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OM的浪流耦合模式的建立及其在大洋和近海的应用

基于POM的浪流耦合模式的建立及其在大洋和近海的应用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
2015-10
版次: 1
ISBN: 9787502792589
定价: 3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90页
字数: 9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丛书: 博士文库
分类: 自然科学
  •   《基于POM的浪流耦合模式的建立及其在大洋和近海的应用》基于POM模式建立了浪流耦合模式并将其应用到大洋和中国近海的数值模拟中。
      《基于POM的浪流耦合模式的建立及其在大洋和近海的应用》共分5章。第0章主要介绍与本论文研究内容相关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等基本情况以及本文的工作简介。
      第1章是本文工作的理论基础,首先是海浪一海流耦合作用的理论推导,然后建立了一个基于POM的准全球大洋环流模式并分析了模拟结果,最后在该模式的基础上加入波浪对环流的三维波致雷诺应力和波浪运动对环流场的混合作用,建立了M。ASNtfM浪一流耦合模式。第2章为MASNuM浪一流耦合模式在大洋中的应用。该章首先分析了海浪模拟的结果并与实测进行了比较,然后分析了耦合模式模拟得到的温度结果,重点为浪致混合对上混合层的影响。第3章为MASNuM浪一潮一流耦合模式的建立及在黄海中的应用。由于在近海潮混合比较重要,该章在MAs—NUM浪一流耦合模式的基础上在边界引入潮流边界,建立了MASNUM浪一潮一流耦合模式,并利用该模式对黄海夏季的三维环流结构进行了研究。第4章给出了全文的主要结论以及对后续工作的展望。《基于POM的浪流耦合模式的建立及其在大洋和近海的应用》适合物理海洋学专业研究人员和学生阅读参考。   夏长水,1974年2月24日出生,男,汉族,山东枣庄人。199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应用力学系应用力学专业。1997年入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攻读物理海洋学硕士,师从袁业立院士。2000年在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参加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和副研究员。2000年至2005年在中国海洋大学攻读物理海洋学在职博士。2010年1月至2010年7月赴马来西亚国立大学担任高级访问学者。现主要从事海洋动力学和海洋环流数值模式研究。参加工作以来共发表论文25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7篇,被SCI、EI、CSSCI等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共22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 0前言
    0.1简介
    0.2常见混合层模拟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0.3本书的主要工作

    1MASNUM浪一流一耦合模式的建立
    1.1海浪一海流耦合作用的理论推导
    1.2基于POM的准全球大洋环流模式的建立和模拟结果分析
    1.3MASNUM浪一流耦合模式的建立

    2MASNUM浪一流耦合模式在大洋中的应用
    2.1模式介绍
    2.2海浪模拟结果检验
    2.3浪致混合Bv在全球的分布特征
    2.4浪致混合对夏季上温度结构的影响分析
    2.5小节

    3MASNUM浪一潮一流耦合模式的建立及在黄海中的应用
    3.1黄海夏季环流研究现状
    3.2MASNUM浪一潮一流耦合模式的建立
    3.3模拟的潮汐、温度和盐度的验证
    3.4夏季水平环流的模拟结果
    3.5夏季垂直环流的模拟结果
    3.6环流形成机制分析
    3.7小节

