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核磁共振技术与实例

图解核磁共振技术与实例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10-01
版次: 1
ISBN: 9787030223265
定价: 4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39页
字数: 567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医药卫生
16人买过
  •   《图解核磁共振技术与实例》避开抽象繁琐的基本理论公式推导,采用大量图谱实例将NMR基本概念与化合物结构信息紧密结合,并加以辅助性的文字解释,使广大读者能够从复杂的NMR谱图实例中学习和提高识谱和解谱的本领。
      《图解核磁共振技术与实例》主要阐述了脉冲傅里叶变换NMR技术的基本理论、超导NMR仪的组成和操作指导、脉冲傅里叶变换C-NMR、二维以及固体NMR基本原理和常用的实验技术,不同结构化合物的化学位移和偶合常数等谱学参数与化合物微观结构的关系,最后以典型化合物NMR谱实例详细说明一维和二维谱图的解析步骤和要领。另外,附有的习题便于读者进一步巩固所学到的基本理论知识。书后附表提供的主要原子核的δ和J实验数据可供读者查阅和参考。
      《图解核磁共振技术与实例》可作为化学、生物、环境、食品、制药、石油化工、材料等领域的初、中级NMR分析技术人员,高等院校从事NMR研究的技术人员,中等职业教育、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和参考书。   严宝珍,196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留校任教于有机化学教研室,主要从事于有机结构分析和仪器分析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自1976年以来任职于北京化工大学应用化学系,主要负责分析测试中心的工作,创建了核磁共振实验室,并于1991-1992年作为访问学者对加拿大皇后大学进行了专题的NMR研究。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培养了近三十名研究生,接受了一名博士生和一名博士后的培养工作;讲授了“有机分析”、“波谱分析”、“现代仪器分析”、“近代分析测试技术”等研究生学位课,并撰写了“核磁共振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与“材料结构的表征与应用”两本专著;先后主要负责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五项、化工部和中石化公司科技项目五项,以及国家863项目和国际化学武器核查实验-化工部第一轮国际核查联试等项目;荣获部级科技成果奖三项,专利一项,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其中SCI收录三十篇)。 前言
    第1章核磁共振谱的基本理论和共振原理
    1.1概述
    1.2NMR的基本原理
    1.3原子核的弛豫及其应用
    1.3.1弛豫的原理
    1.3.2弛豫的应用
    1.4NOE效应
    1.5脉冲傅里叶变换NMR的基本介绍
    1.5.1NMR仪的组成
    1.5.2NMR仪的工作原理及其主要参数
    1.5.3NMR仪的操作指导及数据处理

    第2章核磁共振谱化学位移与化合物结构的关系
    2.1化学位移的基本理论
    2.1.1化学位移的来源与度量
    2.1.2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2.2典型化合物的化学位移
    2.2.1H核的化学位移
    2.2.2C核的化学位移
    2.2.3其他杂核的化学位移

    第3章自旋-自旋偶合以及与化合物结构的关系
    3.1自旋-自旋偶合
    3.1.1自旋-自旋偶合的基本理论
    3.1.2影响偶合常数的因素
    3.2不同类型氢之间的偶合
    3.2.1同碳氢的偶合
    3.2.2相邻碳上两个氢的偶合
    3.2.3烯型氢邻位偶合
    3.2.4芳环氢的偶合
    3.3远程偶合
    3.3.1经过π键的远程偶合
    3.3.2中间含有π键的远程偶合
    3.3.3W形的远程偶合
    3.41H与其他核之间的偶合
    3.4.1与13C核的偶合
    3.4.2与19F核的偶合
    3.4.3与31P核的偶合
    3.4.4与D核的偶合
    3.4.5与15N核的偶合
    3.513C与其他核之间的偶合
    3.5.1与D核的偶合
    3.5.2与19F核的偶合
    3.5.3与31P核的偶合
    3.5.4与15N核的偶合
    3.6多重峰裂分的一般规律
    3.6.12nI+1规律
    3.6.2非“一级自旋系统”
    3.6.3苯环氢的自旋裂分规律
    3.7化学等价与磁等价

