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楼: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

钟鼓楼: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3-10
版次: 1
ISBN: 9787020099566
定价: 2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77页
字数: 29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小说
128人买过
  •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钟鼓楼》主要叙述的是1982年12月12日早晨5点至下午5点北京钟鼓楼一带发生的故事。
      一个古旧的四合院里,薛大娘一大早起来收拾东西,等待同和居何师傅来操办酒席,因为她的二儿子薛纪跃今天结婚。而薛大爷却和平时一样到什刹海后海边去遛弯儿打拳了。大儿媳孟昭英迟迟未到,薛大娘心里着急,同院的小伙子荀磊帮她在院门两边贴上大红喜字。
      荀磊的爹是退休工人,现在以修鞋为业。荀磊从小家教严,读书认真,外语成绩好,中学毕业后出人意料地被外事部门招去,送到国外培训。今年夏天回国在重要部门当翻译。这时,年轻人路喜纯正骑着自行车往薛大娘家来。他在崇文门附近一家小饭馆工作。同和居掌勺师傅老何为了让儿子顶班提前退休来这家小饭馆掌勺,见路喜纯心地纯正、好学上进,便收他为徒。
      今天,路喜纯就是替师傅来薛家操办婚宴的。住四合院外院三间南房的是京剧演员澹台智珠。“文革”中她受迫害被弄到纽扣厂当包装工,和普通车工李铠结了婚。薛大娘看她夫妻和美,儿女双圭,图吉利请她陪大儿媳去迎亲。但剧团里给澹台智珠唱小生的濮阳荪和两个伴奏的突然来告急:拉京胡的老赵和打板鼓的老佟被另一位更有名的女演员拉走了。李铠讨厌满身女人气、和自己老婆同台演出的濮阳孙,愤而出走,澹台智珠去寻,陪孟昭英去迎亲的只好换成薛家对面的詹丽颖。
      詹丽颖50年代大学毕业,心地善良,为人热情,但说话嗓门高,不知轻重,又任性,常得罪人。1957年被划为右派,改造20多年,与四川的一位冶金技术员结婚后至今两地分居。让这个生活不美满的人去迎亲,薛大娘心中有些遗憾。住四合院后院的是某局长张奇林。他本应今天上午出国访问,因飞机改为下午起飞,于是让女儿张秀藻帮他整理书橱。张秀藻在清华大学水利系读书,偷偷爱上了荀磊,但荀磊已和同单位的北京外语学院毕业生冯婉姝相爱,她暗自伤心。
      荀磊父亲荀师傅对满身洋味儿的冯婉姝并不满意。他是河北人,解放前和同乡郭墩子一起参军,枪林弹雨中生死与共,后来又一起进城当工人。
      1960年两个人的妻子同时怀孕,便说定如果一方生男一方生女,就让两个孩子长大结婚。郭墩子后来下放回老家农村,贫病交加而死。今天,他女儿郭杏儿要来北京看荀师傅一家。杏儿家在农村搞责任制之后富了起来,今天她第一次进北京,下了火车背着包裹先到天安门照相,又到王府井爬了渴慕已久的三层都营业的百货大楼,然后买了一大包酒、蛋糕来到荀家。见了冯婉姝她大大方方,但听不懂冯婉姝说的“电脑”、“信息”什么的,便反问冯婉姝知道不知道田里一种叫涝稆的野菜人吃了脸会肿。最早来薛家吃婚宴的是29岁的独身汉卢宝桑。他出身于小市民家庭,其父卢胜七当年是北京丐帮中一个讨饭的,曾被当局用馒头收买,去打宣传反饥饿、反内战的学生。其母黄氏据说是解放前在天桥卖虫子药的“大兵黄”的女儿。
      卢宝桑从父母那里继承了满身无赖气,不带礼品,进屋就要烟要糖,还嫌烟糖规格不高。新郎薛纪跃今天并不高兴,他想起为结婚所受的委屈和艰难。为了给未婚妻买块镀金雷达小坤表,父母用去了省吃俭用存了3年的钱。他还有另外一种难言的苦衷:一个风雪之夜,一位女性主动与他求欢,他居然没有成功,这给他的心理造成严重创伤。新娘潘秀娅在一家照相馆干点开票、收底片的杂事。她父亲本是个小买卖人,解放后在洗染店当店员;她母亲的娘家本来也是摆货摊的,经营假发。在这种家庭成长起来的潘秀娅自卑感很重,所以常常和大多数营业员一样对顾客摆架子,寻找一点精神满足。她找对象并不看重“爱情”,而主要考虑是否“合适”。
      在试图通过追求教授之子以改变自己的地位受挫之后,她挑中了薛纪跃。一辆租来的轿车把她接到薛家,婚宴开始。詹丽颖接了新娘回来,忙回自己屋照应两位客人,那两人是被她硬拉在一起谈对象的。男方嵇志满是詹丽颖大学同学,现在在中学教数学,40多了依然未婚,爱好集邮。女方慕樱就住这个四合院,和薛大娘家两间房相连的那间房是她家。她搬来时间不长,是医生,常住单位医务室,所以詹丽颖对她并不了解。建国初期她凭一时冲动嫁给了一位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伤残的英雄,取名慕英。
      胡爷爷讲起50年前在故宫当小工,海老太太讲起40年前什刹海的荷花市场。四合院里,婚宴将要结束,薛纪跃的大哥薛纪徽才回来。他在运输队当小组长,今早起来带着小组去抢任务,路上又帮人修车,误了自家大事。薛大娘被路喜纯的朴实和善良所感动,说定以后作为亲戚来往。这时,张奇林坐在飞机里仍在考虑单位的工作,意识到时间就是金钱。荀磊、冯婉姝、张秀藻、郭杏儿几个年轻人正准备聚会,交流信息,讨论青年人的使命。……生活千姿百态,钟鼓楼高高屹立着,作为社会历史和个人命运的见证而永存。   刘心武,1942年生,四川成都人。1950年随父迁居北京。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后任中学教员。1976年任北京出版社编辑,参与创刊《十月》杂志。1979年后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人民文学》主编。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
      著有长篇小说《钟鼓楼》《风过耳》《四牌楼》,中短篇小说集《绿叶与黄金》《都会咏叹调》《立体交叉桥》《如意》《王府井万花筒》等。 并非开头(从一百年前,到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十二日)
    0.这一段完全可以跳过去不读。不过读读也无妨。

