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就月将:十五至十六世纪的中国法哲学

日就月将:十五至十六世纪的中国法哲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2017-02
ISBN: 9787519705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其他
页数: 195页
分类: 哲学心理学
36人买过
  • 本书勾勒了公元十五至十六世纪中国法哲学的轮廓。明代自建立至万历前期的二百余年间,中国士人在理学的传统内对于一些zui为根本的法哲学问题进行了日趋深入的思考和辨析,遗留下丰富而雅致的百千篇章,是我们民族和文明固有的思想宝藏。本书原则上按照生卒顺序,选取了曹端、薛瑄、吴与弼、陈献章、胡居仁、湛若水、王守仁、罗钦顺、王廷相、王畿、罗洪先、罗汝芳等十二位人物作个案研究,以期展现这一历史段落zui为重要的法哲学思想。 自序
    绪论
    一曹端
    二薛瑄
    三吴与弼
    四陈献章
    五胡居仁
    六湛若水
    七王守仁
    八罗钦顺
    九王廷相
    十王畿
    十一罗洪先
    十二罗汝芳
    索引
  • 内容简介:
    本书勾勒了公元十五至十六世纪中国法哲学的轮廓。明代自建立至万历前期的二百余年间,中国士人在理学的传统内对于一些zui为根本的法哲学问题进行了日趋深入的思考和辨析,遗留下丰富而雅致的百千篇章,是我们民族和文明固有的思想宝藏。本书原则上按照生卒顺序,选取了曹端、薛瑄、吴与弼、陈献章、胡居仁、湛若水、王守仁、罗钦顺、王廷相、王畿、罗洪先、罗汝芳等十二位人物作个案研究,以期展现这一历史段落zui为重要的法哲学思想。
  • 目录:
    自序
    绪论
    一曹端
    二薛瑄
    三吴与弼
    四陈献章
    五胡居仁
    六湛若水
    七王守仁
    八罗钦顺
    九王廷相
    十王畿
    十一罗洪先
    十二罗汝芳
    索引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日就月将:十五至十六世纪的中国法哲学
日就月将: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青年学者访谈录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