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豪斯与中国设计艺术的关系研究

包豪斯与中国设计艺术的关系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作者
2009-06
ISBN: 9787562237730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页
字数: 20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艺术
15人买过
  • 本书作者深入包豪斯起源地——德国达姆施塔德(Darmstadt)和科隆媒体艺术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访问学习,收集到大量第一手资料。本书第一次以中国的视角重新理解包豪斯的历史功过,认为包豪斯的一切行为与观念都基于其主导思想“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它符合设计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又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产生契合。包豪斯在设计艺术教育上独特的“双师体系”、“工作室车间制度”、“包雾斯有限责任公司”等行为也可以得到最终解答,以技术功能、指示功能和暗示功能三重功能的区分,分别对应科技、艺术与人文等领域,任何设计意图与使用者的接受角度都在这三个层面体现出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如果能够达到契合,设计艺术品就能够被接受,反之则被排斥,从而形成“科技。艺术与人文的统一”,以艺书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统一的整体性观念。触发对未来基于网络和互动技术的新媒体艺术之美的发现与创造。 桂宇晖,1974年生,江西余江人,师从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组召集人张道一先生从事造物艺术理论的研究,2005年-2006年受国家教育部委派赴现代世界设计艺术起源地及包豪斯博物馆的最初地点——德国黑森林州达姆斯塔德进行“中德设计文化比较”研究,赴科隆媒体艺术大学从 绪言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主要论点与难点



     四、研究方法和途径



     五、本课题的研究范围



    第1章  包豪斯之核心观念——“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



     一、包豪斯之核心观念的产生



     二、包豪斯之核心观念的逐步完善



    第2章  包豪斯之核心观念的延续



     一、包豪斯之核心观念在三个地方的延续



     二、极为矛盾的评价



     三、对包豪斯的定位



    第3章包豪斯与中国设计艺术的历史渊源



      一、时间上的同步



      二、内容上的差距



    第4章包豪斯与中国设计艺术的契合



      一、社会经济契合基础



      二、社会文化契合基础



    第5章  包豪斯之核心观念在中国的发展



     一、发展包豪斯之核心观念的理论基础



      (一)功能溯源



      (二)技术功能、指示功能和暗示功能



     二、发展包豪斯之核心观念的学科基础



     三、包豪斯之核心观念在教育上的发展



      (一)传授方式的延续 



      (二)基础课程模式的发展



      (三)“双师体系”教育模式的发展



      (四)自然科学、艺术与人文社会学结合的设计艺术教育



    第6章从“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走向”科技、艺术与人文的统一”



     一、现代中国设计艺术的主体性特征



      (一)主体性的存在



      (二)主体性的内容



     二、信息科学与设计艺术结合的发展方向



      (一)信息社会与传统文化



      (二)设计艺术在信息社会的发展



    结论



    部分人名、译名、专业词名对照表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深入包豪斯起源地——德国达姆施塔德(Darmstadt)和科隆媒体艺术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访问学习,收集到大量第一手资料。本书第一次以中国的视角重新理解包豪斯的历史功过,认为包豪斯的一切行为与观念都基于其主导思想“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它符合设计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又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产生契合。包豪斯在设计艺术教育上独特的“双师体系”、“工作室车间制度”、“包雾斯有限责任公司”等行为也可以得到最终解答,以技术功能、指示功能和暗示功能三重功能的区分,分别对应科技、艺术与人文等领域,任何设计意图与使用者的接受角度都在这三个层面体现出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如果能够达到契合,设计艺术品就能够被接受,反之则被排斥,从而形成“科技。艺术与人文的统一”,以艺书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统一的整体性观念。触发对未来基于网络和互动技术的新媒体艺术之美的发现与创造。
  • 作者简介:
    桂宇晖,1974年生,江西余江人,师从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组召集人张道一先生从事造物艺术理论的研究,2005年-2006年受国家教育部委派赴现代世界设计艺术起源地及包豪斯博物馆的最初地点——德国黑森林州达姆斯塔德进行“中德设计文化比较”研究,赴科隆媒体艺术大学从
  • 目录:
    绪言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主要论点与难点



     四、研究方法和途径



     五、本课题的研究范围



    第1章  包豪斯之核心观念——“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



     一、包豪斯之核心观念的产生



     二、包豪斯之核心观念的逐步完善



    第2章  包豪斯之核心观念的延续



     一、包豪斯之核心观念在三个地方的延续



     二、极为矛盾的评价



     三、对包豪斯的定位



    第3章包豪斯与中国设计艺术的历史渊源



      一、时间上的同步



      二、内容上的差距



    第4章包豪斯与中国设计艺术的契合



      一、社会经济契合基础



      二、社会文化契合基础



    第5章  包豪斯之核心观念在中国的发展



     一、发展包豪斯之核心观念的理论基础



      (一)功能溯源



      (二)技术功能、指示功能和暗示功能



     二、发展包豪斯之核心观念的学科基础



     三、包豪斯之核心观念在教育上的发展



      (一)传授方式的延续 



      (二)基础课程模式的发展



      (三)“双师体系”教育模式的发展



      (四)自然科学、艺术与人文社会学结合的设计艺术教育



    第6章从“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走向”科技、艺术与人文的统一”



     一、现代中国设计艺术的主体性特征



      (一)主体性的存在



      (二)主体性的内容



     二、信息科学与设计艺术结合的发展方向



      (一)信息社会与传统文化



      (二)设计艺术在信息社会的发展



    结论



    部分人名、译名、专业词名对照表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包豪斯与中国设计艺术的关系研究
包豪斯ABC:极简风格的原点
[美]艾伦·路普顿 【美】J.亚伯特·米勒
包豪斯与中国设计艺术的关系研究
包豪斯-现代工业设计运动的摇篮
日·利光功
包豪斯与中国设计艺术的关系研究
包豪斯百年故事:色彩、原料、几何元素
[英]弗朗西斯·安布勒 著
包豪斯与中国设计艺术的关系研究
包豪斯工坊新作品
[匈牙利]拉兹洛·莫霍利-纳吉 著;蒋煜恒 译;[德]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包豪斯与中国设计艺术的关系研究
包豪斯悖论:先锋派的临界点
周诗岩 著
包豪斯与中国设计艺术的关系研究
包豪斯 1919-1933(引进版权)
[德]包豪斯档案馆、[德]玛格达莱娜、德罗斯特 著
包豪斯与中国设计艺术的关系研究
包豪斯剧场
法尔卡斯·莫尔纳 著;奥斯卡·施莱默、拉兹洛·莫霍利-纳吉、徐佳利 译
包豪斯与中国设计艺术的关系研究
包豪斯冲突,1919—2009:争论与别体
[德]菲利普·奥斯瓦尔特
包豪斯与中国设计艺术的关系研究
包豪斯舞台
[德]奥斯卡·施莱默(Oskar Schlemmer) 著;张耀 译
包豪斯与中国设计艺术的关系研究
包豪斯抽象形式观念与中国建筑教育
张轶伟
包豪斯与中国设计艺术的关系研究
包豪斯剧场
奥斯卡·施莱默 著
包豪斯与中国设计艺术的关系研究
包豪斯理想:过去与现在
[美]威廉姆·斯莫克(William Smock)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包豪斯与中国设计艺术的关系研究
游戏设计原理
桂宇晖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