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与道德的本源——人文社科新著丛书

审美与道德的本源——人文社科新著丛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6-05
版次: 1
ISBN: 9787208062269
定价: 3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98页
字数: 389千字
分类: 哲学心理学
47人买过
  • 《审美与道德的本源》是作者李咏吟所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的最终成果。成果由浙江大学科学规划办公室报送北京大学懂学文教授,南京大学周宪教授,夏门大学杨春时教授,浙江大学徐岱教授、包利民教授五位专家评审,学术评价等级均为一等。
      
      
      本书共由六章组成。第一章为总结,提出了“审美道德和谐论”的主张,力图沟通审美和道德两个领域,从本源上论证二者的内在统一性,从而与习惯意义上的“审美与道德对立的理解模式”区分开来。第二章从中西古典生命哲学出发,系统分析了审美本源性与人的生命体验和生命价值判断之间的内在联系,解释了审美活动与审美道德论的联系与区别。第三章则从中西古典生命哲学出发,系统地分析了道德本源性的文化基与价值基础,也解释了道德活动与审美道德论的联系与区别。第四章试图将审美本源性和道德本源性的探讨直接联系起来,作者对二者的联系与区别进行生动的分析和说明。第五章则是探讨如何运用审美道德和谐的理论来分析和评价文学艺术作品的内在价值,同时,也对作家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基本的美学规定。第六章是审美道德的目的论的思考,为建立自由和谐的现代社会提供思想依据。作者的文字充满激情,很好地将理性思考与诗性体验结合在一起,有较强的可读性,对从事美学、哲学、文化研究等专业研究人员,尤其有参考价值。 李咏吟  男,1963年生,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人。哲学博士,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文艺学博士生导师。著有《原初智慧形态:希腊神学的两大话语系统及其历史转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智慧文丛》(沈阳出版社,1999年),《走向比较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第一章 审美道德论的理性价值反思

    第二章 审美的本源性与审美道德论

      第一节 审美目的与人生目的之内在关联

      第二节 存在者的文化命运及其审美反思

      第三节 审美意识与审美观念的文化确定性

      第四节 美的认知与审美创造的自由意志

      第五节 文艺目的论的双重视界及其审美归依

    第三章 道德的本性与审美道德论

      第一节 道德的起源与道德创建的历程

      第二节 道德创建及其对自然的精神归依

      第三节 道德创建与道德的文化话语权

      第四节 道德归类分析与生命价值体认

      第五节 良知论的道德解释学意义及其局限

    第四章 审美与道德间的本源性联系

      第一节 审美与道德活动的自由文化本质

      第二节 重建真善美之间的新型关系

      第三节 审美意向性与道德意向性之间

      第四节 审美与道得和谐的文明构成机制

      第五节 道德虚假的文化分析与诗性正义力量

    第五章 文学艺术的审美道德论解释

      第一节 审美意识与道德意识向艺术生成

      第二节 形象创造与审美道德意识的呈现

      第三节 文学形象谱系与审美道德价值判断

      第四节 审美道德解释与批评家的立场

      第五节 道德革命与文学的革命道德理想

    第六章 审美道德论与自由秩序探索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审美与道德的本源》是作者李咏吟所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的最终成果。成果由浙江大学科学规划办公室报送北京大学懂学文教授,南京大学周宪教授,夏门大学杨春时教授,浙江大学徐岱教授、包利民教授五位专家评审,学术评价等级均为一等。
      
      
      本书共由六章组成。第一章为总结,提出了“审美道德和谐论”的主张,力图沟通审美和道德两个领域,从本源上论证二者的内在统一性,从而与习惯意义上的“审美与道德对立的理解模式”区分开来。第二章从中西古典生命哲学出发,系统分析了审美本源性与人的生命体验和生命价值判断之间的内在联系,解释了审美活动与审美道德论的联系与区别。第三章则从中西古典生命哲学出发,系统地分析了道德本源性的文化基与价值基础,也解释了道德活动与审美道德论的联系与区别。第四章试图将审美本源性和道德本源性的探讨直接联系起来,作者对二者的联系与区别进行生动的分析和说明。第五章则是探讨如何运用审美道德和谐的理论来分析和评价文学艺术作品的内在价值,同时,也对作家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基本的美学规定。第六章是审美道德的目的论的思考,为建立自由和谐的现代社会提供思想依据。作者的文字充满激情,很好地将理性思考与诗性体验结合在一起,有较强的可读性,对从事美学、哲学、文化研究等专业研究人员,尤其有参考价值。
  • 作者简介:
    李咏吟  男,1963年生,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人。哲学博士,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文艺学博士生导师。著有《原初智慧形态:希腊神学的两大话语系统及其历史转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智慧文丛》(沈阳出版社,1999年),《走向比较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 目录:
    第一章 审美道德论的理性价值反思

    第二章 审美的本源性与审美道德论

      第一节 审美目的与人生目的之内在关联

      第二节 存在者的文化命运及其审美反思

      第三节 审美意识与审美观念的文化确定性

      第四节 美的认知与审美创造的自由意志

      第五节 文艺目的论的双重视界及其审美归依

    第三章 道德的本性与审美道德论

      第一节 道德的起源与道德创建的历程

      第二节 道德创建及其对自然的精神归依

      第三节 道德创建与道德的文化话语权

      第四节 道德归类分析与生命价值体认

      第五节 良知论的道德解释学意义及其局限

    第四章 审美与道德间的本源性联系

      第一节 审美与道德活动的自由文化本质

      第二节 重建真善美之间的新型关系

      第三节 审美意向性与道德意向性之间

      第四节 审美与道得和谐的文明构成机制

      第五节 道德虚假的文化分析与诗性正义力量

    第五章 文学艺术的审美道德论解释

      第一节 审美意识与道德意识向艺术生成

      第二节 形象创造与审美道德意识的呈现

      第三节 文学形象谱系与审美道德价值判断

      第四节 审美道德解释与批评家的立场

      第五节 道德革命与文学的革命道德理想

    第六章 审美道德论与自由秩序探索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审美与道德的本源——人文社科新著丛书
文学批评学第2版
李咏吟 著
审美与道德的本源——人文社科新著丛书
希腊思想的道路
李咏吟
审美与道德的本源——人文社科新著丛书
文艺美学综论
李咏吟
审美与道德的本源——人文社科新著丛书
解释学论集:文艺美学论
李咏吟 著
审美与道德的本源——人文社科新著丛书
解释学论集:美善和谐论
李咏吟 著
审美与道德的本源——人文社科新著丛书
川沙诗歌精品欣赏
李咏吟 编
审美与道德的本源——人文社科新著丛书
审美价值体验综论
李咏吟 著
审美与道德的本源——人文社科新著丛书
价值论美学
李咏吟 著
审美与道德的本源——人文社科新著丛书
文艺美学
李咏吟 著
审美与道德的本源——人文社科新著丛书
文艺学卷(多维视野中的百部经典)
李咏吟 主编;吴秀明 总主编
审美与道德的本源——人文社科新著丛书
创作解释学
李咏吟
审美与道德的本源——人文社科新著丛书
原初智慧形态:希腊神学的两大话语系统及其历史转换
李咏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