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历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前史(上下册)

回溯历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前史(上下册)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8-09
版次: 1
ISBN: 9787564202224
定价: 240.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309页
字数: 1572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经济
18人买过
  • 中国经济思想的这一转型,以近代而言,包括两次重大转折:一次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另一次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尤其是1919年五四运动后,本书所回溯的,是在两次转折之间,或在第二次转折之前,马克思经济学说传人中国的初步介绍过程,姑称之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前史。全书分为绪论、“1896—1904:马克思经济学说传人中国的开端”、“1905—1907:论战期间传入中国的马克思经济学说”、“1908—1911:马克思经济学说传入中国的新起点”等六个部分进行论述。 谈敏,男,汉族,1949年9月生,上海市人,197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1月参加工作,经济学博士。
    现任上海财经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会长、上海市社联副主席。
    1974年9月至1977年7月在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1977年8月至1980年8月在安徽马鞍山锻压设备厂任组织科干事。1980年9月至1983年7月在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系学习,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4年起,历任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系副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党委书记、党委书记兼校长。1989年10月获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3年8月至1994年2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自1980年攻读上海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起,师从著名经济学家胡寄窗教授,从事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和教学工作。曾出版多种学术著作,其中与胡寄窗教授合著的《中国财政思想史》荣获财政部优秀教材一等奖并获第四届中国图书奖二等奖;专著《法国重农学派学说的中国渊源》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编《新中国经济思想史纲要》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另外还主编和撰写了多部著作,并在《经济研究》、《中国史研究》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研究领域:中国经济思想史。教学课程: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中外经济思想比较研究。 上册
    绪论
    一、中国经济思想史界有关研究成果的回顾
    二、马克思主义传播领域有关研究成果的回顾
    三、关于研究资料的若干说明
    四、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中国的社会主义”论述
    五、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中国社会经济问题的论述
    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主义成分之考察

    第一编1896-1904:马克思经济学说传人中国的开端
    第一章1895年以前中国人眼里的西方社会主义
    第一节国人关于西方社会主义运动的早期记述
    一、关于巴黎公社的记述”
    二、关于欧美工人争取缩短工作日与增加工资的记述
    三、关于“平会”的记述
    第二节来华西方人士对于欧美社会主义的介绍
    一、关于欧美工人和社会主义运动的介绍
    二、关于欧美社会主义学说的介绍
    第三节结束语

    第二章19世纪末马克思经济学说传入中国之探源
    第一节说法之一:1896——1897年在伦敦期间的孙中山
    第二节说法之二:“1898年出版”的《泰西民法志》中译本
    第三节说法之三:1899年发表的《大同学》中译本
    一、《大同学》译本关于马克思及其学说的介绍
    二、几点结论

    第三章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马克思经济学说(上)
    第一节梁启超关于“社会主义之泰斗”马克思的介绍
    一、《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
    二、《新大陆游记》
    三、《二十世纪之巨灵托辣斯》
    四、《中国之社会主义》
    五、补充说明
    第二节马君武关于马克思社会主义学说的评介
    一、《社会主义与进化论比较》
    二、关于空想社会主义及其他
    三、马君武与梁启超的介绍之比较
    第三节“大我”关于马克思共产主义原理的介绍及其他
    一、“大我”的《新社会之理论》
    二、其他有关马克思的介绍

    第四章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马克思经济学说(上)
    第一节《近世政治史》中译本关于马克思经济学说的评介
    一、马克思与“社会党之由来”译文
    二、关于译文的分析
    第二节《社会主义》中译本关于马克思经济学说的评介
    一、《社会主义》中译本的理论框架
    二、关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概念
    三、关于马克思的工人阶级经济解放思想
    四、结语

    第五章马克思经济学说早期传入中国的有关背景资料
    第一节西方社会主义思潮对于中国的早期影响
    一、对西方社会主义思潮的初步认识及其变化
    二、西方社会主义思潮与中国传统思想结合的产物——康有为的《大同书》
    三、围绕社会主义问题的早期论争
    第二节社会主义思潮传入中国的一个特殊渠道
    一、日本早期的社会主义思潮
    二、中国早期的留学日本热潮
    三、日本对于社会主义思潮传人中国的早期影响
    第三节西方经济学传入中国的早期历史
    一、早期线索与概况
    二、“经济学”译名的起源及其演变
    三、经济学著述

    第二编1905-1907:论战期间传入中国的马克思经济学说
    第一章孙中山及其支持者著述中的马克思经济学说
    第二章论战双方关于社会主义的辩诘
    第三章无政府主义者著述中的马克思经济学说
    第四章论战期间马克思经济学说传入中国的经济学背景与特点
    下册

    第三编1908-1911:马克思经济学说传入中国的新起点
    第一章无政府主义刊物关于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翻译和评介
    第二章早期社会主义论争之余绪
    第三章辛亥革命前夕马克思经济学说传入中国的经济学背景材料

    第四编1912-1916:马克思经济学说传入中国的初步扩展阶段
    第一章孙中山的革命民主派与马克思经济学说的传入
    第二章《泰西民法志》及其他著述关于马克思经济学说的评介
    第三章民国初期马克思经济学说传入中国的经济学背景材料

