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法律传统(第11卷)

中西法律传统(第11卷)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6-03
版次: 1
ISBN: 9787562065388
定价: 44.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12页
字数: 300千字
分类: 法律
2人买过
  •   《中西法律传统》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所主办、陈景良教授和郑祝君教授主编的年刊,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本年刊是继中国法律史学会主办的《法律史论集》之后又一本作为法律史专业学术阵地的连续系列出版物,现已经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文摘资料列为重要文献来源资料之一,在大陆与港台法学界反响良好。   陈景良,中共党员,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文化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法学院党委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学术兼职: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儒家法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法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法律史,唐宋法制研究,中西诉讼文化比较研究。 “台湾地区法律史学者治学访谈”法史经验谈:研究方法与当代价值——张伟仁先生访问录法史经验谈:研究方法与当代价值——黄源盛先生访问录法史经验谈:研究方法与法律移植——陈惠馨先生访问录法史经验谈:研究方法与法学教育——高明士先生访问录法史经验谈:学术历程与研究旨趣——陈登武先生访问录“台湾地区法律史学者论文”第十八层地狱的声音:宗教与宋代法律史研究法/柳立言从《洪范》与《周礼》论西周之法度/张永祥唐代的法律知识教育与取才——以“律学”和“科举”为观察视角/杨晓宜中国法律传统黄宗羲式法政秩序原论——基于《明夷待访录》文本的分析/王小康东吴法学院法律人才培养及其启示/李栋西方法律传统陪审团裁判传统与排除合理怀疑标准的确立/潘驰作为法律论证一种新进路的论题学/王世柱“台湾法律史学人专刊”编辑手记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舒砚《中西法律传统》第十二卷稿约
  • 内容简介:
      《中西法律传统》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所主办、陈景良教授和郑祝君教授主编的年刊,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本年刊是继中国法律史学会主办的《法律史论集》之后又一本作为法律史专业学术阵地的连续系列出版物,现已经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文摘资料列为重要文献来源资料之一,在大陆与港台法学界反响良好。
  • 作者简介:
      陈景良,中共党员,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文化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法学院党委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学术兼职: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儒家法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法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法律史,唐宋法制研究,中西诉讼文化比较研究。
  • 目录:
    “台湾地区法律史学者治学访谈”法史经验谈:研究方法与当代价值——张伟仁先生访问录法史经验谈:研究方法与当代价值——黄源盛先生访问录法史经验谈:研究方法与法律移植——陈惠馨先生访问录法史经验谈:研究方法与法学教育——高明士先生访问录法史经验谈:学术历程与研究旨趣——陈登武先生访问录“台湾地区法律史学者论文”第十八层地狱的声音:宗教与宋代法律史研究法/柳立言从《洪范》与《周礼》论西周之法度/张永祥唐代的法律知识教育与取才——以“律学”和“科举”为观察视角/杨晓宜中国法律传统黄宗羲式法政秩序原论——基于《明夷待访录》文本的分析/王小康东吴法学院法律人才培养及其启示/李栋西方法律传统陪审团裁判传统与排除合理怀疑标准的确立/潘驰作为法律论证一种新进路的论题学/王世柱“台湾法律史学人专刊”编辑手记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舒砚《中西法律传统》第十二卷稿约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西法律传统(第11卷)
跬步探微:中国法史考论
陈景良
中西法律传统(第11卷)
中西法律传统 第14卷
陈景良
中西法律传统(第11卷)
中西法律传统
陈景良;郑祝君
中西法律传统(第11卷)
中西法律传统(第12卷)
陈景良、郑祝君 著
中西法律传统(第11卷)
中西法律传统(第10卷)
陈景良、郑祝君 编
中西法律传统(第11卷)
中西法律传统(第9卷)
陈景良、郑祝君 编
中西法律传统(第11卷)
文化底蕴与传统法律
陈景良 主编
中西法律传统(第11卷)
中西法律传统(第8卷)
陈景良、郑祝君 编
中西法律传统(第11卷)
中西法律传统(第四卷)
陈景良 主编;范中信
中西法律传统(第11卷)
中西法律传统 (第三卷)
陈景良 主编;范忠信
中西法律传统(第11卷)
当代中国法律思想史
陈景良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