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E外科系列图书002 “免管免禁”食管癌微创快速康复外科核心技术:李氏吻合

AME外科系列图书002 “免管免禁”食管癌微创快速康复外科核心技术:李氏吻合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2016-12
版次: 1
ISBN: 9787548727019
定价: 4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5页
字数: 4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医药卫生
6人买过
  •   我们AME旗下的心胸外科杂志Annals of Cardiotboracic Surgery有一位来自美国罗切斯特(Rochester)的作者,他是个左撇子。在进入外科学习的初始阶段,他遇到了很大障碍,例如,术中使用剪刀和完成打结动作时,他的动作都与教科书上要求的动作相反,于是在手术台上经常“挨老师打”。
      后来,他将自己的这段经历和经验总结成文,并发表在一本期刊上,希望能够帮助到与自己“同命相连”的其他外科一声。出乎意料的是,那篇文章发表之后,无数外科医生给他发邮件,向他请教和探讨左撇子医生应该如何接受外科培训,等等。后来,他认识了Annals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的主编TristanD.Yan教授,恰好Tristan也是一位左撇子医生。Tristan鼓励他去做一名心脏外科医生,因为在心脏外科手术中,有一些步骤需要使用左手去完成缝合等工作。Tristan的观点是,外科医生左右手都训练好。
      前段时间,我陪女儿第一天去幼儿园报到的时候,与幼儿园老师聊了一会,最后,老师问我们家长,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我特地交待老师,千万不要将我女儿的用手习惯“矫正”了,让她保持自己的左撇子。老师很惊讶地文我为什么。
      2013年12月7日,我们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举办了第二届AM学术沙龙,晚餐之后,上海市中山医院胸外科沈亚星医生带领我们几位学术沙龙委员去他的房间喝茶。酒店的电梯位于中间,出了电梯,先向左,再向左,再向左,再向左,然后,到了他的房间门口。我们一群人虽然被绕晕了,但是,还是有点清醒地发现他的房间其实就在电梯口的斜对面,顿时,哈哈大笑。他第1次进房间的时候,就是沿着这个路线走的,所以,第二次他带我们走同样的路。亚星说,其实,这就是“典型的”外科医生!
      每一步手术步骤,每个手术动作,都是老师手把手带出来的,所以,很多外科医生喜欢亲切地称呼自己的老师为“师傅”。
      如何才能成为一位手术大师?除了自身的悟性和勤奋之外,师傅的传授和教导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犹如武林世界,各大门派,自成体系,各有优劣,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外科界亦是如此。
      于是,对于一位年轻的外科医生而言,博采众家之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策划出版了这个系列的图书,想将国内外外科团队的手术技艺、哲学思考和一些有趣的人文故事,一一传递给读者,希望能够对外科一声有一点启发和帮助。是为序。   李印,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英国皇家外科学院院士,英国国家高级培训项目微创食管切除首席专家。
      河南省肿瘤医院(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胸外科主任、河南省食管癌诊疗中心主任、河南省肺癌诊疗中心副主任、河南省肿瘤研究院食管癌研究所所长。
      作为国家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主持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重点)、河南省医学科技SCIEI项目等多项科技项目。2006年和2014年共有2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4年获得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一项,2012年获厅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20余篇’被中华系列杂志、国家期刊和核心期刊录用60余篇。在国际上开创性地开展了食管癌加速康复外科模式和相关技术的临床研究,首创了“免管免禁”食管外科加速康复模式,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实现了食管癌术后无需放置胃管、营养管,患者术后第1天即可经口进食、下床活动,术后5~7d即可出院的外科治疗新模式,使得患者围手术期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并发症显著减少、费用明显降低,这一原创性技术创新在国际食管外科技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获得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同行的肯定和赞许。他先后被北京、上海、广州等数10家全国知名医院邀请进行学术推广和手术演示,多次应邀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做专题发言及手术表演,并多次举办全国性高级培训班(高级职称、三甲医院),学员来自20多个省份和地区。