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套装上下册)/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原典阅读系列教材

中国现代文学史(套装上下册)/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原典阅读系列教材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7-06
版次: 1
ISBN: 9787303203444
定价: 5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583页
字数: 73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21人买过
  •   《中国现代文学史(套装上下册)/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原典阅读系列教材》是一部具有自觉学术追求和学术品格的现代文学史教材,它的学术独创性表现在:
      从甲午战争后扬起现代风帆的“前五四的现代热身”到五四文学多元混杂的现代,从“一元超现代”的一统天下到僵化解体,《中国现代文学史(套装上下册)/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原典阅读系列教材》构建了中国文学一个更为完整的“现代”,这是文学分期的创新。
      《中国现代文学史(套装上下册)/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原典阅读系列教材》创造性地使用了“戊戌文学革命”、“拟古的现代性”与“一元超现代”等学术语汇,这是文学观念的创新。
      《中国现代文学史(套装上下册)/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原典阅读系列教材》在充分考虑到社会对文学的影响的前提下,关注文学自身的流变,探究中国现代文学对外国文学的接受、对传统文学的继承,考察现代文学自身的发展脉络,以及新旧文学消长造成的动态发展结构,这是文学史观念的创新。
      《中国现代文学史(套装上下册)/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原典阅读系列教材》对相当数量的作家作品进行了以公正为追求的价值重估,对一些被忽视的名作进行了价值发现,这是文本细读的创新。   高旭东,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人文杰出学者特聘教授,河北大学跨学科与跨文化研究院教授,日本城西大学客座教授。在国内外报刊发表论文268篇,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等出版《生命之树与知识之树》《鲁迅与英国文学》《走向21世纪的鲁迅》《比较文学与20世纪中国文学》《中西文学与哲学宗教》《梁实秋:在古典与浪漫之间》《跨文化的文学对话:中西比较文学与诗学新论》《高旭东讲鲁迅》《中西比较文化讲稿》《跨文化视野中的鲁迅》等专著19部。 前言
    第一章 前“五四”的现代热身(1894-1916)
    第一节 梁启超、黄遵宪与戊戌文学革命
    一、梁启超的文学革命及其文学成就
    二、黄遵宪的文学革命及其新体诗创作
    第二节 翻译对中国文学走向现代的贡献
    一、严复的文化翻译
    二、林纾的文学翻译及其对文学走向现代的贡献
    第三节 新型小说及谴责小说
    一、怎样理解“谴责小说”的概念
    二、李伯元与《官场现形记》
    三、吴趼人的小说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第四节 《老残游记》与《孽海花》
    一、为什么《老残游记》与《孽海花》不能归入“谴责小说”
    二、刘鹗与《老残游记》
    三、曾朴与《孽海花》
    第五节 维新派的新体诗
    一、更搜欧亚造新声:康有为与谭嗣同的诗
    二、丘逢甲、夏曾佑与蒋智由的新体诗
    第六节 新体诗文对革命派的影响
    一、陈天华与邹容:白话诗文与文白杂糅
    二、雄风飞扬:秋瑾与马君武的诗歌
    第七节 拟古的现代性:从章 太炎到苏曼殊
    一、童太炎:拟吉的现代性之祖师
