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2017-03
版次: 01
ISBN: 9787115439055
定价: 12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页数: 497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工程技术
40人买过
  • 本书共分7章,主要围绕智能网联汽车的内涵与外延,从其“端管云”、功能安全、信息安全以及综合试验验证等几个与传统汽车测评不同的方面详细介绍了如何开展测试与评价,进而保障智能网联汽车系统应用的稳定与安全、可靠。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集团)是直属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一类科研事业单位。自成立二十余年以来,秉承“信息服务社会”的宗旨,坚持面向政府、面向企业、面向社会,致力提供决策咨询、管理顾问、媒体传播、评测认证、工程监理、创业投资和信息技术等专业服务,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政府决策软科学研究、传媒与网络服务、评测与认证服务、咨询与外包服务、软件与信息服务、投资与资产管理六业并举发展的业务格局。 第1章 智能网联汽车概述 1
    1.1 智能网联汽车的概念与内涵 1
    1.1.1 智能网联汽车的相关范畴 1
    1.1.2 智能网联汽车的基本概念 4
    1.1.3 智能网联汽车的主要分类 6
    1.1.4 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技术 8
    1.2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趋势与概况 11
    1.2.1 智能网联汽车的主要特点 11
    1.2.2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趋势 13
    1.2.3 主要国家和地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概况 17
    1.3 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与评价 28
    1.3.1 传统汽车测评技术 28
    1.3.2 智能网联汽车典型事故案例 33
    1.3.3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的意义和必要性 36
    1.4 参考文献 44
    第2章 测试与评价方法概述 49
    2.1 概论 49

    2.2 测评目的 50
    2.2.1 符合性测评 50
    2.2.2 比对测评 51
    2.2.3 研发测评 52
    2.3 通用测试原理 52
    2.3.1 测试方案设计方法 53
    2.3.2 相似理论 55
    2.4 常见测试方法 63
    2.4.1 模型在环、软件在环测试方法 63
    2.4.2 硬件在环测试方法 66
    2.4.3 台架在环测试方法 70
    2.4.4 实车测试方法 76
    2.5 常见的评价方法 78
    2.5.1 常见的通用评价方法 79
    2.5.2 常见的安全评价方法 84
    2.6 参考文献 92
    第3章 智能网联汽车“端管云”测试评价技术 95
    3.1 智能网联汽车测评技术框架 95
    3.2 智能网联汽车终端测评技术 96
    3.2.1 概述 96
    3.2.2 传感器测试方法 101
    3.2.3 车载总线测试方法 117
    3.2.4 嵌入式控制软件测试方法 125
    3.2.5 车载操作系统测试方法 132
    3.2.6 车载及智能终端应用软件的测试方法 143
    3.3 智能网联汽车网络测评技术 148
    3.3.1 概述 148
    3.3.2 协议一致性测试技术 156
    3.3.3 协议互操作性测试技术 163
    3.3.4 性能测试 167
    3.3.5 健壮性测试 172
    3.4 智能网联汽车服务系统测评技术 177
    3.4.1 概述 177
    3.4.2 基本功能性能测试技术 183
    3.4.3 大数据测试技术 192
    3.4.4 云计算服务系统测试技术 210
    3.5 参考文献 225
    第4章 智能网联汽车功能安全测评技术 229
    4.1 功能安全现状概述 229
    4.1.1 引言 229
    4.1.2 安全相关系统 230
    4.1.3 功能安全 232
    4.2 ISO 26262标准解读 234
    4.2.1 功能安全管理 237
    4.2.2 概念设计 243
    4.2.3 系统级产品开发 244
    4.2.4 硬件级产品开发 246
    4.2.5 软件级产品开发 252
    4.2.6 生产和运行 256
    4.2.7 支持过程 257
    4.3 功能安全测评技术 257
    4.3.1 安全完整性等级评估 258
    4.3.2 功能安全测试 274
    4.4 参考文献 295
    第5章 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测试评估技术 299
    5.1 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现状 299
    5.1.1 概述 299
    5.1.2 典型攻击案例分析 303
    5.1.3 小结 313
    5.2 传统信息安全测评技术 314
    5.2.1 概述 314
    5.2.2 测评意义 317
    5.2.3 测评目标及对象 318
    5.2.4 测试标准 320
    5.2.5 测评原则 327
    5.2.6 测试内容 328
    5.2.7 判定标准 343
    5.2.8 新技术下的信息安全问题 353
    5.3 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测评技术 356
    5.3.1 测评目标 356
    5.3.2 测评对象 356
    5.3.3 测试依据 359
    5.3.4 测试原则 360
    5.3.5 测试内容 361
    5.3.6 评估规范设计思路 374
    5.4 参考文献 381
    第6章 智能网联汽车试验验证技术 385
    6.1 智能网联汽车试验验证需求 385
    6.2 智能网联汽车试验验证技术 387
    6.2.1 智能网联汽车试验验证技术面临的挑战 387
    6.2.2 ADAS测试评价方法 390
    6.2.3 ADAS测试场景定义 396
    6.2.4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方法 401
    6.3 智能网联汽车综合试验场 404
    6.3.1 国外智能网联汽车综合试验场 405
    6.3.2 国内智能网联汽车综合试验场 413
    6.4 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 415
    6.4.1 国外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 416
    6.4.2 国内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 419
    6.5 智能网联汽车试验验证平台设计 427
    6.5.1 总体架构设计 427
    6.5.2 基础支撑环境 428
    6.5.3 应用示范与试验验证系统 432
    6.5.4 系统服务 440
    6.6 参考文献 442
    第7章 工程案例 445
    7.1 新能源充电一致性测试项目 445
    7.1.1 概述 445
    7.1.2 测试评价内容 446
