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声调实验录

上海声调实验录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5-01
版次: 1
ISBN: 9787532096398
定价: 4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其他
页数: 369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10人买过
  • 《中国当代语言学》丛书是上海教育出版社的重点出版项目之一。本丛书于1990年春由游汝杰(复旦大学)、张洪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和唐发铙(本社)策划,并开始组稿和编辑工作。当初拟定的丛书编辑宗旨如下:
    中国语言学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摆脱传统小学的樊篱,进入现代语言学的新阶段。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语言学已经积累了可观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最近十多年来,许多领域在海内外又有了长足的发展。这套丛书希望总结中国当代语言学各个分支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反映最新的研究进展,以期收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效果,促进中国语言学的现代化。丛书作者则不限国别地域,不限门户学派,唯求高明独到,力争每一本书都能达到当代该学科的最高水平。 费国华序
    第一章导言
    1.1研究目标和范围
    1.2关于上海方言
    1.2.1方言系属
    1.2.2内部变体
    1.3以往的研究
    1.4本项研究的理由

    第二章上海音系
    2.0导言
    2.0.1音节作为基本音韵单位
    2.0.2音节结构的常规分析
    2.1五类音节
    2.2音节成分
    2.2.1声母
    2.2.2韵母
    2.2.2.1介音
    2.2.2.2韵基
    2.2.2.3韵核
    2.2.2.4韵尾
    2.2.2.5对转写和韵母的某些考虑
    2.2.3声调
    2.2.4音节配列
    2.3词几何
    2.3.0引言
    2.3.1声域和哞声
    2.3.1.0引言
    2.3.1.1发声域不能仅以[土浊]来定义
    2.3.1.2声域不可能属于声调
    2.3.1.3声域不能是声母辅音的属性
    2.3.1.4声域不能是声母的属性
    2.3.1.5声域不能是元音/韵基/韵母的属性
    2.3.1.6一声域不能是音节的属性
    2.3.1.7声域作为音韵词的属性
    2.3.2音节的层级
    2..3.3介音的音节地位
    2.3.5小结
    2.4音位在上海话音系学中是必要的吗?
    2.4.0吲言
    2.4.1上海话音位处理的麻烦
    2.4.1.1两个调位还是五个?
    2.4.1.2长度区别还是韵尾区别?
    2.4.1.3是否需要“半辅音”
    2.4.2求音位的三种取向
    2.4.2.1实用取向
    2.4.2.2音节取向
    2.4.2.3最小音位库取向
    2.4.3小结

    第三章方法和程序
    3.1实验程序
    3.1.1测试字表
    3.1.2发人
    3.1.3录音
    3.1.4声学仪器和测量步骤
    3.2归一化
    3.2.0引言
    3.2.1基频归一化
    3.2.1.0引言
    3.2.1.1六种基频归一化策略
    3.2.1.2标准指数和离散系数
    3.2.1.3定义频域的策略
    3.2.1.4选择用于归一化的采样点(标准点)
    3.2.1.5再论半音LD转换法
    3.2.1.6对数z-score法与线性z-score法比较
    3.2.1.7LZ转换法的参数和步骤
    3.2.2音强的归一化
    3.2.3时长归一化
    3.2.4小结

    第四章阴平T1的声学性质
    4.1时长
    4.1.0引言
    4.1.1时长和元音高度
    4.1.2时长和性别
    4.1.3时长归一化
    4.1.4小结
    4.2基频
    4.2.0引言
    4.2.1基频高低和元音高度
    4.2.1.0引言
    4.2.1.1IFO总体差异
    4.2.1.2个A.IFO指数
    4.2.1.3小结
    4.2.2调头干扰
    4.2.3基频形状和元音、性别
    4.2.4T1的基频曲拱
    4.2.5基频分布
    4.2.5.0引言
    4.2.5.1频域
    4.2.5.2起点
    4.2.5.3基频最高值Fmax最低值Fmin和调域之间的关系
    4.2.5.4小结
    4.2.6基频归一化
    4.2.6.1结果
    4.2.6.2讨论
    4.2.6.3小结
    4.2.7总结
    4.3音强
    4.3.0引言
    4.3.1音强值和元音高度
    4.3.2音强形状
    4.3.3音强分布
    4.3.4音强归一化
    4.3.5基频和音强
    4.3.6小结