    二、复古:南社诗人与周氏兄弟的背反
    三、苏曼殊诗歌与小说:拟古的现代性之文学典范

    第二章 走向现代的五四文学(1917-1927)
    第一节 《新青年》与北大: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
    第二节 伦理革命、审美革命与五四文学的精神
    第三节 胡适、刘半农及早期的白话新诗
    一、胡适的《尝试集》与刘半农的《扬鞭集》
    二、周作人、俞平伯、康白情、刘大白的新诗
    三、早期新诗不像诗的原因
    第四节 王统照、冰心、朱自清等文学研究会作家的创作
    一、茅盾客观写实的理论倡导与文学研究会创作的矛盾
    二、王统照的小说
    三、冰心的诗歌与小说
    四、朱自清的诗歌与散文
    五、庐隐的小说
    六、鲁彦、王任叔等人的乡土文学
    第五节 叶圣陶、许地山的小说与李金发等人的诗歌
    一、叶圣陶的小说特色
    二、许地山的小说与散文
    三、李金发、梁宗岱与刘延陵等人的诗歌
    四、孙假工等外围作家及文研会不以现实主义为主导的原因
    第六节 郭沫若与创造社流派的其他诗人
    一、女神之光烛照诗坛:郭沫若的生平及新诗
    二、宗白华、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的诗歌
    第七节 郁达夫与创造社流派的其他小说家
    一、郁达夫的小说
    二、郭沫若、张资平等人的小说
    第八节 闻一多及新月派的诗歌与小说
    一、新月:白话文学的英美派
    二、闻一多的新诗理论与创作
    三、徐志摩的浪漫诗歌
    四、在闻一多与徐志摩之间:朱湘的诗歌
    五、梁实秋与饶孟侃等其他新月派诗人
    六、杨振声的《玉君》与其他新月派小说
    第九节 其他文学社团的创作
    一、湖畔诗社的诗歌
    二、浅草-沉钟社与冯至的诗歌
    三、陈翔鹤、陈炜谟、林如稷等浅草-沉钟社作家的小说
    四、语丝社:周作人的散文与废名、许钦文的小说
    五、狂飙、莽原、未名与高长虹、向培良、台静农
    第十节 欧阳予倩、田汉与现代戏剧的发生
    一、五四戏剧革命:话剧运动与戏曲的现代转型
    二、欧阳予倩、洪深、田汉、丁西林等人的剧作

    第三章 鲁迅(1881-1936)
    第一节 鲁迅的生平、思想发展与创作道路
    一、传统大家庭的宠儿与家道中衰的困顿
    二、南京求学与赴日留学:被冷落的先知
    三、从杭州、绍兴、南京到北京:革命与沉沦
    四、北京:从坟头上呐喊到荒原中彷徨
    五、上海十年:左翼斗士及其复杂性
    第二节 鲁迅的小说创作
    一、鲁迅小说的恶魔风骨与文化意蕴
    二、鲁迅小说的艺术选择与文体创新
    第三节 鲁迅的诗歌与杂文
    一、旧诗:根底深厚,影响深远
    二、散文诗《野革》:现代汉语表现力的极致
    三、杂文:发议论与纯文学杂糅的独创文体

    第四章 左翼文学的兴起与新的文坛格局(1927-1937)
    第一节 革命文学的论争与文坛主流的“左”转
    第二节 左翼作家的浪漫与写实
    一、左翼作家群像扫描:蒋光慈、洪灵菲、殷夫、阳翰笙、叶紫等
    二、丁玲:从体味个人苦闷到正视人民苦难
    三、柔石、沙汀与艾芜的小说
    四、洪深、田汉与夏衍的剧作
    第三节 茅盾:从象征抒情到社会写实
    一、生平与创作
    二、《蚀》与《虹》:写实中的象征与抒情
    三、《子夜》与农村三部曲:左翼社会写实的最佳小说
    第四节 郁达夫、叶圣陶、许地山、王统照等人的小说创作
    一、郁达夫的《迟桂花》与《出奔》
    二、叶圣陶的《倪焕之》与许地山的《春桃》
    三、王统照及其《山雨》
    第五节 老舍:古老中国力透纸背的抒写
    一、生平与创作
    二、旅英三长篇:《老张的哲学》《赵子日》与《二马》
    三、泉城三长篇:《大明湖》《猫城记》与《离婚》
    四、个人的成长与奋斗:《牛天赐传》与《骆驼祥子》
    第六节 沈从文:都市里的边城作家
    一、生平与创作
    二、沈从文小说的艺术风格及其文学史承传
    三、沈从文的短篇小说
    四、《边城》等中长篇小说
    第七节 青春与爱欲:巴金与施蛰存等人的小说创作
    一、巴金的生平及其中长篇小说《雾》与《家》
    二、施蛰存:性爱描写的现代深度