    7.1.3 用例 449
    7.1.4 结论 457
    7.2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NTCIP通信协议测试 458
    7.2.1 项目概述 458
    7.2.2 测试内容与方法 459
    7.2.3 测试案例 461
    7.2.4 测试结果 478
    7.3 新能源充电运营监控系统 479
    7.3.1 项目概述 479
    7.3.2 测试内容 480
    7.3.3 测试方法 480
    7.3.4 测试方案 481
    7.3.5 测试结果分析 487
    7.4 电子液压制动系统ECU硬件架构功能安全等级评估 489
    7.4.1 项目概述 489
    7.4.2 评估对象与方法 491
    7.4.3 评估内容 492
    7.4.4 评估结果 497
  •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7章,主要围绕智能网联汽车的内涵与外延,从其“端管云”、功能安全、信息安全以及综合试验验证等几个与传统汽车测评不同的方面详细介绍了如何开展测试与评价,进而保障智能网联汽车系统应用的稳定与安全、可靠。
  • 作者简介: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集团)是直属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一类科研事业单位。自成立二十余年以来,秉承“信息服务社会”的宗旨,坚持面向政府、面向企业、面向社会,致力提供决策咨询、管理顾问、媒体传播、评测认证、工程监理、创业投资和信息技术等专业服务,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政府决策软科学研究、传媒与网络服务、评测与认证服务、咨询与外包服务、软件与信息服务、投资与资产管理六业并举发展的业务格局。
  • 目录:
    第1章 智能网联汽车概述 1
    1.1 智能网联汽车的概念与内涵 1
    1.1.1 智能网联汽车的相关范畴 1
    1.1.2 智能网联汽车的基本概念 4
    1.1.3 智能网联汽车的主要分类 6
    1.1.4 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技术 8
    1.2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趋势与概况 11
    1.2.1 智能网联汽车的主要特点 11
    1.2.2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趋势 13
    1.2.3 主要国家和地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概况 17
    1.3 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与评价 28
    1.3.1 传统汽车测评技术 28
    1.3.2 智能网联汽车典型事故案例 33
    1.3.3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的意义和必要性 36
    1.4 参考文献 44
    第2章 测试与评价方法概述 49
    2.1 概论 49

    2.2 测评目的 50
    2.2.1 符合性测评 50
    2.2.2 比对测评 51
    2.2.3 研发测评 52
    2.3 通用测试原理 52
    2.3.1 测试方案设计方法 53
    2.3.2 相似理论 55
    2.4 常见测试方法 63
    2.4.1 模型在环、软件在环测试方法 63
    2.4.2 硬件在环测试方法 66
    2.4.3 台架在环测试方法 70
    2.4.4 实车测试方法 76
    2.5 常见的评价方法 78
    2.5.1 常见的通用评价方法 79
    2.5.2 常见的安全评价方法 84
    2.6 参考文献 92
    第3章 智能网联汽车“端管云”测试评价技术 95
    3.1 智能网联汽车测评技术框架 95
    3.2 智能网联汽车终端测评技术 96
    3.2.1 概述 96
    3.2.2 传感器测试方法 101
    3.2.3 车载总线测试方法 117
    3.2.4 嵌入式控制软件测试方法 125
    3.2.5 车载操作系统测试方法 132
    3.2.6 车载及智能终端应用软件的测试方法 143
    3.3 智能网联汽车网络测评技术 148
    3.3.1 概述 148
    3.3.2 协议一致性测试技术 156
    3.3.3 协议互操作性测试技术 163
    3.3.4 性能测试 167
    3.3.5 健壮性测试 172
    3.4 智能网联汽车服务系统测评技术 177
    3.4.1 概述 177
    3.4.2 基本功能性能测试技术 183
    3.4.3 大数据测试技术 192
    3.4.4 云计算服务系统测试技术 210
    3.5 参考文献 225
    第4章 智能网联汽车功能安全测评技术 229
    4.1 功能安全现状概述 229
    4.1.1 引言 229
    4.1.2 安全相关系统 230
    4.1.3 功能安全 232
    4.2 ISO 26262标准解读 234
    4.2.1 功能安全管理 237
    4.2.2 概念设计 243
    4.2.3 系统级产品开发 244
    4.2.4 硬件级产品开发 246
    4.2.5 软件级产品开发 252
    4.2.6 生产和运行 256
    4.2.7 支持过程 257
    4.3 功能安全测评技术 257
    4.3.1 安全完整性等级评估 258
    4.3.2 功能安全测试 274
    4.4 参考文献 295
    第5章 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测试评估技术 299
    5.1 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现状 299
    5.1.1 概述 299
    5.1.2 典型攻击案例分析 303
    5.1.3 小结 313
    5.2 传统信息安全测评技术 314
    5.2.1 概述 314
    5.2.2 测评意义 317
    5.2.3 测评目标及对象 318
    5.2.4 测试标准 320
    5.2.5 测评原则 327
    5.2.6 测试内容 328
    5.2.7 判定标准 343
    5.2.8 新技术下的信息安全问题 353
    5.3 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测评技术 356
    5.3.1 测评目标 356
    5.3.2 测评对象 356
    5.3.3 测试依据 359
    5.3.4 测试原则 360
    5.3.5 测试内容 361
    5.3.6 评估规范设计思路 374
    5.4 参考文献 381
    第6章 智能网联汽车试验验证技术 385
    6.1 智能网联汽车试验验证需求 385
    6.2 智能网联汽车试验验证技术 387
    6.2.1 智能网联汽车试验验证技术面临的挑战 387
    6.2.2 ADAS测试评价方法 390
    6.2.3 ADAS测试场景定义 396
    6.2.4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方法 401
    6.3 智能网联汽车综合试验场 404
    6.3.1 国外智能网联汽车综合试验场 405
    6.3.2 国内智能网联汽车综合试验场 413
    6.4 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 415
    6.4.1 国外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 416