    第五章阴去T2的声学性质
    5.1时长
    5.1.0引言
    5.1.1时长和元音高度
    5.1.2时长和性别
    5.1.3时长归一化
    5.1.4小结
    5.2基频
    5.2.0引言
    5.2.1基频值和元音高度
    5.2.1.1IFO的总体区别
    5.2.1.2个人IFO指数
    5.2.1.3小结
    ……
    第六章阳去T3的声学性质
    第七章阴入T4的声学性质
    第八章阳入T5的声学性质
    第九章单字调总说
    第十章两字组连调的声学性质
    第十一章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省略符号和主要术语对照
    道谢
  • 内容简介:
    《中国当代语言学》丛书是上海教育出版社的重点出版项目之一。本丛书于1990年春由游汝杰(复旦大学)、张洪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和唐发铙(本社)策划,并开始组稿和编辑工作。当初拟定的丛书编辑宗旨如下:
    中国语言学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摆脱传统小学的樊篱,进入现代语言学的新阶段。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语言学已经积累了可观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最近十多年来,许多领域在海内外又有了长足的发展。这套丛书希望总结中国当代语言学各个分支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反映最新的研究进展,以期收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效果,促进中国语言学的现代化。丛书作者则不限国别地域,不限门户学派,唯求高明独到,力争每一本书都能达到当代该学科的最高水平。
  • 目录:
    费国华序
    第一章导言
    1.1研究目标和范围
    1.2关于上海方言
    1.2.1方言系属
    1.2.2内部变体
    1.3以往的研究
    1.4本项研究的理由

    第二章上海音系
    2.0导言
    2.0.1音节作为基本音韵单位
    2.0.2音节结构的常规分析
    2.1五类音节
    2.2音节成分
    2.2.1声母
    2.2.2韵母
    2.2.2.1介音
    2.2.2.2韵基
    2.2.2.3韵核
    2.2.2.4韵尾
    2.2.2.5对转写和韵母的某些考虑
    2.2.3声调
    2.2.4音节配列
    2.3词几何
    2.3.0引言
    2.3.1声域和哞声
    2.3.1.0引言
    2.3.1.1发声域不能仅以[土浊]来定义
    2.3.1.2声域不可能属于声调
    2.3.1.3声域不能是声母辅音的属性
    2.3.1.4声域不能是声母的属性
    2.3.1.5声域不能是元音/韵基/韵母的属性
    2.3.1.6一声域不能是音节的属性
    2.3.1.7声域作为音韵词的属性
    2.3.2音节的层级
    2..3.3介音的音节地位
    2.3.5小结
    2.4音位在上海话音系学中是必要的吗?
    2.4.0吲言
    2.4.1上海话音位处理的麻烦
    2.4.1.1两个调位还是五个?
    2.4.1.2长度区别还是韵尾区别?
    2.4.1.3是否需要“半辅音”
    2.4.2求音位的三种取向
    2.4.2.1实用取向
    2.4.2.2音节取向
    2.4.2.3最小音位库取向
    2.4.3小结

    第三章方法和程序
    3.1实验程序
    3.1.1测试字表
    3.1.2发人
    3.1.3录音
    3.1.4声学仪器和测量步骤
    3.2归一化
    3.2.0引言
    3.2.1基频归一化
    3.2.1.0引言
    3.2.1.1六种基频归一化策略
    3.2.1.2标准指数和离散系数
    3.2.1.3定义频域的策略
    3.2.1.4选择用于归一化的采样点(标准点)
    3.2.1.5再论半音LD转换法
    3.2.1.6对数z-score法与线性z-score法比较
    3.2.1.7LZ转换法的参数和步骤
    3.2.2音强的归一化
    3.2.3时长归一化
    3.2.4小结