    4结论和展望
    4.1本文主要结论
    4.2后续工作展望
  • 内容简介:
      《基于POM的浪流耦合模式的建立及其在大洋和近海的应用》基于POM模式建立了浪流耦合模式并将其应用到大洋和中国近海的数值模拟中。
      《基于POM的浪流耦合模式的建立及其在大洋和近海的应用》共分5章。第0章主要介绍与本论文研究内容相关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等基本情况以及本文的工作简介。
      第1章是本文工作的理论基础,首先是海浪一海流耦合作用的理论推导,然后建立了一个基于POM的准全球大洋环流模式并分析了模拟结果,最后在该模式的基础上加入波浪对环流的三维波致雷诺应力和波浪运动对环流场的混合作用,建立了M。ASNtfM浪一流耦合模式。第2章为MASNuM浪一流耦合模式在大洋中的应用。该章首先分析了海浪模拟的结果并与实测进行了比较,然后分析了耦合模式模拟得到的温度结果,重点为浪致混合对上混合层的影响。第3章为MASNuM浪一潮一流耦合模式的建立及在黄海中的应用。由于在近海潮混合比较重要,该章在MAs—NUM浪一流耦合模式的基础上在边界引入潮流边界,建立了MASNUM浪一潮一流耦合模式,并利用该模式对黄海夏季的三维环流结构进行了研究。第4章给出了全文的主要结论以及对后续工作的展望。《基于POM的浪流耦合模式的建立及其在大洋和近海的应用》适合物理海洋学专业研究人员和学生阅读参考。
  • 作者简介:
      夏长水,1974年2月24日出生,男,汉族,山东枣庄人。199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应用力学系应用力学专业。1997年入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攻读物理海洋学硕士,师从袁业立院士。2000年在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参加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和副研究员。2000年至2005年在中国海洋大学攻读物理海洋学在职博士。2010年1月至2010年7月赴马来西亚国立大学担任高级访问学者。现主要从事海洋动力学和海洋环流数值模式研究。参加工作以来共发表论文25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7篇,被SCI、EI、CSSCI等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共22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
  • 目录:
    0前言
    0.1简介
    0.2常见混合层模拟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0.3本书的主要工作

    1MASNUM浪一流一耦合模式的建立
    1.1海浪一海流耦合作用的理论推导
    1.2基于POM的准全球大洋环流模式的建立和模拟结果分析
    1.3MASNUM浪一流耦合模式的建立

    2MASNUM浪一流耦合模式在大洋中的应用
    2.1模式介绍
    2.2海浪模拟结果检验
    2.3浪致混合Bv在全球的分布特征
    2.4浪致混合对夏季上温度结构的影响分析
    2.5小节

    3MASNUM浪一潮一流耦合模式的建立及在黄海中的应用
    3.1黄海夏季环流研究现状
    3.2MASNUM浪一潮一流耦合模式的建立
    3.3模拟的潮汐、温度和盐度的验证
    3.4夏季水平环流的模拟结果
    3.5夏季垂直环流的模拟结果
    3.6环流形成机制分析
    3.7小节

    4结论和展望
    4.1本文主要结论
    4.2后续工作展望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基于POM的浪流耦合模式的建立及其在大洋和近海的应用
基于语料库的汉语方言俗语研究(开辟汉语言方言俗语研究的新思路。)
吴建生
基于POM的浪流耦合模式的建立及其在大洋和近海的应用
基于量子计算的量子密码协议
石金晶
基于POM的浪流耦合模式的建立及其在大洋和近海的应用
基于近邻思想和同步模型的聚类算法
陈新泉
基于POM的浪流耦合模式的建立及其在大洋和近海的应用
基于MATLAB的电力电子技术和交直流调速系统仿真(第3版)
陈中、陈克伟、刘丹丹、段文勇
基于POM的浪流耦合模式的建立及其在大洋和近海的应用
基于Python的GIS空间分析
高培超 谢一茹 叶思菁 宋长青/编著
基于POM的浪流耦合模式的建立及其在大洋和近海的应用
基于遥感云计算的生态大数据平台建设:理论、方法与实践
董金玮等
基于POM的浪流耦合模式的建立及其在大洋和近海的应用
基于协同演化过程视角的企业相关多元化发展研究
李章溢
基于POM的浪流耦合模式的建立及其在大洋和近海的应用
基于R的语言研究多变量分析
吴诗玉
基于POM的浪流耦合模式的建立及其在大洋和近海的应用
基于Agent的系统仿真导论 [美] 尤里·威伦斯基
(美) 尤里·威伦斯基 (美)威廉·兰特
基于POM的浪流耦合模式的建立及其在大洋和近海的应用
基于新教材的高考数学研究
赵萍
基于POM的浪流耦合模式的建立及其在大洋和近海的应用
基于机器学习的文本挖掘
扬·茨卡,弗朗齐歇克·达雷纳,阿尔诺斯特
基于POM的浪流耦合模式的建立及其在大洋和近海的应用
基于项目教学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