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有机融合:理念与机理研究

两化有机融合:理念与机理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 ,
2017-11
版次: 1
ISBN: 9787568249966
定价: 5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07页
字数: 15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经济
1人买过
  •   《两化有机融合:理念与机理研究》内容分为5章。第1章阐述新理念,包括两化有机融合提出的背景、两化有机融合的内涵和实现路径、两化有机融合的战略意义和政府的推进作用。第2章主要介绍新技术,从新技术与两化有机融合关系开始,分别介绍信息主导型技术和工业主导型技术,以及探索新技术促进两化有机融合的对策思路。第3章探讨新要素,包括新要素的出现、新要素对生产管理影响的作用机理和新要素促进两化有机融合的对策思路。第4章论述新模式,主要集中在新生产模式的形成、有机生产模式内涵与运作机理、新生产模式促进两化有机融合的特征及对策思路。在第5章中,我们综合以上所述,梳理新业态,介绍若干模块新业态,包含信息服务类新业态、平台类新业态、企业创新型新业态和价值链变革型新业态。希望通过这5个部分的内容,全面呈现两化有机融合的整个过程。   张瑜,北京理工大学两化融合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主要从事两化融合、科研管理方面的组织管理和研究工作。
      
      刘平青,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两化融合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管理与经济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两化融合与沟通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张丽红,博士,管理与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导,主要从事生产运作管理、两化融合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艾凤义,博士,管理与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导,主要从事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两化融化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王刚波,博士,管理与经济学院讲师、硕导,主要从事公共政策、两化融合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第一章 新理念研究
    1.1 两化有机融合提出的背景
    1.1.1 我国两化融合发展历程:从融合到深度融合
    1.1.2 解决我国两化的突出问题,迫切需要更新发展理念
    1.1.3 抢占未来国际竞争制高点,必须不断提升融合水平
    1.2 两化有机融合的内涵和实现路径
    1.2.1 两化有机融合的内涵
    1.2.2 两化有机融合的实现路径
    1.3 两化有机融合的战略意义与政府的推进作用
    1.3.1 两化有机融合的战略意义
    1.3.2 政府在推进两化有机融合过程中的作用

    第二章 新技术研究
    2.1 新技术与两化融合
    2.1.1 信息技术发展历程
    2.1.2 新技术与两化有机融合的关系
    2.2 信息主导型技术
    2.2.1 移动互联
    2.2.2 工业大数据
    2.2.3 集成电路
    2.3 工业主导型技术
    2.3.1 3D打印技术
    2.3.2 人工智能
    2.4 新技术促进两化有机融合的对策思路

    第三章 新要素研究
    3.1 新要素的出现
    3.1.1 产生的背景
    3.1.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新要素的产生
    3.1.3 大数据成为新要素
    3.1.4 大数据创造价值的作用机理
    3.1.5 新要素与两化有机融合的关系
    3.2 新要素对生产管理影响的作用机理
    3.2.1 改变投入
    3.2.2 改变生产要素与消费者分离的生产方式
    3.2.3 颠覆传统生产组织方式,推动制造业全面转型升级
    3.3 新要素促进两化有机融合的对策思路
    3.3.1 大数据应用中面临的挑战
    3.3.2 大数据促进两化有机融合的对策

    第四章 新模式研究
    4.1 新生产模式的形成
    4.1.1 生产模式的演进
    4.1.2 信息技术推动生产模式发展
    4.1.3 新生产模式的特征
    4.1.4 新生产模式与两化有机融合的关系
    4.2 有机生产模式内涵与运作机理
    4.2.1 生产供应视角——网络化协同制造模式
    4.2.2 需求视角——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
    4.2.3 产出延展性视角——服务型制造生产模式
    4.2.4 企业组织视角——众包社会化生产模式
    4.2.5 资源组织视角——虚拟制造资源生产模式
    4.2.6 生产过程组织视角——智能制造
    4.3 新生产模式促进两化有机融合的特征及对策思路
    4.3.1 产品设计呈现数字化、虚拟化、网络化特征及对策思路
    4.3.2 产品研发异地化、协同化、全球化及对策思路
    4.3.3 生产制造过程节能化、绿色化、智能化及对策思路
    4.3.4 生产组织定制化、专业化、社会化及对策思路
    4.3.5 生产商业模式呈现多样化、创新化、服务化特征及对策思路

    第五章 新业态研究
    5.1 新业态概述
    5.1.1 新业态含义、特征和意义
    5.1.2 新业态产生机理
    5.1.3 新业态与两化有机融合的关系
    5.2 信息服务类新业态
    5.2.1 新业态产生机理
    5.2.2 案例分析
    5.2.3 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
    5.3 平台类新业态
    5.3.1 业态产生机理
    5.3.2 案例分析
    5.3.3 业态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
    5.4 企业创新型新业态
    5.4.1 业态产生机理
    5.4.2 案例分析
    5.4.3 业态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
    5.5 价值链变革型新业态
    5.5.1 业态产生机理
    5.5.2 案例分析
    5.5.3 业态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两化有机融合:理念与机理研究》内容分为5章。第1章阐述新理念,包括两化有机融合提出的背景、两化有机融合的内涵和实现路径、两化有机融合的战略意义和政府的推进作用。第2章主要介绍新技术,从新技术与两化有机融合关系开始,分别介绍信息主导型技术和工业主导型技术,以及探索新技术促进两化有机融合的对策思路。第3章探讨新要素,包括新要素的出现、新要素对生产管理影响的作用机理和新要素促进两化有机融合的对策思路。第4章论述新模式,主要集中在新生产模式的形成、有机生产模式内涵与运作机理、新生产模式促进两化有机融合的特征及对策思路。在第5章中,我们综合以上所述,梳理新业态,介绍若干模块新业态,包含信息服务类新业态、平台类新业态、企业创新型新业态和价值链变革型新业态。希望通过这5个部分的内容,全面呈现两化有机融合的整个过程。
  • 作者简介:
      张瑜,北京理工大学两化融合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主要从事两化融合、科研管理方面的组织管理和研究工作。
      