    三、刘呐鸥与穆时英的现代派小说
    第八节 李劫人与吴组缃的写实小说
    一、李劫人的小说创作及《死水微澜》
    二、吴组缃的中短篇小说创作
    第九节 张天翼小说及其讽刺艺术
    一、张天翼的生平创作及其被忽视的原因
    二、张天翼的短篇小说及讽刺艺术
    第十节 萧红与萧军:来自东北的文坛双星
    一、萧红的生平及《生死场》
    二、个性比其小说更生动的萧军
    第十一节 端木蕻良:以华彩之笔构建独特的艺术世界
    一、端木蕻良的生平与创作
    二、《科尔沁旗草原》:风格独特的长篇巨著
    三、端木蕻良的短篇小说
    第十二节 诗歌:从浪漫派到现代派与乡土派
    一、后期新月派:徐志摩、林徽因、陈梦家与邵洵美
    二、戴望舒:致力于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象征诗人
    三、卞之琳、李广田与何其芳的诗歌与散文
    四、乡土诗人:臧克家的诗艺特征
    第十三节 艾青:现代新诗的高峰
    一、艾青的生平与创作
    二、太阳诗人:啼叫黎明的雄鸡与呼唤光明的使者
    三、艾青诗歌的艺术成就
    第十四节 曹禺:现代话剧艺术的高峰
    一、曹禺的生平与创作
    二、《雷雨》:古典悲剧的深刻烙印及现代表现
    三、《日出》《原野》《北京人》与《家》

    第五章 从全面抗战爆发到大陆统一的文学(1937-1949)
    第一节 从全面抗战爆发到大陆统一的文学流变轨迹
    第二节 走过抗战的资深作家与诗人(一)
    一、老舍的抗战小说与《四世同堂》
    二、林语堂的著述与《京华烟云》
    三、张恨水:鸳鸯蝴蝶派在抗战中的蜕变
    四、冯至:从《北游》到十四行诗
    第三节 走过抗战的资深作家与诗人(二)
    一、茅盾的抗战小说、《腐蚀》与《霜叶红似二月花》
    二、萧红及其《呼兰河传》:在幽婉的思乡恋曲中正视残酷
    三、芦焚的短篇小说与中篇《无望村的馆主》、长篇《结婚》
    四、沙汀的小说与田间的诗歌
    第四节 巴金的《秋》《憩园》与《寒夜》
    一、激流三部曲的《春》与《秋》
    二、《憩园》与《第四病室》
    三、《寒夜》:人性冲突的幽怨哀歌
    第五节 七月派的理论与创作
    一、七月派的形成、特征与胡风的理论
    二、诗星闪耀:绿原、鲁藜、彭燕郊、曾卓、牛汉等
    三、丘东平等人的七月派小说
    第六节 路翎:长篇小说的艺术大师
    一、路翎的生平、创作及文学定位
    二、中篇小说中的郭素娥与罗大斗
    三、长篇巨著《财主底儿女们》
    四、长篇杰作《燃烧的荒地》
    第七节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徐讦、无名氏的作品
    一、张爱玲的生平、创作与《金锁记》
    二、徐讦与无名氏的作品
    第八节 钱锤书的旧体诗与小说
    一、钱锺书的生平与创作
    二、清华传统、旧体诗与钱锺书的独特风格
    三、钱锺书小说的“围城”主题及其艺术表现
    第九节 九叶派与穆旦的诗歌
    一、现实、象征与玄学的结合:辛笛、郑敏等九叶派诗人群像扫描
    二、穆旦:“新诗现代化的旗手”
    第十节 从抗战爆发到内战结束的其他作家与诗人
    一、王西彦、姚雪垠与林庚、袁水拍等人的作品
    二、陈铨、梁实秋与汪曾祺等:战国策派及与抗战无关的作品
    第十一节 战火中戏剧与历史剧的兴盛
    一、夏衍的《法西斯细菌》与宋之的、吴祖光等人的剧作
    二、抗战期间历史剧的兴盛与郭沫若的历史剧
    第十二节 陈白尘与《升官图》
    一、陈白尘的生平与创作
    二、喜剧杰作《升官图》

    第六章 一元超现代的确立(1942-1949)
    第一节 赵树理与孙犁的短篇小说
    一、赵树理的生平与《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二、孙犁及其炮火硝烟中的诗意小说
    第二节 丁玲与周立波等人的小说
    一、丁玲的短篇小说与《太阳照在桑千河上》
    二、周立波及其《暴风骤雨》
    第三节 光未然与李季等人的诗歌与歌剧《白毛女》
    一、光未然的《黄河大合唱》与柯仲平等诗人的诗歌
    二、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与阮章竞等人的诗
