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转移与传统农区发展

劳动力转移与传统农区发展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09-10
版次: 1
ISBN: 9787509709467
定价: 3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20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14页
字数: 187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经济
1人买过
  • 劳动力转移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事实证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快速、彻底、永久转移是国家或地区区顺利转型的关键,然而考察我国三十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情况,转移能力不足、转移速度放缓、转移就业不稳定和务工收入增长呆滞等问题日益凸显,所有这些都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产业集群对劳动力的集聚机制和非正式培训机制为我们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视角,《劳动力转移与传统农区发展》以此为出发点,研究集聚经济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力的内在机制,并结合我国典型案例,分析基于产业集群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其绩效,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传统农区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经济社会转型的影响。 李恒,(1971~),男,河南唐河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开放条件下的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近年来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专著一部,在《中国软科学》、《国际贸易问题》、《农业经济问题》、《改革》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研究成果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等科研项目十余项。博士论文《基于FDl的产业集群研究》被评为2006年度华中科技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和第三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博士论文。
    彭文慧(1969~),女,河南新郑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经济学。近年来在《科学管理研究》、《农村经济》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研究成果获得河南省科技论文一等奖和河南省“三农”问题研究一等奖等多项奖励,主持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 第一章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与现状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结构
    第三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生存状态
    第四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现状

    第二章基于产业集群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
    第一节产业集群相关理论
    第二节产业集群人力资本积累机制
    第三节基于产业集群的教育培训理论基础

    第三章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基于产业集群的教育培训与人力资市积累
    第一节美国硅谷产业集群的教育培训机制与人力资本积累
    第二节中国台湾新竹产业集群的人力资源开发

    第四章基于产业集群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案例分新
    第一节东部发达地区基于产业集群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第二节中部欠发达地区基于产业集群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第五章基于产业集聚的农市寸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与绩效
    第一节产业集群教育培训机制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提升
    第二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与绩效分析
    第三节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六章结构性增长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结构性增长、结构贸易对劳动要素产业转移的推动
    第三节中国结构性增长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绩效
    第四节2004~2005年民工短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绩效的纠正
    第五节未来结构调整的原则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

    第七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传统农区农民增收——以河南省为例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外出务工促进农民增收的经济学分析
    第三节外出务工促进农民增收的调查分析

    第八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传统农区经济发展
    第一节农村市场的性质
    第二节外出务工、消费导向与传统农区经济发展
    第三节外出务工、智力回流与传统农区经济发展

    第九章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传统农区经济社会转型
    第一节劳动力流动与传统农区经济社会转型问题
    研究综述
    第二节黄河沿岸地区农耕经济体系的制度分析
    第三节历史上的人口流动与农耕经济体系的变革
    第四节当代农村劳动力流动与黄河沿岸地区农耕
    经济变迁
    第五节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劳动力转移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事实证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快速、彻底、永久转移是国家或地区区顺利转型的关键,然而考察我国三十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情况,转移能力不足、转移速度放缓、转移就业不稳定和务工收入增长呆滞等问题日益凸显,所有这些都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产业集群对劳动力的集聚机制和非正式培训机制为我们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视角,《劳动力转移与传统农区发展》以此为出发点,研究集聚经济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力的内在机制,并结合我国典型案例,分析基于产业集群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其绩效,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传统农区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经济社会转型的影响。
  • 作者简介:
    李恒,(1971~),男,河南唐河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开放条件下的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近年来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专著一部,在《中国软科学》、《国际贸易问题》、《农业经济问题》、《改革》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研究成果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等科研项目十余项。博士论文《基于FDl的产业集群研究》被评为2006年度华中科技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和第三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博士论文。
    彭文慧(1969~),女,河南新郑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经济学。近年来在《科学管理研究》、《农村经济》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研究成果获得河南省科技论文一等奖和河南省“三农”问题研究一等奖等多项奖励,主持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
  • 目录:
    第一章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与现状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结构
    第三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生存状态
    第四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现状

    第二章基于产业集群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
    第一节产业集群相关理论
    第二节产业集群人力资本积累机制
    第三节基于产业集群的教育培训理论基础

    第三章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基于产业集群的教育培训与人力资市积累
    第一节美国硅谷产业集群的教育培训机制与人力资本积累
    第二节中国台湾新竹产业集群的人力资源开发

    第四章基于产业集群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案例分新
    第一节东部发达地区基于产业集群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第二节中部欠发达地区基于产业集群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第五章基于产业集聚的农市寸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与绩效
    第一节产业集群教育培训机制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提升
    第二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与绩效分析
    第三节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六章结构性增长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结构性增长、结构贸易对劳动要素产业转移的推动
    第三节中国结构性增长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绩效
    第四节2004~2005年民工短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绩效的纠正
    第五节未来结构调整的原则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

    第七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传统农区农民增收——以河南省为例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外出务工促进农民增收的经济学分析
    第三节外出务工促进农民增收的调查分析

    第八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传统农区经济发展
    第一节农村市场的性质
    第二节外出务工、消费导向与传统农区经济发展
    第三节外出务工、智力回流与传统农区经济发展

    第九章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传统农区经济社会转型
    第一节劳动力流动与传统农区经济社会转型问题
    研究综述
    第二节黄河沿岸地区农耕经济体系的制度分析
    第三节历史上的人口流动与农耕经济体系的变革
    第四节当代农村劳动力流动与黄河沿岸地区农耕
    经济变迁
    第五节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劳动力转移与传统农区发展
劳动合同法速查速用大全集(畅销6版)
刘纪伟,赵辰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