解除权 

    (四)临时中止权 

    第四章处置程序的启动及制衡 

    一、启动的三重标准 

    (一)无力清偿、资不抵债与监管性标准 

    (二)各国立法与国际准则 

    二、启动的权利性vs义务性 

    三、评估程序的重要性 

    四、启动程序的司法制衡 

    五、中国现行立法及存在问题 

    (一)《企业破产法》 

    (二)《商业银行法》 

    (三)《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第五章银行处置的类型、方式及选择 

    一、限制性措施:银行处置的前置措施 

    (一)欧盟“早期干预”措施 

    (二)美国“迅速矫正措施” 

    (三)德国“特别状态措施” 

    二、市场化处置方式 

    (一)合并与收购 

    (二)购买与承继 

    (三)资产剥离 

    (四)存款赔付 

    (五)债转股再融资 

    三、公共资源救助及制约 

    (一)公共资源救助的主要方式 

    (二)公共资源救助的负外部性 

    (三)对使用公共资源的限制 

    (四)公共资源救助措施的终止 

    第六章银行清算程序 

    一、清算程序的管辖 

    二、银行清算程序 

    三、银行清算的特殊安排 

    第七章跨境处置的困境与出路 

    一、跨境企业破产处置的一般规则 

    (一)“普遍性原则”vs “地域性原则” 

    (二)区域性跨境破产规则 

    (三)美国、德国跨境破产法律制度 

    二、银行跨境处置的困境与选择 

    (一)资产隔离与处置割裂状态 

    (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1992年《跨国银行处置清算报告》 

    (三)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2010年《跨境银行处置小组报告与建议》 

    (四)金融稳定理事会2011年《金融机构有效处置框架核心要求》 

    (五)欧盟《2014年银行复苏与处置指引》 

    (六)欧盟与美国《2017年框架合作协议》 

    第八章金融危机下的银行处置 

    一、一种更为特殊的情形 

    二、机构与法律选择 

    (一)危机遏制阶段 

    (二)银行重组阶段 

    (三)资产管理阶段 

    三、危机应对措施及终止 

    四、两类银行危机应对基金 

    (一)稳定基金 

    (二)重组基金 

    结语 

    附表 

    附表1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处置银行统计表(2000~2016年) 

    附表2美国First Cornerstone Bank处置方案公告(2016年) 

    附表3美国前十名银行控股公司及其子银行一览表(2012年) 

    附表4欧洲债转股处置银行案例一览表(2008~2012年) 

    附表5欧盟国家债务危机救助计划一览表(2008~2017年) 

    附表6欧洲各国银行处置与监管机构一览表(2017年)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危机银行处置:原理、制度与方法》系统考察了国际银行业监管组织及主要发达国家的全新立法与案例,归纳、总结了银行重整与破产的一般规律、原理及方法。《危机银行处置:原理、制度与方法》的贡献体现在以下方面:(1)系统阐述了银行的特殊性,论证指出银行所具备的公共性与系统重要性两个基本特征,进而提出了保护公共利益、防范系统性风险、保障金融服务持续供给与保障货币政策等银行处置制度的四大目标;(2)对不同语境、不同层次下的“银行处置”概念进行了系统梳理,有助于厘清对于这一概念的模糊认识,便于更为深入的问题讨论和制度构建;(3)提出、论证了银行处置程序的行政化特质,对处置机构应有的权力配制、处置方式选择应遵循的低成本、市场资源优先、保护竞争、风险分担、保护私人合法权益等原则进行了系统阐述;(4)梳理、分析了处置程序启动的资不抵债、无力清偿的标准以及监管性三类标准,归纳、总结了主要发达国家的处置程序启动的立法的共性及规律;(5)系统介绍并分析了限制性措施、市场化处置、利用公共资源处置等不同类型处置方法及相应制度,对各种处置类型下的不同处置方式进行了细致评析,并在必要之处提供了实证案例。
  • 作者简介:
    伏军,山东临沂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法学会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与投资仲裁研究基地”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华南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广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哈佛大学福布赖特访问学者(2013年)、德国马克斯—普郎克协会比较与国际私法所访问学者(2015年)、国际统一私法学会访问学者(2016年),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司法部、教育部、中国法学会、国家保密局多部课题,出版《境外间接上市法律制度研究》《公司投票代理权制度研究》《国际金融法》及《英美信用证案例选评》等专著,在《中国法学》《中外法学》《当代法学》《法学》《现代法学》《法学家》等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
  • 目录:
    目录 

    第一章银行及银行处置为何特殊 

    一、银行的核心功能 

    (一)银行的起源及概念 

    (二)银行的三大功能 

    二、公共性与系统重要性 

    (一)银行的公共性 

    (二)银行的系统重要性 

    三、银行处置的特殊性 

    (一)处置的概念及范围 

    (二)特殊的法律制度 

    (三)银行处置程序与普通破产程序的差异 

    第二章银行处置的制度目标与原则 

    一、对银行处置目标的考察 

    (一)保护公共利益 

    (二)防范系统性风险 

    (三)保障银行基本功能持续 

    (四)防止影响货币政策 

    (五)防止银行倒闭:被摒弃的目标 

    二、银行处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最低成本原则 

    (二)市场力量优先原则 

    (三)竞争保护原则 

    (四)风险承担原则 

    (五)保护私人正当权益原则 

    三、被废弃的原则:“太大不能倒” 