    三、歌剧《白毛女》及其由来与改编
    第四节 毛泽东的诗词
    结语:“一元超现代模式”从一统天下到僵化解体
    译名对照表
  •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文学史(套装上下册)/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原典阅读系列教材》是一部具有自觉学术追求和学术品格的现代文学史教材,它的学术独创性表现在:
      从甲午战争后扬起现代风帆的“前五四的现代热身”到五四文学多元混杂的现代,从“一元超现代”的一统天下到僵化解体,《中国现代文学史(套装上下册)/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原典阅读系列教材》构建了中国文学一个更为完整的“现代”,这是文学分期的创新。
      《中国现代文学史(套装上下册)/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原典阅读系列教材》创造性地使用了“戊戌文学革命”、“拟古的现代性”与“一元超现代”等学术语汇,这是文学观念的创新。
      《中国现代文学史(套装上下册)/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原典阅读系列教材》在充分考虑到社会对文学的影响的前提下,关注文学自身的流变,探究中国现代文学对外国文学的接受、对传统文学的继承,考察现代文学自身的发展脉络,以及新旧文学消长造成的动态发展结构,这是文学史观念的创新。
      《中国现代文学史(套装上下册)/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原典阅读系列教材》对相当数量的作家作品进行了以公正为追求的价值重估,对一些被忽视的名作进行了价值发现,这是文本细读的创新。
  • 作者简介:
      高旭东,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人文杰出学者特聘教授,河北大学跨学科与跨文化研究院教授,日本城西大学客座教授。在国内外报刊发表论文268篇,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等出版《生命之树与知识之树》《鲁迅与英国文学》《走向21世纪的鲁迅》《比较文学与20世纪中国文学》《中西文学与哲学宗教》《梁实秋:在古典与浪漫之间》《跨文化的文学对话:中西比较文学与诗学新论》《高旭东讲鲁迅》《中西比较文化讲稿》《跨文化视野中的鲁迅》等专著19部。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前“五四”的现代热身(1894-1916)
    第一节 梁启超、黄遵宪与戊戌文学革命
    一、梁启超的文学革命及其文学成就
    二、黄遵宪的文学革命及其新体诗创作
    第二节 翻译对中国文学走向现代的贡献
    一、严复的文化翻译
    二、林纾的文学翻译及其对文学走向现代的贡献
    第三节 新型小说及谴责小说
    一、怎样理解“谴责小说”的概念
    二、李伯元与《官场现形记》
    三、吴趼人的小说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第四节 《老残游记》与《孽海花》
    一、为什么《老残游记》与《孽海花》不能归入“谴责小说”
    二、刘鹗与《老残游记》
    三、曾朴与《孽海花》
    第五节 维新派的新体诗
    一、更搜欧亚造新声:康有为与谭嗣同的诗
    二、丘逢甲、夏曾佑与蒋智由的新体诗
    第六节 新体诗文对革命派的影响
    一、陈天华与邹容:白话诗文与文白杂糅
    二、雄风飞扬:秋瑾与马君武的诗歌
    第七节 拟古的现代性:从章 太炎到苏曼殊
    一、童太炎:拟吉的现代性之祖师
    二、复古:南社诗人与周氏兄弟的背反
    三、苏曼殊诗歌与小说:拟古的现代性之文学典范

    第二章 走向现代的五四文学(1917-1927)
    第一节 《新青年》与北大: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
    第二节 伦理革命、审美革命与五四文学的精神
    第三节 胡适、刘半农及早期的白话新诗
    一、胡适的《尝试集》与刘半农的《扬鞭集》