    第四章阴平T1的声学性质
    4.1时长
    4.1.0引言
    4.1.1时长和元音高度
    4.1.2时长和性别
    4.1.3时长归一化
    4.1.4小结
    4.2基频
    4.2.0引言
    4.2.1基频高低和元音高度
    4.2.1.0引言
    4.2.1.1IFO总体差异
    4.2.1.2个A.IFO指数
    4.2.1.3小结
    4.2.2调头干扰
    4.2.3基频形状和元音、性别
    4.2.4T1的基频曲拱
    4.2.5基频分布
    4.2.5.0引言
    4.2.5.1频域
    4.2.5.2起点
    4.2.5.3基频最高值Fmax最低值Fmin和调域之间的关系
    4.2.5.4小结
    4.2.6基频归一化
    4.2.6.1结果
    4.2.6.2讨论
    4.2.6.3小结
    4.2.7总结
    4.3音强
    4.3.0引言
    4.3.1音强值和元音高度
    4.3.2音强形状
    4.3.3音强分布
    4.3.4音强归一化
    4.3.5基频和音强
    4.3.6小结

    第五章阴去T2的声学性质
    5.1时长
    5.1.0引言
    5.1.1时长和元音高度
    5.1.2时长和性别
    5.1.3时长归一化
    5.1.4小结
    5.2基频
    5.2.0引言
    5.2.1基频值和元音高度
    5.2.1.1IFO的总体区别
    5.2.1.2个人IFO指数
    5.2.1.3小结
    ……
    第六章阳去T3的声学性质
    第七章阴入T4的声学性质
    第八章阳入T5的声学性质
    第九章单字调总说
    第十章两字组连调的声学性质
    第十一章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省略符号和主要术语对照
    道谢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上海声调实验录
中国当代语言学丛书:上古音系(第2版)
郑张尚芳 著
上海声调实验录
古汉语重叠构词法研究
孙景涛
上海声调实验录
核心推导语法(第二版)
陆丙甫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上海声调实验录
上海市中考作文示范卷100篇
王意如,程赟 主编
上海声调实验录
上海市高考作文示范卷100篇
王意如,程赟 主编
上海声调实验录
上海红色机要密码史话(1930—1949)
本书编写组 编
上海声调实验录
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报告(2021)(精)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 编
上海声调实验录
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十九种校释 《儒藏》精华编选刊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编
上海声调实验录
上海市社区治理法律适用指引全书
德同咨询服务机构,宋安成律师团队 著
上海声调实验录
上海市数据条例理解与适用
陈吉栋 主编
上海声调实验录
上海法院类案办案要件指南(第7册)
王光贤 著
上海声调实验录
上海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发展战略研究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著
上海声调实验录
上海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蓝皮书(2021-2022)
潘敏 权衡 主编,马学强 王健 副主编
上海声调实验录
上海新高考等级考全真模拟卷+预测卷化学(第2版)
森木 编
上海声调实验录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汉口分行的业务运营与内部管理研究(1923-1938)
黄传荣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上海声调实验录
方法:语言学的灵魂(增订本)
朱晓农
上海声调实验录
写作的规矩
朱晓农
上海声调实验录
上海声调实验录(第二版)(中国当代语言学丛书)
朱晓农 著
上海声调实验录
语音答问(语言学热点问题研究丛书)
朱晓农
上海声调实验录
教我如何不想她:语音的故事
朱晓农、焦磊 著
上海声调实验录
音法演化:发声活动
朱晓农 著
上海声调实验录
语音学
朱晓农 著
上海声调实验录
方法:语言学的灵魂
朱晓农
上海声调实验录
音韵研究
朱晓农 著
上海声调实验录
北宋中原韵辙考:一项数理统计研究
朱晓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