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解码模型破解重点难点:高中数学 数列

考点解码模型破解重点难点:高中数学 数列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主编
2005-06
版次: 1
ISBN: 9787538349726
定价: 9.5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87页
字数: 220千字
1人买过
  • 《考点解码——模型破解重点难点》丛书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融通各种版本教材的知识体系,立足初、高中课程和中、高考的实际,按专题编写而成。包括初、高中数、理、化三个学科共计二十八册。
      
      
      模型是一个人们非常熟悉的概念。如儿童玩具是实物的模型,机器人是模拟人的模型,长方形的面积的公式S=ab是数学模型,等等。
      
      
      本书的模型是什么?简单的说,可以看成是公式。从中学生学习的实际来讲,将知识点建立成简捷、科学的模型(公式),对于归纳、记忆知识点和解题具有重要作用。
      
      
      本丛书立足初、高中课程和中、高考的实际,把初、高中数、理、化模型体系,便于记忆,便于应用,对于破解知识体系的重点,难点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
      
      
      从生活走进数学,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生活走过化学,将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中去,进行探究性学习,解决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中、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本丛书每个专题单设一讲,通过讲解、举例、练习,专门阐述利用模型解决生产、生活实际总是的方法和技巧,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建模”思想。
      
      
      先锋专题,建模解题,精彩纷呈! 第一讲 数列的概念

     1.1 数列的通项公式

     1.2 数列的前N项和

     1.3 通项与前N项和的关系

     1.4 数列的递推公式

     1.5 数列与函数的对应关系

    第二讲 等差数列

     2.1 等差数列的定义

     2.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3 等差数的中项公式

     2.4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1)

     2.5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2)

     2.6 补充公式

     2.7 补充公式

     2.8 补充公式

    第三讲 等比数列

     3.1 等比数列的定义

     3.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3.3 等比数列的中项公式

     3.4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工

     3.5 补充公式

    第四讲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联系

     4.1 定义与定义的联系

     4.2 通项与通项的联系

     4.3 和与和的联系

     4.4 通项与和的联系

    第五讲 数列的典范结论

     5.1 求差法

     5.2 求比法

     5.3 数列的一阶特征方程

     5.4 数列的二阶特征方程

    第六讲 数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6.1 创新型应用题

     6.2 探究型应用题

    复习参考题

    答案与提示
  • 内容简介:
    《考点解码——模型破解重点难点》丛书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融通各种版本教材的知识体系,立足初、高中课程和中、高考的实际,按专题编写而成。包括初、高中数、理、化三个学科共计二十八册。
      
      
      模型是一个人们非常熟悉的概念。如儿童玩具是实物的模型,机器人是模拟人的模型,长方形的面积的公式S=ab是数学模型,等等。
      
      
      本书的模型是什么?简单的说,可以看成是公式。从中学生学习的实际来讲,将知识点建立成简捷、科学的模型(公式),对于归纳、记忆知识点和解题具有重要作用。
      
      
      本丛书立足初、高中课程和中、高考的实际,把初、高中数、理、化模型体系,便于记忆,便于应用,对于破解知识体系的重点,难点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
      
      
      从生活走进数学,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生活走过化学,将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中去,进行探究性学习,解决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中、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本丛书每个专题单设一讲,通过讲解、举例、练习,专门阐述利用模型解决生产、生活实际总是的方法和技巧,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建模”思想。
      
      
      先锋专题,建模解题,精彩纷呈!
  • 目录:
    第一讲 数列的概念

     1.1 数列的通项公式

     1.2 数列的前N项和

     1.3 通项与前N项和的关系

     1.4 数列的递推公式

     1.5 数列与函数的对应关系

    第二讲 等差数列

     2.1 等差数列的定义

     2.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3 等差数的中项公式

     2.4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1)

     2.5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2)

     2.6 补充公式

     2.7 补充公式

     2.8 补充公式

    第三讲 等比数列

     3.1 等比数列的定义

     3.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3.3 等比数列的中项公式

     3.4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工

     3.5 补充公式

    第四讲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联系

     4.1 定义与定义的联系

     4.2 通项与通项的联系

     4.3 和与和的联系

     4.4 通项与和的联系

    第五讲 数列的典范结论

     5.1 求差法

     5.2 求比法

     5.3 数列的一阶特征方程

     5.4 数列的二阶特征方程

    第六讲 数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6.1 创新型应用题

     6.2 探究型应用题

    复习参考题

    答案与提示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