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研究:基于对江苏省姜堰市坡岭村的调查

农村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研究:基于对江苏省姜堰市坡岭村的调查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6-03
版次: 1
ISBN: 9787516160923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63页
字数: 155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2人买过
  •   《农村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研究--基于对江苏省姜堰市坡岭村的调查》利用农户问卷调查的数据,从收入与消费、健康状况、社会保障、社会联系、社会参与等多个维度,测算了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并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影响农村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的因素及影响程度,主要结论是:农村老年人口自评的主观生活质量水平较高,客观生活质量较低,他们在心理上能够适应(习惯、认可)现有的客观生活条件。社会比较倾向弱、仅仅以过往的收入和消费为参照系、以及对近年来国家惠农政策的认同和对未来的美好预期,是形成农村老年人口主观生活质量与客观生活质量差异的主要原因。这一结论表明,党和政府不应因为农村老年人口较高的主观生活质量而放松、忽视改善他们的客观生活质量?br/>   崔红志,男,河南省汝州市人,1964年11月出生。200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组织与制度研究室主任,长期从事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及农民福祉领域的研究,曾独立和合作发表了近50篇学术论文和专著。
    第一章 总论
    一 调查内容、目的与意义
    (一)调查内容
    (二)调查目的
    (三)调查意义
    二 调查村及所隶属地区概况
    三 农村老年人口生活质量评价的方法
    (一)生活质量研究的缘起
    (二)生活质量所涵盖维度
    (三)生活质量评价的方法
    四 生活质量维度的选取、调查方法与过程
    (一)本项调查所选取的生活质量维度和评价方法
    (二)调查方法
    五 关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发现
    (一)农业生产
    (二)村级财务和公共事业
    (三)村庄治理
    (四)农村社会事业
    六 关于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的调查发现
    (一)老年人口的主观生活质量水平较高
    (二)老年人口的客观生活质量水平较低
    (三)老年人口较高的主观生活质量与他们的评价方式有直接关系
    第二章 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及评价
    一 基本情况
    二 土地流转及农业生产情况
    (一)土地承包
    (二)土地流转
    (三)农业生产情况
    三 义务教育
    (一)中小学设置
    (二)农民对学校撤并的认识
    (三)农村学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四 基层组织及治理
    (一)党员数量及结构
    (二)村民代表数量及特征
    (三)村党支部选举办法和程序
    (四)村委会选举办法和程序
    (五)村两委干部的基本情况
    (六)对农村治理状况的扼要评价
    五 村级财务及公共事业发展
    (一)村级财务
    (二)公共事业发展及其资金来源
    (三)对社区公共事业资金筹措机制的扼要评价
    六 农村社会保障事业
    (一)农村社会救助事业
    ……
    第三章 农村老年人口的主观生活质量评价及其形成机理
    第四章 农村老年人口的收入与消费
    第五章 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
    第六章 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保障
    第七章 农村老年人口的社会联系
    第八章 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与问题
    第九章 提高农村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的政策选择
    附录1 农民养老困境的个案
    附录2 主观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与实际生活状况差异的个案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农村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研究--基于对江苏省姜堰市坡岭村的调查》利用农户问卷调查的数据,从收入与消费、健康状况、社会保障、社会联系、社会参与等多个维度,测算了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并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影响农村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的因素及影响程度,主要结论是:农村老年人口自评的主观生活质量水平较高,客观生活质量较低,他们在心理上能够适应(习惯、认可)现有的客观生活条件。社会比较倾向弱、仅仅以过往的收入和消费为参照系、以及对近年来国家惠农政策的认同和对未来的美好预期,是形成农村老年人口主观生活质量与客观生活质量差异的主要原因。这一结论表明,党和政府不应因为农村老年人口较高的主观生活质量而放松、忽视改善他们的客观生活质量?br/>
  • 作者简介:
      崔红志,男,河南省汝州市人,1964年11月出生。200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组织与制度研究室主任,长期从事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及农民福祉领域的研究,曾独立和合作发表了近50篇学术论文和专著。
  •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一 调查内容、目的与意义
    (一)调查内容
    (二)调查目的
    (三)调查意义
    二 调查村及所隶属地区概况
    三 农村老年人口生活质量评价的方法
    (一)生活质量研究的缘起
    (二)生活质量所涵盖维度
    (三)生活质量评价的方法
    四 生活质量维度的选取、调查方法与过程
    (一)本项调查所选取的生活质量维度和评价方法
    (二)调查方法
    五 关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发现
    (一)农业生产
    (二)村级财务和公共事业
    (三)村庄治理
    (四)农村社会事业
    六 关于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的调查发现
    (一)老年人口的主观生活质量水平较高
    (二)老年人口的客观生活质量水平较低
    (三)老年人口较高的主观生活质量与他们的评价方式有直接关系
    第二章 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及评价
    一 基本情况
    二 土地流转及农业生产情况
    (一)土地承包
    (二)土地流转
    (三)农业生产情况
    三 义务教育
    (一)中小学设置
    (二)农民对学校撤并的认识
    (三)农村学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四 基层组织及治理
    (一)党员数量及结构
    (二)村民代表数量及特征
    (三)村党支部选举办法和程序
    (四)村委会选举办法和程序
    (五)村两委干部的基本情况
    (六)对农村治理状况的扼要评价
    五 村级财务及公共事业发展
    (一)村级财务
    (二)公共事业发展及其资金来源
    (三)对社区公共事业资金筹措机制的扼要评价
    六 农村社会保障事业
    (一)农村社会救助事业
    ……
    第三章 农村老年人口的主观生活质量评价及其形成机理
    第四章 农村老年人口的收入与消费
    第五章 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
    第六章 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保障
    第七章 农村老年人口的社会联系
    第八章 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与问题
    第九章 提高农村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的政策选择
    附录1 农民养老困境的个案
    附录2 主观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与实际生活状况差异的个案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农村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研究:基于对江苏省姜堰市坡岭村的调查
乡村空间资源调整与农民美好生活的实证研究
崔红志、李越 著
农村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研究:基于对江苏省姜堰市坡岭村的调查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初化村卷
崔红志 刘亚辉 黄乃鑫
农村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研究:基于对江苏省姜堰市坡岭村的调查
创新体制机制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崔红志、苑鹏、刘同山、刘亚辉 著
农村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研究:基于对江苏省姜堰市坡岭村的调查
村庄整治效果和影响的实证研究
崔红志 著
农村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研究:基于对江苏省姜堰市坡岭村的调查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适应性的实证研究
崔红志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