    第五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前史综述
    第一章传播前史的阶段划分及其特征
    第二章几点启示
    主要征引文献
    人名索引
  • 内容简介:
    中国经济思想的这一转型,以近代而言,包括两次重大转折:一次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另一次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尤其是1919年五四运动后,本书所回溯的,是在两次转折之间,或在第二次转折之前,马克思经济学说传人中国的初步介绍过程,姑称之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前史。全书分为绪论、“1896—1904:马克思经济学说传人中国的开端”、“1905—1907:论战期间传入中国的马克思经济学说”、“1908—1911:马克思经济学说传入中国的新起点”等六个部分进行论述。
  • 作者简介:
    谈敏,男,汉族,1949年9月生,上海市人,197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1月参加工作,经济学博士。
    现任上海财经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会长、上海市社联副主席。
    1974年9月至1977年7月在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1977年8月至1980年8月在安徽马鞍山锻压设备厂任组织科干事。1980年9月至1983年7月在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系学习,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4年起,历任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系副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党委书记、党委书记兼校长。1989年10月获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3年8月至1994年2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自1980年攻读上海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起,师从著名经济学家胡寄窗教授,从事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和教学工作。曾出版多种学术著作,其中与胡寄窗教授合著的《中国财政思想史》荣获财政部优秀教材一等奖并获第四届中国图书奖二等奖;专著《法国重农学派学说的中国渊源》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编《新中国经济思想史纲要》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另外还主编和撰写了多部著作,并在《经济研究》、《中国史研究》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研究领域:中国经济思想史。教学课程: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中外经济思想比较研究。
  • 目录:
    上册
    绪论
    一、中国经济思想史界有关研究成果的回顾
    二、马克思主义传播领域有关研究成果的回顾
    三、关于研究资料的若干说明
    四、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中国的社会主义”论述
    五、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中国社会经济问题的论述
    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主义成分之考察

    第一编1896-1904:马克思经济学说传人中国的开端
    第一章1895年以前中国人眼里的西方社会主义
    第一节国人关于西方社会主义运动的早期记述
    一、关于巴黎公社的记述”
    二、关于欧美工人争取缩短工作日与增加工资的记述
    三、关于“平会”的记述
    第二节来华西方人士对于欧美社会主义的介绍
    一、关于欧美工人和社会主义运动的介绍
    二、关于欧美社会主义学说的介绍
    第三节结束语

    第二章19世纪末马克思经济学说传入中国之探源
    第一节说法之一:1896——1897年在伦敦期间的孙中山
    第二节说法之二:“1898年出版”的《泰西民法志》中译本
    第三节说法之三:1899年发表的《大同学》中译本
    一、《大同学》译本关于马克思及其学说的介绍
    二、几点结论

    第三章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马克思经济学说(上)
    第一节梁启超关于“社会主义之泰斗”马克思的介绍
    一、《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
    二、《新大陆游记》
    三、《二十世纪之巨灵托辣斯》
    四、《中国之社会主义》
    五、补充说明
    第二节马君武关于马克思社会主义学说的评介
    一、《社会主义与进化论比较》
    二、关于空想社会主义及其他
    三、马君武与梁启超的介绍之比较
    第三节“大我”关于马克思共产主义原理的介绍及其他
    一、“大我”的《新社会之理论》
    二、其他有关马克思的介绍

    第四章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马克思经济学说(上)
    第一节《近世政治史》中译本关于马克思经济学说的评介
    一、马克思与“社会党之由来”译文
    二、关于译文的分析
    第二节《社会主义》中译本关于马克思经济学说的评介
    一、《社会主义》中译本的理论框架
    二、关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概念
    三、关于马克思的工人阶级经济解放思想
    四、结语

    第五章马克思经济学说早期传入中国的有关背景资料
    第一节西方社会主义思潮对于中国的早期影响
    一、对西方社会主义思潮的初步认识及其变化
    二、西方社会主义思潮与中国传统思想结合的产物——康有为的《大同书》
    三、围绕社会主义问题的早期论争
    第二节社会主义思潮传入中国的一个特殊渠道
    一、日本早期的社会主义思潮
    二、中国早期的留学日本热潮
    三、日本对于社会主义思潮传人中国的早期影响
    第三节西方经济学传入中国的早期历史
    一、早期线索与概况
    二、“经济学”译名的起源及其演变
    三、经济学著述

    第二编1905-1907:论战期间传入中国的马克思经济学说
    第一章孙中山及其支持者著述中的马克思经济学说
    第二章论战双方关于社会主义的辩诘
    第三章无政府主义者著述中的马克思经济学说
    第四章论战期间马克思经济学说传入中国的经济学背景与特点
    下册

    第三编1908-1911:马克思经济学说传入中国的新起点
    第一章无政府主义刊物关于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翻译和评介
    第二章早期社会主义论争之余绪
    第三章辛亥革命前夕马克思经济学说传入中国的经济学背景材料

    第四编1912-1916:马克思经济学说传入中国的初步扩展阶段
    第一章孙中山的革命民主派与马克思经济学说的传入
    第二章《泰西民法志》及其他著述关于马克思经济学说的评介
    第三章民国初期马克思经济学说传入中国的经济学背景材料

    第五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前史综述
    第一章传播前史的阶段划分及其特征
    第二章几点启示
    主要征引文献
    人名索引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