    第4章脉冲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的实验方法
    4.1脉冲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实验技术
    4.1.1质子宽带去偶
    4.1.2反转门控去偶
    4.1.3极化转移技术
    4.2溶剂峰压制实验
    4.2.1预饱和法
    4.2.2WEFT法
    4.3一维选择性TOCSY
    4.4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1的测量-反转恢复法

    第5章核磁共振谱的解析与注意事项
    5.1解析NMR谱时的常见问题
    5.1.1溶剂
    5.1.2旋转边峰
    5.1.313C同位素边峰
    5.2解析NMR谱时的注意事项
    5.2.1杂质的影响
    5.2.2不饱和双键的影响
    5.2.3受阻旋转的影响
    5.2.4互变异构的影响
    5.2.5手性与原手性的影响
    5.2.6虚假偶合和假象简单图谱的影响
    5.2.7重水的影响
    5.2.8各向异性的影响
    5.2.9分子对称性的影响
    5.2.10温度的影响
    5.3谱图解析的程序及实例解析
    5.3.1谱图解析的程序
    5.3.2实例解析

    第6章二维核磁共振谱
    6.1概述
    6.1.1二维核磁共振的基本理论
    6.1.2二维NMR谱的分类
    6.2常见的二维核磁共振谱
    6.2.1了分解谱
    6.2.21H-1H-COSY和DQF-COSY谱
    6.2.3TOCSY谱
    6.2.4NOESY或ROESY谱
    6.2.5HMOC和HSQC谱
    6.2.6HMBC谱
    6.3二维核磁共振谱实例解析
    6.3.1化合物A的结构解析
    6.3.2α-蒎烯的结构解析
    6.3.3芦荟黄酮苷的结构解析
    6.3.4芍药苷的结构解析

    第7章固体NMR谱
    7.1固体NMR研究的对象与特点
    7.2固体高分辨NMR的基本原理
    7.3固体高分辨NMR技术
    7.4固体高分辨NMR的应用
    7.4.1在材料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7.4.2在纳米材料结构表征领域中的应用
    7.4.3在固体化石能源研究中的应用
    7.4.4在表面化学领域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不同类型的1H和13C化学位移
    附录Ⅱ不同类型化合物的偶合常数
  • 内容简介:
      《图解核磁共振技术与实例》避开抽象繁琐的基本理论公式推导,采用大量图谱实例将NMR基本概念与化合物结构信息紧密结合,并加以辅助性的文字解释,使广大读者能够从复杂的NMR谱图实例中学习和提高识谱和解谱的本领。
      《图解核磁共振技术与实例》主要阐述了脉冲傅里叶变换NMR技术的基本理论、超导NMR仪的组成和操作指导、脉冲傅里叶变换C-NMR、二维以及固体NMR基本原理和常用的实验技术,不同结构化合物的化学位移和偶合常数等谱学参数与化合物微观结构的关系,最后以典型化合物NMR谱实例详细说明一维和二维谱图的解析步骤和要领。另外,附有的习题便于读者进一步巩固所学到的基本理论知识。书后附表提供的主要原子核的δ和J实验数据可供读者查阅和参考。
      《图解核磁共振技术与实例》可作为化学、生物、环境、食品、制药、石油化工、材料等领域的初、中级NMR分析技术人员,高等院校从事NMR研究的技术人员,中等职业教育、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和参考书。
  • 作者简介:
      严宝珍,196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留校任教于有机化学教研室,主要从事于有机结构分析和仪器分析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自1976年以来任职于北京化工大学应用化学系,主要负责分析测试中心的工作,创建了核磁共振实验室,并于1991-1992年作为访问学者对加拿大皇后大学进行了专题的NMR研究。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培养了近三十名研究生,接受了一名博士生和一名博士后的培养工作;讲授了“有机分析”、“波谱分析”、“现代仪器分析”、“近代分析测试技术”等研究生学位课,并撰写了“核磁共振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与“材料结构的表征与应用”两本专著;先后主要负责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五项、化工部和中石化公司科技项目五项,以及国家863项目和国际化学武器核查实验-化工部第一轮国际核查联试等项目;荣获部级科技成果奖三项,专利一项,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其中SCI收录三十篇)。
  • 目录:
    前言
    第1章核磁共振谱的基本理论和共振原理
    1.1概述
    1.2NMR的基本原理
    1.3原子核的弛豫及其应用
    1.3.1弛豫的原理
    1.3.2弛豫的应用
    1.4NOE效应
    1.5脉冲傅里叶变换NMR的基本介绍
    1.5.1NMR仪的组成
    1.5.2NMR仪的工作原理及其主要参数
    1.5.3NMR仪的操作指导及数据处理

