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丝绸艺术

中国丝绸艺术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出版社: 外文出版社
2012-11
版次: 1
ISBN: 9787119079158
定价: 69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8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561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艺术
28人买过
  •   《中国文化与文明:中国丝绸艺术》约42万字,主体部分共九章。卷首的两篇文章由中、美丝绸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撰写,纵论中国丝绸艺术发展的历史背景、人文环境及其演进轨迹。主体部分由中外丝绸学界一流学者分章执笔,各章从文化史、艺术史的角度,对自新石器时代至20世纪初中国历代丝绸的织造技艺、艺术特色、生产格局、造作制度,以及政治、经济、文化、时尚和域外艺术对其发展的影响作出深入浅出的系统解说。中外著作者还以不同的视角对数千年来中国丝绸广泛传播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作了明晰的阐述。
      随文配图约650幅,以互证互补的形式展示、阐释海内外珍藏的著名传世品和上世纪以来重要的考古收获。织物图片选自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地区,以及美、英、法、加拿大、俄罗斯、日本、奥地利等国文博机构及个人收藏,不少是此前从未发表过的。
      为方便读者查证、检索,书内附有完备的列表、地图、注释和名词索引。 中国历代纪年表
    中国历代部分帝王年表
    中国政区图

    前言
    总论
    第一章解读古代中国丝绸的瑰丽
    第二章蚕桑丝织的起源与初兴——远古至战国时代的丝绸生产
    第三章丝绸文化古典体系形成——秦汉魏晋时期丝绸艺术
    第四章在对峙中持续发展——南北朝时期丝绸艺术
    第五章融合创新承前启后——隋唐五代时期丝绸艺术
    第六章南北异风——宋辽金西夏丝绸艺术
    第七章多元兼容——元代丝绸艺术
    第八章向高精化发展——明代丝绸艺术
    第九章古典技艺体系臻于顶峰——清代丝绸艺术

    注释
    主要参考书目
    丝绸织染名词简释
    作者介绍
    致谢
    索引
  •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与文明:中国丝绸艺术》约42万字,主体部分共九章。卷首的两篇文章由中、美丝绸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撰写,纵论中国丝绸艺术发展的历史背景、人文环境及其演进轨迹。主体部分由中外丝绸学界一流学者分章执笔,各章从文化史、艺术史的角度,对自新石器时代至20世纪初中国历代丝绸的织造技艺、艺术特色、生产格局、造作制度,以及政治、经济、文化、时尚和域外艺术对其发展的影响作出深入浅出的系统解说。中外著作者还以不同的视角对数千年来中国丝绸广泛传播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作了明晰的阐述。
      随文配图约650幅,以互证互补的形式展示、阐释海内外珍藏的著名传世品和上世纪以来重要的考古收获。织物图片选自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地区,以及美、英、法、加拿大、俄罗斯、日本、奥地利等国文博机构及个人收藏,不少是此前从未发表过的。
      为方便读者查证、检索,书内附有完备的列表、地图、注释和名词索引。
  • 目录:
    中国历代纪年表
    中国历代部分帝王年表
    中国政区图

    前言
    总论
    第一章解读古代中国丝绸的瑰丽
    第二章蚕桑丝织的起源与初兴——远古至战国时代的丝绸生产
    第三章丝绸文化古典体系形成——秦汉魏晋时期丝绸艺术
    第四章在对峙中持续发展——南北朝时期丝绸艺术
    第五章融合创新承前启后——隋唐五代时期丝绸艺术
    第六章南北异风——宋辽金西夏丝绸艺术
    第七章多元兼容——元代丝绸艺术
    第八章向高精化发展——明代丝绸艺术
    第九章古典技艺体系臻于顶峰——清代丝绸艺术

    注释
    主要参考书目
    丝绸织染名词简释
    作者介绍
    致谢
    索引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丝绸艺术
敦煌丝绸艺术全集·旅顺卷
赵丰、王振芬、王乐、王淑娟 著
中国丝绸艺术
明之华章:2019国丝汉服节纪实
赵丰、楼航燕、钟红桑 著
中国丝绸艺术
神机妙算:世界织机与织造艺术(英文版)
赵丰、[美]桑德拉、[英]白克利 著
中国丝绸艺术
敦煌讲座书系:敦煌丝绸
赵丰、王乐 著
中国丝绸艺术
成是贝锦:东周纺织织造技术研究
赵丰、樊昌生、钱小萍 编
中国丝绸艺术
锦上胡风:丝绸之路纺织品上的西方影响(4-8世纪)
赵丰、齐东方 编
中国丝绸艺术
锦绣华服
赵丰、徐铮 著
中国丝绸艺术
大漠联珠-环塔克拉玛干丝绸之路服饰文化考察报告:大漠连珠
赵丰、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 著
中国丝绸艺术
纺织考古: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赵丰、金琳 著
中国丝绸艺术
日本和服
赵丰、郑巨欣、忻亚健 著;包铭新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