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效水源涵养林更新的理论与实践

低效水源涵养林更新的理论与实践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16-06
版次: 1
ISBN: 9787030467201
定价: 11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48页
字数: 328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自然科学
1人买过
  •   《低效水源涵养林更新的理论与实践》以赤峰市敖汉旗大五家流域内水源涵养型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以拟自然林业理论为指导,进行水源涵养人工林的结构、功能、演替及物质和能量流动研究。对低效水源涵养功能的人工林进行更新改造,形成低水源涵养功能人工林培育与建设技术体系。
      《低效水源涵养林更新的理论与实践》可供从事林业及水土保持等专业的研究、管理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前言
    1 森林植被涵养水源功能研究综述
    1.1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机制研究
    1.1.1 乔木冠层水文作用
    1.1.2 灌木草本层水文作用
    1.1.3 枯枝落叶层水分截持作用
    1.1.4 林地土壤水分入渗及贮水效能
    1.1.5 林地蒸发散
    1.2 森林涵养水源功能的影响因素
    1.2.1 林分结构对水源涵养功能影响研究
    1.2.2 土壤结构对水源涵养功能影响研究
    1.2.3 森林空间配置对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1.3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评价研究
    1.4 低功能人工林更新改造与森林植被空间对位配置研究
    1.4.1 低功能人工林更新改造研究
    1.4.2 森林植被空间对位配置研究

    2 研究区与试验区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1.4 土壤
    2.1.5 植被
    2.1.6 水文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森林资源概况
    2.4 试验区概况
    2.4.1 自然环境概况
    2.4.2 土地资源利用
    2.4.3 森林资源分布

    3 研究途径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总体途径
    3.2 研究方法
    3.2.1 流域内森林状况及生长效应调查
    3.2.2 流域内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研究方法
    3.2.3 流域内植被类型水源涵养功能综合评价研究方法
    3.2.4 低效水源涵养林评判标准研究方法
    3.2.5 森林植被与土壤性质格局耦合关系研究方法
    3.2.6 低效水源涵养林更新改造、定向恢复与重建技术
    3.3 资料整理与数据处理

    4 主要森林植被结构特征、树种生长过程及生物量研究
    4.1 主要森林植被结构特征分析
    4.1.1 小叶杨人工林结构特征研究
    4.1.2 油松人工林结构特征研究
    4.1.3 华北落叶松白榆混交人工林结构特征研究
    4.1.4 灌木人工林结构特征研究
    4.2 流域内主要树种生长过程及生物量研究
    4.2.1 流域主要树种生长过程
    4.2.2 流域主要林木及林分生物量
    4.2.3 树种适宜性评价与选择

    5 不同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与综合评价
    5.1 不同森林植被类型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5.1.1 流域内不同森林植被枯枝落叶层水源涵养功能特点
    5.1.2 流域内森林植被土壤层水源涵养功能
    5.1.3 流域不同森林植被林地蓄水量
    5.2 流域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综合评价
    5.2.1 流域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评价指标体系
    5.2.2 流域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5.2.3 流域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法)
    5.3 森林植被类型涵蓄水功能与林分因子关系的探讨
    5.3.1 林分因子与枯枝落叶层涵蓄水分功能的关系
    5.3.2 林分因子与土壤层涵蓄水分功能的关系
    5.3.3 林分因子与枯枝落叶层、土壤层综合涵蓄水分功能的关系
    5.4 本章小结

    6 低效水源涵养林评判标准
    6.1 低功能林概念的提出
    6.2 低效水源涵养林评判因子选择
    6.3 低效水源涵养林的评判
    6.3.1 杨树低效水源涵养林的评判
    6.3.2 油松低效水源涵养林评判
    6.3.3 华北落叶松低效水源涵养林评判
    6.3.4 灌木林低效水源涵养林的评判
    6.4 本章小结

    7 森林植被与土壤性质格局耦合关系
    7.1 流域防护林空间分布
    7.1.1 流域土地利用格局
    7.1.2 流域防护林空间格局
    7.1.3 林地分布格局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7.2 小流域土壤理化性质空间格局
    7.2.1 土壤理化性质水平空间格局
    7.2.2 土壤理化性质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7.2.3 不同林地的土壤理化性质比较
    7.3 不同立地条件下典型林地土壤质量评价
    7.3.1 评价因子的确定
    7.3.2 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
    7.3.3 流域内不同坡向林地土壤质量评价
    7.3.4 流域内不同坡度林地土壤质量评价
    7.3.5 流域内典型林地土壤质量评价
    7.4 本章小结

