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晋南北朝印风(中)

汉晋南北朝印风(中)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总主编 , 本卷主编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1999-12
版次: 1
ISBN: 9787536641174
定价: 45.00
装帧: 精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铜版纸
页数: 200页
分类: 艺术
5人买过
  • 《中国历代印风系列》的收集,囊括了从商代至近世的历代印章,从印谱的分类上则可以说是诸类印谱的综合。我们知道由于印章本身所具有的内涵,编辑印谱的动机并非出于相同的立场。例如60年代罗福颐先生集辑《古玺汇编》就主要出自考古学的立场与之不同,《中国历代印风系列》虽然必须借鉴和运用考古学、历史学对印章的研究成果,但由于着眼于“印风”——即印章的艺术风格,因此它的视角主要是从艺术学的立场出发的。
      
      
      在元代之前的实用玺印分类中,我们注意到了两条必不可少的线索。一是时代顺序之线索,二是艺术形式之线索。尤其值得重视的是造成诸种实用印章所具有的艺术形式的因素,如印章用途、印章形制、印章制度;入印的文字差异、地域的差异;印材的差异及不同的刻制方法等等,所有这些都决定着印章艺术形式的不同,决定着印章艺术风格的变异。并且因这两条主线索与诸多决定形式美的因素交叉影响,形成了实用印章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为此,如何以艺术形式来确定艺术风格的分类成为我们工作的重要课题。
      
      
      同样,欲清理元、明、清以来流派篆刻艺术的各种风格类型,也并非一件简单的事。首要的事情是确定代表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因此必须拂去时代尘埃的覆盖,做一番去伪存真的考辨。关于印人的流派归属与界定、印风的形成与变化,都需要史料和印作图版的支撑,尤其对于那些流派篆刻艺术史L模糊不清的问题更是如此。鉴于《中国历代印风系列》的特殊视角和分类方法,我们希望在其编辑过程中对现存的许多问题有所清理并取得研究上的突破,以使人们对各时期印人、流派的印风有一明晰的认识。出于对历史上印章文化的全面观照,《中国历代印风系列》还十分注意民间用印的收集和整理,诸如历代印匋、元代押印、以及明清青花瓷器押印等等。以使读者。厂解历代印章发展中的另外一侧。
      
      
      概言之,《中国历代印风系列》是以艺术风格的分类展现于读者面前的。因此我们期望其不仅对研究篆刻艺术的专家来说是一套有价值的史料图谱,也期望其成为篆刻家和篆刻爱好者们有价值的艺术资料和学习范本。从中既可看到各时代、各流派不同印风的代表作品,了解印风的形成与盛衰,也可以看到流派的承递与篆刻家的成长之路。 凡例

    图版
  • 内容简介:
    《中国历代印风系列》的收集,囊括了从商代至近世的历代印章,从印谱的分类上则可以说是诸类印谱的综合。我们知道由于印章本身所具有的内涵,编辑印谱的动机并非出于相同的立场。例如60年代罗福颐先生集辑《古玺汇编》就主要出自考古学的立场与之不同,《中国历代印风系列》虽然必须借鉴和运用考古学、历史学对印章的研究成果,但由于着眼于“印风”——即印章的艺术风格,因此它的视角主要是从艺术学的立场出发的。
      
      
      在元代之前的实用玺印分类中,我们注意到了两条必不可少的线索。一是时代顺序之线索,二是艺术形式之线索。尤其值得重视的是造成诸种实用印章所具有的艺术形式的因素,如印章用途、印章形制、印章制度;入印的文字差异、地域的差异;印材的差异及不同的刻制方法等等,所有这些都决定着印章艺术形式的不同,决定着印章艺术风格的变异。并且因这两条主线索与诸多决定形式美的因素交叉影响,形成了实用印章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为此,如何以艺术形式来确定艺术风格的分类成为我们工作的重要课题。
      
      
      同样,欲清理元、明、清以来流派篆刻艺术的各种风格类型,也并非一件简单的事。首要的事情是确定代表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因此必须拂去时代尘埃的覆盖,做一番去伪存真的考辨。关于印人的流派归属与界定、印风的形成与变化,都需要史料和印作图版的支撑,尤其对于那些流派篆刻艺术史L模糊不清的问题更是如此。鉴于《中国历代印风系列》的特殊视角和分类方法,我们希望在其编辑过程中对现存的许多问题有所清理并取得研究上的突破,以使人们对各时期印人、流派的印风有一明晰的认识。出于对历史上印章文化的全面观照,《中国历代印风系列》还十分注意民间用印的收集和整理,诸如历代印匋、元代押印、以及明清青花瓷器押印等等。以使读者。厂解历代印章发展中的另外一侧。
      
      
      概言之,《中国历代印风系列》是以艺术风格的分类展现于读者面前的。因此我们期望其不仅对研究篆刻艺术的专家来说是一套有价值的史料图谱,也期望其成为篆刻家和篆刻爱好者们有价值的艺术资料和学习范本。从中既可看到各时代、各流派不同印风的代表作品,了解印风的形成与盛衰,也可以看到流派的承递与篆刻家的成长之路。
  • 目录:
    凡例

    图版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汉晋南北朝印风(中)
汉晋女德建构
俞士玲 著
汉晋南北朝印风(中)
汉晋风流:2022国丝汉服节纪实
楼航燕;钟红桑;余楠楠
汉晋南北朝印风(中)
汉晋佛像综合研究
何志国
汉晋南北朝印风(中)
汉晋经学史
章子敬 著
汉晋南北朝印风(中)
汉晋道教仪式与古灵宝经研究
王承文 著
汉晋南北朝印风(中)
汉晋名人年谱(共3册)
国家图书馆 编
汉晋南北朝印风(中)
汉晋简牍与制度史丛稿
沈刚
汉晋南北朝印风(中)
汉晋之际文士流徙与文学研究
李剑清 著
汉晋南北朝印风(中)
汉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
杨柳 著
汉晋南北朝印风(中)
汉晋南朝长江中下游环境与农业发展(精装)
王勇 著
汉晋南北朝印风(中)
汉晋文化思潮变迁研究:以尚通意趣为中心
汪文学 著
汉晋南北朝印风(中)
汉晋衣裳:第一辑
《汉晋衣裳》编委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汉晋南北朝印风(中)
海上题襟·笔墨杂缀——黄惇艺术随笔
黄惇 著
汉晋南北朝印风(中)
中国印论类编(修订版套装上下册)
黄惇 著
汉晋南北朝印风(中)
艺术学研究(2019年刊总第10卷)
黄惇 编
汉晋南北朝印风(中)
中国古代印论史(修订版)
黄惇 著
汉晋南北朝印风(中)
书法篆刻(第三版)
黄惇 李昌集 庄熙祖
汉晋南北朝印风(中)
当代名家名帖批注本:智永真草千字文
黄惇 注
汉晋南北朝印风(中)
艺术学研究(2015年刊 总第9卷)
黄惇 编
汉晋南北朝印风(中)
艺术中国:舞蹈卷
黄惇 著
汉晋南北朝印风(中)
赵之谦印风
黄惇 总主编;吴瓯 本卷主编
汉晋南北朝印风(中)
汉晋南北朝印风(上)
黄惇 总主编;庄新兴 本卷主编
汉晋南北朝印风(中)
明清瓷器押印印风
黄惇 主编
汉晋南北朝印风(中)
清代微宗印风(上)
黄惇 主编;张郁明 本卷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