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的定价、行为模式和制度设计

期货市场的定价、行为模式和制度设计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2-12
版次: 1
ISBN: 9787309092899
定价: 24.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25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经济
6人买过
  •   《期货市场的定价、行为模式和制度设计》主要研究期货市场的定价、行为模式和相关制度。《期货市场的定价、行为模式和制度设计》首先研究期货市场的风险溢价效应,包括市场参与者的风险态度对期货定价的影响、国内外股指期货市场的风险溢价对比、风险溢价效应的季节效应等,并提出了一个期货市场逼仓预警模型。然后研究了基于权重股的股指期货操纵模式和期铜市场的国际跨市套利。最后对保证金、股指期货的结算时间窗口等我国期货市场的制度进行了评估研究。   宋军,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国际金融系副教授,上海金融工程学会理事。2002年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毕业后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从事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研究工作,2004年到复旦大学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行为金融、资产定价和金融工程。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在《金融研究》、《经济研究》、《管理科学学报》、《经济学(季刊)》等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一本。 第一章序言
    1.1快速发展的中国期货市场
    1.2期货市场的价值基础
    1.3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基于风险溢价的期货定价理论
    2.1研究基础
    2.2理论基础
    2.3数值计算

    第三章商品期货的风险溢价研究
    3.1风险溢价转移效应
    3.2研究前提和研究假设
    3.3套期保值策略的构造
    3.4模拟结果和分析
    3.5结论和讨论

    第四章股指期货的风险溢价研究
    4.1国内外主要股指期货市场与合约概况
    4.2参数设置与数据来源
    4.3风险溢价的计算结果
    4.4模拟套期保值策略结果分析

    第五章风险溢价的季节效应
    5.1引言
    5.2研究假设
    5.3计算结果和分析
    5.4政策建议
    5.5结论和讨论

    第六章套期保值的模式识别
    6.1引言
    6.2研究背景
    6.3研究方法
    6.4实证结果和分析
    6.5总结与讨论

    第七章风险溢价对成交量和波动性的影响
    7.1不对称关系
    7.2数据
    7.3实证结果
    7.4结论与扩展

    第八章逼仓识别和保证金设置
    8.1研究背景
    8.2逼仓动机分析
    8.3实证检验方法
    8.4数据来源和处理
    8.5实证结果
    8.6保证金设置与逼仓风险预警方法研究
    8.7总结与讨论

    第九章基于权重股的股指期货的操纵模式研究
    9.1引言
    9.2数据说明
    9.3模型构建及参数估计
    9.4结论分析

    第十章期铜市场的国际跨市套利
    10.1背景
    10.2SHFE期铜引导LME期铜和跨市套利
    10.3跨市套利头寸的分布特征
    10.4内盘在远月合约上的对手盘
    10.5结论

    第十一章保证金的绩效研究
    11.1引言
    11.2研究背景
    11.3我国期货交易的两类保证金调整
    11.4事件研究法
    11.5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
    11.6总结和讨论

    第十二章沪深300股指期货最优结算窗口设计
    12.1引言
    12.2研究背景
    12.3方法
    12.4数据
    12.5结果和分析
    12.6结论

    第十三章期权加油卡
    13.1背景
    13.2期权加油卡的产品设计和运作模式
    13.3期权加油卡的定价
    13.4期权加油卡的套期保值策略
    13.5结论和讨论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期货市场的定价、行为模式和制度设计》主要研究期货市场的定价、行为模式和相关制度。《期货市场的定价、行为模式和制度设计》首先研究期货市场的风险溢价效应,包括市场参与者的风险态度对期货定价的影响、国内外股指期货市场的风险溢价对比、风险溢价效应的季节效应等,并提出了一个期货市场逼仓预警模型。然后研究了基于权重股的股指期货操纵模式和期铜市场的国际跨市套利。最后对保证金、股指期货的结算时间窗口等我国期货市场的制度进行了评估研究。
  • 作者简介:
      宋军,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国际金融系副教授,上海金融工程学会理事。2002年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毕业后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从事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研究工作,2004年到复旦大学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行为金融、资产定价和金融工程。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在《金融研究》、《经济研究》、《管理科学学报》、《经济学(季刊)》等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一本。
  • 目录:
    第一章序言
    1.1快速发展的中国期货市场
    1.2期货市场的价值基础
    1.3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基于风险溢价的期货定价理论
    2.1研究基础
    2.2理论基础
    2.3数值计算

    第三章商品期货的风险溢价研究
    3.1风险溢价转移效应
    3.2研究前提和研究假设
    3.3套期保值策略的构造
    3.4模拟结果和分析
    3.5结论和讨论

    第四章股指期货的风险溢价研究
    4.1国内外主要股指期货市场与合约概况
    4.2参数设置与数据来源
    4.3风险溢价的计算结果
    4.4模拟套期保值策略结果分析

    第五章风险溢价的季节效应
    5.1引言
    5.2研究假设
    5.3计算结果和分析
    5.4政策建议
    5.5结论和讨论

    第六章套期保值的模式识别
    6.1引言
    6.2研究背景
    6.3研究方法
    6.4实证结果和分析
    6.5总结与讨论

    第七章风险溢价对成交量和波动性的影响
    7.1不对称关系
    7.2数据
    7.3实证结果
    7.4结论与扩展

    第八章逼仓识别和保证金设置
    8.1研究背景
    8.2逼仓动机分析
    8.3实证检验方法
    8.4数据来源和处理
    8.5实证结果
    8.6保证金设置与逼仓风险预警方法研究
    8.7总结与讨论

    第九章基于权重股的股指期货的操纵模式研究
    9.1引言
    9.2数据说明
    9.3模型构建及参数估计
    9.4结论分析

    第十章期铜市场的国际跨市套利
    10.1背景
    10.2SHFE期铜引导LME期铜和跨市套利
    10.3跨市套利头寸的分布特征
    10.4内盘在远月合约上的对手盘
    10.5结论

    第十一章保证金的绩效研究
    11.1引言
    11.2研究背景
    11.3我国期货交易的两类保证金调整
    11.4事件研究法
    11.5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
    11.6总结和讨论

    第十二章沪深300股指期货最优结算窗口设计
    12.1引言
    12.2研究背景
    12.3方法
    12.4数据
    12.5结果和分析
    12.6结论

    第十三章期权加油卡
    13.1背景
    13.2期权加油卡的产品设计和运作模式
    13.3期权加油卡的定价
    13.4期权加油卡的套期保值策略
    13.5结论和讨论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