    第一章卯(晨5时-7时)
    1.钟鼓楼下,有一家人要办喜事。最操心的是谁?
    2.地安门大街上,来了一位给婚事帮厨的人。他为什么不要茶壶?
    3.一位正在苦恼的京剧女演员。人家却请她去迎亲。
    4.一位局长住在北房。他家没有自用厕所。
    5.一个女大学生的单相思。那小伙子确实可爱。

    第二章辰(上午7时-9时)
    6.一位令人厌烦的热心人。
    7.婆媳之间的矛盾,难道真是永恒的吗?帮厨的倒勾起了一桩心事。
    8.不但当了喇嘛可以结婚,结了婚的人也可以去当喇嘛。
    9.京剧女演员只好从迎亲行列中退出。
    10.一位修鞋师傅。他希望有个什么样的儿媳妇?

    第三章巳(上午9时-11时)
    11.新郎并不一定感到幸福。
    12.一位农村姑娘带着厚礼走来。
    13.婚宴上来了一位不寻常的食客。你知道当年北京的“丐帮”吗?
    14.新娘子终于被迎到了新房中。有的售货员为什么故意冷落顾客?

    第四章午(中午11时-1时)
    15.北京人这样结婚。
    16.一位不爱搭理人的技术情报站站长。
    17.局长接待了不速之客,并接到一封告发信。
    18.农村姑娘和城里姑娘为什么谈不拢?