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全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在河南省内率先开展了全胸腔镜肺叶切除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胸腹腔镜下经剑突下胸腺瘤扩大切除术、隆凸成形、复杂食管气管外伤手术等。他目前担任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胸外科医师协会食管外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微创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肺癌及食管疾病学组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外科分会食管癌学组组长,并被聘为美国胸外科年鉴普胸外科分册中文版(ATS)编委、THORACICCANCER编委、INNOVATION中文版编委、《中国肺癌杂志》常务编委、《肝病与胃肠病学杂志》常务编委、《河南外科学杂志》编委、《中国肿瘤临床》特约审稿专家、《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编委、《食管疾病电子杂志》编委、《食管外科电子杂志》编委委员、《腹腔镜外科杂志》编委。2011年,他带领河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人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外科系列图书序言
    李印简介
    胸外科科室简介
    河南省肿瘤医院介绍
    一、食管癌手术与食管胃吻合概略
    二、食管胃吻合分类
    三、吻合口并发症
    四、现有吻合方法概览及对比
    五、李氏吻合解剖及组织学基础
    六、李氏吻合手术过程及技术要点
    七、李氏吻合小结
    八、李氏吻合手术演示视频
    九、参考文献、缩略词
  • 内容简介:
      我们AME旗下的心胸外科杂志Annals of Cardiotboracic Surgery有一位来自美国罗切斯特(Rochester)的作者,他是个左撇子。在进入外科学习的初始阶段,他遇到了很大障碍,例如,术中使用剪刀和完成打结动作时,他的动作都与教科书上要求的动作相反,于是在手术台上经常“挨老师打”。
      后来,他将自己的这段经历和经验总结成文,并发表在一本期刊上,希望能够帮助到与自己“同命相连”的其他外科一声。出乎意料的是,那篇文章发表之后,无数外科医生给他发邮件,向他请教和探讨左撇子医生应该如何接受外科培训,等等。后来,他认识了Annals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的主编TristanD.Yan教授,恰好Tristan也是一位左撇子医生。Tristan鼓励他去做一名心脏外科医生,因为在心脏外科手术中,有一些步骤需要使用左手去完成缝合等工作。Tristan的观点是,外科医生左右手都训练好。
      前段时间,我陪女儿第一天去幼儿园报到的时候,与幼儿园老师聊了一会,最后,老师问我们家长,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我特地交待老师,千万不要将我女儿的用手习惯“矫正”了,让她保持自己的左撇子。老师很惊讶地文我为什么。
      2013年12月7日,我们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举办了第二届AM学术沙龙,晚餐之后,上海市中山医院胸外科沈亚星医生带领我们几位学术沙龙委员去他的房间喝茶。酒店的电梯位于中间,出了电梯,先向左,再向左,再向左,再向左,然后,到了他的房间门口。我们一群人虽然被绕晕了,但是,还是有点清醒地发现他的房间其实就在电梯口的斜对面,顿时,哈哈大笑。他第1次进房间的时候,就是沿着这个路线走的,所以,第二次他带我们走同样的路。亚星说,其实,这就是“典型的”外科医生!
      每一步手术步骤,每个手术动作,都是老师手把手带出来的,所以,很多外科医生喜欢亲切地称呼自己的老师为“师傅”。
      如何才能成为一位手术大师?除了自身的悟性和勤奋之外,师傅的传授和教导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犹如武林世界,各大门派,自成体系,各有优劣,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外科界亦是如此。
      于是,对于一位年轻的外科医生而言,博采众家之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策划出版了这个系列的图书,想将国内外外科团队的手术技艺、哲学思考和一些有趣的人文故事,一一传递给读者,希望能够对外科一声有一点启发和帮助。是为序。
  • 作者简介:
      李印,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英国皇家外科学院院士,英国国家高级培训项目微创食管切除首席专家。
      河南省肿瘤医院(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胸外科主任、河南省食管癌诊疗中心主任、河南省肺癌诊疗中心副主任、河南省肿瘤研究院食管癌研究所所长。