    二、周作人、俞平伯、康白情、刘大白的新诗
    三、早期新诗不像诗的原因
    第四节 王统照、冰心、朱自清等文学研究会作家的创作
    一、茅盾客观写实的理论倡导与文学研究会创作的矛盾
    二、王统照的小说
    三、冰心的诗歌与小说
    四、朱自清的诗歌与散文
    五、庐隐的小说
    六、鲁彦、王任叔等人的乡土文学
    第五节 叶圣陶、许地山的小说与李金发等人的诗歌
    一、叶圣陶的小说特色
    二、许地山的小说与散文
    三、李金发、梁宗岱与刘延陵等人的诗歌
    四、孙假工等外围作家及文研会不以现实主义为主导的原因
    第六节 郭沫若与创造社流派的其他诗人
    一、女神之光烛照诗坛:郭沫若的生平及新诗
    二、宗白华、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的诗歌
    第七节 郁达夫与创造社流派的其他小说家
    一、郁达夫的小说
    二、郭沫若、张资平等人的小说
    第八节 闻一多及新月派的诗歌与小说
    一、新月:白话文学的英美派
    二、闻一多的新诗理论与创作
    三、徐志摩的浪漫诗歌
    四、在闻一多与徐志摩之间:朱湘的诗歌
    五、梁实秋与饶孟侃等其他新月派诗人
    六、杨振声的《玉君》与其他新月派小说
    第九节 其他文学社团的创作
    一、湖畔诗社的诗歌
    二、浅草-沉钟社与冯至的诗歌
    三、陈翔鹤、陈炜谟、林如稷等浅草-沉钟社作家的小说
    四、语丝社:周作人的散文与废名、许钦文的小说
    五、狂飙、莽原、未名与高长虹、向培良、台静农
    第十节 欧阳予倩、田汉与现代戏剧的发生
    一、五四戏剧革命:话剧运动与戏曲的现代转型
    二、欧阳予倩、洪深、田汉、丁西林等人的剧作

    第三章 鲁迅(1881-1936)
    第一节 鲁迅的生平、思想发展与创作道路
    一、传统大家庭的宠儿与家道中衰的困顿
    二、南京求学与赴日留学:被冷落的先知
    三、从杭州、绍兴、南京到北京:革命与沉沦
    四、北京:从坟头上呐喊到荒原中彷徨
    五、上海十年:左翼斗士及其复杂性
    第二节 鲁迅的小说创作
    一、鲁迅小说的恶魔风骨与文化意蕴
    二、鲁迅小说的艺术选择与文体创新
    第三节 鲁迅的诗歌与杂文
    一、旧诗:根底深厚,影响深远
    二、散文诗《野革》:现代汉语表现力的极致
    三、杂文:发议论与纯文学杂糅的独创文体

    第四章 左翼文学的兴起与新的文坛格局(1927-1937)
    第一节 革命文学的论争与文坛主流的“左”转
    第二节 左翼作家的浪漫与写实
    一、左翼作家群像扫描:蒋光慈、洪灵菲、殷夫、阳翰笙、叶紫等
    二、丁玲:从体味个人苦闷到正视人民苦难
    三、柔石、沙汀与艾芜的小说
    四、洪深、田汉与夏衍的剧作
    第三节 茅盾:从象征抒情到社会写实
    一、生平与创作
    二、《蚀》与《虹》:写实中的象征与抒情
    三、《子夜》与农村三部曲:左翼社会写实的最佳小说
    第四节 郁达夫、叶圣陶、许地山、王统照等人的小说创作
    一、郁达夫的《迟桂花》与《出奔》
    二、叶圣陶的《倪焕之》与许地山的《春桃》
    三、王统照及其《山雨》
    第五节 老舍:古老中国力透纸背的抒写
    一、生平与创作
    二、旅英三长篇:《老张的哲学》《赵子日》与《二马》
    三、泉城三长篇:《大明湖》《猫城记》与《离婚》
    四、个人的成长与奋斗:《牛天赐传》与《骆驼祥子》
    第六节 沈从文:都市里的边城作家
    一、生平与创作
    二、沈从文小说的艺术风格及其文学史承传
    三、沈从文的短篇小说
    四、《边城》等中长篇小说
    第七节 青春与爱欲:巴金与施蛰存等人的小说创作
    一、巴金的生平及其中长篇小说《雾》与《家》
    二、施蛰存:性爱描写的现代深度
    三、刘呐鸥与穆时英的现代派小说
    第八节 李劫人与吴组缃的写实小说
    一、李劫人的小说创作及《死水微澜》
    二、吴组缃的中短篇小说创作
    第九节 张天翼小说及其讽刺艺术
    一、张天翼的生平创作及其被忽视的原因
    二、张天翼的短篇小说及讽刺艺术
    第十节 萧红与萧军:来自东北的文坛双星
    一、萧红的生平及《生死场》
    二、个性比其小说更生动的萧军
    第十一节 端木蕻良:以华彩之笔构建独特的艺术世界
