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金融工具创新报告

2008中国金融工具创新报告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08-09
版次: 1
ISBN: 9787504947628
定价: 3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83页
字数: 233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经济
  •   金融工具的研究是虚拟经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应当努力推进中国金融工具及其创新的研究。首先,研究金融工具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我认为,虚拟经济的基本研究方法应当是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的复杂科学(系统科学发展的高级阶段)方法,主要是定性判断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综合相结合、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结合、科学推理与哲学思辨相结合。在金融工具的研究方面也应注意运用上述基本方法,同时还要运用数理金融学、行为金融学、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技术、复杂数据分析技术、计算机模拟、计算智能、数理逻辑等各种先进的理论和方法。
      其次,在研究中要努力学习和创新。由于中国在金融工具及其创新方面还缺少实践经验,故应当认真学习国外的金融理论、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但一定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加以运用,避免盲目照搬;而且要在不断积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逐渐形成既能与国际接轨,又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工具体系。
      再次,要注意研究成果的有效性。研究金融工具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内在的规律,以指导和规范未来的创新,而且只有当一项新的金融产品或服务真正被市场接受时,才能称得上是金融创新。
      最后,要注意人才的培养和研究群体的组织。目前中国研究金融工具及其创新的人才十分缺乏,要在知名的高等院校及中科院、社科院等单位设置这方面的硕士点和博士点,鼓励有金融方面实践经验的人员报考;要在国内重点支持几家水平较高的研究群体,鼓励他们与国外开展学术交流,合作研究,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努力逼近国际水平。 第一章“金融脱媒”背景下的金融创新:结构和线索
    第一节通货膨胀下“金融脱媒”迹象日益明显
    第二节“金融脱媒”背景下金融工具创新的线索
    第三节未来金融工具创新展望

    第二章 2007年国债市场创新报告
    第一节 2007年国债市场回顾
    第二节 2007年国债市场年度特征
    第三节 2007年国债市场创新

    第三章 2007年信托产品创新报告
    第一节 2007年信托公司发展概述
    第二节信托新政出台背景及其对信托产品创新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信托新政”驱动下各业务领域中的信托产品创新
    第四节对信托产品创新未来的展望

    第四章 2007年银行业产品创新报告
    第一节银行业整体发展情况概览
    第二节银行业产品创新动因分析
    第三节银行业产品创新状况与特点
    第四节 2008年银行业产品创新趋势与特点

    第五章 2007年中国股权市场创新报告
    第一节 2007年股权市场发展情况
    第二节 2007年股权市场创新分析
    第三节股权市场2008年展望

    第六章 2007年保险产品创新报告
    第一节农业保险领域
    第二节车险服务和管理领域
    第三节责任保险领域
    第四节投资型保险领域
    第五节保险监管制度更加完善

    第七章 2007年中国期货市场创新报告
    第一节 2007年期货市场回顾
    第二节 2007年期货市场创新
    第三节 2008年中国期货市场创新展望

    第八章 2007年基金市场创新报告
    第一节回顾与概述
    第二节 2007年基金收益特征回顾
    第三节 2007年基金市场创新回顾
    第四节 2008年基金市场创新展望
  • 内容简介:
      金融工具的研究是虚拟经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应当努力推进中国金融工具及其创新的研究。首先,研究金融工具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我认为,虚拟经济的基本研究方法应当是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的复杂科学(系统科学发展的高级阶段)方法,主要是定性判断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综合相结合、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结合、科学推理与哲学思辨相结合。在金融工具的研究方面也应注意运用上述基本方法,同时还要运用数理金融学、行为金融学、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技术、复杂数据分析技术、计算机模拟、计算智能、数理逻辑等各种先进的理论和方法。
      其次,在研究中要努力学习和创新。由于中国在金融工具及其创新方面还缺少实践经验,故应当认真学习国外的金融理论、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但一定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加以运用,避免盲目照搬;而且要在不断积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逐渐形成既能与国际接轨,又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工具体系。
      再次,要注意研究成果的有效性。研究金融工具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内在的规律,以指导和规范未来的创新,而且只有当一项新的金融产品或服务真正被市场接受时,才能称得上是金融创新。
      最后,要注意人才的培养和研究群体的组织。目前中国研究金融工具及其创新的人才十分缺乏,要在知名的高等院校及中科院、社科院等单位设置这方面的硕士点和博士点,鼓励有金融方面实践经验的人员报考;要在国内重点支持几家水平较高的研究群体,鼓励他们与国外开展学术交流,合作研究,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努力逼近国际水平。
  • 目录:
    第一章“金融脱媒”背景下的金融创新:结构和线索
    第一节通货膨胀下“金融脱媒”迹象日益明显
    第二节“金融脱媒”背景下金融工具创新的线索
    第三节未来金融工具创新展望

    第二章 2007年国债市场创新报告
    第一节 2007年国债市场回顾
    第二节 2007年国债市场年度特征
    第三节 2007年国债市场创新

    第三章 2007年信托产品创新报告
    第一节 2007年信托公司发展概述
    第二节信托新政出台背景及其对信托产品创新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信托新政”驱动下各业务领域中的信托产品创新
    第四节对信托产品创新未来的展望

    第四章 2007年银行业产品创新报告
    第一节银行业整体发展情况概览
    第二节银行业产品创新动因分析
    第三节银行业产品创新状况与特点
    第四节 2008年银行业产品创新趋势与特点

    第五章 2007年中国股权市场创新报告
    第一节 2007年股权市场发展情况
    第二节 2007年股权市场创新分析
    第三节股权市场2008年展望

    第六章 2007年保险产品创新报告
    第一节农业保险领域
    第二节车险服务和管理领域
    第三节责任保险领域
    第四节投资型保险领域
    第五节保险监管制度更加完善

    第七章 2007年中国期货市场创新报告
    第一节 2007年期货市场回顾
    第二节 2007年期货市场创新
    第三节 2008年中国期货市场创新展望

    第八章 2007年基金市场创新报告
    第一节回顾与概述
    第二节 2007年基金收益特征回顾
    第三节 2007年基金市场创新回顾
    第四节 2008年基金市场创新展望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