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媒介化社会构建:新闻传播学的视角

科学发展观与媒介化社会构建:新闻传播学的视角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主编
2010-07
版次: 1
ISBN: 9787309073577
定价: 3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01页
分类: 社会文化
2人买过
  • 现代社会中,技术进步所引发的媒介势力极大地改变着我们身处的世界。有人将之称为媒介逻辑,与政治逻辑、经济逻辑一样,它是推进社会进步的“元逻辑”之一。社会被媒介化之后,就成了媒介化社会。
      
      
      那么,媒介化社会是什么?这种社会有哪些特征?它对大众传媒和传媒人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颇为重要的任务。著名新闻学教授童兵及其团队,用了三年多的时间,给学界奉献了这本充满创见的专著——《科学发展观与媒介化社会构建——新闻传播学视角的研究》。
      
      
      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务实的研究态度:既要基于中国的现实,又要尊重媒介发展的规律。媒介化社会的提出意味着一种深刻的社会转型,从政府、媒介自身到大众,都必须作出科学的调整。对我国来说,重要的变化之一应该是建立社会对媒介的法制化管理。
      
      
      媒介化社会是一个复杂的课题,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提供相对完整的分析框架,结合现实提供决策思路,该书是第一本。在这个意义上,《科学发展观与媒介化社会构建——新闻传播学视角的研究》一书作为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均具有较高的价值。 童兵,新闻学博士,复旦大学特聘资深教授,博上生导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主任,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第五届、第六届专家组成员,2003年起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成员、 总序

    序:媒介化社会中大众传媒的角色定位(童兵)

    第一章  理解媒介化社会

      第一节  媒介化社会的缘起

      一、口语化传播阶段

      二、平面化传播阶段

      三、电子化传播阶段

      四、媒介化传播阶段

      第二节  媒介化社会的形成

      一、媒介融合提供了媒介化社会的技术支撑力

      二、信息依赖构成了媒介化社会的主体牵引力

      三、环境建构体现了媒介化社会的媒体影响力

      第三节  媒介化社会的特点

      一、媒介角色的演变:从锦上添花到不可或缺

      二、传播效果的演变:从有限影响到无所不至

      三、受众地位的演变:从被动使用到主动依赖

      第四节  媒介化社会的机制

      一、媒介化社会的内在机制  

      二、媒介化社会的外在机制  

    第二章  中国媒介化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第一节  中国社会的媒介化现状

      一、我国受众的媒介占有与接触情况

      二、我国受众的媒介角色认知与评价

      三、我国社会的媒介影响与媒介依赖

      第二节  媒介化——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一、大众媒介与政治现代化

      二、大众媒介与经济现代化

      三、大众媒介与文化现代化

      四、大众媒介与社会现代化

      第三节  当前媒介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一、结构失衡

      二、功能失调

      三、竞争失序

      四、行为失范

      第四节  影响我国媒介化社会发展的因素

      一、媒介外部环境

      二、媒介内部环境

    第三章  媒介化社会进程中的媒体运行

      第一节  媒介化社会中的传媒角色

      一、社会信息的发布台

      二、思想认识的动员场

      三、社会关系的协调所

      四、文化娱乐的大本营

      第二节  媒介化社会进程中的历史经验

      一、政府要在尊重传播规律的基础上管理媒介

      二、政府要在尊重公民权利的基础上民主执政

      三、媒体要积极履行在媒介化社会中的职能

      第三节  媒介化社会中的媒体运行规律

      一、媒介化社会中公共媒体的运行规律

      二、媒介化社会中保障媒体按规律运行的社会机制

    第四章  科学构建媒介化社会

      第一节  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媒介化社会构建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媒介定位

      第二节  用科学发展观推进媒体改革

      一、以科学发展观推进传媒体制创新

      二、用科学发展观构建新型传播机制

      第三节  完善媒介化社会的媒介法制管理

      一、完善媒介化社会媒介法制管理的基本要求

      二、完善媒介化社会媒介法制管理的基本原则

      三、完善媒介化社会媒介法制管理的基本制度

      四、科学配置媒介主体的权利义务

    重要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现代社会中,技术进步所引发的媒介势力极大地改变着我们身处的世界。有人将之称为媒介逻辑,与政治逻辑、经济逻辑一样,它是推进社会进步的“元逻辑”之一。社会被媒介化之后,就成了媒介化社会。
      
      
      那么,媒介化社会是什么?这种社会有哪些特征?它对大众传媒和传媒人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颇为重要的任务。著名新闻学教授童兵及其团队,用了三年多的时间,给学界奉献了这本充满创见的专著——《科学发展观与媒介化社会构建——新闻传播学视角的研究》。
      
      
      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务实的研究态度:既要基于中国的现实,又要尊重媒介发展的规律。媒介化社会的提出意味着一种深刻的社会转型,从政府、媒介自身到大众,都必须作出科学的调整。对我国来说,重要的变化之一应该是建立社会对媒介的法制化管理。
      