    一、端木蕻良的生平与创作
    二、《科尔沁旗草原》:风格独特的长篇巨著
    三、端木蕻良的短篇小说
    第十二节 诗歌:从浪漫派到现代派与乡土派
    一、后期新月派:徐志摩、林徽因、陈梦家与邵洵美
    二、戴望舒:致力于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象征诗人
    三、卞之琳、李广田与何其芳的诗歌与散文
    四、乡土诗人:臧克家的诗艺特征
    第十三节 艾青:现代新诗的高峰
    一、艾青的生平与创作
    二、太阳诗人:啼叫黎明的雄鸡与呼唤光明的使者
    三、艾青诗歌的艺术成就
    第十四节 曹禺:现代话剧艺术的高峰
    一、曹禺的生平与创作
    二、《雷雨》:古典悲剧的深刻烙印及现代表现
    三、《日出》《原野》《北京人》与《家》

    第五章 从全面抗战爆发到大陆统一的文学(1937-1949)
    第一节 从全面抗战爆发到大陆统一的文学流变轨迹
    第二节 走过抗战的资深作家与诗人(一)
    一、老舍的抗战小说与《四世同堂》
    二、林语堂的著述与《京华烟云》
    三、张恨水:鸳鸯蝴蝶派在抗战中的蜕变
    四、冯至:从《北游》到十四行诗
    第三节 走过抗战的资深作家与诗人(二)
    一、茅盾的抗战小说、《腐蚀》与《霜叶红似二月花》
    二、萧红及其《呼兰河传》:在幽婉的思乡恋曲中正视残酷
    三、芦焚的短篇小说与中篇《无望村的馆主》、长篇《结婚》
    四、沙汀的小说与田间的诗歌
    第四节 巴金的《秋》《憩园》与《寒夜》
    一、激流三部曲的《春》与《秋》
    二、《憩园》与《第四病室》
    三、《寒夜》:人性冲突的幽怨哀歌
    第五节 七月派的理论与创作
    一、七月派的形成、特征与胡风的理论
    二、诗星闪耀:绿原、鲁藜、彭燕郊、曾卓、牛汉等
    三、丘东平等人的七月派小说
    第六节 路翎:长篇小说的艺术大师
    一、路翎的生平、创作及文学定位
    二、中篇小说中的郭素娥与罗大斗
    三、长篇巨著《财主底儿女们》
    四、长篇杰作《燃烧的荒地》
    第七节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徐讦、无名氏的作品
    一、张爱玲的生平、创作与《金锁记》
    二、徐讦与无名氏的作品
    第八节 钱锤书的旧体诗与小说
    一、钱锺书的生平与创作
    二、清华传统、旧体诗与钱锺书的独特风格
    三、钱锺书小说的“围城”主题及其艺术表现
    第九节 九叶派与穆旦的诗歌
    一、现实、象征与玄学的结合:辛笛、郑敏等九叶派诗人群像扫描
    二、穆旦:“新诗现代化的旗手”
    第十节 从抗战爆发到内战结束的其他作家与诗人
    一、王西彦、姚雪垠与林庚、袁水拍等人的作品
    二、陈铨、梁实秋与汪曾祺等:战国策派及与抗战无关的作品
    第十一节 战火中戏剧与历史剧的兴盛
    一、夏衍的《法西斯细菌》与宋之的、吴祖光等人的剧作
    二、抗战期间历史剧的兴盛与郭沫若的历史剧
    第十二节 陈白尘与《升官图》
    一、陈白尘的生平与创作
    二、喜剧杰作《升官图》

    第六章 一元超现代的确立(1942-1949)
    第一节 赵树理与孙犁的短篇小说
    一、赵树理的生平与《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二、孙犁及其炮火硝烟中的诗意小说
    第二节 丁玲与周立波等人的小说
    一、丁玲的短篇小说与《太阳照在桑千河上》
    二、周立波及其《暴风骤雨》
    第三节 光未然与李季等人的诗歌与歌剧《白毛女》
    一、光未然的《黄河大合唱》与柯仲平等诗人的诗歌
    二、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与阮章竞等人的诗
    三、歌剧《白毛女》及其由来与改编
    第四节 毛泽东的诗词
    结语:“一元超现代模式”从一统天下到僵化解体
    译名对照表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中国现代文学史(套装上下册)/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原典阅读系列教材