    第五章未(下午1时-3时)
    19.本书的一个大主角——四合院。
    20.一位女士的罗曼司。她为什么向一位邮迷要走了一枚“小型张”?
    21.不需要排演《铸钟记》,而需要立即干点别的……
    22.一位编辑遇上了一个文学青年。
    23.一个小流氓朝钟鼓楼下走来。凶多吉少。
    24.婚宴上也会有惊险场面。信不信由你。
    25.行政处处长对别人的告发哑然失笑。

    第六章申(下午3时-5时)
    26.钟鼓楼下的“老人俱乐部”。
    27.“哪里哪里”。江青也是本书中的一个角色。
    28.新郎的哥哥终于露面。关于“装车”和“卸车”。院内的“水管风波”。
    29.老编辑被一位“文坛新人”气得发抖。
    30.以往一帆风顺的人也终于遇上了顶头风。

    不是结尾申酉之交(下午5时整)
    0.怎样认识时间?它是一个圆圈?-支飞箭?一条
    奔向大海的河流?一只骰子?-架不断加速的
    宇宙飞船?它真的可以卷折、弯曲?-时间
    流逝着,而钟鼓楼将永存。
  • 内容简介: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钟鼓楼》主要叙述的是1982年12月12日早晨5点至下午5点北京钟鼓楼一带发生的故事。
      一个古旧的四合院里,薛大娘一大早起来收拾东西,等待同和居何师傅来操办酒席,因为她的二儿子薛纪跃今天结婚。而薛大爷却和平时一样到什刹海后海边去遛弯儿打拳了。大儿媳孟昭英迟迟未到,薛大娘心里着急,同院的小伙子荀磊帮她在院门两边贴上大红喜字。
      荀磊的爹是退休工人,现在以修鞋为业。荀磊从小家教严,读书认真,外语成绩好,中学毕业后出人意料地被外事部门招去,送到国外培训。今年夏天回国在重要部门当翻译。这时,年轻人路喜纯正骑着自行车往薛大娘家来。他在崇文门附近一家小饭馆工作。同和居掌勺师傅老何为了让儿子顶班提前退休来这家小饭馆掌勺,见路喜纯心地纯正、好学上进,便收他为徒。
      今天,路喜纯就是替师傅来薛家操办婚宴的。住四合院外院三间南房的是京剧演员澹台智珠。“文革”中她受迫害被弄到纽扣厂当包装工,和普通车工李铠结了婚。薛大娘看她夫妻和美,儿女双圭,图吉利请她陪大儿媳去迎亲。但剧团里给澹台智珠唱小生的濮阳荪和两个伴奏的突然来告急:拉京胡的老赵和打板鼓的老佟被另一位更有名的女演员拉走了。李铠讨厌满身女人气、和自己老婆同台演出的濮阳孙,愤而出走,澹台智珠去寻,陪孟昭英去迎亲的只好换成薛家对面的詹丽颖。
      詹丽颖50年代大学毕业,心地善良,为人热情,但说话嗓门高,不知轻重,又任性,常得罪人。1957年被划为右派,改造20多年,与四川的一位冶金技术员结婚后至今两地分居。让这个生活不美满的人去迎亲,薛大娘心中有些遗憾。住四合院后院的是某局长张奇林。他本应今天上午出国访问,因飞机改为下午起飞,于是让女儿张秀藻帮他整理书橱。张秀藻在清华大学水利系读书,偷偷爱上了荀磊,但荀磊已和同单位的北京外语学院毕业生冯婉姝相爱,她暗自伤心。
      荀磊父亲荀师傅对满身洋味儿的冯婉姝并不满意。他是河北人,解放前和同乡郭墩子一起参军,枪林弹雨中生死与共,后来又一起进城当工人。
      1960年两个人的妻子同时怀孕,便说定如果一方生男一方生女,就让两个孩子长大结婚。郭墩子后来下放回老家农村,贫病交加而死。今天,他女儿郭杏儿要来北京看荀师傅一家。杏儿家在农村搞责任制之后富了起来,今天她第一次进北京,下了火车背着包裹先到天安门照相,又到王府井爬了渴慕已久的三层都营业的百货大楼,然后买了一大包酒、蛋糕来到荀家。见了冯婉姝她大大方方,但听不懂冯婉姝说的“电脑”、“信息”什么的,便反问冯婉姝知道不知道田里一种叫涝稆的野菜人吃了脸会肿。最早来薛家吃婚宴的是29岁的独身汉卢宝桑。他出身于小市民家庭,其父卢胜七当年是北京丐帮中一个讨饭的,曾被当局用馒头收买,去打宣传反饥饿、反内战的学生。其母黄氏据说是解放前在天桥卖虫子药的“大兵黄”的女儿。
