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篇·輏轩语
出版时间:
2014-11
版次:
1
ISBN:
9787500252498
定价:
2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21人买过
-
本书收录了张之洞的两部名篇《劝学篇》和《輶轩语》。
《劝学篇》的主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认为中学是一切学问的基础,有了基础才能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的不足。他反对维新派的君主立宪,反对政治改革,目的在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反动性。但是,他同时主张西学为用,把西学概括为西史、西艺、西政三部分,分章节分别介绍了学习西方,主要是西艺的社会功用,对于中国社会的变革起到了客观的促进作用。
《輶轩语》分“语行”、“语学”、“语文”三部分。语行篇讲德行、人品、立志、气节及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语学篇论述“通经”、“读史”、“读诸子”、“读古人文集”及“通论读书”诸方面为学之道。语文篇分时文、诗赋、经义、策论等,分别予以指导。 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洋务运动的极力倡导者。他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他对于中国之实业的发展、教育的改革、法制的建立等社会各方面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影响深远。
-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张之洞的两部名篇《劝学篇》和《輶轩语》。
《劝学篇》的主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认为中学是一切学问的基础,有了基础才能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的不足。他反对维新派的君主立宪,反对政治改革,目的在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反动性。但是,他同时主张西学为用,把西学概括为西史、西艺、西政三部分,分章节分别介绍了学习西方,主要是西艺的社会功用,对于中国社会的变革起到了客观的促进作用。
《輶轩语》分“语行”、“语学”、“语文”三部分。语行篇讲德行、人品、立志、气节及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语学篇论述“通经”、“读史”、“读诸子”、“读古人文集”及“通论读书”诸方面为学之道。语文篇分时文、诗赋、经义、策论等,分别予以指导。
-
作者简介:
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洋务运动的极力倡导者。他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他对于中国之实业的发展、教育的改革、法制的建立等社会各方面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影响深远。
查看详情
-
3
九五品
江苏省南京市
平均发货6小时
成功完成率96.6%
-
9
九五品
北京市朝阳区
平均发货6小时
成功完成率96.52%
-
劝学篇·輏轩语
【正版有货可开发票;库存情况请咨询,及标题与图片不一致时】
全新
广东省广州市
平均发货14小时
成功完成率90.71%
-
6
八品
江苏省常州市
平均发货10小时
成功完成率95.78%
-
2
九五品
北京市昌平区
24小时内发货
成功完成率96.73%
-
2
九五品
-
2
九五品
山东省临沂市
平均发货13小时
成功完成率92.55%
-
9
九五品
北京市朝阳区
平均发货20小时
成功完成率6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