比较文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原典阅读系列教材
李伟昉、曹顺庆 编
中国现代文学史(套装上下册)/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原典阅读系列教材
文学概论/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原典阅读系列教材
曹顺庆 编
中国现代文学史(套装上下册)/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原典阅读系列教材
语言学引论
董秀芳、张和友 著
中国现代文学史(套装上下册)/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原典阅读系列教材
外国文学史(套装上下册)/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原典阅读系列教材
蒋承勇 著;曹顺庆 编
中国现代文学史(套装上下册)/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原典阅读系列教材
现代汉语
沈阳 著
中国现代文学史(套装上下册)/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原典阅读系列教材
美学
王杰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现代文学史(套装上下册)/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原典阅读系列教材
能力第一:以能力为基础的企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高旭东
中国现代文学史(套装上下册)/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原典阅读系列教材
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
高旭东
中国现代文学史(套装上下册)/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原典阅读系列教材
有控弹箭飞行力学
高旭东 著
中国现代文学史(套装上下册)/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原典阅读系列教材
弹箭飞行原理与应用
高旭东 著
中国现代文学史(套装上下册)/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原典阅读系列教材
平行研究·世界文学
高旭东、蒋永影 著
中国现代文学史(套装上下册)/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原典阅读系列教材
跨学科研究
高旭东 著
中国现代文学史(套装上下册)/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原典阅读系列教材
比较文学与中国文体的现代转型
高旭东
中国现代文学史(套装上下册)/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原典阅读系列教材
中国鲁迅研究名家精选集---跨文化视野中的鲁迅
高旭东 著
中国现代文学史(套装上下册)/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原典阅读系列教材
雅舍小品 : 配图珍藏本
高旭东、高原 编注;梁实秋 著
中国现代文学史(套装上下册)/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原典阅读系列教材
多元文化互动中的文学对话(上下册)
高旭东 主编
中国现代文学史(套装上下册)/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原典阅读系列教材
吉林英语导游
高旭东 著;桑思民
中国现代文学史(套装上下册)/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原典阅读系列教材
世纪末的鲁迅论争
高旭东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