    (一)“太大不能倒”的传统假定 

    (二)被重视的成本 

    (三)《2010年多德—弗兰克法案》的选择 

    (四)金融稳定理事会及欧盟立法 

    四、新浮现的原则:控股股东责任加重原则 

    (一)在美国的提出与立法确立 

    (二)控股股东责任加重原则的正当性讨论 

    (三)中国继受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银行处置的行政化属性 

    一、行政化的处置程序 

    二、处置程序与清算程序:行政与司法的边界 

    三、处置程序的机构选择 

    四、处置机构的权力 

    (一)金融稳定理事会提出的权力范围 

    (二)欧盟《银行复苏与处置指引》提出的权力范围 

    (三)合同解除权 

    (四)临时中止权 

    第四章处置程序的启动及制衡 

    一、启动的三重标准 

    (一)无力清偿、资不抵债与监管性标准 

    (二)各国立法与国际准则 

    二、启动的权利性vs义务性 

    三、评估程序的重要性 

    四、启动程序的司法制衡 

    五、中国现行立法及存在问题 

    (一)《企业破产法》 

    (二)《商业银行法》 

    (三)《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第五章银行处置的类型、方式及选择 

    一、限制性措施:银行处置的前置措施 

    (一)欧盟“早期干预”措施 

    (二)美国“迅速矫正措施” 

    (三)德国“特别状态措施” 

    二、市场化处置方式 

    (一)合并与收购 

    (二)购买与承继 

    (三)资产剥离 

    (四)存款赔付 

    (五)债转股再融资 

    三、公共资源救助及制约 

    (一)公共资源救助的主要方式 

    (二)公共资源救助的负外部性 

    (三)对使用公共资源的限制 

    (四)公共资源救助措施的终止 

    第六章银行清算程序 

    一、清算程序的管辖 

    二、银行清算程序 

    三、银行清算的特殊安排 

    第七章跨境处置的困境与出路 

    一、跨境企业破产处置的一般规则 

    (一)“普遍性原则”vs “地域性原则” 

    (二)区域性跨境破产规则 

    (三)美国、德国跨境破产法律制度 

    二、银行跨境处置的困境与选择 

    (一)资产隔离与处置割裂状态 

    (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1992年《跨国银行处置清算报告》 

    (三)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2010年《跨境银行处置小组报告与建议》 

    (四)金融稳定理事会2011年《金融机构有效处置框架核心要求》 

    (五)欧盟《2014年银行复苏与处置指引》 

    (六)欧盟与美国《2017年框架合作协议》 

    第八章金融危机下的银行处置 

    一、一种更为特殊的情形 

    二、机构与法律选择 

    (一)危机遏制阶段 

    (二)银行重组阶段 

    (三)资产管理阶段 

    三、危机应对措施及终止 

    四、两类银行危机应对基金 

    (一)稳定基金 

    (二)重组基金 

    结语 

    附表 

    附表1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处置银行统计表(2000~2016年) 

    附表2美国First Cornerstone Bank处置方案公告(2016年) 

    附表3美国前十名银行控股公司及其子银行一览表(2012年) 

    附表4欧洲债转股处置银行案例一览表(2008~2012年) 

    附表5欧盟国家债务危机救助计划一览表(2008~2017年) 

    附表6欧洲各国银行处置与监管机构一览表(2017年)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危机银行处置:原理、制度与方法
危机与未来 : 美国工会组织的发展
格里·蔡森
危机银行处置:原理、制度与方法
危机领导力
高宇星 著;华夏智库 出品
危机银行处置:原理、制度与方法
危机中的希腊资本主义:以马克思主义视角分析
[希腊]斯塔夫罗斯·马夫鲁迪斯(Stavros Mavroudeas)主编 毛丹阳 译
危机银行处置:原理、制度与方法
危机决策的直觉优势效应:无注意视盲与内隐记忆的作用
石垠
危机银行处置:原理、制度与方法
危机领导力:带领团队走出艰难困境的7大原则
[美]约翰·麦克斯韦尔(John C. Maxwell) 著
危机银行处置:原理、制度与方法
危机理论和西班牙经济大衰退
(瑞士)胡安·巴勃罗·马泰奥·托梅著,李建利,张蓉译
危机银行处置:原理、制度与方法
危机环境下的领导力:沙克尔顿的领导艺术(第2版)(白金版)
[美]Dennis N.T. Perkins(丹尼斯·N.T.珀金斯;Margaret P.Holtman(玛格丽特·P.霍尔特曼;Jillian B.Murphy(吉利安·B.墨菲
危机银行处置:原理、制度与方法
危机与秩序:全球转型下的俄罗斯对外关系
冯绍雷 著
危机银行处置:原理、制度与方法
危机应对与策略
[美]凯斯·R.桑斯坦
危机银行处置:原理、制度与方法
危机销售:困难时期提振销售的55个方法
(美) 杰布·布朗特(Jeb Blount)著 ; 颉腾文化 出品
危机银行处置:原理、制度与方法
危机时代重思新闻业
[英]斯图尔特·艾伦(Stuart Allan) 著;胡特 译;张昱辰 校
危机银行处置:原理、制度与方法
危机中的重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现代阐释(杨耕文集)
杨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