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马铃薯中心在中国 30年友谊 合作与成就

国际马铃薯中心在中国  30年友谊 合作与成就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4-09
版次: 1
ISBN: 9787511616852
定价: 3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70页
分类: 自然科学
6人买过
  • 《国际马铃薯中心在中国--30年友谊合作与成就》对国际马铃薯中心与中国过去30多年来的合作进行了系统地回顾,归纳总结了合作所取得的主要成果与成效,以及双方主要参与者的积极贡献。作者运用经济学原理,量化了薯类作物研发成果和应用推广的意义与效益。该书还分析了大力发展薯类作物以及建设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的重要战略意义,提出了粮食安全潜在威胁之警示以及扩大视野与思路的应对之策。  谢开云,1965年11月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1995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博士学位。1990年8月至1996年1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山区研究所工作。1996年2月至2000年8月在国际马铃薯中心(CIP)驻北京联络办事处工作。2000年9月开始到现在,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工作。     先后主持和参加了一系列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内科研项目。参与了中薯5号至中薯11号及中大1号等马铃薯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共发表了中、英文科技论文及译著30多篇(本)。     卢肖平,男,1976年参加工作。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农业经济学硕士。现任国际马铃薯中心副主任兼亚太中心主任。此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工作(1983——2011年)。历任国际合作司主任科员、副处长、处长,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参赞,国际合作司副司长等职。还曾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朝鲜代表处担任过高级农业经济专家。作者在长期从事国际农业交流以及有关合作项目管理工作中,一方面注意做好本 第一章  谱写中国与国际马铃薯中心合作的新篇章  ——共同组建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

    一、建立亚太中心的重大意义

    二、中国薯类作物现状和加快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中国与国际马铃薯中心的共同使命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国际马铃薯中心与中国合作回顾——资源引进、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

    一、国际马铃薯中心资源的引进和利用

    二、国际马铃薯中心在中国开展的科研合作项目

    三、国际马铃薯中心与中国薯类研发和推广队伍的建设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合作的主要成果与成效——重大意义的解析与讨论

    一、新品种的贡献

    二、新技术的贡献

    三、优秀人才的作用与贡献

    四、相互支持、合作共赢

    附表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的蓝图——战略、机构、运行

    一、亚太中心的重大使命与战略地位

    二、亚太中心的基本组织架构

    三、亚太中心的基本硬件建设和学科设置

    四、亚太中心的运行

    附录

    附录A  国际马铃薯中心

    附录B  国际马铃薯中心北京联络处

    附录C  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

    附录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国际马铃薯中心在中国--30年友谊合作与成就》对国际马铃薯中心与中国过去30多年来的合作进行了系统地回顾,归纳总结了合作所取得的主要成果与成效,以及双方主要参与者的积极贡献。作者运用经济学原理,量化了薯类作物研发成果和应用推广的意义与效益。该书还分析了大力发展薯类作物以及建设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的重要战略意义,提出了粮食安全潜在威胁之警示以及扩大视野与思路的应对之策。
  • 作者简介:
     谢开云,1965年11月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1995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博士学位。1990年8月至1996年1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山区研究所工作。1996年2月至2000年8月在国际马铃薯中心(CIP)驻北京联络办事处工作。2000年9月开始到现在,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工作。     先后主持和参加了一系列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内科研项目。参与了中薯5号至中薯11号及中大1号等马铃薯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共发表了中、英文科技论文及译著30多篇(本)。     卢肖平,男,1976年参加工作。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农业经济学硕士。现任国际马铃薯中心副主任兼亚太中心主任。此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工作(1983——2011年)。历任国际合作司主任科员、副处长、处长,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参赞,国际合作司副司长等职。还曾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朝鲜代表处担任过高级农业经济专家。作者在长期从事国际农业交流以及有关合作项目管理工作中,一方面注意做好本
  • 目录:
    第一章  谱写中国与国际马铃薯中心合作的新篇章  ——共同组建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

    一、建立亚太中心的重大意义

    二、中国薯类作物现状和加快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中国与国际马铃薯中心的共同使命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国际马铃薯中心与中国合作回顾——资源引进、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

    一、国际马铃薯中心资源的引进和利用

    二、国际马铃薯中心在中国开展的科研合作项目

    三、国际马铃薯中心与中国薯类研发和推广队伍的建设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合作的主要成果与成效——重大意义的解析与讨论

    一、新品种的贡献

    二、新技术的贡献

    三、优秀人才的作用与贡献

    四、相互支持、合作共赢

    附表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的蓝图——战略、机构、运行

    一、亚太中心的重大使命与战略地位

    二、亚太中心的基本组织架构

    三、亚太中心的基本硬件建设和学科设置

    四、亚太中心的运行

    附录

    附录A  国际马铃薯中心

    附录B  国际马铃薯中心北京联络处

    附录C  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

    附录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国际马铃薯中心在中国  30年友谊 合作与成就
国际关系学研究方法(第三版)(格致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系列)
李少军
国际马铃薯中心在中国  30年友谊 合作与成就
国际中文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中小学阶段)
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
国际马铃薯中心在中国  30年友谊 合作与成就
国际私法专题研究(法律硕士精品系列教材)
主编 张春良 副主编 梅傲
国际马铃薯中心在中国  30年友谊 合作与成就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备考丛书 汉语教学组织与活动设计
丁安琪主编 ; 张蔚, 张天池, 刘嘉怡著
国际马铃薯中心在中国  30年友谊 合作与成就
国际人权法对于引渡的影响研究
孙萌
国际马铃薯中心在中国  30年友谊 合作与成就
国际税收政策——在竞争与合作之间(财税法译丛)
特斯利·戴根
国际马铃薯中心在中国  30年友谊 合作与成就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隐喻(国际政治语言学译丛)
(美)迈克尔·马克斯 著,石毅 译
国际马铃薯中心在中国  30年友谊 合作与成就
国际中文教育研究报告(2021-2022)
王彦伟
国际马铃薯中心在中国  30年友谊 合作与成就
国际法(第七版)(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北京高等学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重点))
程晓霞 余民才
国际马铃薯中心在中国  30年友谊 合作与成就
国际足联制度规则一本通
吕伟,吴艳丽,吴丹,张晓蕾译
国际马铃薯中心在中国  30年友谊 合作与成就
国际儿童文学获奖书系礼盒版全10册 有声伴读版彩虹鸽捣蛋鬼日记兔子坡小海蒂草原上的小木屋吹号手的诺言木头娃娃历险记牧牛小马斯摩奇青鸟夏日指环
罗伯特·罗素,(美) 埃里克·凯利,(比) 莫里斯·梅特林克,(美) 罗兰·英格尔斯·怀德
国际马铃薯中心在中国  30年友谊 合作与成就
国际文学大师书系 自行车之梦
贝芙莉·克莱瑞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国际马铃薯中心在中国  30年友谊 合作与成就
我的垄上行
卢肖平 著
国际马铃薯中心在中国  30年友谊 合作与成就
中国-东盟农业合作
卢肖平 编