      刘平青,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两化融合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管理与经济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两化融合与沟通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张丽红,博士,管理与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导,主要从事生产运作管理、两化融合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艾凤义,博士,管理与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导,主要从事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两化融化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王刚波,博士,管理与经济学院讲师、硕导,主要从事公共政策、两化融合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 目录:
    第一章 新理念研究
    1.1 两化有机融合提出的背景
    1.1.1 我国两化融合发展历程:从融合到深度融合
    1.1.2 解决我国两化的突出问题,迫切需要更新发展理念
    1.1.3 抢占未来国际竞争制高点,必须不断提升融合水平
    1.2 两化有机融合的内涵和实现路径
    1.2.1 两化有机融合的内涵
    1.2.2 两化有机融合的实现路径
    1.3 两化有机融合的战略意义与政府的推进作用
    1.3.1 两化有机融合的战略意义
    1.3.2 政府在推进两化有机融合过程中的作用

    第二章 新技术研究
    2.1 新技术与两化融合
    2.1.1 信息技术发展历程
    2.1.2 新技术与两化有机融合的关系
    2.2 信息主导型技术
    2.2.1 移动互联
    2.2.2 工业大数据
    2.2.3 集成电路
    2.3 工业主导型技术
    2.3.1 3D打印技术
    2.3.2 人工智能
    2.4 新技术促进两化有机融合的对策思路

    第三章 新要素研究
    3.1 新要素的出现
    3.1.1 产生的背景
    3.1.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新要素的产生
    3.1.3 大数据成为新要素
    3.1.4 大数据创造价值的作用机理
    3.1.5 新要素与两化有机融合的关系
    3.2 新要素对生产管理影响的作用机理
    3.2.1 改变投入
    3.2.2 改变生产要素与消费者分离的生产方式
    3.2.3 颠覆传统生产组织方式,推动制造业全面转型升级
    3.3 新要素促进两化有机融合的对策思路
    3.3.1 大数据应用中面临的挑战
    3.3.2 大数据促进两化有机融合的对策

    第四章 新模式研究
    4.1 新生产模式的形成
    4.1.1 生产模式的演进
    4.1.2 信息技术推动生产模式发展
    4.1.3 新生产模式的特征
    4.1.4 新生产模式与两化有机融合的关系
    4.2 有机生产模式内涵与运作机理
    4.2.1 生产供应视角——网络化协同制造模式
    4.2.2 需求视角——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
    4.2.3 产出延展性视角——服务型制造生产模式
    4.2.4 企业组织视角——众包社会化生产模式
    4.2.5 资源组织视角——虚拟制造资源生产模式
    4.2.6 生产过程组织视角——智能制造
    4.3 新生产模式促进两化有机融合的特征及对策思路
    4.3.1 产品设计呈现数字化、虚拟化、网络化特征及对策思路
    4.3.2 产品研发异地化、协同化、全球化及对策思路
    4.3.3 生产制造过程节能化、绿色化、智能化及对策思路
    4.3.4 生产组织定制化、专业化、社会化及对策思路
    4.3.5 生产商业模式呈现多样化、创新化、服务化特征及对策思路

    第五章 新业态研究
    5.1 新业态概述
    5.1.1 新业态含义、特征和意义
    5.1.2 新业态产生机理
    5.1.3 新业态与两化有机融合的关系
    5.2 信息服务类新业态
    5.2.1 新业态产生机理
    5.2.2 案例分析
    5.2.3 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
    5.3 平台类新业态
    5.3.1 业态产生机理
    5.3.2 案例分析
    5.3.3 业态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
    5.4 企业创新型新业态
    5.4.1 业态产生机理
    5.4.2 案例分析
    5.4.3 业态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
    5.5 价值链变革型新业态
    5.5.1 业态产生机理
    5.5.2 案例分析
    5.5.3 业态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两化有机融合:理念与机理研究
海南岛豆科植物资源种子图鉴
张瑜、黄冬芬 编
两化有机融合:理念与机理研究
农业农村发展案例研究
张瑜、曾雅、洪霞 著
两化有机融合:理念与机理研究
同济博士论丛——脉冲系统的分析与综合
张瑜、孙继涛 著
两化有机融合:理念与机理研究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习题集
张瑜、努尔古丽·艾力、李新鹏、康婷 著
两化有机融合:理念与机理研究
小小口袋书看图识数
张瑜、杨芳 编
两化有机融合:理念与机理研究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高等院校信息技术规划教材
张瑜、夏永祥、傅佳 著
两化有机融合:理念与机理研究
土司制度与边疆社会
张瑜、邹建达、李春荣 编
两化有机融合:理念与机理研究
汽车文化/汽车类专业素质拓展系列教材
张瑜、谈黎虹 编
两化有机融合:理念与机理研究
统计学原理与应用
张瑜、牟晓云 著
两化有机融合:理念与机理研究
中等职业教育系列教材:计算机绘图(AutoCAD 2006)实训教程
张瑜、张娜 编
两化有机融合:理念与机理研究
地掷球
张瑜、张妍昕 编
两化有机融合:理念与机理研究
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教程(第2版)/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教材精选
张瑜、赵卓群、孙浚隆 著;赵祖荫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