      作为国家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主持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重点)、河南省医学科技SCIEI项目等多项科技项目。2006年和2014年共有2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4年获得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一项,2012年获厅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20余篇’被中华系列杂志、国家期刊和核心期刊录用60余篇。在国际上开创性地开展了食管癌加速康复外科模式和相关技术的临床研究,首创了“免管免禁”食管外科加速康复模式,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实现了食管癌术后无需放置胃管、营养管,患者术后第1天即可经口进食、下床活动,术后5~7d即可出院的外科治疗新模式,使得患者围手术期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并发症显著减少、费用明显降低,这一原创性技术创新在国际食管外科技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获得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同行的肯定和赞许。他先后被北京、上海、广州等数10家全国知名医院邀请进行学术推广和手术演示,多次应邀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做专题发言及手术表演,并多次举办全国性高级培训班(高级职称、三甲医院),学员来自20多个省份和地区。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全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在河南省内率先开展了全胸腔镜肺叶切除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胸腹腔镜下经剑突下胸腺瘤扩大切除术、隆凸成形、复杂食管气管外伤手术等。他目前担任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胸外科医师协会食管外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微创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肺癌及食管疾病学组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外科分会食管癌学组组长,并被聘为美国胸外科年鉴普胸外科分册中文版(ATS)编委、THORACICCANCER编委、INNOVATION中文版编委、《中国肺癌杂志》常务编委、《肝病与胃肠病学杂志》常务编委、《河南外科学杂志》编委、《中国肿瘤临床》特约审稿专家、《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编委、《食管疾病电子杂志》编委、《食管外科电子杂志》编委委员、《腹腔镜外科杂志》编委。2011年,他带领河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人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 目录:
    外科系列图书序言
    李印简介
    胸外科科室简介
    河南省肿瘤医院介绍
    一、食管癌手术与食管胃吻合概略
    二、食管胃吻合分类
    三、吻合口并发症
    四、现有吻合方法概览及对比
    五、李氏吻合解剖及组织学基础
    六、李氏吻合手术过程及技术要点
    七、李氏吻合小结
    八、李氏吻合手术演示视频
    九、参考文献、缩略词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AME外科系列图书002 “免管免禁”食管癌微创快速康复外科核心技术:李氏吻合
加速康复外科:华西胸外科实践
车国卫、杨梅、刘伦旭 编者
AME外科系列图书002 “免管免禁”食管癌微创快速康复外科核心技术:李氏吻合
AME外科系列图书003:单孔胸腔镜肺切除术视频集(附光盘)
范军强、沈钢、姚杰 编
相关图书 / 更多
AME外科系列图书002 “免管免禁”食管癌微创快速康复外科核心技术:李氏吻合
AMoveableFeast
Ernest Hemingway
AME外科系列图书002 “免管免禁”食管癌微创快速康复外科核心技术:李氏吻合
AMatter-of-FactMagicBook:TheWould-BeWitch
Ruth Chew 著
AME外科系列图书002 “免管免禁”食管癌微创快速康复外科核心技术:李氏吻合
AMEP-植物疫苗的开发与应用
刘权
AME外科系列图书002 “免管免禁”食管癌微创快速康复外科核心技术:李氏吻合
AMinecraftGamer’sAdventure#6:ClashoftheCreepers
Winter Morgan 著
AME外科系列图书002 “免管免禁”食管癌微创快速康复外科核心技术:李氏吻合
AMapoftheWorldANovel
Jane Hamilton 著
AME外科系列图书002 “免管免禁”食管癌微创快速康复外科核心技术:李氏吻合
AMD FPGA设计优化宝典:面向Vivado/SystemVerilog
高亚军
AME外科系列图书002 “免管免禁”食管癌微创快速康复外科核心技术:李氏吻合
AMAZING儿童英语自然拼读法高效背单词流利说句子快速练阅读
青蓝外语
AME外科系列图书002 “免管免禁”食管癌微创快速康复外科核心技术:李氏吻合
AMinecraftGamer’sAdventure#4:TreasureHunte
Winter Morgan 著
AME外科系列图书002 “免管免禁”食管癌微创快速康复外科核心技术:李氏吻合
AMD FPGA设计优化宝典:面向Vivado/VHDL
高亚军
AME外科系列图书002 “免管免禁”食管癌微创快速康复外科核心技术:李氏吻合
AMatter-of-FactMagicBook:NoSuchThingasaWitch
Ruth Chew 著
AME外科系列图书002 “免管免禁”食管癌微创快速康复外科核心技术:李氏吻合
AMetal从入门到实践
白金龙 著;周立功
AME外科系列图书002 “免管免禁”食管癌微创快速康复外科核心技术:李氏吻合
AMonstrousRegimentofWomen
Laurie R. King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