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素论/南京大学博士文丛

汉语语素论/南京大学博士文丛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4-05
版次: 1
ISBN: 9787305041037
定价: 17.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76页
字数: 232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24人买过
  • 本书致力于揭示汉语语素的面貌,讨论汉语语素的性质、特点及其对于汉语结构系统(包括词法系数、句法系数)的影响,同时也从语素的性质、特点出发,检讨汉语结构系统研究中的种种问题。讨论的问题主要有:语素的识别、语素的分类、语素的发展、词根与词缀、构词重叠与构形重叠、缩略语构造、外来词译记、复合词和短语的区分、复合词结构与句法结构的关系、语素的特点与句子分析、语素义和语素语法功能的关系、构词语素与构形语素、语素的组合、造词法与构词法,等等。 《南京大学博士文丛》总序



    前言

    第一章  综论

      第一节  语素的概念及其在汉语研究中的引进

      第二节  关于“语素”与“字”的争论

    第二章  语素的识别

      第一节  语素的定义与语素的识别

      第二节  形式与意义

      第三节  非语素音节的语素化与语素音节的非语素化

      第四节  语素与字

      第五节  语素的分化和归并

    第三章  汉语语不的特点及其对汉语性质、特点的影响

      第一节  汉语语素的特点与汉语的语言类型

      第二节  汉语语素的特点与构词法、构形法

      第三节  汉语语素的特点与汉语词的构造

      第四节  汉语语素的特点与汉语词和词组的划分

      第五节  汉语语素的特点与汉语的词法和句法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汉语语素的特点与汉语结构分析

      第一节  汉语语素的特点与句子分析

      第二节  汉语语素的特点造成有别于印欧语的结构方式

    第五章  语素意义·语法功能

      第一节  语素义的特点

      第二节  语素义的特点与汉语词汇双音化倾向

      第三节  语素义和词义的关系与词语结构分析

      第四节  语素义与语素的语法功能

      第五节  语素义的发展与语素功能、语素之间的结构关系

    第六章  语素的语法分类

      第一节  语素能否从语法功能上分类

      第二节  语素义与语素的语法功能分类 

      第三节  关于自由与粘着

      第四节  语素语法分类的尝试

    第七章  语素的组合

      第一节  语素组合手段与语素组合关系分析

      第二节  语素性类、语素组合关系与语素组合整体功能的关系

    第八章  造词法与构词法

      第一节  造词法不能统率构词法

      第二节  结构分析不同于造成结构的手段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粘宾动词初探》

    后记
  • 内容简介:
    本书致力于揭示汉语语素的面貌,讨论汉语语素的性质、特点及其对于汉语结构系统(包括词法系数、句法系数)的影响,同时也从语素的性质、特点出发,检讨汉语结构系统研究中的种种问题。讨论的问题主要有:语素的识别、语素的分类、语素的发展、词根与词缀、构词重叠与构形重叠、缩略语构造、外来词译记、复合词和短语的区分、复合词结构与句法结构的关系、语素的特点与句子分析、语素义和语素语法功能的关系、构词语素与构形语素、语素的组合、造词法与构词法,等等。
  • 目录:
    《南京大学博士文丛》总序



    前言

    第一章  综论

      第一节  语素的概念及其在汉语研究中的引进

      第二节  关于“语素”与“字”的争论

    第二章  语素的识别

      第一节  语素的定义与语素的识别

      第二节  形式与意义

      第三节  非语素音节的语素化与语素音节的非语素化

      第四节  语素与字

      第五节  语素的分化和归并

    第三章  汉语语不的特点及其对汉语性质、特点的影响

      第一节  汉语语素的特点与汉语的语言类型

      第二节  汉语语素的特点与构词法、构形法

      第三节  汉语语素的特点与汉语词的构造

      第四节  汉语语素的特点与汉语词和词组的划分

      第五节  汉语语素的特点与汉语的词法和句法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汉语语素的特点与汉语结构分析

      第一节  汉语语素的特点与句子分析

      第二节  汉语语素的特点造成有别于印欧语的结构方式

    第五章  语素意义·语法功能

      第一节  语素义的特点

      第二节  语素义的特点与汉语词汇双音化倾向

      第三节  语素义和词义的关系与词语结构分析

      第四节  语素义与语素的语法功能

      第五节  语素义的发展与语素功能、语素之间的结构关系

    第六章  语素的语法分类

      第一节  语素能否从语法功能上分类

      第二节  语素义与语素的语法功能分类 

      第三节  关于自由与粘着

      第四节  语素语法分类的尝试

    第七章  语素的组合

      第一节  语素组合手段与语素组合关系分析

      第二节  语素性类、语素组合关系与语素组合整体功能的关系

    第八章  造词法与构词法

      第一节  造词法不能统率构词法

      第二节  结构分析不同于造成结构的手段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粘宾动词初探》

    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汉语语素论/南京大学博士文丛
现代汉语/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研究导引教材
杨锡彭、陈立中 著
汉语语素论/南京大学博士文丛
汉语外来词研究
杨锡彭
汉语语素论/南京大学博士文丛
现代汉语研究导引
杨锡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