      
      媒介化社会是一个复杂的课题,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提供相对完整的分析框架,结合现实提供决策思路,该书是第一本。在这个意义上,《科学发展观与媒介化社会构建——新闻传播学视角的研究》一书作为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均具有较高的价值。
  • 作者简介:
    童兵,新闻学博士,复旦大学特聘资深教授,博上生导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主任,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第五届、第六届专家组成员,2003年起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成员、
  • 目录:
    总序

    序:媒介化社会中大众传媒的角色定位(童兵)

    第一章  理解媒介化社会

      第一节  媒介化社会的缘起

      一、口语化传播阶段

      二、平面化传播阶段

      三、电子化传播阶段

      四、媒介化传播阶段

      第二节  媒介化社会的形成

      一、媒介融合提供了媒介化社会的技术支撑力

      二、信息依赖构成了媒介化社会的主体牵引力

      三、环境建构体现了媒介化社会的媒体影响力

      第三节  媒介化社会的特点

      一、媒介角色的演变:从锦上添花到不可或缺

      二、传播效果的演变:从有限影响到无所不至

      三、受众地位的演变:从被动使用到主动依赖

      第四节  媒介化社会的机制

      一、媒介化社会的内在机制  

      二、媒介化社会的外在机制  

    第二章  中国媒介化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第一节  中国社会的媒介化现状

      一、我国受众的媒介占有与接触情况

      二、我国受众的媒介角色认知与评价

      三、我国社会的媒介影响与媒介依赖

      第二节  媒介化——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一、大众媒介与政治现代化

      二、大众媒介与经济现代化

      三、大众媒介与文化现代化

      四、大众媒介与社会现代化

      第三节  当前媒介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一、结构失衡

      二、功能失调

      三、竞争失序

      四、行为失范

      第四节  影响我国媒介化社会发展的因素

      一、媒介外部环境

      二、媒介内部环境

    第三章  媒介化社会进程中的媒体运行

      第一节  媒介化社会中的传媒角色

      一、社会信息的发布台

      二、思想认识的动员场

      三、社会关系的协调所

      四、文化娱乐的大本营

      第二节  媒介化社会进程中的历史经验

      一、政府要在尊重传播规律的基础上管理媒介

      二、政府要在尊重公民权利的基础上民主执政

      三、媒体要积极履行在媒介化社会中的职能

      第三节  媒介化社会中的媒体运行规律

      一、媒介化社会中公共媒体的运行规律

      二、媒介化社会中保障媒体按规律运行的社会机制

    第四章  科学构建媒介化社会

      第一节  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媒介化社会构建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媒介定位

      第二节  用科学发展观推进媒体改革

      一、以科学发展观推进传媒体制创新

      二、用科学发展观构建新型传播机制

      第三节  完善媒介化社会的媒介法制管理

      一、完善媒介化社会媒介法制管理的基本要求

      二、完善媒介化社会媒介法制管理的基本原则

      三、完善媒介化社会媒介法制管理的基本制度

      四、科学配置媒介主体的权利义务

    重要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科学发展观与媒介化社会构建:新闻传播学的视角
科学的起源
成生辉,崔维成
科学发展观与媒介化社会构建:新闻传播学的视角
科学实验真有趣(全4册):调动全身感官的STEM实验,为6~12岁孩子搭建生活化的“科学实验室”,轻松“玩”出学习力!
[西]葆拉·纳瓦罗 (西)安琪儿·希门尼斯 著;孙甜 译;[西]伯纳黛特·库克萨特 绘;斯坦威 出品
科学发展观与媒介化社会构建:新闻传播学的视角
科学分利:企业激励的底层逻辑
贾长松
科学发展观与媒介化社会构建:新闻传播学的视角
科学大概念
(英) 乔恩·埃文斯
科学发展观与媒介化社会构建:新闻传播学的视角
科学减重:适度低碳水饮食法
王兴国、姜丹 著
科学发展观与媒介化社会构建:新闻传播学的视角
科学简史(少年简读版)让孩子一口气读完科学发展脉络,构建系统科学认知!
张玉光
科学发展观与媒介化社会构建:新闻传播学的视角
科学家们的神奇发现 25位科学家的真实故事 3-6岁职业启蒙科普绘本
萨斯基亚·格温 文,安娜·阿尔韦罗 图,丁将 译
科学发展观与媒介化社会构建:新闻传播学的视角
科学认知:从心性感知到适应性表征
魏屹东
科学发展观与媒介化社会构建:新闻传播学的视角
科学社会学与科学技术政策
洪伟,王程韡
科学发展观与媒介化社会构建:新闻传播学的视角
科学大师系列:世界的和谐(天体的运行就像演奏一首乐曲?用音符解读天空,感受宇宙的恢宏与浪漫)
(德) 约翰内斯·开普勒,果麦文化 出品
科学发展观与媒介化社会构建:新闻传播学的视角
科学备孕随手查(60个高效成功备孕攻略,可速查可记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30余年一线临床经验汇总,助您远离备孕焦虑,优生优育。)
陈倩
科学发展观与媒介化社会构建:新闻传播学的视角
科学家的故事全4册中国科学家的故事古近代科学家的故事100个外国历史名人非注音版洪涛榜样的力量小学生三四五六年级课外阅读书籍
郑士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