      卢宝桑从父母那里继承了满身无赖气,不带礼品,进屋就要烟要糖,还嫌烟糖规格不高。新郎薛纪跃今天并不高兴,他想起为结婚所受的委屈和艰难。为了给未婚妻买块镀金雷达小坤表,父母用去了省吃俭用存了3年的钱。他还有另外一种难言的苦衷:一个风雪之夜,一位女性主动与他求欢,他居然没有成功,这给他的心理造成严重创伤。新娘潘秀娅在一家照相馆干点开票、收底片的杂事。她父亲本是个小买卖人,解放后在洗染店当店员;她母亲的娘家本来也是摆货摊的,经营假发。在这种家庭成长起来的潘秀娅自卑感很重,所以常常和大多数营业员一样对顾客摆架子,寻找一点精神满足。她找对象并不看重“爱情”,而主要考虑是否“合适”。
      在试图通过追求教授之子以改变自己的地位受挫之后,她挑中了薛纪跃。一辆租来的轿车把她接到薛家,婚宴开始。詹丽颖接了新娘回来,忙回自己屋照应两位客人,那两人是被她硬拉在一起谈对象的。男方嵇志满是詹丽颖大学同学,现在在中学教数学,40多了依然未婚,爱好集邮。女方慕樱就住这个四合院,和薛大娘家两间房相连的那间房是她家。她搬来时间不长,是医生,常住单位医务室,所以詹丽颖对她并不了解。建国初期她凭一时冲动嫁给了一位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伤残的英雄,取名慕英。
      胡爷爷讲起50年前在故宫当小工,海老太太讲起40年前什刹海的荷花市场。四合院里,婚宴将要结束,薛纪跃的大哥薛纪徽才回来。他在运输队当小组长,今早起来带着小组去抢任务,路上又帮人修车,误了自家大事。薛大娘被路喜纯的朴实和善良所感动,说定以后作为亲戚来往。这时,张奇林坐在飞机里仍在考虑单位的工作,意识到时间就是金钱。荀磊、冯婉姝、张秀藻、郭杏儿几个年轻人正准备聚会,交流信息,讨论青年人的使命。……生活千姿百态,钟鼓楼高高屹立着,作为社会历史和个人命运的见证而永存。
  • 作者简介:
      刘心武,1942年生,四川成都人。1950年随父迁居北京。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后任中学教员。1976年任北京出版社编辑,参与创刊《十月》杂志。1979年后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人民文学》主编。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
      著有长篇小说《钟鼓楼》《风过耳》《四牌楼》,中短篇小说集《绿叶与黄金》《都会咏叹调》《立体交叉桥》《如意》《王府井万花筒》等。
  • 目录:
    并非开头(从一百年前,到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十二日)
    0.这一段完全可以跳过去不读。不过读读也无妨。

    第一章卯(晨5时-7时)
    1.钟鼓楼下,有一家人要办喜事。最操心的是谁?
    2.地安门大街上,来了一位给婚事帮厨的人。他为什么不要茶壶?
    3.一位正在苦恼的京剧女演员。人家却请她去迎亲。
    4.一位局长住在北房。他家没有自用厕所。
    5.一个女大学生的单相思。那小伙子确实可爱。

    第二章辰(上午7时-9时)
    6.一位令人厌烦的热心人。
    7.婆媳之间的矛盾,难道真是永恒的吗?帮厨的倒勾起了一桩心事。
    8.不但当了喇嘛可以结婚,结了婚的人也可以去当喇嘛。
    9.京剧女演员只好从迎亲行列中退出。
    10.一位修鞋师傅。他希望有个什么样的儿媳妇?