    6.4.2 国内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 419
    6.5 智能网联汽车试验验证平台设计 427
    6.5.1 总体架构设计 427
    6.5.2 基础支撑环境 428
    6.5.3 应用示范与试验验证系统 432
    6.5.4 系统服务 440
    6.6 参考文献 442
    第7章 工程案例 445
    7.1 新能源充电一致性测试项目 445
    7.1.1 概述 445
    7.1.2 测试评价内容 446
    7.1.3 用例 449
    7.1.4 结论 457
    7.2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NTCIP通信协议测试 458
    7.2.1 项目概述 458
    7.2.2 测试内容与方法 459
    7.2.3 测试案例 461
    7.2.4 测试结果 478
    7.3 新能源充电运营监控系统 479
    7.3.1 项目概述 479
    7.3.2 测试内容 480
    7.3.3 测试方法 480
    7.3.4 测试方案 481
    7.3.5 测试结果分析 487
    7.4 电子液压制动系统ECU硬件架构功能安全等级评估 489
    7.4.1 项目概述 489
    7.4.2 评估对象与方法 491
    7.4.3 评估内容 492
    7.4.4 评估结果 497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
工业大数据测试与评价技术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著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
工业控制系统测试与评价技术/智能制造测试与评价技术丛书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编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
智能制造测试与评价概论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著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
工业机器人测试与评价技术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著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
FPGA软件测试与评价技术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
智能时代教育教学创新实践案例集
贵州师范大学智慧教育研究中心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
智能控制与强化学习先进值迭代评判设计
王鼎 赵明明 哈明鸣 任进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
智能建造概论
龙武剑、梅柳、李利孝、罗启灵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
智能网联汽车车载网络技术解析
崔胜民 编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
智能时代观念风险及应对
鲍金 等 著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
智能配电网概论 电子、电工 作者 新华正版
作者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
智能驾驶之激光雷达算法详解
揭皓翔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
智能网联汽车:激光与视觉SLAM详解 陈苑锋 董雪 马建军 徐守龙 朱兆颖 [德]徐永龙 裘维东 陈巍 贺光红 胡爽禄 李俊辉 林源 王鹤颖 陈昊阳 叶文韬
陈苑锋 董雪 马建军 徐守龙 朱兆颖 (德)徐永龙 裘维东 陈巍 贺光红 胡爽禄 李俊辉 林源 王鹤颖 陈昊阳 叶文韬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
智能建造导论 刘占省
刘占省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和施工 刘晓军
刘晓军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
智能建造工程技术应用案例
赵研,徐哲民 编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
智能量化:ChatGPT在金融策略与算法交易中的实践 金融科技新引擎
龚晖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
2022—2023年中国软件产业发展蓝皮书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
能源转型 中国故事
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综合智慧能源专业委员会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
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初级)——自然语言及语音处理产品实现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2019—2020年中国工业技术创新发展蓝皮书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著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2019—2020年中国工业节能减排蓝皮书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著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2019—2020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蓝皮书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著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2019—2020年中国工业发展质量蓝皮书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著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智能制造术语解读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著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
工业大数据测试与评价技术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著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
工业机器人测试与评价技术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著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
FPGA软件测试与评价技术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著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
智能制造测试与评价概论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