    第2章核磁共振谱化学位移与化合物结构的关系
    2.1化学位移的基本理论
    2.1.1化学位移的来源与度量
    2.1.2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2.2典型化合物的化学位移
    2.2.1H核的化学位移
    2.2.2C核的化学位移
    2.2.3其他杂核的化学位移

    第3章自旋-自旋偶合以及与化合物结构的关系
    3.1自旋-自旋偶合
    3.1.1自旋-自旋偶合的基本理论
    3.1.2影响偶合常数的因素
    3.2不同类型氢之间的偶合
    3.2.1同碳氢的偶合
    3.2.2相邻碳上两个氢的偶合
    3.2.3烯型氢邻位偶合
    3.2.4芳环氢的偶合
    3.3远程偶合
    3.3.1经过π键的远程偶合
    3.3.2中间含有π键的远程偶合
    3.3.3W形的远程偶合
    3.41H与其他核之间的偶合
    3.4.1与13C核的偶合
    3.4.2与19F核的偶合
    3.4.3与31P核的偶合
    3.4.4与D核的偶合
    3.4.5与15N核的偶合
    3.513C与其他核之间的偶合
    3.5.1与D核的偶合
    3.5.2与19F核的偶合
    3.5.3与31P核的偶合
    3.5.4与15N核的偶合
    3.6多重峰裂分的一般规律
    3.6.12nI+1规律
    3.6.2非“一级自旋系统”
    3.6.3苯环氢的自旋裂分规律
    3.7化学等价与磁等价

    第4章脉冲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的实验方法
    4.1脉冲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实验技术
    4.1.1质子宽带去偶
    4.1.2反转门控去偶
    4.1.3极化转移技术
    4.2溶剂峰压制实验
    4.2.1预饱和法
    4.2.2WEFT法
    4.3一维选择性TOCSY
    4.4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1的测量-反转恢复法

    第5章核磁共振谱的解析与注意事项
    5.1解析NMR谱时的常见问题
    5.1.1溶剂
    5.1.2旋转边峰
    5.1.313C同位素边峰
    5.2解析NMR谱时的注意事项
    5.2.1杂质的影响
    5.2.2不饱和双键的影响
    5.2.3受阻旋转的影响
    5.2.4互变异构的影响
    5.2.5手性与原手性的影响
    5.2.6虚假偶合和假象简单图谱的影响
    5.2.7重水的影响
    5.2.8各向异性的影响
    5.2.9分子对称性的影响
    5.2.10温度的影响
    5.3谱图解析的程序及实例解析
    5.3.1谱图解析的程序
    5.3.2实例解析

    第6章二维核磁共振谱
    6.1概述
    6.1.1二维核磁共振的基本理论
    6.1.2二维NMR谱的分类
    6.2常见的二维核磁共振谱
    6.2.1了分解谱
    6.2.21H-1H-COSY和DQF-COSY谱
    6.2.3TOCSY谱
    6.2.4NOESY或ROESY谱
    6.2.5HMOC和HSQC谱
    6.2.6HMBC谱
    6.3二维核磁共振谱实例解析
    6.3.1化合物A的结构解析
    6.3.2α-蒎烯的结构解析
    6.3.3芦荟黄酮苷的结构解析
    6.3.4芍药苷的结构解析

    第7章固体NMR谱
    7.1固体NMR研究的对象与特点
    7.2固体高分辨NMR的基本原理
    7.3固体高分辨NMR技术
    7.4固体高分辨NMR的应用
    7.4.1在材料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7.4.2在纳米材料结构表征领域中的应用
    7.4.3在固体化石能源研究中的应用
    7.4.4在表面化学领域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不同类型的1H和13C化学位移
    附录Ⅱ不同类型化合物的偶合常数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图解核磁共振技术与实例
图解微流控芯片实验室
林炳承、秦建华 著
图解核磁共振技术与实例
图解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与应用
于世林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