    8 低效水源涵养林更新改造技术
    8.1 低水源涵养功能类型划分和采取的经营措施
    8.2 低效水源涵养林的更新改造
    8.2.1 树种结构的调整
    8.2.2 目标林相的选择
    8.2.3 以水源涵养为目标的区域森林覆被率确定
    8.3 低效水源涵养林改造技术措施
    8.3.1 杨树林分改造技术
    8.3.2 油松林分改造技术
    8.3.3 华北落叶松林分改造技术
    8.3.4 灌木林分改造技术
    8.4 低功能林更新的土壤水文效应研究
    8.4.1 枯枝落叶层的水文生态效应
    8.4.2 土壤层的水文效应
    8.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低效水源涵养林更新的理论与实践》以赤峰市敖汉旗大五家流域内水源涵养型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以拟自然林业理论为指导,进行水源涵养人工林的结构、功能、演替及物质和能量流动研究。对低效水源涵养功能的人工林进行更新改造,形成低水源涵养功能人工林培育与建设技术体系。
      《低效水源涵养林更新的理论与实践》可供从事林业及水土保持等专业的研究、管理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 目录:
    前言
    1 森林植被涵养水源功能研究综述
    1.1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机制研究
    1.1.1 乔木冠层水文作用
    1.1.2 灌木草本层水文作用
    1.1.3 枯枝落叶层水分截持作用
    1.1.4 林地土壤水分入渗及贮水效能
    1.1.5 林地蒸发散
    1.2 森林涵养水源功能的影响因素
    1.2.1 林分结构对水源涵养功能影响研究
    1.2.2 土壤结构对水源涵养功能影响研究
    1.2.3 森林空间配置对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1.3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评价研究
    1.4 低功能人工林更新改造与森林植被空间对位配置研究
    1.4.1 低功能人工林更新改造研究
    1.4.2 森林植被空间对位配置研究

    2 研究区与试验区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1.4 土壤
    2.1.5 植被
    2.1.6 水文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森林资源概况
    2.4 试验区概况
    2.4.1 自然环境概况
    2.4.2 土地资源利用
    2.4.3 森林资源分布

    3 研究途径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总体途径
    3.2 研究方法
    3.2.1 流域内森林状况及生长效应调查
    3.2.2 流域内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研究方法
    3.2.3 流域内植被类型水源涵养功能综合评价研究方法
    3.2.4 低效水源涵养林评判标准研究方法
    3.2.5 森林植被与土壤性质格局耦合关系研究方法
    3.2.6 低效水源涵养林更新改造、定向恢复与重建技术
    3.3 资料整理与数据处理

    4 主要森林植被结构特征、树种生长过程及生物量研究
    4.1 主要森林植被结构特征分析
    4.1.1 小叶杨人工林结构特征研究
    4.1.2 油松人工林结构特征研究
    4.1.3 华北落叶松白榆混交人工林结构特征研究
    4.1.4 灌木人工林结构特征研究
    4.2 流域内主要树种生长过程及生物量研究
    4.2.1 流域主要树种生长过程
    4.2.2 流域主要林木及林分生物量
    4.2.3 树种适宜性评价与选择

    5 不同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与综合评价
    5.1 不同森林植被类型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5.1.1 流域内不同森林植被枯枝落叶层水源涵养功能特点
    5.1.2 流域内森林植被土壤层水源涵养功能
    5.1.3 流域不同森林植被林地蓄水量
    5.2 流域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综合评价
    5.2.1 流域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评价指标体系
    5.2.2 流域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5.2.3 流域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法)
    5.3 森林植被类型涵蓄水功能与林分因子关系的探讨
    5.3.1 林分因子与枯枝落叶层涵蓄水分功能的关系
    5.3.2 林分因子与土壤层涵蓄水分功能的关系
    5.3.3 林分因子与枯枝落叶层、土壤层综合涵蓄水分功能的关系
    5.4 本章小结

    6 低效水源涵养林评判标准
    6.1 低功能林概念的提出
    6.2 低效水源涵养林评判因子选择
    6.3 低效水源涵养林的评判
    6.3.1 杨树低效水源涵养林的评判
    6.3.2 油松低效水源涵养林评判
    6.3.3 华北落叶松低效水源涵养林评判
    6.3.4 灌木林低效水源涵养林的评判
    6.4 本章小结

    7 森林植被与土壤性质格局耦合关系
    7.1 流域防护林空间分布
    7.1.1 流域土地利用格局
    7.1.2 流域防护林空间格局
    7.1.3 林地分布格局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7.2 小流域土壤理化性质空间格局
    7.2.1 土壤理化性质水平空间格局
    7.2.2 土壤理化性质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7.2.3 不同林地的土壤理化性质比较
    7.3 不同立地条件下典型林地土壤质量评价
    7.3.1 评价因子的确定
    7.3.2 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
    7.3.3 流域内不同坡向林地土壤质量评价
    7.3.4 流域内不同坡度林地土壤质量评价
    7.3.5 流域内典型林地土壤质量评价
    7.4 本章小结

    8 低效水源涵养林更新改造技术
    8.1 低水源涵养功能类型划分和采取的经营措施
    8.2 低效水源涵养林的更新改造
    8.2.1 树种结构的调整
    8.2.2 目标林相的选择
    8.2.3 以水源涵养为目标的区域森林覆被率确定
    8.3 低效水源涵养林改造技术措施
    8.3.1 杨树林分改造技术
    8.3.2 油松林分改造技术
    8.3.3 华北落叶松林分改造技术
    8.3.4 灌木林分改造技术
    8.4 低功能林更新的土壤水文效应研究
    8.4.1 枯枝落叶层的水文生态效应
    8.4.2 土壤层的水文效应
    8.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低效水源涵养林更新的理论与实践
低效率人士的7个习惯
于帆 著
低效水源涵养林更新的理论与实践
低效率经济学:集权体制理论的重新思考
胡汝银 著
低效水源涵养林更新的理论与实践
低效会议怎么改:每年节省一半会议成本的秘密
王玉荣、葛新红 著
低效水源涵养林更新的理论与实践
低效杀手:让你聪明高效地工作
[美]海伦妮·塞古拉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低效水源涵养林更新的理论与实践
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机制与模式
秦富仓 著
低效水源涵养林更新的理论与实践
林火原理
秦富仓、王玉霞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