    第三章巳(上午9时-11时)
    11.新郎并不一定感到幸福。
    12.一位农村姑娘带着厚礼走来。
    13.婚宴上来了一位不寻常的食客。你知道当年北京的“丐帮”吗?
    14.新娘子终于被迎到了新房中。有的售货员为什么故意冷落顾客?

    第四章午(中午11时-1时)
    15.北京人这样结婚。
    16.一位不爱搭理人的技术情报站站长。
    17.局长接待了不速之客,并接到一封告发信。
    18.农村姑娘和城里姑娘为什么谈不拢?

    第五章未(下午1时-3时)
    19.本书的一个大主角——四合院。
    20.一位女士的罗曼司。她为什么向一位邮迷要走了一枚“小型张”?
    21.不需要排演《铸钟记》,而需要立即干点别的……
    22.一位编辑遇上了一个文学青年。
    23.一个小流氓朝钟鼓楼下走来。凶多吉少。
    24.婚宴上也会有惊险场面。信不信由你。
    25.行政处处长对别人的告发哑然失笑。

    第六章申(下午3时-5时)
    26.钟鼓楼下的“老人俱乐部”。
    27.“哪里哪里”。江青也是本书中的一个角色。
    28.新郎的哥哥终于露面。关于“装车”和“卸车”。院内的“水管风波”。
    29.老编辑被一位“文坛新人”气得发抖。
    30.以往一帆风顺的人也终于遇上了顶头风。

    不是结尾申酉之交(下午5时整)
    0.怎样认识时间?它是一个圆圈?-支飞箭?一条
    奔向大海的河流?一只骰子?-架不断加速的
    宇宙飞船?它真的可以卷折、弯曲?-时间
    流逝着,而钟鼓楼将永存。
查看详情
12
系列丛书 / 更多
钟鼓楼: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湖光山色
周大新 著
钟鼓楼: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
白鹿原
陈忠实 著
钟鼓楼: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白门柳(1-3)
刘斯奋 著
钟鼓楼: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黄河东流去
李凖 著
钟鼓楼: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
李自成
姚雪垠 著
钟鼓楼: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历史的天空
徐贵祥 著
钟鼓楼: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
冬天里的春天(全二册)
李国文 著
钟鼓楼: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
尘埃落定
阿来 著
钟鼓楼: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湖光山色(特装本)
周大新 著
钟鼓楼: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
芙蓉镇
古华 著
钟鼓楼: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
东方(全三册)
魏巍 著
钟鼓楼: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
白门柳(全三册)
刘斯奋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钟鼓楼: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
钟鼓楼
霍学进、喻军、李宝怀 编著
钟鼓楼: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
钟鼓楼/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刘心武 著
钟鼓楼: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
钟鼓楼
刘心武
钟鼓楼: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
钟鼓楼(共和国作家文库)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刘心武长篇代表作
刘心武
钟鼓楼: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
钟鼓楼下
金少凡
钟鼓楼: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
钟鼓管弦:中国古代生活文化丛书
丁如明
钟鼓楼: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
钟鼓楼(茅盾文学获奖作品全集 精装典藏版)
刘心武 著
钟鼓楼: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
钟鼓楼
刘心武
钟鼓楼: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
钟鼓楼:那些年那些事
张洁 著
钟鼓楼: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
钟鼓楼
刘心武 著
钟鼓楼: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
钟鼓楼
刘心武
钟鼓楼: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
钟鼓楼
刘心武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