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高效可持续: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公共经济学思考

公平、高效可持续: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公共经济学思考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8-06
版次: 1
ISBN: 9787545458411
定价: 6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46页
字数: 41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经济
1人买过
  •   《公平、高效可持续: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公共经济学思考》联系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针对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实施社会保障改革完善的重要性,就如何进一步发挥好社会保障制度在经济社会公平正义中的作用,如何提高社会保保障的效率,如何更好地实现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一系列问题,探讨一种符合中国自己国情的社会保障模式。   郭小东,1955年出生。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其研究领域为经济学,主要从事财政学及社会保障的教学与科研。至今已发表论文80余篇(包括《社会保障品的经济学分类及其在我国的运用》《政府维护经济安全职能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分析》《财政研究》《试论我国财税科学发展指数的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研究》),出版《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等著作10余部,先后主持过教育部重大课题等研究项目。在科研方面,曾获中国图书奖等奖项。 第一章 十八大全面深改布局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代前言)
    一、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内在要求
    二、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与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构成内容
    三、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务
    四、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有效发挥现代市场体系作用必不可少的配套制度
    五、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推进社会事业的关键性抓手
    六、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重要环节
    第二章 社会保障是政府必须切实履行的职责
    一、风险与风险防范
    二、保险与保险市场失灵
    三、社会保障产品的准公共品属性
    四、政府承担社会保障职能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五、社会保障职能在各级政府间的进一步合理配置
    第三章 服务型政府与社会保障需求
    一、服务型政府与社会需求的关系
    二、社会保障产品的需求
    三、决定社会保障产品消费偏好的主要因素
    四、“搭便车”行为与社会保障需求
    五、社会保障总需求
    第四章 资源约束下社会保障产品的供给
    一、公共产出与资源约束
    二、公共产品生产函数
    三、社会保障产品供应的宏观与微观条件
    四、社会保障总体供应水平的衡量
    五、社保品供应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六、社会保障供应主体多元化
    第五章 社会保障制度施行中供需关系的磨合与平衡
    一、社会保障中的供需基本关系
    二、社会保障供需平衡的理论要求
    三、社会保障供需关系在现实中的调适
    四、社保品供需调适中“可及性”的提升
    五、处理好供需关系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第六章 社会保障体系的公平作用
    一、社会保障面对的公平问题
    二、当代公平理论
    三、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方法
    四、社会保障与公平实现
    五、社会保障的收入再分配作用
    第七章 社会保障体系的效率要求
    一、社会保障与整体经济效率实现的关系
    二、社会保障的主要经济效应分析
    三、社会保障本身制度安排、运行中的效率问题
    四、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中的代际问题
    第八章 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协调与洽和
    一、公平与效率的基本关系
    二、收入再分配过程中的效率损失
    三、公平与效率协调中的现实难度
    四、补偿理论与社会保障在公平与效率协调中的作用
    第九章 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一、社会保障可持续与社会保护底线的内容
    二、构建社会保护底线对强化社会保障可持续性的重要意义
    三、构建与夯实社会保护底线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环节
    四、我国社会保护底线的构建
    第十章 热点导向:进一步完善我国养老保障制度
    一、老龄化挑战与延迟退休年龄
    二、基本养老保障与养老保险的并轨
    三、参保人权益维护与做实个人账户
    第十一章 难点导向:进一步改进医疗保障制度
    一、效率难点:医疗保障资源配置着力点认定
    二、公平难点:健康公平实现中公共医疗保障体系作用重点的选择
    三、加强构建医疗卫生底线保障制度:兼具公平效率意义的必要举措
    第十二章 目标导向:小康社会建设中的社会保障与反贫困
    一、对贫困的认识和把握
    二、衡量贫困的方法
    三、反贫困与政府作用的发挥
    四、我国反贫困与社会保护底线的构建
  • 内容简介:
      《公平、高效可持续: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公共经济学思考》联系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针对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实施社会保障改革完善的重要性,就如何进一步发挥好社会保障制度在经济社会公平正义中的作用,如何提高社会保保障的效率,如何更好地实现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一系列问题,探讨一种符合中国自己国情的社会保障模式。
  • 作者简介:
      郭小东,1955年出生。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其研究领域为经济学,主要从事财政学及社会保障的教学与科研。至今已发表论文80余篇(包括《社会保障品的经济学分类及其在我国的运用》《政府维护经济安全职能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分析》《财政研究》《试论我国财税科学发展指数的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研究》),出版《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等著作10余部,先后主持过教育部重大课题等研究项目。在科研方面,曾获中国图书奖等奖项。
  • 目录:
    第一章 十八大全面深改布局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代前言)
    一、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内在要求
    二、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与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构成内容
    三、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务
    四、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有效发挥现代市场体系作用必不可少的配套制度
    五、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推进社会事业的关键性抓手
    六、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重要环节
    第二章 社会保障是政府必须切实履行的职责
    一、风险与风险防范
    二、保险与保险市场失灵
    三、社会保障产品的准公共品属性
    四、政府承担社会保障职能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五、社会保障职能在各级政府间的进一步合理配置
    第三章 服务型政府与社会保障需求
    一、服务型政府与社会需求的关系
    二、社会保障产品的需求
    三、决定社会保障产品消费偏好的主要因素
    四、“搭便车”行为与社会保障需求
    五、社会保障总需求
    第四章 资源约束下社会保障产品的供给
    一、公共产出与资源约束
    二、公共产品生产函数
    三、社会保障产品供应的宏观与微观条件
    四、社会保障总体供应水平的衡量
    五、社保品供应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六、社会保障供应主体多元化
    第五章 社会保障制度施行中供需关系的磨合与平衡
    一、社会保障中的供需基本关系
    二、社会保障供需平衡的理论要求
    三、社会保障供需关系在现实中的调适
    四、社保品供需调适中“可及性”的提升
    五、处理好供需关系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第六章 社会保障体系的公平作用
    一、社会保障面对的公平问题
    二、当代公平理论
    三、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方法
    四、社会保障与公平实现
    五、社会保障的收入再分配作用
    第七章 社会保障体系的效率要求
    一、社会保障与整体经济效率实现的关系
    二、社会保障的主要经济效应分析
    三、社会保障本身制度安排、运行中的效率问题
    四、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中的代际问题
    第八章 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协调与洽和
    一、公平与效率的基本关系
    二、收入再分配过程中的效率损失
    三、公平与效率协调中的现实难度
    四、补偿理论与社会保障在公平与效率协调中的作用
    第九章 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一、社会保障可持续与社会保护底线的内容
    二、构建社会保护底线对强化社会保障可持续性的重要意义
    三、构建与夯实社会保护底线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环节
    四、我国社会保护底线的构建
    第十章 热点导向:进一步完善我国养老保障制度
    一、老龄化挑战与延迟退休年龄
    二、基本养老保障与养老保险的并轨
    三、参保人权益维护与做实个人账户
    第十一章 难点导向:进一步改进医疗保障制度
    一、效率难点:医疗保障资源配置着力点认定
    二、公平难点:健康公平实现中公共医疗保障体系作用重点的选择
    三、加强构建医疗卫生底线保障制度:兼具公平效率意义的必要举措
    第十二章 目标导向:小康社会建设中的社会保障与反贫困
    一、对贫困的认识和把握
    二、衡量贫困的方法
    三、反贫困与政府作用的发挥
    四、我国反贫困与社会保护底线的构建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